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低氟南极磷虾肽的ACE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颖 王彦超 +3 位作者 常耀光 薛勇 李兆杰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7,92,共7页
以高效回收脱脂磷虾粉中的蛋白质为出发点,以低氟南极磷虾肽的制备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探究不同磷虾肽的基本性质及体外功能活性,为磷虾肽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以三种蛋白酶为水解酶,经酶解、脱氟、脱盐、干... 以高效回收脱脂磷虾粉中的蛋白质为出发点,以低氟南极磷虾肽的制备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探究不同磷虾肽的基本性质及体外功能活性,为磷虾肽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以三种蛋白酶为水解酶,经酶解、脱氟、脱盐、干燥制备得到三种低氟磷虾肽。通过对三种磷虾肽的得率、基本组成、分子量分布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评估三种磷虾肽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及产物的基本性质。通过对三种产物的体外ACE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比较三种磷虾肽的体外功能活性。结果表明,三种磷虾肽的回收率高、蛋白质含量高、分子量集中分布在200~2000 u范围内;中性蛋白酶水解肽和碱性蛋白酶水解肽的ACE抑制作用显著优于胰蛋白酶水解肽(p〈0.05),胰蛋白酶水解肽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中性蛋白酶水解肽和碱性蛋白酶水解肽(p〈0.05);磷虾肽的体外活性与其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和二级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ace抑制作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低聚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颖 周明 +2 位作者 冯晓文 凌空 谷瑞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4-29,36,共7页
以乳清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得乳清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体外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乳清低聚肽总蛋白质含量为(71.83±0.37)%,酸溶蛋白含... 以乳清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得乳清低聚肽,对其基础理化成分、氨基酸组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体外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乳清低聚肽总蛋白质含量为(71.83±0.37)%,酸溶蛋白含量高达(61.71±2.42)%,水分含量为(4.86±0.23)%,灰分含量为(5.23±0.10)%,脂肪含量为(0.21±0.05)%(均为质量分数)。乳清低聚肽含有丰富的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并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在pH 2-10,ACE抑制率在48.26%-50.91%波动,分子质量在1 000 u以下的总含量在93.57%-94.78%波动。在温度30-100℃时,ACE抑制率在48.67%-51.29%波动,分子质量在1 000u以下的总含量在93.75%-94.51%波动。分别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消化后,ACE抑制率在47.63%-50.93%波动,分子质量在150-1 000 u的组分所占比例略有降低,小于150 u的总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不到2%,这说明乳清低聚肽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低聚肽 分子质量 ace抑制作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低聚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文颖 林峰 +4 位作者 陈亮 金振涛 谷瑞增 鲁军 蔡木易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在对海洋胶原低聚肽、乌鸡低聚肽、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大豆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ACE抑制作用进行了考察。组成分析显示: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均达到了85%以上;分子量大多为1000 u... 在对海洋胶原低聚肽、乌鸡低聚肽、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大豆低聚肽的基础理化成分和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ACE抑制作用进行了考察。组成分析显示:5种食源性低聚肽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均达到了85%以上;分子量大多为1000 u以下(均在85%以上),主要分布在132~576 u范围内。ACE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这5种食源性低聚肽的ACE抑制活性均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0.53-2.76 mg/mL之间,其中玉米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最强,乌鸡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最弱。研究明确了食源性低聚肽的ACE抑制作用,为其作为降血压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低聚肽 理化成分 ace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的成分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辉俊 柯樱 叶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131-3135,共5页
该试验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的成分。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1 000以上的部分得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 该试验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的成分。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1 000以上的部分得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GLP-1-1,并对GLP-1-1进行HPGPC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ACE抑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瓜蒌皮中得到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均一低聚糖GLP-1-1,相对分子质量为1 367,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3种单糖的摩尔比为0.2∶4.3∶10.0,GLP-1-1表现出较强的ACE抑制活性,其IC_(50)为(113.4±8.6)mg·L^(-1)。从瓜蒌皮中成功分离到具有ACE抑制作用的低聚糖,该发现为瓜蒌皮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低聚糖 活性导向分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