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蠕滑分析的线轨滚动副Archard磨损模型的修正与计算
1
作者 张巍 耿江涛 阴永强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计算线轨中滚动副间的滚动磨损时,经典的Archard磨损模型使用工作台滑动距离来计算磨损体积。然而,滚动摩擦区域不等于滑动摩擦区域。因此,导致在计算滚动摩擦时产生了误差。在微观领域,滚动线轨磨损计算中不可忽视真实滑动距离。以SG... 在计算线轨中滚动副间的滚动磨损时,经典的Archard磨损模型使用工作台滑动距离来计算磨损体积。然而,滚动摩擦区域不等于滑动摩擦区域。因此,导致在计算滚动摩擦时产生了误差。在微观领域,滚动线轨磨损计算中不可忽视真实滑动距离。以SGX-15线性导轨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受压滑块内滚珠与滚道间的接触力学分析,推导出外载荷与接触斑大小的关系模型。利用蠕滑理论分析了切向力在接触斑内真实滑动区域的分布。进而,利用蠕滑对经典的滑动Archard磨损模型中滑动距离进行了修正。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蠕滑计算的真实滚道磨损体积小于经典Archard磨损模型计算结果,随着接触力的增加,切向力和接触斑长轴相应呈非线性变化。Archard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更加相符。结论为后续滚动线轨的减缓精度退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轨滚动副 archard模型 蠕滑 磨损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二元颗粒球磨机衬板磨损分析
2
作者 马道明 李同清 +3 位作者 尹自信 黄宸珂 陈益楠 吴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作为球磨机的主要易损部件,衬板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钢球的连续冲击和挤压摩擦导致磨损。基于Archard模型,针对球磨机内5 mm和10 m两种尺寸的介质,在无衬板、不同衬板形状、衬板高度条件下进行了等数量混合的模拟,旨在深入研究这些不同... 作为球磨机的主要易损部件,衬板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钢球的连续冲击和挤压摩擦导致磨损。基于Archard模型,针对球磨机内5 mm和10 m两种尺寸的介质,在无衬板、不同衬板形状、衬板高度条件下进行了等数量混合的模拟,旨在深入研究这些不同状态下颗粒的运动行为及其对衬板磨损的影响。通过这一研究,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球磨机衬板的分层和磨损机理,进而优化衬板性能、提高磨机效率,并减少球磨机衬板的磨损。经过模拟仿真,得出以下结论:1)颗粒分层现象源于端盖效应和提升条对不同颗粒提升能力的差异。在无提升条时,小颗粒因轻而集中在筒体中心,大颗粒则因重而分布于外围。引入提升条后,小颗粒趋于在筒体两端聚集,形成新的轴向分布,而大颗粒分布相对稳定。2)矩形提升条相比梯形更易导致衬板磨损,但提升条高度增加时,筒体摩擦磨损减小。这模拟结果受限于Archard模型,因其未考虑冲击磨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y DEM 衬板磨损 球磨机 archard磨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锻造模具Archard磨损模型系数修正及视觉验证
3
作者 李朝昆 曾琦 刘庆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热模锻模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交变应力的影响,受力情况复杂且服役环境相当恶劣。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通过典型曲轴锻造模具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磨损量的对比,计算出磨损模型的磨损系数K值,从而获得适合曲轴热锻生产的修正Arc... 热模锻模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交变应力的影响,受力情况复杂且服役环境相当恶劣。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通过典型曲轴锻造模具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磨损量的对比,计算出磨损模型的磨损系数K值,从而获得适合曲轴热锻生产的修正Archard磨损模型;通过修正后的Archard磨损模型预测模具寿命,并基于机器视觉系统对模具的磨损失效进行判断。结果表明:K的修正值为1.425×10^(-7),与实际测量值的吻合度达91.47%,预测寿命为6351件,与实际生产情况6400件相吻合;对磨损失效模具进行了机器视觉判断,验证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锻造模具磨损检测方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archard模型 磨损系数 模具磨损 机器视觉 寿命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WR-CVT非连续接触钢丝绳磨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武 常浩文 +1 位作者 赵书阳 韩飞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16,共11页
针对WR-CVT(Wire ro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弯曲段钢丝绳更易磨损问题,以6×7+IWS(Merallic wire strand core)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WR-CVT钢丝绳非连续接触磨损有限元模型... 针对WR-CVT(Wire ro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弯曲段钢丝绳更易磨损问题,以6×7+IWS(Merallic wire strand core)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WR-CVT钢丝绳非连续接触磨损有限元模型,研究磨损对钢丝绳接触压应力以及滑移幅值等接触参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揭示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磨损的作用,钢丝间接触区域不断增大.最大磨损深度出现在钢丝绳与绳槽边缘接触处,此处钢丝接触压应力较磨损前显著减小,滑移幅值和磨损深度在不断增大,接触压应力集中点沿钢丝轴向不断移动,接触区域形貌逐渐形成扁平状,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绳环CVT 无接头钢丝绳 非连续接触 archard磨损模型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采煤机导向滑靴磨损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丹 宁国虎 +3 位作者 吴卫东 李德根 任春平 吕晓东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12-216,共5页
为了研究采煤机导向滑靴导向槽磨损规律,以某型号采煤机导向滑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导向滑靴数学磨损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对导向滑靴与销排的相对滑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导向槽表面的磨损特性,探究了滑移距离对导向... 为了研究采煤机导向滑靴导向槽磨损规律,以某型号采煤机导向滑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导向滑靴数学磨损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对导向滑靴与销排的相对滑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导向槽表面的磨损特性,探究了滑移距离对导向槽磨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磨损初期导向滑靴与销排的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接触压力逐渐减小;采煤机运行100 km时导向滑靴的最大磨损深度为4.379 mm,对于耐磨层厚度为6 mm的导向滑靴,采煤机运行450 h后考虑对导向滑靴进行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滑靴 磨损模型 磨损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采煤机行走轮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丹 张标 +3 位作者 徐鹏 吴卫东 张艳军 李录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1-215,共5页
为了研究采煤机行走轮齿廓磨损规律,提高采煤机行走轮的使用寿命。以某型号采煤机行走轮、销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采煤机行走轮齿廓数学磨损模型,使用ABAQUS软件、Fortran语言编写的能够计算行走轮齿廓各点磨损深度... 为了研究采煤机行走轮齿廓磨损规律,提高采煤机行走轮的使用寿命。以某型号采煤机行走轮、销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采煤机行走轮齿廓数学磨损模型,使用ABAQUS软件、Fortran语言编写的能够计算行走轮齿廓各点磨损深度的Umeshmotion子程序和ALE自适应网格技术对行走轮、销齿的啮合运动进行仿真,得到了行走轮齿廓各点的磨损深度、滑移距离以及应力云图,分析了行走轮齿面磨损特性,探究了啮合次数对齿面磨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机行走轮与销齿啮合过程中,齿根处接触应力最大,滑移距离最大,磨损最为严重,齿顶处磨损次之,节点处磨损最小。齿根处磨损最严重是因为行走轮齿根处与销齿的圆弧段啮合,导致齿根处产生的滑移距离较大,并且圆弧啮合阶段属于初始啮合阶段,这一阶段处于单双齿交替啮合时期,会对行走轮造成冲击,行走轮受力增大,导致行走轮齿根部磨损最为严重。行走轮齿廓磨损趋势为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后减小,2个峰值为单双齿交界处。随着啮合次数的增加,磨损体积非线性增加,但磨损速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磨损模型 渐开线行走轮 磨损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超细晶陶瓷刀具切削淬硬钢的寿命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红军 黄伟九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4-209,共6页
为了预测超细晶陶瓷刀具的寿命,在建立Archard磨损模型和切削有限元模型、摩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宏观尺度的模拟仿真和试验。主切削力、刀屑间压力随进给量增大而增大,刀屑之间温度、滑动速度随进给量增大先增大再降低。切削深度对刀... 为了预测超细晶陶瓷刀具的寿命,在建立Archard磨损模型和切削有限元模型、摩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宏观尺度的模拟仿真和试验。主切削力、刀屑间压力随进给量增大而增大,刀屑之间温度、滑动速度随进给量增大先增大再降低。切削深度对刀屑之间的滑动速度和压力影响较小,但对刀/屑间的温度和主切削力影响较大。根据宏观尺度的超细晶陶瓷切削过程数值模拟的数据结果分析和统计、多元线性拟合、泰勒寿命公式得到超细晶陶瓷刀具的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超细晶陶瓷刀具切削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建立为超细晶陶瓷刀具的实际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陶瓷刀具 三维有限元模型 车削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活络模具Archard磨损模型系数的修正
8
作者 胡海明 赵昕 李晓宾 《塑料制造》 2014年第5期77-80,共4页
以实验室磨损试验为基础,进行磨损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并通过Deform-3D进行有限元模拟,将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对磨损数学模型的系数进行修正,最终确定符合实际条件的磨损数学模型。。
关键词 磨损模型 活络模具 DEFORM-3D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研究SiC/AZ91D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特性
9
作者 付豪 尧军平 +2 位作者 梁超群 李步炜 陈国鑫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06-6214,共9页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在活塞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活塞使用寿命与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关系密切,为预测镁基复合材料活塞耐磨性。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S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有限元模型,探究其在不同载荷...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在活塞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活塞使用寿命与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关系密切,为预测镁基复合材料活塞耐磨性。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SiC/AZ91D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有限元模型,探究其在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行为,考察其应力场分布、磨损深度,进行了试验验证,揭示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下,盘销的接触面均表现出距盘轴心最近与最远处应力值较大,其他径向区域较小。随着载荷增加,盘销接触区域各处均表现出应力值增大。在不同载荷下,盘销接触面均表现出距盘轴心最近处磨损深度较小,离盘轴心径向距离增加,磨损深度越来越大。随着载荷增加,盘销接触区域各处均表现出磨损深度数值增大。但复合材料的磨损深度小于基体,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为复合材料主要磨损机制,粘着磨损为基体合金的主要磨损机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模拟 摩擦磨损 archard磨损模型 磨损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修正Archard模型非连续接触的浮动球密封结构磨损行为研究
10
作者 高俊峰 赵嘉逸 +3 位作者 冯玉林 杨玲玲 李伟 明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针对不连续接触磨损问题,以硬密封浮动球阀中浮动球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法(CEL)、全局网络重构法(ALE)、修正Archard模型与硬密封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相结合,利用Abaqus子程序UMESHMOTION,实现对非连续接触密封结... 针对不连续接触磨损问题,以硬密封浮动球阀中浮动球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法(CEL)、全局网络重构法(ALE)、修正Archard模型与硬密封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相结合,利用Abaqus子程序UMESHMOTION,实现对非连续接触密封结构的磨损仿真分析,探究流体介质压力、启闭速度及密封面宽度等对密封面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不连续接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提出密封结构接触面全局磨损量均值(GWA)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非连续接触形式下,磨损较大位置出现应力集中;启闭速度和密封面宽度对密封面磨损影响较小;当V_(oc)为2 mm/s时GWA最小;当b_(m)为3.0 mm时GWA最小;流体介质压力对密封面磨损影响较大;非连续接触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研究结果可为不连续接触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磨损模型 非连续接触 浮动球密封结构 磨损特性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 全局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模型的螺杆钻具十字万向轴啮合面磨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锐尧 方志学 +3 位作者 张景旺 任弼靖 肖平 朱忠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1,共7页
十字万向轴对于螺杆钻具的扭矩与转速传递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十字万向轴的运动磨损使得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为探究十字万向轴啮合面的运动规律与防磨合金块的磨损规律,建立十字万向轴多体运动和合金块体积磨损量计算的联合仿真物理模型;... 十字万向轴对于螺杆钻具的扭矩与转速传递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十字万向轴的运动磨损使得传递效率大大降低。为探究十字万向轴啮合面的运动规律与防磨合金块的磨损规律,建立十字万向轴多体运动和合金块体积磨损量计算的联合仿真物理模型;依据赫兹接触理论和Archard磨损理论对仿真模型的接触边界条件进行设定,对磨损条件进行定义,研究共轭运动副啮合面之间的运动规律与接触力的变化规律;以多体运动仿真求解所得啮合面的运动路径和接触力峰值作为防磨合金块磨损分析的边界条件,研究不同结构形态对防磨合金块体积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运动啮合稳定后,啮合面会产生沿着切向与轴向的合成方向做往复滑动摩擦运动,接触力呈现周期性波动规律;接触面不同结构形态与关键结构参数对合金块的磨损量有显著影响,采用凹双斜面结构可有效提升合金块的耐磨性。该研究可以为十字万向轴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耐磨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万向轴 多体动力学 接触力 archard磨损 体积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rchard模型的往复机构循环磨损仿真分析
12
作者 王旋 石章松 +2 位作者 孙世岩 佘博 秦奋起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2,共7页
往复机构的健康状态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至关重要。以某型大口径舰炮发射系统的往复摆弹机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基于循环跳跃技术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一套模拟往复磨损过程的仿真方法,实现了磨损过程的精确预测和分析。仿... 往复机构的健康状态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至关重要。以某型大口径舰炮发射系统的往复摆弹机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基于循环跳跃技术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一套模拟往复磨损过程的仿真方法,实现了磨损过程的精确预测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循环跳跃技术显著提高了仿真效率,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由模型得到了磨损体积和接触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模型预测的关键时间节点、磨损速率和磨损深度与实验情况相符,为往复机构的优化设计和维护策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机构 循环磨损 archard模型 循环跳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解决电动汽车驱动轴轮端减磨垫片耐久性问题
13
作者 张允峰 王庭俊 过亮 《现代机械》 202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驱动轴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其工作时易产生各类NVH问题。基于粘滑理论提出的一种双面涂抹减磨剂的圆环垫片可有效消除驱动轴与轮毂轴承端面的摩擦异响,但在电动车上易发生垫片断裂现象。本文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借用Abqus工... 驱动轴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其工作时易产生各类NVH问题。基于粘滑理论提出的一种双面涂抹减磨剂的圆环垫片可有效消除驱动轴与轮毂轴承端面的摩擦异响,但在电动车上易发生垫片断裂现象。本文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借用Abqus工程分析手段,提出了多种改善措施,并进行组合验证,有效解决了某电动车减磨垫片断裂问题,同时也为后续新车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工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轴 减磨垫片 archard磨损理论 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泄漏下液压缸剩余寿命的预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姚海庆 吴璇 肖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6,共6页
现有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多基于假设衰退模型或者基于样本估计的衰退模型。前者依赖于假设条件的成立和一致性,后者则依赖于长时间、高成本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投入。在工程实践中,两者的可行性都存在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Y形密封... 现有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研究多基于假设衰退模型或者基于样本估计的衰退模型。前者依赖于假设条件的成立和一致性,后者则依赖于长时间、高成本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投入。在工程实践中,两者的可行性都存在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Y形密封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泄漏机制,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磨损对密封接触应力的影响,进而建立磨损-泄漏的衰退模型。结果表明:密封圈的磨损与密封接触部位的应力呈线性关系,并与工作循环次数呈幂函数关系,进而泄漏率与工作循环次数也呈幂函数关系。基于现有磨损数据和所提磨损-泄漏衰退模型,验证了磨损泄漏下液压缸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磨损泄漏 剩余寿命预测 Y形密封圈 衰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15
作者 梁东鹏 袁德志 朱锟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4,189,共6页
针对在以往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中,磨损状态的错误识别现象往往出现在磨损状态的衔接区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隐马尔科夫模型(hierarchical hidden markov model,HHMM)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力信号和振动信号作为监测... 针对在以往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中,磨损状态的错误识别现象往往出现在磨损状态的衔接区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隐马尔科夫模型(hierarchical hidden markov model,HHMM)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力信号和振动信号作为监测信号,提取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其次,通过刀具磨损物理模型对刀具磨损阶段进行划分,提高模型的物理可解释性;然后,采用Fisher Score(FS)特征选择方法筛选出刀具不同磨损状态的敏感特征,构建不同磨损状态的敏感特征集;最后,使用不同磨损状态的敏感特征集训练HHMM,建立分类模型库,从而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率,准确率为98.41%,综合查准率和查全率的Macro-F1评价指标为9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 Score 特征选择 分层隐马尔科夫模型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的滑动导轨磨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超 胡亚辉 +1 位作者 谭雁清 崔洪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6,98,共5页
以机床滑动导轨副典型工况下的载荷和速度为变量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销盘磨损实验,研究滑动导轨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参照经典的Archard磨损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并修正,得出相应的磨损率的回归公式。将该回归公式... 以机床滑动导轨副典型工况下的载荷和速度为变量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销盘磨损实验,研究滑动导轨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参照经典的Archard磨损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并修正,得出相应的磨损率的回归公式。将该回归公式和Archard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该回归公式能更好地预测导轨副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导轨 销盘磨损试验 正交实验 archard磨损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载荷下陶瓷轴承磨损机理分析与寿命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白冶墨 《佛山陶瓷》 2025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现代工业中,陶瓷轴承因具备优异性能,在高载荷、高温等极端工况下应用渐广。然而,机械载荷引发的磨损严重制约其使用寿命与可靠性。本文聚焦机械载荷下陶瓷轴承磨损机理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定及模型构建,揭示了表面... 在现代工业中,陶瓷轴承因具备优异性能,在高载荷、高温等极端工况下应用渐广。然而,机械载荷引发的磨损严重制约其使用寿命与可靠性。本文聚焦机械载荷下陶瓷轴承磨损机理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定及模型构建,揭示了表面剥落、裂纹扩展和材料转移等多种失效模式及多尺度磨损机理。构建了基于接触力学、疲劳损伤及断裂力学理论的寿命预测模型,耦合磨损与疲劳机制,并对关键参数进行标定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预测陶瓷轴承寿命,相对误差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为提升陶瓷轴承设计与应用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轴承 机械载荷 磨损机理 寿命预测模型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的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的H13模具钢热挤压磨损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皇涛 宋宇 +2 位作者 张丹丹 张丰收 宋克兴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166,共7页
为精确预测模具钢在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磨损规律,开展了基于修正的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的H13模具钢热挤压磨损研究。根据磨损因子及硬度的变化修正了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同时考虑挤压次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基于Deform建立了热挤压成形... 为精确预测模具钢在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磨损规律,开展了基于修正的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的H13模具钢热挤压磨损研究。根据磨损因子及硬度的变化修正了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同时考虑挤压次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基于Deform建立了热挤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磨损因子、硬度以及挤压次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规律,挤压初期凸模磨损量较小;随挤压次数增加,磨损量迅速增加;挤压到一定次数时,磨损量出现转折,随后呈平稳变化。建立了H13模具钢热挤压磨损预测模型,通过热挤压物理试验验证了磨损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H13热作模具钢热挤压成形模具寿命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模具钢 热挤压 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 磨损 DEFORM
原文传递
基于Archard模型的机床导轨磨损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李聪波 何娇 +2 位作者 杜彦斌 肖卫洪 王战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6-113,共8页
机床导轨的磨损是导致机床精度降低或丧失的重要因素。针对机床导轨磨损深度的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chard模型与有限元模拟试验的机床导轨磨损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修正的Archard模型形成一种磨损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一种离散化... 机床导轨的磨损是导致机床精度降低或丧失的重要因素。针对机床导轨磨损深度的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chard模型与有限元模拟试验的机床导轨磨损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修正的Archard模型形成一种磨损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一种离散化计算方法进行求解;结合ANSYS软件,提出机床导轨磨损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方法及流程;最后,以车床滑动导轨为例,用有限元试验方法对机床导轨的磨损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磨损深度关于磨损次数的计算公式,其结果表明:机床导轨磨损深度的仿真模拟值与实际值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模型 磨损深度 有限元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模型的热摆辗模具磨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龚小涛 杨帆 陈荷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1,129,共4页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某型号汽车半轴的热摆辗磨损模型,利用Deform-3D软件并结合实验的方法,对汽车后桥半轴热摆辗成形过程中凹模一次磨损深度进行了分析,得到模具的磨损深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磨损最剧烈位置位于法兰台阶处和凹...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某型号汽车半轴的热摆辗磨损模型,利用Deform-3D软件并结合实验的方法,对汽车后桥半轴热摆辗成形过程中凹模一次磨损深度进行了分析,得到模具的磨损深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磨损最剧烈位置位于法兰台阶处和凹模筒形之间的过渡圆角位置;模具表面硬度的提高及摩擦因子的降低,模具一次磨损深度将迅速下降,模具的磨损量将大大减小,因此提高模具表面硬度和在模具表面涂覆润滑剂是减小模具磨损、提高模具寿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模型 摆辗 磨损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