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和自适应负载编码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研究
1
作者 苑捷 姚玉海 +2 位作者 王婷 张毅 孙永文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9期15-19,共5页
针对传统故障恢复方案评价方法难以制定合理目标权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的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对故障恢复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针对传统群体智能算法难以应对负载无法完全恢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负载编码的方法融入... 针对传统故障恢复方案评价方法难以制定合理目标权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的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对故障恢复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针对传统群体智能算法难以应对负载无法完全恢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负载编码的方法融入群体智能算法,将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做负载切除处理,使得智能算法中的每个编码为电气角度的可行解,通过算法的逐步迭代得出使得目标函数最优的解。经算例验证该算法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并且可以解决大面积负载恢复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恢复 配电网 群体智能算法 熵权 自适应负载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级大跨度编码与自适应码率传输控制算法研究
2
作者 曾宪晖 《中国宽带》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可分级大跨度编码与自适应码率传输控制算法,旨在提高视频数据的压缩效率和网络传输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编码理论基础和自适应码率控制理论,然后详细阐述了可分级编码原理和大跨度编码技术,以及它们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接着... 本文研究了可分级大跨度编码与自适应码率传输控制算法,旨在提高视频数据的压缩效率和网络传输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编码理论基础和自适应码率控制理论,然后详细阐述了可分级编码原理和大跨度编码技术,以及它们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接着,讨论了编码性能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码率传输控制算法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在保证视频播放流畅性的同时,提高视频质量。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编码 自适应码率传输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学金 王普 +3 位作者 孙崇正 易建强 张亚庭 张会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存在的早熟收敛、收敛速度慢等不足,从编码方式及遗传算子操作等几个方面对其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RAGA).基于典型复杂函数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和命中全局最优...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存在的早熟收敛、收敛速度慢等不足,从编码方式及遗传算子操作等几个方面对其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RAGA).基于典型复杂函数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和命中全局最优值的几率相对标准遗传算法(SGA)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实数编码 自适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伪并行遗传算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成栋 张优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7-710,共4页
根据适应度的方差,定义了一种度量种群多样性的指标.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中引入该指标,并将该指标用于指导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两个参数的调整,从而使算法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根据种群多样性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其参数.... 根据适应度的方差,定义了一种度量种群多样性的指标.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中引入该指标,并将该指标用于指导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两个参数的调整,从而使算法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根据种群多样性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其参数.再采用并行计算的思想,在单台计算机上实现了一种类似并行遗传算法的自适应伪并行遗传算法.用这种方法对6个典型的多峰值函数求极值,并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定义的种群多样性指标可以用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调整,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能够有效地克服早熟收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种群多样性 自适应 实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Z:一种采用混合字典的自适应无损编码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长生 宋广华 卓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59,共5页
研究了在数据无损压缩领域影响深远的两种压缩算法 :L Z78及 L Z77,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字典压缩算法 HL Z(Hybrid L Z) .HL Z是基于 L Z78和 L Z77的一种混合算法 ,利用了 L Z78和 L Z77的互补特性 .在用 HL Z算法进行正文编码时 ,当... 研究了在数据无损压缩领域影响深远的两种压缩算法 :L Z78及 L Z77,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字典压缩算法 HL Z(Hybrid L Z) .HL Z是基于 L Z78和 L Z77的一种混合算法 ,利用了 L Z78和 L Z77的互补特性 .在用 HL Z算法进行正文编码时 ,当发现已经到达字典中提供的词汇终点时 ,并不立刻进行编码 ,而是与滑动窗口相比较 ,若当前字符串在滑动窗口中的匹配长度尚不及它在字典中的匹配串的长度 ,则采用 L Z78输出 ,否则用 L Z77编码输出 .在还原输出编码时 ,HL Z算法建立了一个链结构 ,将字典中具有相同首字母的词条链接起来 ,大大减少了搜索字典中对应最长匹配串的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 ,HL Z算法具有与 L Z78和 L Z77相似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 ,但具有更好的全局与局部自适应性、更高的压缩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Z77 LZ78 HLZ算法 数据无损压缩 自适应无损编码算法 字典压缩算法 匹配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编码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 被引量:29
6
作者 陆亿红 柳红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32-232,F0003,共2页
给出了基于整数编码和自适应遗传算法解决自动组卷问题。该算法首先采用整数编码,用没有重串的稳态繁殖技术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对组卷进行操作,有效地解决了试题库的自动组卷问题,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关键词 自适应遗传算法 整数编码 稳态繁殖 自动组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膜系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霞 汪晓东 吕岿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膜系设计新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常用设计方法及传统遗传算法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设计要求下,用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膜系结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该方法是高效、... 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膜系设计新方法,并将该方法与常用设计方法及传统遗传算法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设计要求下,用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膜系结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该方法是高效、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 膜系设计 光谱反射率 薄膜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进化神经网络 被引量:38
8
作者 郑志军 郑守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6-37,共2页
为了提高进化神经网络的速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方案的的遗传算法,该算法中采用了自适应变异算子。用于求解XOR问题,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
关键词 实数编码 自适应遗传算法 进化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及其在热工过程辨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世华 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该文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GA)难以解决的早熟和局部收敛问题,分析了传统的GA编码策略、选择策略、交叉变异策略和交叉变异概率选择等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实数编码、多种算子互相补充和交叉变异概率自适应选择的改进算法。用~个非常... 该文针对传统的遗传算法(GA)难以解决的早熟和局部收敛问题,分析了传统的GA编码策略、选择策略、交叉变异策略和交叉变异概率选择等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实数编码、多种算子互相补充和交叉变异概率自适应选择的改进算法。用~个非常复杂的数学函数对新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之传统GA有效地提高了全局寻优能力。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改进算法应用于热工过程辨识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且文中所提出的算法和策略具有一般性,很容易运用于其它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过程 辨识 实数编码 自适应遗传算法 随机并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健 曲昌学 +2 位作者 陈月明 王玉斗 周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5-58,共4页
产量预测模型本质上都是具有若干待定参数的非线性模型 ,对它的求解可表示为一个连续参数优化问题。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 ,并针对模型求解的特点 ,提出了自适应变异、最优个体保留、分段定义变加权... 产量预测模型本质上都是具有若干待定参数的非线性模型 ,对它的求解可表示为一个连续参数优化问题。用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 ,并针对模型求解的特点 ,提出了自适应变异、最优个体保留、分段定义变加权适应度函数等若干改进措施 ,从而加快了运算速度 ,保证了问题的收敛 ,并可按需要区别对待不同时间阶段动态数据对拟合效果的影响。该方法具有通用性 ,几乎所有的模型都可用其求解。用实测数据对Weng旋回模型和产量双曲递减曲线进行了求解 ,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 自适应遗传算法 产量预测 生产动态 非线性模型 求解 油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多亲遗传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平 吴佳英 +1 位作者 郑金华 胡宁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为了克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在求解连续参数优化问题时的缺陷,采用实数编码,定义1种度量多样性的指标,来自适应地调整基于实数编码的多亲遗传算法中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提出1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多亲遗传算法.该算法能自适应... 为了克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在求解连续参数优化问题时的缺陷,采用实数编码,定义1种度量多样性的指标,来自适应地调整基于实数编码的多亲遗传算法中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提出1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多亲遗传算法.该算法能自适应地调整其参数,且在求解优化问题的过程中,能克服早熟收敛的现象,提高搜索能力,加速收敛速率.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亲遗传算法 实数编码 自适应 种群多样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适应度函数的遗传算法编码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春媚 莫鸿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72-1976,1998,共6页
针对在探讨适应度函数的周期性特点与整数编码元数之间的关联特性时,一阶积木块数量对编码性能的评价不一定成立的问题,提出以累积逃脱概率(AEP)作为遗传算法(GA)编码性能的评价指标,对以频率为正整数m的整数次幂的正弦函数为基函数线... 针对在探讨适应度函数的周期性特点与整数编码元数之间的关联特性时,一阶积木块数量对编码性能的评价不一定成立的问题,提出以累积逃脱概率(AEP)作为遗传算法(GA)编码性能的评价指标,对以频率为正整数m的整数次幂的正弦函数为基函数线性组合构成的适应度函数编码展开研究。首先给出了该类适应度函数的一般形式和m进制整数编码的含义;然后介绍了AEP的定义,并根据函数特点制定了AEP的计算方法;最后分析比较了该类适应度函数在不同整数编码下的AEP,指出其采用m元整数编码时更容易进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类适应度函数采用m元整数编码时,其最终优化结果和群体适应度均值的上升时间皆明显优于其他编码,反映了AEP能有效评价编码的性能,并再次验证了对于该类适应度函数m元整数编码优于非m元整数编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性能评价 遗传算法 周期性适应度函数 累积逃脱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小波收缩的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明义 邵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71-2073,2079,共4页
通过独立同分布分析浮点数编码(FPR)噪声,用适应小波收缩的方法消除噪声对遗传算法性能的影响,在算法运行中用变异操作实现消噪。针对阈值变化对小波系数的影响,以单基因证明小波消噪变异的正确性;提出适应小波收缩构建软阈值函数,将函... 通过独立同分布分析浮点数编码(FPR)噪声,用适应小波收缩的方法消除噪声对遗传算法性能的影响,在算法运行中用变异操作实现消噪。针对阈值变化对小波系数的影响,以单基因证明小波消噪变异的正确性;提出适应小波收缩构建软阈值函数,将函数运算植入算法的动态运行中;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收敛点与理论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点数编码 噪声 适应小波收缩 遗传算法 消噪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编码的自适应量子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盼池 张巧翠 杨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57-60,共4页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编码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用量子比特的相位描述粒子的空间位置,用Pauli-Z门实现粒子位置的变异。通过研究惯性因子、自身因子和全局因子的关系,提出了全局因子的自适应确定方法。以典型函...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编码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用量子比特的相位描述粒子的空间位置,用Pauli-Z门实现粒子位置的变异。通过研究惯性因子、自身因子和全局因子的关系,提出了全局因子的自适应确定方法。以典型函数的极值优化和样本聚类问题为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普通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相位编码 自适应调整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广义置信度自适应IFS图象压缩编码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云朝 陈贺新 余松煜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75-1179,共5页
通过对分块 IFS图象压缩编码过程中匹配误差的分析 ,提出了广义置信度的概念 ,并据此提出了对输入图象进行四叉树分块的自适应匹配门限 (AT)算法 .根据排列块的相对复杂程度 ,修正了自适应匹配门限的公式 ,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门限 (RAT)... 通过对分块 IFS图象压缩编码过程中匹配误差的分析 ,提出了广义置信度的概念 ,并据此提出了对输入图象进行四叉树分块的自适应匹配门限 (AT)算法 .根据排列块的相对复杂程度 ,修正了自适应匹配门限的公式 ,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门限 (RAT) IFS图象压缩编码算法 .在对输入图象进行四叉树分块编码过程中 ,该方法可以根据当前排列块的统计特征确定匹配门限 ,从而使分块编码过程自动地适应输入图象 .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编码方法可以自适应地对输入图象进行编码 ,且压缩比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压缩 迭代函数系统 广义置信度 自适应门限 IFS 编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维分编码维数估计与降维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致金 周杰 +1 位作者 乔杰 吴文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4,共7页
在自适应维分编码原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维分编码维重Q=4是最优的.标签越多,维分编码的维数就越多.为此文中给出了标签数量估计和维数估计方法,同时还给出了自适应维分编码降维后标签的降维编码算法以及自适应维分编码的解码算法,为自适... 在自适应维分编码原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维分编码维重Q=4是最优的.标签越多,维分编码的维数就越多.为此文中给出了标签数量估计和维数估计方法,同时还给出了自适应维分编码降维后标签的降维编码算法以及自适应维分编码的解码算法,为自适应维分编码原理的完善做了正确和必要的研究,因此,完善的自适应维分编码算法无论标签数目较多和标签数目较少时,都能大大提高阅读器搜索标签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维分编码 维数估计 降维算法 解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磊 陈伟 曾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095,共5页
在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碰撞位信息查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通过信息位编码避免了空闲时隙,在多叉树搜索的同时对多个碰撞位进行编码查询,避免了碰撞位信息附加查询时隙... 在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碰撞位信息查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通过信息位编码避免了空闲时隙,在多叉树搜索的同时对多个碰撞位进行编码查询,避免了碰撞位信息附加查询时隙。根据碰撞位的个数和最高碰撞位的位置信息,阅读器自适应地选择对标签进行信息位编码多叉树搜索或二叉树搜索。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新算法的总时隙数减少了17.8%,吞吐率提高了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信息位编码 自适应搜索 防碰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排课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远 黄勤 曹培霞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年第12期23-24,28,共3页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排课问题的求解,改进了遗传算法的一般编码方法,综合采用三维编码和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设计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三维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关键词 排课 遗传算法 三维编码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及其在光瞳滤波器参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霞 汪晓东 王绍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光瞳滤波器光瞳函数参数优化设计的新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际使用场合对光能效率、旁瓣影响因子和超分辨能力的要求,选择合适参数实现最佳轴向超分辨成像效果.利用遗传算法设计的光瞳滤波器... 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光瞳滤波器光瞳函数参数优化设计的新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际使用场合对光能效率、旁瓣影响因子和超分辨能力的要求,选择合适参数实现最佳轴向超分辨成像效果.利用遗传算法设计的光瞳滤波器设计简单,有较好的综合效果,不仅具有较小的u0和M值,而且有较大的S值.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该方法是高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瞳滤波器 超分辨 实数编码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语音包的自适应编码和封装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永峰 李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29-1834,共6页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语音质量较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特网的带宽变化较大,导致丢包率较大。该文根据因特网带宽变化的特点提出了1种应用在IP电话网关中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与封装策略,采用该策略的编码器能根据网络的带宽变化动态调节...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语音质量较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特网的带宽变化较大,导致丢包率较大。该文根据因特网带宽变化的特点提出了1种应用在IP电话网关中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与封装策略,采用该策略的编码器能根据网络的带宽变化动态调节语音编码速率和语音包封装大小。据此,本文提出了4种算法:一种基于RTP协议语音包丢失率的计算算法、变速率编码算法、不同长度IP语音包的封装算法和根据丢包率来调整编码速率和封装的自适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语音包 自适应编码 封装算法 丢包率 IP电话 分组语音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