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9种蕨类植物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结构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曾凯
张欣然
+3 位作者
刘赛博
黄丹
辛国荣
黄晓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2-780,共9页
蕨类植物普遍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增强其获取养分和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了明晰AMF在不同蕨类植物体内的侵染特征,该研究对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调...
蕨类植物普遍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增强其获取养分和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了明晰AMF在不同蕨类植物体内的侵染特征,该研究对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蕨类植物—AMF共生体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以明确不同蕨类植物与AMF的共生特征,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南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AMF对不同蕨类植物的侵染形式均以菌丝为主,而丛枝侵染率最低;不同蕨类植物之间的AMF总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团叶鳞始蕨(56.03%)均显著高于其他物种(P<0.05)。(2)显微观察显示,菌丝是AMF定殖于各种蕨类植物根系中最常见的形式,在9种蕨类植物根皮层细胞中均有发现,但不存在于中柱细胞。(3)观察发现,AMF菌丝主要由2~3层厚薄不一的薄壁细胞组成,多呈椭圆形和扁平形状。(4)AMF菌丝及泡囊中包含许多小液泡和脂质类物质,这可能是菌根结构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中AMF对蕨类植物普遍具有侵染的能力,但其在不同蕨类植物根系中的赋存形式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归因于植物自身生理特征以及生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菌根真菌
显微结构
amf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养分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园园
OLBRECH TLuise
+1 位作者
杨晓霞
贺金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918,共8页
基于海北站的养分添加实验平台探讨养分输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实验处理包括:1)对照;2)10 gN/(m2·a)的氮添加;3)5 gP/(m2·a)的磷添加;4)10 gK/(m2·a)的钾添加。利用醋酸墨水染色法定量分析各...
基于海北站的养分添加实验平台探讨养分输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实验处理包括:1)对照;2)10 gN/(m2·a)的氮添加;3)5 gP/(m2·a)的磷添加;4)10 gK/(m2·a)的钾添加。利用醋酸墨水染色法定量分析各处理下植物根系的AMF侵染率。结果表明,氮添加使总的AMF侵染率显著减少27%,但对AMF的丛枝丰度和囊泡多度无显著影响;磷添加和钾添加对AMF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磷添加使AMF侵染率有降低趋势。可以得到,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与AMF的共生关系具有不同影响,由此可能会引起物种组成等一系列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在评估养分添加效应时应该考虑其对AMF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丛枝菌根真菌(
amf
)
养分添加
amf侵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种蕨类植物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结构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曾凯
张欣然
刘赛博
黄丹
辛国荣
黄晓辰
机构
中山大学农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2-78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56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113)。
文摘
蕨类植物普遍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并显著增强其获取养分和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了明晰AMF在不同蕨类植物体内的侵染特征,该研究对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蕨类植物—AMF共生体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以明确不同蕨类植物与AMF的共生特征,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南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AMF对不同蕨类植物的侵染形式均以菌丝为主,而丛枝侵染率最低;不同蕨类植物之间的AMF总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团叶鳞始蕨(56.03%)均显著高于其他物种(P<0.05)。(2)显微观察显示,菌丝是AMF定殖于各种蕨类植物根系中最常见的形式,在9种蕨类植物根皮层细胞中均有发现,但不存在于中柱细胞。(3)观察发现,AMF菌丝主要由2~3层厚薄不一的薄壁细胞组成,多呈椭圆形和扁平形状。(4)AMF菌丝及泡囊中包含许多小液泡和脂质类物质,这可能是菌根结构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陆地生态系统中AMF对蕨类植物普遍具有侵染的能力,但其在不同蕨类植物根系中的赋存形式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归因于植物自身生理特征以及生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菌根真菌
显微结构
amf侵染率
Keywords
pteridophyte
microstructure
mycorrhizal fungi
amf
colonization rate
分类号
Q948.122.2 [生物学—植物学]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分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园园
OLBRECH TLuise
杨晓霞
贺金生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918,共8页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0602)资助
文摘
基于海北站的养分添加实验平台探讨养分输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实验处理包括:1)对照;2)10 gN/(m2·a)的氮添加;3)5 gP/(m2·a)的磷添加;4)10 gK/(m2·a)的钾添加。利用醋酸墨水染色法定量分析各处理下植物根系的AMF侵染率。结果表明,氮添加使总的AMF侵染率显著减少27%,但对AMF的丛枝丰度和囊泡多度无显著影响;磷添加和钾添加对AMF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磷添加使AMF侵染率有降低趋势。可以得到,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与AMF的共生关系具有不同影响,由此可能会引起物种组成等一系列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在评估养分添加效应时应该考虑其对AMF的影响。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丛枝菌根真菌(
amf
)
养分添加
amf侵染率
Keywords
alpine meadow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nutrient addition
amf
colonization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9种蕨类植物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结构观察
曾凯
张欣然
刘赛博
黄丹
辛国荣
黄晓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养分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黄园园
OLBRECH TLuise
杨晓霞
贺金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