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for constant modulus signal of interest
1
作者 徐友根 Yin Bingjie Liu Zhiwe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It is required in the diagonally loaded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loading level which is practically a challenging problem.A constant modulus restoral method is herein presented to... It is required in the diagonally loaded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loading level which is practically a challenging problem.A constant modulus restoral method is herein presented to choose the diagonal loading level adaptively for the extraction of a desired signal with constant modulus(a common feature of the phase modulation signals).By introducing the temporal smoothing technique,the proposed constant modulus restoral diagonally loaded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er provides increased capability compared with some existing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ers in rejecting interferences and noise while protecting the signal-of-interest.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eamfor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diagonal loading constant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2
作者 张小飞 徐大专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5年第1期28-34,共7页
An analysi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of array antennas shows that the received signal has multi-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ence the wavelet packet theory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signal. By emplying wavelet packe... An analysi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of array antennas shows that the received signal has multi-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ence the wavelet packet theory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signal. By emplying wavelet packet theory to adaptive beamforming, a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based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WP-ABF) is proposed . This WP-ABF algorithm uses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as the preprocessing, and th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ed signal uses least mean square algorithm to implement the ~adaptive beamforming. White noise can be wiped off under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 and white under th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WP-ABF algorithm converges fas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and the wavelet transform-based beamforming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relates closely to the wavelet base and series; that is, the algorithm convergence gets bett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eries, and for the same series of wavelet base the convergence gets bett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gula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beamforming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HF Surface Wave Radar
3
作者 WAN Xian-rong KE Heng-yu CHENG Fe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5年第5期851-854,共4页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in HF surface wave radar (HFSWR) which adopts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interrupted continuous wave (FMICW). RFI will influence 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in HF surface wave radar (HFSWR) which adopts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interrupted continuous wave (FMICW). RFI will influence all the range cells including all the positive frequency and negative frequency, and the negative frequency range cells contain only the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we introduce and analyze a new adaptiv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eamforming algorithm using the negative frequency range cells samples to estimate the interference covariance matrix.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is general and robust algorithm can achieve effective RFI suppression using the data recorded by the HFSWR, located near Zhoushan in Zhejiang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 surface wave radar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adaptive beamfor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used Widely Linear Beamforming 被引量:1
4
作者 Yougen Xu Junfeng Liu Zhiwen Li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9年第4期744-749,共6页
The problem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extension of widely linear beamforming to the wideband case,developing a wide-focused linear beamformer for the extraction of a wideband second-order(SO)noncircular sig... The problem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extension of widely linear beamforming to the wideband case,developing a wide-focused linear beamformer for the extraction of a wideband second-order(SO)noncircular signal-of-interest(SOI)contaminated by uncorrelated interferences and noise.In the proposed beamformer,the beamforming array observation is first focused to adopt a standard linear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framework.The augmented SOI steering vector then is obtained by estimating the SOI noncircularity parameter with the newly proposed oblique projection with an augmented sparse representation scheme.The 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virtual interference,true interference and noise is further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newly presented complementary spatial spectrum technique.The wideband widely linear spatial filtering is finally realized via MVDR like beamforming.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eamformer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adaptive beamforming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noncircularity WIDEB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波束域MIMO-STAP雷达发射接收联合设计方法
5
作者 李志汇 潘继飞 +3 位作者 周青松 毛云祥 刘方正 石树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研究了信号相关杂波背景下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发射波束形成和接收滤波器的联合设计问题,建立了机载MIMO雷达发射波束域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信号模型。为了提... 研究了信号相关杂波背景下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发射波束形成和接收滤波器的联合设计问题,建立了机载MIMO雷达发射波束域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信号模型。为了提升杂波环境下目标的检测性能,通过最大化输出信干噪比构建了发射波束形成和接收滤波器的联合设计问题;然后,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优化最小化(majorization-minimization,MM)框架的迭代优化算法来解决联合设计问题。该算法通过合理寻找目标函数的下界可以有效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并降低算法的运行时间。此外,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和MIMO雷达相比,优化后的发射波束形成和接收滤波器可以显著提升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发射波束形成 接收滤波器 输出信干噪比 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矩阵方法对消主瓣干扰 被引量:51
6
作者 苏保伟 王永良 +1 位作者 李荣峰 周良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30-1832,共3页
当存在主瓣干扰且有期望信号混入情况下,用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进行自适应干扰对消,不但会引起主瓣变形,而且期望信号也会被抑制,从而影响对消性能。提出一种新的阻塞矩阵方法,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它们对计算数据协方差阵的影... 当存在主瓣干扰且有期望信号混入情况下,用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进行自适应干扰对消,不但会引起主瓣变形,而且期望信号也会被抑制,从而影响对消性能。提出一种新的阻塞矩阵方法,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它们对计算数据协方差阵的影响,再用其它方法确定自适应权值。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用阻塞矩阵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主瓣干扰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虚拟波束形成自适应加权空间平滑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丁前军 王永良 +1 位作者 张永顺 陈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63-2268,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自适应阵列的自适应加权空间平滑算法。通过构造虚拟自适应波束形成问题求取用于子阵协方差矩阵加权的加权向量,然后进行加权空间平滑自适应波束形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更有效地降低期望信号和干扰之...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自适应阵列的自适应加权空间平滑算法。通过构造虚拟自适应波束形成问题求取用于子阵协方差矩阵加权的加权向量,然后进行加权空间平滑自适应波束形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更有效地降低期望信号和干扰之间的相关性,使得用于空间平滑的子阵数减少,以降低阵列孔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相干干扰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阵强相干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直象 惠俊英 蔡志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单矢量传感器相干干扰抑制技术,并推广到声矢量阵来抑制强的相干干扰.利用声矢量传感器组合指向性零点可电子旋转的特点,用自适应抵消技术抑制各阵元数据中的相干干扰,可获得相对"干净"的信号,对该信号进行矢量阵... 提出了一种单矢量传感器相干干扰抑制技术,并推广到声矢量阵来抑制强的相干干扰.利用声矢量传感器组合指向性零点可电子旋转的特点,用自适应抵消技术抑制各阵元数据中的相干干扰,可获得相对"干净"的信号,对该信号进行矢量阵波束形成,达到强相干干扰抑制的目的.计算机仿真和湖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方位已知的强相干干扰,结合矢量传感器的组合指向性可电子旋转的特点和自适应抵消技术,加上声矢量阵的指向性增益,可达到用声矢量阵有效抑制强相干干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信号处理 矢量信号处理 相干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干扰零陷加宽的静态波束控制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金博 孙青 唐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230-233,共4页
基于静态波束控制技术(Quiescent Pattern Control),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天线零陷加宽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得到的最优权值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进行二次约束计算出新的权值,从而获得在干扰方向较宽零陷的静态方向图。理论分析和计算... 基于静态波束控制技术(Quiescent Pattern Control),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天线零陷加宽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得到的最优权值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进行二次约束计算出新的权值,从而获得在干扰方向较宽零陷的静态方向图。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克服干扰运动和接收天线平台运动或者震动时对输出信噪比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波束控制 自适应天线干扰抑制 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空间的相干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永波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该文把多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M-CMVB),该波束形成器可以有效抑制相干干扰。EMCMVB是利用估计得到的相干干扰方向和阵列信号相关矩阵特征分解来得到修改的信号子空间,再把多约... 该文把多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M-CMVB),该波束形成器可以有效抑制相干干扰。EMCMVB是利用估计得到的相干干扰方向和阵列信号相关矩阵特征分解来得到修改的信号子空间,再把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MCMVB)的权矢量向修改的信号子空间投影来得出新的权矢量。经分析表明,EMCMVB的性能优于MCMVB的性能。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EMCMVB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空间 相干干扰抑制技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固定反馈权的自适应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凯 苏涛 +1 位作者 靳标 杨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310,共8页
将一条具有固定系数的反馈支路引入广义旁瓣相消器(Generalized sidelobe canceller,GSC),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宽带波束形成器。通过逼近包含干扰频带的带通滤波器,离线设计最优反馈权。研究了波束形成器的干扰抑制能力与反馈支路极点... 将一条具有固定系数的反馈支路引入广义旁瓣相消器(Generalized sidelobe canceller,GSC),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宽带波束形成器。通过逼近包含干扰频带的带通滤波器,离线设计最优反馈权。研究了波束形成器的干扰抑制能力与反馈支路极点个数之间的关系。与现有含反馈波束形成器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本文波束形成器的前向支路与传统GSC相同,降低了自适应权更新的复杂性和运算量;无需极点的自适应更新,具有固有稳定性;极点个数灵活可变,增强了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 广义旁瓣相消 固定反馈权 信号和干扰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对抗中的自适应滤波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解静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2年第5期77-80,共4页
自适应滤波是在维纳滤波和Kalman滤波等线性滤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佳滤波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优的滤波性能。这里将自适应滤波技术应用于电子对抗领域,利用自适应滤波原理计算出一个数字滤波器,对各信道的增益失配与相移失... 自适应滤波是在维纳滤波和Kalman滤波等线性滤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佳滤波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优的滤波性能。这里将自适应滤波技术应用于电子对抗领域,利用自适应滤波原理计算出一个数字滤波器,对各信道的增益失配与相移失配进行精确的通道均衡补偿;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设计具有特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可实现时域宽带波束形成技术,并实现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同平台干扰抵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阵列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信道校准 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平滑自适应阵列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38,共6页
在多路径环境中,空间平滑是消除相干干扰对自适应阵列处理系统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注意到空间平滑自适应阵列的权系数往往是在子阵列上得到的,这意味着存在一些剩余自由度可以用来改善自适应阵列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 在多路径环境中,空间平滑是消除相干干扰对自适应阵列处理系统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注意到空间平滑自适应阵列的权系数往往是在子阵列上得到的,这意味着存在一些剩余自由度可以用来改善自适应阵列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阵列自由度使得自适应阵列的响应具有期望的特性。我们指出如何优化空间平滑自适应阵列使得白噪声功率或者阵列的副瓣尽量降低。数值结果说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阵列 最佳化 空间平滑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量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泽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阵列信号处理中使用累积量的问题 ,以及在相干多径环境中基于累积量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该技术能在阵列几何结构和阵列流形未知的条件下 ,自适应调整权系数使阵列输出的信号干扰加噪声比最大。
关键词 盲自适应波束形成 阵列处理 累积量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存在相干信号时的稳健的最优波束形成算法
15
作者 张辉 葛临东 +1 位作者 周立文 吴春梅 《电讯技术》 2006年第6期28-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在相干信号时的最优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二阶统计量信息估计合成方向矩阵,然后给出了一种根据期望信号的波达方向寻找与之对应的合成方向矢量的方法,再据此估计最优权矢量。该方法与现有的同类算法相比计算量... 提出了一种新的存在相干信号时的最优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二阶统计量信息估计合成方向矩阵,然后给出了一种根据期望信号的波达方向寻找与之对应的合成方向矢量的方法,再据此估计最优权矢量。该方法与现有的同类算法相比计算量更小、鲁棒性更强。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二阶统计量 相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干扰下窄带信号检测统计处理与阵列处理的一致性研究
16
作者 李明杨 孙超 +2 位作者 刘宗伟 易锋 李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2,共7页
针对使用均匀线列阵时相干干扰背景下窄带信号的检测问题,理论证明了分别从统计信号处理和阵列信号处理角度提出的准最佳检测器之间的一致性,并将从统计信号处理角度推导得到的检验统计量所服从的统计分布中含有的非中心参量与阵列处理... 针对使用均匀线列阵时相干干扰背景下窄带信号的检测问题,理论证明了分别从统计信号处理和阵列信号处理角度提出的准最佳检测器之间的一致性,并将从统计信号处理角度推导得到的检验统计量所服从的统计分布中含有的非中心参量与阵列处理中阵增益联系起来,建立了2种信号处理方式中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2种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2种检测器一致性的结论。针对不同的阵元个数以及目标方位(干扰方位固定),研究了该检测器的检测性能,得到了如下结论:(1)对于给定的干扰方位,当目标信号由其临界区间内入射(由上下临界值构成)时,随着目标信号逐步靠近干扰信号,检测概率将逐渐下降;若由该区域外入射时,检测概率将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本文给出了针对均匀线列阵目标方位临界值的计算公式;(2)当均匀线列阵阵元个数较多时,目标与干扰可以比阵元个数较少时更为接近而不至于损失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干扰 窄带信号 广义似然比检验 波束形成器 一致性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波束形成的算法
17
作者 陈天麒 方翔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论述了一种窄带和宽带多波束形成的算法,这种算法所依据的准则是在波束满足指向和振幅要求的约束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对于 N 元阵列,可同时形成 N-1个独立波束。根据对约束条件的不同控制,利用这种算法可实现波束扫描,形成宽波... 论述了一种窄带和宽带多波束形成的算法,这种算法所依据的准则是在波束满足指向和振幅要求的约束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对于 N 元阵列,可同时形成 N-1个独立波束。根据对约束条件的不同控制,利用这种算法可实现波束扫描,形成宽波束、实现干扰对消或旁瓣对消等。同时还给出了所述算法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所述算法是很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波束形成 算法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阻塞的稳健相干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敏 齐栋 +1 位作者 刘成城 赵拥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5-1711,共7页
针对期望信号波达角(DOA)估计误差较大时相干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阻塞的稳健相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定义阻塞矩阵,推导多级阻塞原理,并利用其滤除阵列接收信号中的期望信号;然后给出空间中只存在... 针对期望信号波达角(DOA)估计误差较大时相干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阻塞的稳健相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定义阻塞矩阵,推导多级阻塞原理,并利用其滤除阵列接收信号中的期望信号;然后给出空间中只存在期望信号时,子阵与全阵间阵列流型的映射关系,据此推导全阵扩展变换,并证明其在干扰信号存在条件下的有效性;最终利用扩展变换获取全阵最优权矢量,实现相干波束形成。该算法对期望信号波达角估计误差稳健,且无需干扰信号来向的先验信息,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阵列孔径的损失。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和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稳健波束 相干干扰 波达角估计误差 多级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矢量自适应干扰抵消的逆波束形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伟 惠俊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8-1192,共5页
为得到目标清晰的时间方位历程图,提出了一种将基元域声矢量自适应抵消技术与逆波束形成(IBF)相结合的方法。IBF可以得到窄的主瓣,同时可以提高对邻近目标的方位分辨力,采用声压与振速分量组合(p+vc)作为基元域自适应抵消的参考信号,可... 为得到目标清晰的时间方位历程图,提出了一种将基元域声矢量自适应抵消技术与逆波束形成(IBF)相结合的方法。IBF可以得到窄的主瓣,同时可以提高对邻近目标的方位分辨力,采用声压与振速分量组合(p+vc)作为基元域自适应抵消的参考信号,可避免端射方向不再是探测盲区。对算法进行了海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地将本艇的固定方位(本艇自噪声)干扰抵消,又可以降低目标的时间方位历程图干扰背景,使时间方位历程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提高p+vc的抗左右舷模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声矢量阵 相干干扰 自适应抵消 逆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阵自适应零陷强干扰抑制目标方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纯 方尔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1-1747,共7页
针对方位范围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背景下声呐弱目标信号的检测与方位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技术、矢量信号处理技术及平面波方位估计技术结合的方法。通过最小化滤波后矢量阵信号输出功率以及约束滤波器通、阻带响应,产... 针对方位范围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背景下声呐弱目标信号的检测与方位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将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技术、矢量信号处理技术及平面波方位估计技术结合的方法。通过最小化滤波后矢量阵信号输出功率以及约束滤波器通、阻带响应,产生自适应零陷干扰抑制效果,并利用二阶锥凸优化的方法首次求解得到了矢量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矢量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空域特性相比声压阵自适应空域滤波器更优,矢量阵数据自适应预滤波后再进行方位估计,方位未知的远场强干扰能够被更有效地自适应抑制,进而能够提升矢量线列阵声呐远程弱目标被动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矩阵滤波 自适应 干扰抑制 矢量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方位估计 矢量阵 二阶锥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