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Zr复合微合金化调控Al-Si-Cu-Mg合金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志斌 王瑞 +6 位作者 王东涛 钟纪康 张鸣鹤 张孝足 孙岚曦 伍复发 长海博文 《铸造技术》 202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高Cu含量的Al-Si-Cu-Mg系列合金因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关键零部件,但含Cu强化相会极大削弱合金的耐蚀性能,使其应用范围受限。为此,以常用的Al-9Si-4Cu-0.22Mg合金为基础,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电化学测试,分析V、Zr复合... 高Cu含量的Al-Si-Cu-Mg系列合金因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关键零部件,但含Cu强化相会极大削弱合金的耐蚀性能,使其应用范围受限。为此,以常用的Al-9Si-4Cu-0.22Mg合金为基础,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电化学测试,分析V、Zr复合微合金化对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和Zr的添加均使合金耐蚀性能有所提高,但V添加量超过0.13%(质量分数)后耐蚀性能下降。腐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V、Zr复合微合金化显著减弱了点蚀趋势。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0.13%V、0.19%Zr(质量分数)的合金(A12)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腐蚀电流密度比基础合金降低51.6%,等效钝化膜厚度增加129%,钝化膜得到强化是耐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合金 V、Zr含量 耐蚀性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元素对挤压铸造Al-Si-Mg-Cu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周威虎 陈来 +5 位作者 王东涛 王瑞 李聪 李振宇 闫炫杰 长海博文 《铸造技术》 2025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Mg、Cu元素能够显著提高Al-Si合金的强度,但同时也会影响合金耐腐蚀性能。为探究Mg、Cu元素对Al-Si合金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测试,以Al-7%Si-0.3%Mg(质量分数)合金为基础,分析了Mg、Cu元素添加量对T6热处理后Al-Si-Mg-Cu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Mg、Cu元素能够显著提高Al-Si合金的强度,但同时也会影响合金耐腐蚀性能。为探究Mg、Cu元素对Al-Si合金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测试,以Al-7%Si-0.3%Mg(质量分数)合金为基础,分析了Mg、Cu元素添加量对T6热处理后Al-Si-Mg-Cu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Cu元素含量增加和腐蚀时间增长,Al-7%Si-Mg-Cu合金阻抗值下降,Nyquist电容环半径减小,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合金耐腐蚀性能呈下降趋势。Mg元素含量从0.3%增加到0.5%(质量分数),腐蚀电流密度增加了3.5%;Cu含量从0%增加到0.65%(质量分数),腐蚀电流密度增加10.1%,表明随着Mg、Cu含量的少量增加,合金耐腐蚀性能略有下降。尽管Mg、Cu元素在时效过程析出的纳米相有加速腐蚀的作用,但少量Mg、Cu的加入对合金产生的腐蚀破坏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mg-cu 耐腐蚀性能 电化学 纳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以及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琪 周鹏飞 《铸造》 CAS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研究了Cu含量和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是否形成Mg_(2)Si、Q-Al_(5)Cu_(2)Mg_(8)Si_(6)以及θ-Al_(2)Cu取决于Cu含量以及Cu/Mg比。当Cu/Mg比相对低时形成Mg_(2)Si中间相,而Cu/M... 研究了Cu含量和Cu/Mg比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Mg合金凝固组织是否形成Mg_(2)Si、Q-Al_(5)Cu_(2)Mg_(8)Si_(6)以及θ-Al_(2)Cu取决于Cu含量以及Cu/Mg比。当Cu/Mg比相对低时形成Mg_(2)Si中间相,而Cu/Mg比高时则倾向于生成Q-Al_(5)Cu_(2)Mg_(8)Si_(6)和θ-Al_(2)Cu相。当Cu/Mg比相同时,高Cu含量和高Mg含量都会促进Q相θ相的形成。通过观察T6热处理后的组织发现Cu含量以及Cu/Mg比控制了初生相的溶解以及析出相的形成,从而影响合金的强度与韧性。通过控制Cu含量及Cu/Mg比使Al-9Si-2Cu-0.5Mg合金中析出较少数量的初生相,再通过热处理析出大量的Q′强化相,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相对适中的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 cu含量 cu/mg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微合金化Al-Si-Cu-Mg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浩 李天宇 +6 位作者 王瑞 王东涛 张鸣鹤 赵新宇 施昊 蔡伟涛 长海博文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52-458,共7页
Al-Si-Cu-Mg系列合金具有优异的强韧性,但其中的含Cu强化相极大地影响了该系合金的耐蚀性能。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Mn含量的Al-7Si-2Cu-0.6Mg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电化学分析,探究Mn元素的添加对T6热处理状态下合金微观结构和耐蚀性的... Al-Si-Cu-Mg系列合金具有优异的强韧性,但其中的含Cu强化相极大地影响了该系合金的耐蚀性能。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Mn含量的Al-7Si-2Cu-0.6Mg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电化学分析,探究Mn元素的添加对T6热处理状态下合金微观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添加量的提高对合金显微硬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在合金基体中可以观察到弥散相。随着Mn含量升高,合金的耐蚀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添加0.360%Mn(质量分数)合金具有最佳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比基础合金减少了54%。腐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Mn的添加可以显著减弱合金的点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合金 MN含量 耐蚀性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超超 何昊 +4 位作者 周建文 赵文芬 李宇飞 康明 冯志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表征方法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合JMatPro相图模拟计算,探讨了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n含量较低时,富铁相以针状β-Al_(5)FeSi相为主,随着Mn含量的增加,β-Al_(5)FeSi相向汉字状α-Al_(15)(FeMn)_(3)Si_(2)相转变,当Mn的质量分数为0.32%时,β-Al_(5)FeSi相基本消除,继续增加Mn元素含量,α-Al_(15)(FeMn)_(3)Si_(2)相形貌由汉字状变为粗大的块状。结论Al7Si0.3Mg0.4Fe合金的力学性能随Mn元素的添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添加0.32%(质量分数)的Mn时,Al7Si0.3Mg0.4Fe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达到262 MPa、345 MPa、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3mg0.4Fe合金 MN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富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家威 朱聪聪 +2 位作者 吾志岗 董瑞煌 高文理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2,共9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以及时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由500℃升高至545℃时,合金的共晶硅尺寸逐渐减小,545...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以及时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由500℃升高至545℃时,合金的共晶硅尺寸逐渐减小,545℃时共晶硅平均尺寸达到最小,超过550℃合金会发生部分过烧现象;固溶温度为545℃时,固溶时间由2 h增加至16 h,共晶硅尺寸随着固溶时间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固溶时间为12 h时,共晶硅的平均尺寸最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显著提升,时效温度由155℃升高至185℃时,峰值时效时间从8 h减少至4 h,在175℃时效时合金的峰值硬度最高;155℃时效时合金的组织中仅观察到β″相,在高于155℃峰值时效时组织中均观察到β″相与θ′相,实现了双析出相强化,175℃峰值时效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365 MPa,但断后伸长率下降至2.1%。综合考虑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为545℃×12 h+165℃×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mg-cu合金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析出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对Al-Mg-Si-Cu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微观结构及光泽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翔 姜科达 陈明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70-3281,共12页
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对经过180℃下4 h、10 h、30 h时效处理的Al-Mg-Si-Cu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探究不同时效时间对Al-Mg-Si-Cu合金阳极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及其光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不同时效时间合金阳极氧化后... 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对经过180℃下4 h、10 h、30 h时效处理的Al-Mg-Si-Cu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探究不同时效时间对Al-Mg-Si-Cu合金阳极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及其光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不同时效时间合金阳极氧化后的光泽度均出现明显降低,且光泽度随时效时间增加先变大后减小;随时效时间增加,合金晶界析出相分别呈现连续—离散—连续的分布状态,其在阳极氧化过程中优先氧化溶解,使阳极氧化膜呈现沿晶界分布的孔洞特征,连续分布的晶界析出相引起的孔洞更明显,同时造成孔洞及其周围区域粗糙度增加,这是不同时效时间合金阳极氧化后光泽度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体中粗大的AlFeMnSi相会出现阳极氧化膜层中微米级孔洞,从而降低阳极氧化样品的光泽度,但时效时间对其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阳极氧化 时效时间 晶界析出相 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欧阳瑞丁 赵磊 +7 位作者 蒋海春 唐建国 叶凌英 刘胜胆 张勇 马乐航 胡西艳 卢冯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6-1494,共9页
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以及弯曲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均匀断裂能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 采用室温拉伸、Kahn撕裂以及弯曲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手段,探究了Cu含量对Al-1Mg-0.6Si-xCu合金板材韧性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均匀伸长率、均匀断裂能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逐渐增加,合金的弯曲性能变好,均匀阶段韧性提升,而合金的失稳伸长率、失稳断裂能及单位面积裂纹扩展功下降,合金失稳阶段韧性变差。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1Mg-0.6Si-xCu合金中强化相β″的密度增加,且在0.5-Cu合金中出现Q′相和L相,晶内析出相密度增加,使得合金在形变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晶界析出相间距增加,从而提高合金的韧性及弯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cu含量 失稳伸长率 裂纹形核功 裂纹扩展功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对Al⁃1.5Cu⁃0.7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谭鑫禹 刘静静 刘东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20℃电阻率测试及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Si加入量为0.3wt%时对Al⁃1.5Cu⁃0.7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加入量为0.3wt%时,Al⁃1.5Cu⁃0.7Mg合金时效态的强度明显提高,经473~493 K峰时效后,其20℃电阻率为3.638...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20℃电阻率测试及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Si加入量为0.3wt%时对Al⁃1.5Cu⁃0.7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加入量为0.3wt%时,Al⁃1.5Cu⁃0.7Mg合金时效态的强度明显提高,经473~493 K峰时效后,其20℃电阻率为3.638~3.667μΩ·cm,抗拉强度为370~380 MPa。根据马蒂森定律建立了20℃电阻率与时效析出第二相相对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式。利用JMA(Johnson⁃Mehl⁃Avrami)方程得出Al⁃1.5Cu⁃0.7Mg和Al⁃1.5Cu⁃0.7Mg⁃0.3Si合金的时效析出激活能分别为135 kJ/mol和204 kJ/mol,由此可判定,Al⁃1.5Cu⁃0.7Mg合金以S″相为主,Al⁃1.5Cu⁃0.7Mg⁃0.3Si合金以S相为主。由JMA方程对其他时效参数下的电阻率进行预测,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5cu⁃0.7mg合金 si 电阻率 抗拉强度 第二相 析出激活能
原文传递
Mg、Si含量对Al-Cu-Mg-Ag-Si合金析出相的影响
10
作者 胡奇 郭一鸣 +3 位作者 章立钢 刘立斌 杨佳琳 高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研究了Mg、Si元素含量对Al-Cu-Mg-Ag-Si合金实际析出相种类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Mg-Ag-Si合金中高Mg含Si合金析出了大量S相和粗大的第二相;低Mg低Si合金中析出了常见的θ相和Ω相;低Mg含Si合金中出现了6系铝合金中常见的σ相... 研究了Mg、Si元素含量对Al-Cu-Mg-Ag-Si合金实际析出相种类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Mg-Ag-Si合金中高Mg含Si合金析出了大量S相和粗大的第二相;低Mg低Si合金中析出了常见的θ相和Ω相;低Mg含Si合金中出现了6系铝合金中常见的σ相和β″相等多种析出相,且具有非常细小弥散的θ相,为合金提供了良好的强化效果。Si和Mg的存在均极大地改变了合金的析出序列,无法通过增加Mg含量抵消Si的作用。Si的加入显著抑制了Ω相的析出,而大幅增加Mg含量则会促进S相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al-cu-mg-AG 析出相 硅元素 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对Al-Mg-Si-Cu合金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铨强 吴蔚 +3 位作者 袁悠悠 王茹 翁瑶瑶 吴萌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对汽车车身板用Al-Mg-Si-Cu合金板材织构、晶粒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分和冷轧后固溶处理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织构是决定Al-Mg-Si-Cu合金板材力学性... 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对汽车车身板用Al-Mg-Si-Cu合金板材织构、晶粒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分和冷轧后固溶处理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织构是决定Al-Mg-Si-Cu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晶粒尺寸最大的33%试样反而获得了最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屈强比。这是因为减小末道次冷轧变形量可以降低固溶及预时效处理状态下板材Cube和Cube+ND_(20)织构的含量,从而减少立方型织构对板材强度的损害。而末道次大变形量冷轧会促进再结晶时Copper、S和Brass织构向Cube和Cube+ND_(20)织构的转变,并抑制S织构转变成R织构,在实际生产中应当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冷轧 变形量分配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铸造Al-Si-Cu-Mg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琳燕 史湘琴 +2 位作者 刘逸卿 周模豪 邓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57,共6页
研究了单级、双级时效对铸造Al-Si-Cu-Mg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Al-Si-Cu-Mg合金时效后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Si相构成。单级时效处理(170℃×10 h)后合金的峰值硬度为151.8 HV0.1,抗... 研究了单级、双级时效对铸造Al-Si-Cu-Mg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Al-Si-Cu-Mg合金时效后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Si相构成。单级时效处理(170℃×10 h)后合金的峰值硬度为151.8 HV0.1,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87和252 MPa,伸长率为10.6%,但其耐腐蚀性能较差,最大晶间腐蚀深度达到113.3μm。与单级时效相比,双级时效(90℃×3 h+170℃×4 h)可显著改善铸造Al-Si-Cu-Mg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峰值硬度提高了5.7%,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4.5%和6%,伸长率提高了两倍以上。此外,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改善,最大晶间腐蚀深度为60.0μm。合金获得较高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均匀、细小的Si相,且灰黑色针状β相与黑色块状组织也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al-si-cu-mg合金 双级时效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Ce-La添加量对汽车用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强 庞小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0-132,137,共4页
对Al-Si-Cu-Mg-Ni合金中添加了不同量的Ce-La复合稀土,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对铸态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的Al-Si-Cu-Mg-Ni合金中有大量块状的初生Si相... 对Al-Si-Cu-Mg-Ni合金中添加了不同量的Ce-La复合稀土,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对铸态Al-Si-Cu-Mg-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的Al-Si-Cu-Mg-Ni合金中有大量块状的初生Si相和针状共晶Si相存在。随着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合金中的初生Si相直径和共晶Si相尺寸先减小后增加。Ce-La稀土添加量为0.4wt%时,合金中的初生Si相直径和共晶Si相尺寸最小。随着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的增加,Al-Si-Cu-Mg-Ni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Ce-La复合稀土添加量为0.4w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6.5 MPa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Ni合金 稀土Ce-La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Al-Mg-Si-Cu铝合金的时效工艺研究
14
作者 张伟 朱科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4,共7页
目的研究时效工艺参数对高强Al-Mg-Si-Cu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得到Al-Mg-Si-Cu铝合金时效后最优的性能和微观组织。方法在不同时效处理工艺参数条件下,通过对Al-Mg-Si-Cu铝合金时效处理后的硬度、电导率、室温力学性... 目的研究时效工艺参数对高强Al-Mg-Si-Cu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得到Al-Mg-Si-Cu铝合金时效后最优的性能和微观组织。方法在不同时效处理工艺参数条件下,通过对Al-Mg-Si-Cu铝合金时效处理后的硬度、电导率、室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实验,分析了不同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Al-Mg-Si-Cu铝合金时效强化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在不同时效温度条件下,经不同时效时间的时效处理后,Al-Mg-Si-Cu铝合金的电导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时效温度为170、180、190℃时,硬度和力学性能在时效时间为16、12、8h时达到峰值。同时,当时效时间为8、12、16 h时,Al-Mg-Si-Cu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相分别是β''相、β'相和Q'相;在峰值时效和过时效工况下,Al-Mg-Si-Cu铝合金的析出相均存在Q'相,该相对合金的强度具有明显的贡献。在过时效阶段,Al-Mg-Si-Cu铝合金强化相明显初化,力学性能和硬度均有明显降低。结论经淬火处理+180℃/12 h时效处理后,高强Al-Mg-Si-Cu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404 MPa和388MPa,硬度为136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时效 析出相 弥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淬火对Al-Mg-Si-Cu合金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昆 陈志国 +1 位作者 Tarek Khelfa 周燕锴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8,143,共6页
采用室温拉伸、晶间腐蚀、电化学腐蚀和T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分级淬火对Al-Mg-Si-Cu合金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 min分级淬火后的合金在28 d自然时效后不仅能维持162.49 MPa的低屈服强度和105.60 MPa的高... 采用室温拉伸、晶间腐蚀、电化学腐蚀和T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分级淬火对Al-Mg-Si-Cu合金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 min分级淬火后的合金在28 d自然时效后不仅能维持162.49 MPa的低屈服强度和105.60 MPa的高强化增量,相较于水淬合金,晶间腐蚀深度降低了57.2%。T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分级淬火期间形成的Ⅱ型Mg-Si团簇抑制了自然时效期间形成的Ⅰ型团簇,有效促进了晶内β″相、β′相的析出。此外,晶界处的析出相由于附近溶质原子的耗尽呈现粗大球形、离散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淬火 al-mg-si-cu合金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屈服强度 极限抗拉强度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对Al-Mg-Si-Cu铝合金车身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宏 赵刚 +1 位作者 刘春明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7-350,共4页
通过拉伸和埃里克森实验以及扫描电镜/能谱、透射电镜和金相分析,研究Mn的质量分数对Al Mg Si Cu铝合金汽车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Mn质量分数增加,Al Mg Si Cu汽车板铝合金不可溶结晶相及弥散相粒子数量... 通过拉伸和埃里克森实验以及扫描电镜/能谱、透射电镜和金相分析,研究Mn的质量分数对Al Mg Si Cu铝合金汽车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Mn质量分数增加,Al Mg Si Cu汽车板铝合金不可溶结晶相及弥散相粒子数量均增加,不可溶结晶相使合金组织纤维化对板材冲压成形性不利,弥散相粒子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提高Mn的质量分数,Al Mg Si Cu汽车板铝合金的强度增加,但延伸率和冲压成形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Mn铝合金 车身板 al(FeMn)si 弥散相 冲压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侯立群 陈小辉 +3 位作者 邢志媛 李素梅 王旭东 徐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ZL111合金的力学特性,满足更高功率发动机缸盖和机体的使用要求,在完成新型Al-Si-Cu-Mg系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差热分析、电阻测量、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特性测试等研究手段,对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进... 为进一步提高ZL111合金的力学特性,满足更高功率发动机缸盖和机体的使用要求,在完成新型Al-Si-Cu-Mg系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差热分析、电阻测量、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特性测试等研究手段,对新型Al-Si-Cu-Mg系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工艺为490℃×4 h+500℃×6 h+520℃×8 h固溶处理和165℃×9 h时效处理,新型Al-Si-Cu-Mg系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40 MPa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合金 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福萍 刘峰 +2 位作者 李建云 张敬恩 王智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提高固溶温度的强化固溶,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过饱和度;同时强化固溶和双级固溶方式能有效改善时...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提高固溶温度的强化固溶,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过饱和度;同时强化固溶和双级固溶方式能有效改善时效后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及分布状态,有利于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提高;经强化固溶、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295 MPa和39μm,具有良好的强度及耐晶间腐蚀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固溶 时效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芝秀 李海 +2 位作者 顾建华 宋仁国 郑子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48-3355,共8页
采用DSC热分析、硬度、电导率、拉伸和晶间腐蚀等测试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研究Cu含量对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80℃时效时,4种合金硬度上升至峰值后持续下降,且随着Cu含量增加,合金的时效硬度随之提高,硬化速... 采用DSC热分析、硬度、电导率、拉伸和晶间腐蚀等测试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研究Cu含量对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80℃时效时,4种合金硬度上升至峰值后持续下降,且随着Cu含量增加,合金的时效硬度随之提高,硬化速率加快而软化速率降低;时效时电导率先下降至最低值后又持续上升,且Cu含量越高,电导率越低。随着Cu含量增加,T6和T4态合金的强度随之提高,晶间腐蚀抗力下降,但无Cu合金不发生晶间腐蚀;T6态合金析出相类型随Cu含量增加而变化,Cu含量较低时(0.6以下),析出β″相;而Cu含量为0.9时,析出相为β″相和Q′相共存;且随着Cu含量增加,析出相数量和体积分数增加而尺寸减小,T4态合金析出相为原子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cu含量 析出相 晶间腐蚀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一种新型Al-Mg-Si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何立子 陈彦博 +3 位作者 崔建忠 孙晓峰 管恒荣 胡壮麒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Cu含量变化和热处理条件对一种新型舰载飞机用Al-Mg -S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Cu后 ,实验合金的腐蚀方式由点蚀转变为晶间腐蚀 ,且腐蚀程度随Cu含量的增加而严重 ;与欠时效和过时...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Cu含量变化和热处理条件对一种新型舰载飞机用Al-Mg -S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Cu后 ,实验合金的腐蚀方式由点蚀转变为晶间腐蚀 ,且腐蚀程度随Cu含量的增加而严重 ;与欠时效和过时效状态相比 ,T6态对晶间腐蚀较敏感 ,与晶界析出相的连续分布有关 .电化学实验表明 ,所有实验合金均较快进入钝态 ;随Cu含量的增加 ,实验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向正向变化 ,腐蚀电流密度增加 ;随时效时间的延长 ,点蚀电位、晶间腐蚀的临界点位和自腐蚀电位逐渐向负向变化 .而点蚀电位和自腐蚀电位随时效时间呈抛物线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晶间腐蚀 点蚀 电化学 电位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