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季琦 徐秀清 +2 位作者 蔡娟 李薇 姚玉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红外偏振光照射(IPLI)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PLI治疗,观... 目的:分析红外偏振光照射(IPLI)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T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IPL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TEN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I、PI、CM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LI联合TENS治疗TM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光照射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光照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丁菊香 贾晓红 +1 位作者 王建莉 沈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光照射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接受健康...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光照射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适宜运动以及硫辛酸静脉输注治疗,并同时使用常规降糖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外光局部照射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通过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评估DPN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观察并记录震动感觉阈值(VPT)和肌电图检查有效情况和神经病变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病变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VPT和肌电图检查后的有效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外光照射治疗DPN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治疗水平和效率。此外,该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并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穴位贴敷 红外光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式直线偏振光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明明 李新新 马民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效果。方法:将52例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局部阻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阻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效果。方法:将52例棘上或棘间韧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局部阻滞加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阻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个月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疗效更好,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棘上或棘间韧带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 局部阻滞 棘上或棘间韧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寇军威 徐阳 +3 位作者 崔建美 赵越郡 关小亮 侯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4-89,共6页
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的疗效观察。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两组。A组行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穴位治疗22例,B组传统针刺穴位治疗22例。在治疗前后2周、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 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的疗效观察。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与对照组(B)两组。A组行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穴位治疗22例,B组传统针刺穴位治疗22例。在治疗前后2周、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评分表JOA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1)点式直线偏振光(A组)与传统针刺穴位(B组)两组治疗后VAS值和JOA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 <0. 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2)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与传统针刺疗效(P> 0. 05)无统计学差异。JOA治疗后总改善率评分为观察组89%,对照组86%。点式直线偏振光穴位照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腰腿痛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与传统针刺效果相当,但弥补了传统针刺治疗的不足,扩大了适应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式直线偏振光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照射 替代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枕大神经痛86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鞠作泉 李庆华 李德全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4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口服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43例,在口服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治疗基础上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 目的:观察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口服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43例,在口服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治疗基础上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议穴位照射治疗枕大神经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大神经痛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议 穴位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联合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静 刘蕊 郑超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联合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本溪市康宁医院收治的102例ADHD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应用托莫西...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联合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本溪市康宁医院收治的102例ADHD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应用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应用托莫西汀联合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血清5-羟色胺(5-HT)、铁蛋白(SF)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PSQ)、视听整合持续测试系统(IVA-CPT)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5-HT、SF水平分别为(2.62±1.16)μmol/L、(93.84±19.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9±0.92)μmol/L、(85.52±17.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多动、心身障碍、品行问题、冲动评分分别为(1.54±0.38)分、(0.41±0.19)分、(0.87±0.25)分、(1.59±0.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0.42)分、(0.52±0.23)分、(1.13±0.29)分、(1.96±0.37)分,听觉与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与视觉注意力商数、C-WISC评分分别为(90.25±4.59)分、(91.74±4.78)分、(89.53±7.18)分、(88.89±8.25)分、(90.42±4.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4±5.12)分、(84.56±5.44)分、(81.26±6.69)分、(80.71±7.48)分、(83.45±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与对照组的18.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联合托莫西汀治疗ADHD可提高患儿的血清5-HT、SF水平,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注意力、控制能力与认知功能,增强疗效,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 托莫西汀 5-羟色胺 铁蛋白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康复运动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旭泽 董芳芳 李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探索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康复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的1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三门峡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组(62例)接受分阶段... 目的探索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康复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的1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为三门峡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组(62例)接受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对比各时间段炎症因子、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量表(WOMAC)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9(MMPS-9)、一氧化氮(NO)。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屈曲ROM、KSS评分优于对照组,僵硬度评分、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WOMAC总分、NO、MMPS-9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分阶段康复训练,可更好改善患肢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训练 红外偏振光照射 膝骨关节炎 关节功能 僵硬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哲 史天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选择... 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选择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s、Vd、Vm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s、Vd、Vm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0%(P<0.05)。结论红外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 颈椎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颖 梁庆华 廖辉雄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以下简称超激光)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慢性鼻炎患者给予超激光连续治疗20天,分别于治疗5、10、15、20天观察其疗效。结果:超激光连续治疗在5、10、15、2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37.5%、53... 目的:探讨点式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以下简称超激光)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慢性鼻炎患者给予超激光连续治疗20天,分别于治疗5、10、15、20天观察其疗效。结果:超激光连续治疗在5、10、15、2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37.5%、53.8%、63.8%、88.8%。结论:超激光可以安全有效的缓解慢性鼻炎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 慢性鼻炎 星状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推拿+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尹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2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治疗时针灸推拿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随机选取于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LDH治疗的患者68例,以电... 目的:分析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治疗时针灸推拿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随机选取于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LDH治疗的患者68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为针灸推拿+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为针灸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症状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对于LDH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红外偏振光照射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关节炎模型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后关节软骨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军 武广义 +3 位作者 王红杰 李前进 王颖 李耀伟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兔膝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病理影响。方法选择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4只,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预防照射、防治照射、治疗照射组,每组中又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兔膝关...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对兔膝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病理影响。方法选择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4只,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预防照射、防治照射、治疗照射组,每组中又设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照射各组膝关节软骨病理总积分和软骨细胞病理变化积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和P<0.01)。电镜观察显示照射组软骨细胞的破坏明显减少,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明显,以防治照射组为著。结论直线偏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明显减缓膝关节软骨的病理过程,对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延长照射时间和疗程会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 照射 软骨 关节 病理学 观察
原文传递
红外偏振光照射仪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疼痛缓解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珊 田黎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探析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仪治疗对其疼痛的缓解效果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析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仪治疗对其疼痛的缓解效果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红外偏振光照射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明显更低,治疗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仪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感,提升其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红外偏振光照射仪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森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期14-15,111,共3页
目的:观察在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108例膝骨性关节炎对象由本院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a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在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108例膝骨性关节炎对象由本院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a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针刺+红外偏振光照射,b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针刺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膝关节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相近,P>0.05;a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实施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针刺+红外偏振光照射的联合运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红外偏振光照射 膝骨性关节炎 疼痛严重程度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