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6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ime solution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Mg−Zn−Ag alloy
1
作者 Cheng GUO Yi-fei CHEN +6 位作者 Yu-qin GUO Huan WANG Hai-tao ZHANG Jing-qi CHEN Zi-bin WU Xin-gang LIU Hiromi NAGAUM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5年第2期362-376,共15页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ime(HTST)solution heat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4.5Mg−2.0Zn−0.3Ag alloy.Results indicate that HTST s... High-temperature and short-time(HTST)solution heat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employed to regulat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4.5Mg−2.0Zn−0.3Ag alloy.Results indicate that HTST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can not only retain partial deformation dislocations,but inhibit the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low-angle grain boundaries(LAGBs).In the subsequent NIA process,HTST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NIA is instrumental in restraining the degradation of dislocations and promoting precipitation of nano-scale T'-Mg_(32)(Al,Zn,Ag)49 phase,which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alloy greatly.In addition,a higher fraction of LAGBs and the 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grain boundary precipitates caused by this novel technology meliorat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4.5Mg−2.0Zn−0.3Ag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zn−ag alloy solution treatment non-isothermal ag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强韧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范才河 毛垚晶 +4 位作者 刘俊伟 吴琴 胡泽艺 李济 武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64,共26页
通过增加超高强Al-Zn-Mg-Cu合金中Zn的含量来提升合金的性能已成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了这类合金的发展及其在多... 通过增加超高强Al-Zn-Mg-Cu合金中Zn的含量来提升合金的性能已成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了这类合金的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和Zn含量的提升对于Al-Zn-Mg-Cu合金强韧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微合金化处理、热处理工艺、形变热处理和大塑性变形等强化手段。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制备和强化方法对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高Zn含量超高强Al-Zn-Mg-Cu合金的强韧化机制及方法,展望了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旨在为高Zn含量Al-Zn-Mg-Cu合金的成分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以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强韧化机制 zn含量 析出相 超高强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效处理对Al-Zn-Mg-Cu合金热稳定性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赵娟刚 李飞 +5 位作者 罗钦文 桑建权 刘春泉 何舒旋 王贵婷 刘志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共11页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经不同工艺时效处理(T6、四级时效、三级时效和T73)后Al-Zn-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 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经不同工艺时效处理(T6、四级时效、三级时效和T73)后Al-Zn-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时效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100℃×24 h+170℃×4 h+水淬+自然时效×24 h+80℃×34 h四级时效处理后,合金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为627 MPa,屈服强度为565 MPa,伸长率为10.9%;120℃热暴露500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仅下降了4.94%,屈服强度仅下降了4.78%;四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7.29μA·cm^(-2),自腐蚀电位为-730 mV,与T6时效处理的合金相比,耐腐蚀性能略有提高,但与三级时效和T73时效处理的合金相比有所降低,T73时效处理的合金耐腐蚀性能最好。该时效态合金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与热稳定性的原因在于,在回归处理之后加入的24 h自然时效期间,Mg原子与空位相结合形成了Mg-空位结合体,从而在再时效阶段析出了更多的G·P区强化相,最终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热稳定性 微观组织 G·P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Gd掺杂Al-Zn-Mg-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4
作者 秦凤明 吴锦华 +3 位作者 郑建明 单铃 黄璞 杨海林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7,共8页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稀土Gd掺杂Al-Zn-Mg-Cu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300~4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的热压缩实验。基于Arrhenius方程、动态材料模型和Prasad理论建立了该材料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稀土Gd掺杂Al-Zn-Mg-Cu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300~4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的热压缩实验。基于Arrhenius方程、动态材料模型和Prasad理论建立了该材料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该材料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所示的峰值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逐渐升高,添加Gd元素后,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167.78 kJ·mol^(-1),较未掺杂的Al-Zn-Mg-Cu合金有所提高。此外,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中只存在一个功率耗散峰值效率区,这个区域随着应变的增加逐渐收缩,最佳热变形区域为变形温度430~450℃,应变速率0.0067~0.082 s^(-1)。对位于稳定热加工区域的450℃,0.01 s^(-1)热压缩试样进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参数下晶粒组织得到明显细匀化控制,说明热加工图可用于稀土Gd掺杂Al-Zn-Mg-Cu合金的变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稀土Gd 热压缩 本构关系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系铝合金性能优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作者 周莲 李发国 张佼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2025年第1期94-108,122,共16页
Al⁃Zn⁃Mg⁃Cu系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兼具优异的耐腐蚀能力和热加工性能,在航空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热处理一直是Al⁃Zn⁃Mg⁃Cu系铝合金的研究重点,对提升合金强度、韧性和腐蚀性能的优化匹配发挥着巨大作用。新的制备技术能... Al⁃Zn⁃Mg⁃Cu系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兼具优异的耐腐蚀能力和热加工性能,在航空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热处理一直是Al⁃Zn⁃Mg⁃Cu系铝合金的研究重点,对提升合金强度、韧性和腐蚀性能的优化匹配发挥着巨大作用。新的制备技术能够突破传统合金化和热处理的局限,为提升Al⁃Zn⁃Mg⁃Cu系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提供新的路径,计算材料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合金的成分设计和工艺优化。本文介绍了热处理、增材制造技术及计算材料学对Al⁃Zn⁃Mg⁃Cu系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热处理 增材制造 计算材料学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Mg-Ag耐热合金的CMT电弧熔积特性
6
作者 何智 许知非 +2 位作者 盛卫星 肖珺 陈树君 《焊接》 2025年第3期8-13,29,共7页
【目的】针对Al-Cu-Mg-Ag耐热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迫切需求,采用冷金属过渡(Coldmetaltransfer,CMT)技术为基础的电弧熔积工艺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多工艺模式下的单层熔积,并与常用2319合金的熔积效果进行全面对比,反映该种耐热合金... 【目的】针对Al-Cu-Mg-Ag耐热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迫切需求,采用冷金属过渡(Coldmetaltransfer,CMT)技术为基础的电弧熔积工艺对Al-Cu-Mg-Ag合金进行了多工艺模式下的单层熔积,并与常用2319合金的熔积效果进行全面对比,反映该种耐热合金的电弧熔积特性。【方法】通过高速摄像图像与实时电弧信号对熔积过程的电弧气氛、熔滴过渡特征与熔池流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CMT+P工艺模式下的沉积层宽度与高度均匀一致,层间结合性更好,此模式为最佳的沉积工艺模式。Ag元素的加入使Al-Cu-Mg-Ag合金在电弧熔积过程中形成的熔池具有更为良好的流动性和铺展性,熔积过程熔池的回流更为充分,这导致了成形沉积层更光滑的表面。而Ag,Mg元素使Al-Cu-Mg-Ag合金具有的特别物理属性(更优异的电导性),极大地改善了电弧的稳定性,使熔滴过渡过程更为稳定柔顺。【结论】经验证,Al-Cu-Mg-Ag合金可在CMT技术下实现良好的直壁构件增材制造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电弧熔积 熔滴过渡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石墨烯/Al-Zn-Mg-Cu合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郝莹 王明伟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Al-Zn-Mg-Cu合金粉为基体,石墨烯为增强相,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和热挤压工艺制备0.5wt%石墨烯增强Al-Zn-Mg-Cu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固溶时效处理,研究时效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石墨烯对Al-Zn-Mg-Cu基体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在12... 以Al-Zn-Mg-Cu合金粉为基体,石墨烯为增强相,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和热挤压工艺制备0.5wt%石墨烯增强Al-Zn-Mg-Cu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固溶时效处理,研究时效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石墨烯对Al-Zn-Mg-Cu基体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在120℃时效24 h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到505.92 MPa。由显微组织表征可知,120℃时效24 h条件下复合材料中黑色块状第二相最多,主要是石墨烯以及少量的析出相,石墨烯增强相弥散分布于大晶粒的晶界处,会钉扎晶界,减少亚晶界的合并,从而阻碍位错运动。经T6时效(120℃×24 h)的石墨烯/Al-Zn-Mg-Cu复合材料中MgZn_(2)相和Mg_(2)Si相较多。石墨烯的加入也有利于第二相的析出,更容易钉扎晶界,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al-zn-mg-Cu复合材料 时效热处理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表征
原文传递
变形对Al-Zn-Mg-Cu合金时效析出相的影响
8
作者 燕丽娟 张永超 +3 位作者 孙艳蓉 王帅 汤慧珍 葛炳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共7页
通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相同时效处理工艺下,变形与未变形的Al-Zn-Mg-Cu合金样品中的纳米析出相进行了形貌、尺寸的统计分析和结构的原子分辨率表征,分析了变形对Al-Zn-Mg-Cu合金时效析出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影响后续时效过程... 通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相同时效处理工艺下,变形与未变形的Al-Zn-Mg-Cu合金样品中的纳米析出相进行了形貌、尺寸的统计分析和结构的原子分辨率表征,分析了变形对Al-Zn-Mg-Cu合金时效析出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影响后续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形貌,使得板条析出相的数量下降,圆形析出相的数量上升。此外,板条析出相的尺寸倾向于在厚度方向增加,长度方向减小。变形导致析出相结构改变,形成多块非连续的局域性的纳米畴。这可能是由于位错切割析出相后析出相部分溶解,继续时效时不同区域生长速率和生长方向改变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结构演化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用Al-Zn-Mg合金成分对拉伸力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黎华珍 潘柏清 +2 位作者 丁浩 刘雄 王向东 《轨道交通材料》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提高轨道交通用Al-Zn-Mg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对Al-Zn-Mg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及室温拉伸、剥落腐蚀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对合金挤压型材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Zn、Mg... 为提高轨道交通用Al-Zn-Mg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对Al-Zn-Mg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及室温拉伸、剥落腐蚀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对合金挤压型材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Zn、Mg元素的协同匹配对拉伸力学性能的优化至关重要,微量Cu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微量Zr元素可以有效抑制合金的再结晶,提高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经过成分优化,遴选出兼具优异的拉伸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合金,其合金成分为Al-5.81Zn-0.82Mg-0.12Cu-0.16Z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成分优化 拉伸力学性能 剥落腐蚀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徐庆 尹登峰 +2 位作者 王华 谢凯文 宋转转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微量Mn、Zn、Ti元素的复合添加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显著细化铸态合金晶粒组织,同时使固溶态合金中的难... 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微量Mn、Zn、Ti元素的复合添加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显著细化铸态合金晶粒组织,同时使固溶态合金中的难溶第二相Al(CuMnFe)也得到细化;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有效促进T6、T8峰时效态Al-Cu-Li-Mg-Ag-Zr合金中主要强化相T_(1)细小弥散地析出,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相比T6峰时效态,Al-Cu-Li-Mg-Ag-Zr合金在T8峰时效态析出的T_(1)相数量明显增多、尺寸明显减小,分布更均匀弥散,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ag-Zr合金 微合金化元素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Mg-Zn-Ag metallic glasses
11
作者 Jian WANG Chen WANG +1 位作者 Wei-feng RAO In-ho JU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814-2827,共14页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Mg-Zn-Ag metallic glasses(MGs)for biodegradable implant applications,the glass formation ability(GFA)and biocompatibility of Mg-Zn-Ag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calcula...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Mg-Zn-Ag metallic glasses(MGs)for biodegradable implant applications,the glass formation ability(GFA)and biocompatibility of Mg-Zn-Ag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CALPHAD)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High GFA potentiality of two alloy series,specifically Mg_(96-x)Zn_xAg_(4)and Mg_(94-x)Zn_xAg_6(x=17,20,23,26,29,32,35),was predicted theoretically and then substantiated through experimental testing.X-ray diffraction(XRD)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echniqu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rystallinity,GFA,and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llo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sitions between Mg_(73)Zn_(23)Ag_(4)and Mg_(64)Zn_(32)Ag_(4)for Mg_(96-x)Zn_xAg_4,Mg_(66)Zn_(28)Ag_(6)and Mg_(63)Zn_(31)Ag_(6for)Mg_(94-x)Zn_xAg_(6)displayed a superior GFA.Notably,the GFA of the Mg_(96-x)Zn_xAg_(4)serie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g_(94-x)Zn_xAg_(6)series.Furthermore,the Mg_(70)Zn_(26)Ag_4,Mg_(74)Zn_(20)Ag_6,and Mg_(71)Zn_(23)Ag_(6)alloys showed acceptable corrosion rates,good cytocompatibility,and positive effects on cell proliferation.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settings,potentially materials as biodegradable im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 forming ability calculation phase diagram(CalPHAD) mg−zn−ag metallic glasses CYTOCOMPAT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
12
作者 DAI Xuan-xuan LI Yu-zhang +2 位作者 LIU Sheng-dan YE Ling-ying BAO Chong-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90-1807,共18页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tensile test,inte... The evolu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high purity Al-Zn-Mg-Cu alloy during non-isothermal aging(NIA)was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tensile test,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exfoliation corrosion test,slow strain rate tensile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and the mechanism has been discussed based on microstructure examination by optical microscopy,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NIA treatment includes a heating stage from 40℃to 180℃with a rate of 20℃/h and a cooling stage from 180℃to 40℃with a rate of 10℃/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and strength increase rapidly during the heating stage of NIA since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avors the nucleation and the growth of strengthening precipitates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uinier-Preston(GPI)zones toη'phase.During the cooling stage,the sizes ofη'phase increase with a little change in the number density,leading to a further slight increase of the hardness and strength.As NIA proceeds,the corroded morphology in the alloy changes from a layering feature to a wavy feature,the maximum corrosion depth decreases,and the reason has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microchemical feature of precipitates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subgrain bound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alloy non-isothermal ag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localized corrosion resistance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不同热挤压方式制备具有较优强塑性组合的新型Mg-5Sn-2Al-1Zn合金
13
作者 石凤健 朴南瑛 +6 位作者 王冀恒 谭昊天 郭宇航 杨飞 陈书锦 芦笙 王泽鑫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120-2137,共18页
制备新型Mg-5Sn-2Al-1Zn(TAZ521)合金。为提高合金的强度与塑性,采用正挤压(DE)和挤压-剪切(ES)两种工艺对该合金进行变形处理。通过XRD、SEM、TEM、EBSD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均匀态和挤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强化机制。... 制备新型Mg-5Sn-2Al-1Zn(TAZ521)合金。为提高合金的强度与塑性,采用正挤压(DE)和挤压-剪切(ES)两种工艺对该合金进行变形处理。通过XRD、SEM、TEM、EBSD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均匀态和挤压态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正挤压态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然而,合金表现出由粗晶和细小动态再结晶(DRXed)晶粒组成的双峰组织。经过挤压-剪切变形后的合金组织变得更加均匀,并且实现更好的强韧性结合,变形后合金的屈服强度(YS)、极限抗拉强度(UTS)和伸长率(EL)分别达到212 MPa、303 MPa和21.7%。晶粒细化和Mg2Sn析出物的钉扎效应对强度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延展性的提高归因于基面纤维织构的弱化和非基面滑移系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al-zn合金 挤压-剪切 晶粒细化 力学性能 织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化退火对Al-8Zn-1.2Mg-1.5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文义 王永善 +1 位作者 李亚鹏 张会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3,共9页
通过半固态电磁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8Zn-1.2Mg-1.5Cu合金,并对其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金属涡流电导仪和维氏硬度计等对合金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8Zn-1.2Mg-1.5Cu合金的... 通过半固态电磁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8Zn-1.2Mg-1.5Cu合金,并对其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金属涡流电导仪和维氏硬度计等对合金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8Zn-1.2Mg-1.5Cu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MgZn_(2)相组成,并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随着均匀化退火温度从400℃升高到460℃,粗大的网状枝晶组织逐渐消失,MgZn_(2)和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入α-Al基体中,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在440℃退火保温12 h后硬度达到最大值,为134.8 HV0.3;在460℃均匀化退火时,随着保温时间从6 h增加到24 h,合金中的共晶组织不断溶解,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保温时间为18 h时达到最大值,为131.7 HV0.3,合金的电导率则是呈先下降再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均匀化退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徐双钱 戴志勇 王子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4-281,共8页
为了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Al-Zn-Mg-Cu-Zr-Sc系铸造铝合金。熔炼铸造了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处理。对T6态合金在室温和200℃拉伸性能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 为了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Al-Zn-Mg-Cu-Zr-Sc系铸造铝合金。熔炼铸造了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处理。对T6态合金在室温和200℃拉伸性能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20℃时效10 h时,晶内析出相主要为GP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部分GP区转变成η′相,在时效22 h时能够明显观察到η′相的存在,在时效34 h时,部分η′相逐渐长大转变成粗大的η相。200℃拉伸试验结果表明,22和34 h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617.7和575.9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600.5和560.7 MPa,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强Al-Zn-Mg-Cu合金静态再结晶模型及组织演变
16
作者 付薛洁 于惠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167,共8页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航空用Al-Zn-Mg-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测试,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系统分析了静态软化行为,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实验用航空Al-Zn-Mg-Cu合金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129162 J&...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航空用Al-Zn-Mg-Cu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测试,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系统分析了静态软化行为,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实验用航空Al-Zn-Mg-Cu合金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129162 J·mol^(-1),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受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变形速率的影响,且变形温度对静态再结晶影响最明显;变形速率一定时,变形温度越高,道次停留时间的影响越不明显;350℃低温变形后,α-Al基体晶粒内部仍存在大量的位错缠结;400℃中温变形后,位错运动能够充分进行,部分晶粒发生了再结晶;450℃高温变形后,基体晶粒基本全部完成了再结晶,基体晶粒内部发现5~25 nm尺寸范围的Al-Zn-Mg-Cu四元相粒子;对于不同热变形条件,模型预测值的误差在0.008~0.0625范围内,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铝合金 静态再结晶 本构模型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态热挤压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
17
作者 王莹 陈立佳 +2 位作者 周舸 张浩宇 张思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了揭示经过T6处理的热挤压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低周疲劳变形与断裂行为,对T6态热挤压合金进行了室温和200℃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和200℃下合金塑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服从Coff... 为了揭示经过T6处理的热挤压Al-5Cu-0.8Mg-0.15Zr-0.2Sc-0.5Ag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低周疲劳变形与断裂行为,对T6态热挤压合金进行了室温和200℃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和200℃下合金塑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服从Coffin-Manson公式,而弹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服从Basquin公式;合金在室温和200℃下低周疲劳变形时,在较低外加总应变幅下疲劳变形机制主要为平面滑移,而在较高外加总应变幅下疲劳变形机制主要为波状滑移;室温和200℃下合金的疲劳裂纹均萌生于疲劳试样表面并以穿晶方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ag合金 T6处理 低周疲劳 循环硬化 循环稳定 疲劳寿命 变形机制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新型Al-Cu-Li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罗先甫 郑子樵 +4 位作者 钟继发 张海锋 钟警 李世晨 李劲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33-1842,共10页
通过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少量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6、T8时效态下,该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大于不含Mg、Ag、Z... 通过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少量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6、T8时效态下,该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大于不含Mg、Ag、Zn的另外3种合金的,而伸长率(δ)相差较小。其主要强化析出相为大量的T1相、部分θ′相和少量的S′相。在T6时效态下,Mg、Ag的同时存在大大促进T1相和S′相的析出,显著增加合金强度;Mg、Zn的同时添加也促进T1相和S′相的析出,使合金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Mg元素微合金化的强化效果最强,同时添加Ag和Zn或单独添加Ag或Zn均能增强其强化效果;无Mg存在条件下,添加Ag、Zn对合金的强化效果较小。在T8时效态下,时效前的预变形形成的大量位错成为T1相的形核点,使合金形成细小、密集和均匀弥散分布的T1相,削弱了Mg、Ag、Zn元素对合金时效析出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g zn al-CU-LI合金 拉伸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时效及微量Ag对超高强度Al-Zn-Mg-Cu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春 刘志义 宁爱林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12.2%Zn2.48%Cu2.0%Mg0.15%Zr0.166%Ag(合金1)、Al9.99%Zn1.72%Cu2.5%Mg0.13%Zr(合金2)两种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及EDS分析、SEM形貌观察,分析了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12.2%Zn2.48%Cu2.0%Mg0.15%Zr0.166%Ag(合金1)、Al9.99%Zn1.72%Cu2.5%Mg0.13%Zr(合金2)两种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及EDS分析、SEM形貌观察,分析了两种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强化固溶后低温时效工艺可使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改善合金的塑性。合金1经100℃×80h时效后的峰值强度达到了753MPa以上,伸长率为9.3%;合金2经100℃×48h时效后的峰值强度达到了788MPa以上,伸长率为9.7%。合金1中微量Ag的加入会促进G.P.区和过渡相的形成,并提高过渡相的稳定性,使合金到达峰值的时间延长,延缓过时效。但是向合金中添加微量Ag会促进粗大相的形成,消耗了合金元素Z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低温时效 力学性能 微量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quench-induced precipitation on aging behavior of Al-Zn-Mg-Cu alloy 被引量:18
20
作者 唐建国 陈慧 +4 位作者 张新明 刘胜胆 刘文军 欧阳惠 李红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255-1263,共9页
The effects of quenching and aging (T6, T7 and RRA) on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n A1-Zn-Mg-Cu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 optical microscopy (O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 The effects of quenching and aging (T6, T7 and RRA) on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n A1-Zn-Mg-Cu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hardness test, optical microscopy (O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measure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hardness of T6 aged sample after water-quenching is the highest. The quench sensitivities of T7 and RRA are almost the same, which are 1.2% higher than that of T6. T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quench sensitivity for the studied alloy is mainly caused by heterogeneous precipitation during slow quenching. Many r/phases precipitate on A13Zr dispersoids inside recrystallized grains and at (sub) grain boundaries, while T and S phases form in the substructure with high density of dislocations and defects. After aging, the η' precipitates are coarser in the vicinity of equilibrium r/phase. However,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recipitate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6, T7 and RRA treatments. The DSC result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TEM observation. The DSC curves of T6 aged sampl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7 and RRA aged samples,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c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alloy QUENCHING quench sensitivity aging PRECIP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