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巍 马文新 +1 位作者 林其燧 韩晔华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flow cytometric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for counting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s)and to study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PMPs suspension(platelet poor plasma,PPP) was extr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flow cytometric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for counting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s)and to study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PMPs suspension(platelet poor plasma,PPP) was extracted by gradual centrifug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PMPs,3 μm and 0.8μm latex beads were used as internal standards for the quantitation. PMPs were counted by adjusting flow cytometric discrimination and voltage of forward scatter and side scatter. Results. In 30 healthy donors,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resting PMPs was(1.2×105±5.7×104 )/ml and that of activated PMPs was(1.6×106±9.1×105)/ml. Compared with healthy donors,PMPs mean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0.001)in 1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12 with acute cerebral infraction and 23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the average PMPs concentration,( 6.1×105±2.5×105 )/ml, ( 6.8×105±3.4×105)/ml and(5.9×105±3.1×105)/ml respectively]. 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MPs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in 25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nd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during the aplastic phase after chemotherapy [1.3×105±6.1×104)/ml,(P >0.05)] .Conclusions. PMPs is a useful indicator in monitoring platelet activation,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ombotic disease. By flow cytometric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PMPs can be counted rapidly and accurately,which may be very helpful in interlaboratory comparativ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platelet activation flow cyt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on Malignant Cancer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达春 张爱华 +2 位作者 李小亮 吴红 何志国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3年第4期243-245,254,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o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and their prognoses.Methods: Radioimmunity and ELISA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TXB2, GM...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endothelial cell injury on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and their prognoses.Methods: Radioimmunity and ELISA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TXB2, GMP-140, vWF, cGMP and FN in 78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and 40 healthy control persons.Results: The levels of TXB2, MP-140 and cGMP were increased in intestinal cancer group, lung cancer group and hepatic cancer group, while FN decreased in intestinal cancer and lung cancer group. cGMP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XB2, GMP-140, vWF in malignant tumor group. FN was decreased in the group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and the group with metastasis, while the other indexes increased. GMP-140, vWF and cGMP was decreased after operation except for the increasing of FN.Conclusion: Activations of platelet and injury of endothelial cells develope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and both of them affected the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 Key words platelet activation - epithelium injury - malignant tumor - metastasis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Guangdong Medical Science foundation (A2000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activation epithelium injury malignant tumor METASTA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TP1, a Novel Tumor-homing Peptide, Specifically Targets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Their Metastases 被引量:6
3
作者 肖敏 洪振亚 +6 位作者 孙立石 吴颖 张娜 刘亚楠 罗丹枫 周剑峰 李春蕊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5期608-613,共6页
TMTP1, a 5-amino acid peptide NVVRQ, obtained by using the flagella peptide library screening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can be used for the labeling of malignant in situ and metastatic lesions, and even micro-metastase... TMTP1, a 5-amino acid peptide NVVRQ, obtained by using the flagella peptide library screening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can be used for the labeling of malignant in situ and metastatic lesions, and even micro-metastases. In this study, TMTP1 was assessed for its ability to specifically target the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metastatic lesion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ITC-TMTP1 was chemically synthesiz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competitive test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binding capacity of TMTPl to hematological malignant cell lines, including HL60, k562, SHI-1, Jurkat, Raji, El-4 and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one marrow of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Then the cells were co-clutured with TMTP1 or scrambled peptides and the binding and affinity of TMTP1 peptide to the primary cell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ere flow cytometrically analyzed. The binding speci-ficity of TMTP1 to target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as measured in vivo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FITC-conjugated TMTP1 into El-4 lymphoma-bearing m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MTP1 specifi-cally bound to the cells of a serie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cluding HL60, k562, Jurkat, Raji , El-4 an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rimary cells but not to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from healthy subjects. By contrast, TMTP1 could bind to the metastatic foci of lymphoma originating from the EL-4 cell line while the scrambled peptide failed to do so. Moreover, the occult metastases could be identified, with high specificity, by detecting FITC-TMTP1. We are led to conclude that TMTP1, as a novel tumor-homing peptide, can serve as a marker for primary malignant and metastatic lesion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es and a carrier of anticancer drugs for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low cytometry TMTP1 homing peptide tumor metasta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CD_(62p)、CD_(63)测定意义探讨 被引量:41
4
作者 姜兆顺 张胜兰 +3 位作者 寇天芹 邢万佳 晏辉 尹格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7-528,共2页
内容提要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0例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2 7例 2型糖尿病非血瘀证患者及 2 0名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 内容提要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0例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2 7例 2型糖尿病非血瘀证患者及 2 0名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血瘀证组CD62p、CD63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及对照组 (P <0 0 0 1) ,血瘀证组CD62 p与CD63呈正相关 (r =0 73,P <0 0 1)、CD62 p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呈正相关 (r =0 43,r=0 45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 ,它是血瘀证的重要分子学基础。说明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血小板活化 血瘀证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峻梅 唐方 李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62p和CD63显著高于对照组,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其活化程度与是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定量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玉泉 霍正禄 +3 位作者 陈清勇 沈企周 卢小军 王彦刈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6 8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 1、CD6 2p和CD6 3的含量水平 ,与 4 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 ;并对脑梗死组病灶大小、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等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 ,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 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 1、CD6 2 p和CD6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与梗死部位无关。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血小板活化功能 定量检测 流式细胞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62P)、CD_(63)的监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尚明谦 郭述苏 +2 位作者 陈同慧 任旭东 尹格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为分子探针,测定了不同病程脑梗塞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病人组3种GMP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为分子探针,测定了不同病程脑梗塞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病人组3种GMP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腔隙梗塞与大面积梗塞两亚组之间3种GMP表达率无显著差异;脑梗塞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者,其血小板活化程度较急性期检测者为低(CD41、CD62PP<0.05,CD63P<0.01),但与对照组比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活化水平上(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崇恩 李光新 +4 位作者 曹莉莉 张曙光 于振海 阮长乐 李兆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8,共2页
为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用流式细胞术(FCM) ,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 ,对 3 5例下肢 DVT患者 (DVT组 )及 3 1例健康人 (对照组 )血小板活化标记物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CD6 3)、血小板表面选择... 为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用流式细胞术(FCM) ,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 ,对 3 5例下肢 DVT患者 (DVT组 )及 3 1例健康人 (对照组 )血小板活化标记物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CD6 3)、血小板表面选择素 (CD6 2 P)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DVT组 3种血小板活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溶栓治疗后 3种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均呈降低趋势。提示 DVT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亢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活化状态 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 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血小板表面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_1)表达产物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尹格平 孙晓明 陈诵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膜完整,P170阳性细胞抗体荧光位于胞膜上。本文认为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检测恶性实体瘤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简便易行,不仅可以了解肿瘤细胞始基的药物敏感性,还可在化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基因表达 药物耐受性 流式细胞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秋月 丁美萍 +2 位作者 金笑平 陈葆国 林仙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在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53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阳性率,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伴CA脑梗死组PAC-1、C...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在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A)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53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阳性率,同时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伴CA脑梗死组PAC-1、CD62P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5.1±5.9、16.2±7.3);无论伴或不伴CA的脑梗死组PAC-1、CD62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不管在脑梗死组还是对照组中,有CA组PAC-1、CD62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CA组(P<0.05)。在伴CA的脑梗死组中,有粥样斑块组PAC-1、CD62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在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脑梗死患者中,伴不稳定斑块的脑梗死组PAC-1、CD62P阳性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伴CA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有粥样斑块尤有不稳定斑块者者血小板活化程度更高,血小板活化与CA及脑梗死均有关,推测活化血小板在伴CA脑梗死发病中及梗死后病程发展中均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流式细胞术 彩色多谱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机体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施爱军 吴晓柳 +1 位作者 沈宗丽 戴立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2758-2759,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T淋巴细胞差异状况,研究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4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细胞。结果恶性肿瘤患... 目的对比研究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T淋巴细胞差异状况,研究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4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细胞。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CD3+、CD4+、CD8+较术前有所降低,CD3+与CD4+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CD19+、CD3+HLA-DR+明显升高,NK细胞与CD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3+HLA-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手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手术、创伤等的应激反应使NK、CD19+、活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上升。恶性肿瘤患者建议手术前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确保术后的放、化疗等后续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亚群 活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艳芬 陈龙 +1 位作者 荆超 谢贤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O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等。结果经初筛、补充及二次筛选,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340例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516例,良性对照组824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3,P=0.275,不存在阈值效应。DOR曲线提示:Cochran.Q=26.49,P=0.005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敏感度为0.72(95%CI:0.68-0.76,I^2=50.1%);特异度为0.84(95%CI:0.81~0.86,I^2=65.5%)。绘制DNA倍体数检测良恶性肿瘤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8453,Q*=0.7768。结论FCM检测DNA异倍体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DNA倍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率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盈华 殷缨 +4 位作者 张莉 郝晓柯 张利朝 邹爱民 陶秦渝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恶性肿瘤免疫测定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斑蝥素剌激皮泡法收获巨噬细胞 ,用硝基蓝四唑染色、计数并调整活细胞数 ,制备巨噬细胞悬液 .再加入荧光微球、共孵育 .应用流式细...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恶性肿瘤免疫测定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斑蝥素剌激皮泡法收获巨噬细胞 ,用硝基蓝四唑染色、计数并调整活细胞数 ,制备巨噬细胞悬液 .再加入荧光微球、共孵育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荧光阳性细胞数来表示巨噬细胞吞噬率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吞噬率与传统的显微镜检计数法比较 ,两者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P<0 .0 1.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以及准确率高的特点 ,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巨噬细胞 检测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微粒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文新 崔巍 +1 位作者 侯百东 林其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以3um和0.8um的标准微球作内参对照,建立了血小板微粒(PMPs)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0例健康人静止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1.2×10^5&...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以3um和0.8um的标准微球作内参对照,建立了血小板微粒(PMPs)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0例健康人静止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1.2×10^5±10^4/mL,活化血小板释放的PMPs为1.6×10^6±9.1×10^5/mL;18例冠心病(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粒 活化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活化和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文达 陈葆国 +3 位作者 孟哲峰 李伯利 朱敏 郭群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达变化,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健康组比较ADP激活前,A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ADP激活后,AL组CD62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AC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CR1组PAC1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01),CD62P无差异;CCR组PAC1、CD62P无差异。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比较,血小板ADP激活前两组CD62P和PAC1无显著性差异;激活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AC1表达低于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0.001)。结论:①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存在较高水平的活化,提示血小板活化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广泛的浸润、出血的原因之一。②AL初发时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骨髓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细胞DNA倍体分类方法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书奎 周振英 +2 位作者 王自正 杜同信 傅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5年第2期87-92,共6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改良的细胞DNA倍体分类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进行了DNA倍体分类,并对其倍体类型和瘤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瘤组织细胞的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近... 采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改良的细胞DNA倍体分类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进行了DNA倍体分类,并对其倍体类型和瘤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瘤组织细胞的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近二倍体、四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异倍体细胞,后4种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患者瘤组织细胞DNA倍体分类不同,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也明显不同。改良后的DNA倍体分类方法,不仅能客观地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能准确地反映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DNA倍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和PAC-1在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立 侯建全 +2 位作者 戴兰 沈文红 陈凤玲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10名健康志愿者,B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长期存活的血透患者,C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血透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与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10名健康志愿者,B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长期存活的血透患者,C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血透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AC-1的表达。结果C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高于B组和A组[CD62P:A组(1.31±0.88)%,B组(2.57±1.24)%,C组(4.67±2.64)%;CD63:A组(0.77±0.67)%,B组(1.04±0.62)%,C组(1.96±1.40)%;PAC-1:A组(0.81±0.64)%,B组(0.96±0.51)%,C组(2.04±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与其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较高有关,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升高可能是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身动静脉内瘘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金英 陈彦 +3 位作者 文阳安 姜习新 刘靳波 涂植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6例肿瘤患者和6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 目的: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26例肿瘤患者和6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的肿瘤患者的活化血小板经过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测定活化血小板可以预测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风险性的大小。同时,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 阿司匹林 恶性肿瘤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艳 王熙才 +3 位作者 伍治平 金从国 陈晓群 谷玉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35例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35例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水平[单纯血小板活化水平:CD62P(2·44±1·50)%,CD63(2·02±1·22)%;黏附在细胞上的血小板活化水平:CD62P(18·42±12·18)%,CD63(19·37±12·73)%;外周血血小板总的活化水平:CD62P(3·43±1·80)%,CD63(2·94±1·5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血小板活化水平:CD62P(1·04±0·45)%,CD63(0·64±0·29)%;黏附在细胞上的血小板活化水平:CD62P(2·19±0·85)%,CD63(3·23±1·64)%;外周血血小板总的活化水平:CD62P(1·48±0·40)%,CD63(1·29±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肝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受年龄、临床分期及肿瘤是否转移的影响,而不受性别的影响。结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可能成为监测肝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动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血液 血小板活化 生物学标记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和TSD的表达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锑 张春青 +2 位作者 丛亚琴 郭亦媛 徐从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对11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糖蛋白(MGP)CD63 ,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D)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CD63,CD62P和TDS3种M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4.0) % ,(5.8±3.3)%和(4.7±3.7)%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0±0.6) % ,(1.4±0.5)%和(1.6±0.6)%(P<0.01)。结论用FCM检测活化血小板 ,结果准确 ,特异性和灵敏度高 ,可反映单个或亚群血小板质膜上活化抗原的变化 ,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CD63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