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分析
1
作者 潘伟林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方式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就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 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方式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就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的Android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android教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不足与适切性不高、忽视情感投入与师生交互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提出“学为中心:助力素养与思维培育”的理念指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分析持续生成”的技术指向;构建了包含分析任务分解与规划、内容存储与记忆、功能实现与拓展、决策准确与可信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智能分析实践框架,并提供了相应实例;最后基于发展战略分析理性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的应用挑战,展望主客观并重贯通的“师—机”协同教学设计智能分析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可行方法 风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教制分组轮转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药物分析实验课为例
3
作者 赵冉 张玲 +1 位作者 张鲲 李优鑫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和大型仪器的使用能力,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针对目前国内外药物分析实验课存在的不足,如国内高校实验课程设置的... 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和大型仪器的使用能力,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针对目前国内外药物分析实验课存在的不足,如国内高校实验课程设置的内容差异较大,相对滞后,且受经济、人力等条件的制约,学生缺少操作使用大型分析仪器的训练,国外高校开课配置的专业仪器不够全面,实验课时少,供实验教学使用的大型仪器数量有限,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探索了助教制分组轮转式实验教学模式,依托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引入“助教”“轮转”等教学方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延长时间轴的方式降低某一时间点对实验仪器数量的需求,缓解了大型仪器分配的压力,同时按照课程要求系统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药物分析教学方案,实验内容范围广、深度大,考核方式新颖全面,贴近药学专业行业标准和仪器分析前沿,涵盖了药物分析中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借助实验助教分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检测项目和药物研究流程,并为学生开发新的药物分析方法奠定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与探索,该模式日臻成熟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期望为国内高校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仪器分析 轮转 助教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格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效果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杨含腾 张耕源 +1 位作者 陈刚 李龙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估微格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检索2024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微格教学方法在医学生临床教学方面的研究,按照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6篇,合计3551名... 目的系统评估微格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检索2024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微格教学方法在医学生临床教学方面的研究,按照Cochrane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6篇,合计3551名学员纳入本次研究。微格教学组的基础理论成绩(SMD=5.18,95%CI:3.97-6.39,P<0.00001)、临床实践技能成绩(SMD=7.26,95%CI:6.14-8.37,P<0.00001)、总体满意度(OR=5.65,95%CI:4.12-7.76,P<0.00001)、提高学习兴趣(SMD=2.07,95%CI:1.50-2.63,P<0.00001)、提高团队合作能力(SMD=1.27,95%CI:0.68-1.87,P<0.000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SMD=1.10,95%CI:0.74-1.46,P<0.00001)、提高操作能力(SMD=1.04,95%CI:0.36-1.73,P=0.003)、活跃课堂氛围(SMD=0.94,95%CI:0.40-1.47,P=0.0006)和培养临床思维(SMD=0.82,95%CI:0.69-0.96,P<0.00001)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结论微格教学法可提高学员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成绩,提高学员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操作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和培养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格教学 传统教学 医学生 临床教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误差与分析质量的保证为例
5
作者 楚琳 王英玲 +1 位作者 邹明静 刘雪莹 《化工设计通讯》 2025年第3期67-69,共3页
分析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针对当前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文章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分析化学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实验平台+在线课程平台”双平台,“理实... 分析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针对当前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弊端,文章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分析化学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实验平台+在线课程平台”双平台,“理实一体+线上线下一体”的融合教学,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为进一步丰富化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智慧教学提供实践范例。选取“误差与分析质量的保证”作为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对大学生高阶思维影响的元分析
6
作者 李晓虹 王华利 刘雨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其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自编试题的测评工具作用最为突出,10~16周的干预时间影响最佳,教师作为教学反馈主体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最大,不同学科领域间和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不存在组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实现测评工具的精准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反馈的个性化与系统性、增强课程教学的学科融合性与跨学科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技术支持 教学干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劳动教育融入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路径分析
7
作者 袁鹰 王立中 +4 位作者 唐玲玲 刘竺云 毕祥 王磊 翟冬华 《云南化工》 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创造性劳动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贯穿于仪器分析课程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到创造性劳动思维的训练,再到劳动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到劳动品质的实现。深入挖掘新时代与自身规律相符的劳动育人因素,探讨在仪器分... 创造性劳动是一个逐步生成的过程,贯穿于仪器分析课程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到创造性劳动思维的训练,再到劳动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到劳动品质的实现。深入挖掘新时代与自身规律相符的劳动育人因素,探讨在仪器分析课程中多维融合劳动教育,打造仪器分析课程的多层次纵向递进式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用所学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劳动 仪器分析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8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探究
9
作者 刘立文 段永红 +2 位作者 秦明星 荆耀栋 刘奋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9-143,148,共6页
新农科是以现代农业需求为导向,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传统农业科学进行创新改造的学科体系。而遥感技术通过精准数据分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正是新农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 新农科是以现代农业需求为导向,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传统农业科学进行创新改造的学科体系。而遥感技术通过精准数据分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正是新农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探讨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提升和学习满意度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对遥感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还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且学生对该模式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该研究为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学分析 新农科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S800教学质谱仪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及探索
10
作者 邵伟 张万群 +5 位作者 胡万群 杨凯平 李维维 周强 刘斯 朱平平 《大学化学》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质谱作为一种高端精密仪器,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22年采购了厦门大学设计开发的EXS800教学型质谱,并将其引入本科生实验。本文介绍了教学质谱仪用于仪器分析实验的实践与探索。教学质谱仪的引入,... 质谱作为一种高端精密仪器,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22年采购了厦门大学设计开发的EXS800教学型质谱,并将其引入本科生实验。本文介绍了教学质谱仪用于仪器分析实验的实践与探索。教学质谱仪的引入,可打破学生对于大型仪器的敬畏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化学生对于质谱内部结构的认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谱仪 仪器分析实验 自主搭建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生理学试卷分析改善教学质量
11
作者 段东晓 樊红琨 +2 位作者 杨银 韩圣娜 段萍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92-95,共4页
通过对2022级医学生生理学试卷的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同章节、不同难度、不同分数和不同题型及试卷难度系数、可信度及区分度等综合成绩信息进行详尽分析,探讨教学过程中各个章节的考核内容、不同题目的难度级别、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各... 通过对2022级医学生生理学试卷的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同章节、不同难度、不同分数和不同题型及试卷难度系数、可信度及区分度等综合成绩信息进行详尽分析,探讨教学过程中各个章节的考核内容、不同题目的难度级别、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各种题型的分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和相应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将结果向任教老师和学生进行双向反馈,不仅让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也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效推进教与学的沟通和促进,从而揭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改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分析 生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双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12
作者 富波 刘源 +2 位作者 杨连荣 齐乐辉 尹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029-032,共4页
本文旨在解析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 本文旨在解析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同时也面临教学内容衔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教学资源公平分配等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于优化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教学模式 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效果评估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3
作者 刘卫华 赵仁邦 +1 位作者 张富源 汤轶伟 《饮料工业》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往的《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调等问题。通过改革探索,重构了课程教学目标、全程“基因植入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应用智慧教学工具、引入科研前沿动态、关注新闻热点问题、联系实际生产生活、... 以往的《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着课程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调等问题。通过改革探索,重构了课程教学目标、全程“基因植入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应用智慧教学工具、引入科研前沿动态、关注新闻热点问题、联系实际生产生活、采用费曼学习法,创建了“基础性-设计性-创新性”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修改完善了考核评价方法。教学改革以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得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得以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以强化,学习成绩得以提高,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KI的中医妇科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孙淼 王玉艳 +2 位作者 高丽娟 郑晓英 赵芳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为中医妇科学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 应用CiteSpace对中医妇科学教学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包括中医妇科、教学方法、教学法、教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等;突现分析结果为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效果... 目的 为中医妇科学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 应用CiteSpace对中医妇科学教学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包括中医妇科、教学方法、教学法、教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等;突现分析结果为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体会、中医妇科、翻转课堂、教学法、思政教育;作者合作网络为以罗颂平及吴效科、侯丽辉为核心的2个主要团队;机构合作分析Density=0。结论 中医妇科教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医妇科、教学方法、教学法、教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等,当前研究热点主要为思政教育、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并已经形成两大较为稳定的合作团队,但机构间缺乏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 教学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导向的红外测定实验教学改革
15
作者 陈晓霞 夏林波 +2 位作者 赵焕君 赵以轩 高慧 《广州化工》 202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结合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以红外分光光度法为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针对目前我校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内容设计单一,且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实验不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目的等问题,通过对...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结合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以红外分光光度法为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针对目前我校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内容设计单一,且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实验不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目的等问题,通过对原有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样品实验增加与未知样品结构相似化合物测定,学生分组合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程迎 李键 +2 位作者 陈珣 周褔健 陈和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本校学习作业治疗学的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应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作业治疗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本校学习作业治疗学的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应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岗位胜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提升作业治疗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本科生康复岗位胜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满意度,具有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活动分析的体验式教学 作业治疗学 本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语言教学改革的进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龚波 梁伟 +1 位作者 张世文 王颖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章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计算机教育》刊载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与述评。研究发现,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自2009年起逐渐集中涌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发展趋势,其演变可以分为基... 文章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计算机教育》刊载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与述评。研究发现,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自2009年起逐渐集中涌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发展趋势,其演变可以分为基础发展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4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语言教学设计与计算思维等方面,但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效果评价以及实验教学等领域仍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尽管部分机构和学者在该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但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合作仍显不足,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尚未形成合力。因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总结与思考的建议,旨在为未来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语言 教学改革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8
作者 汪怡 王静 +3 位作者 金珠 王贤 孙慧 徐诚 《海峡药学》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运用CiteSpace研究并分析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观测未来研究趋势,为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筛选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3 R1对纳入的文献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频次、时间线、突现等进行... 目的运用CiteSpace研究并分析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观测未来研究趋势,为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筛选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3 R1对纳入的文献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频次、时间线、突现等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筛选后共纳入文献213篇,文献年度发表数量较低,且有一定波动。共295位作者,廖小红、夏泉、海鑫发文量最多(4篇)。共涉及到175家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对于不同实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模式的研究。结论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的研究整体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发文总量不多,研究人员及机构较为局限,同时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能较好地反映我国医院药学实习教学研究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医院药学实习教学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军 李婉珍 +3 位作者 张伟伟 宋平 朱龙宝 葛飞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仪器分析课程是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物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生物工程领域相关实验仪... 仪器分析课程是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物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生物工程领域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是该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实验教学中大型仪器人多机少以及学生无法现场开展实验的情况,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以及创新意识。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可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创建一种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模式的结合方式,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求知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仪器分析 生物工程 智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线三段四环”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20
作者 谭畅 马淑芳 《科技风》 2025年第10期85-87,共3页
基于信息化时代对数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围绕高校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确定了“强基础、宽视野、融思政、重引领”的教育理念,实施了“两线驱动、三... 基于信息化时代对数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围绕高校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确定了“强基础、宽视野、融思政、重引领”的教育理念,实施了“两线驱动、三段递进、四环联动”的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构建教与学,“教、学、拓、评”四个环节科学合理地嵌入教学过程,力求构建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经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分析 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