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es-inducing effects of bronchial asthma
1
作者 Mohammed Al-Beltagi Adel Salah Bediwy +2 位作者 Nermin Kamal Saeed Hosameldin A Bediwy Reem Elbeltagi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5年第1期121-139,共19页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mellitus(DM)and asthma is complex and can impact disease trajectories.AIM To explore the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diseas...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mellitus(DM)and asthma is complex and can impact disease trajectories.AIM To explore the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disease control.METHODS W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M and asthma,focusing on their impacts,mechanisms,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Various studies were assessed,which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glycemic control on asthma outcomes,lung function,and exacerbations.The study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specific diabetes medications in managing asthma.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or glycemic control in diabetes can exacerbate asthma,increase hospitalizations,and reduce lung function.Conversely,severe asthma,especially in obese individuals,can complicate diabetes management and make glycemic control more difficult.The diabetes-associated mechanisms,such as inflammation,microangiopathy,and oxidative stress,can exacerbate asthma and decrease lung function.Some diabetes medications exhibi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that show promise in mitigating asthma exacerbations.CONCLUSION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nd asthma suggests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that affect disease course and outcomes.Inflammation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may worsen asthma outcomes,while asthma severity,especially in obese individuals,complicates diabetes control.However,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limitations,and more diverse longitudinal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stablish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identify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s with both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Bronchial asthma Glycemic control lung function asthma exacerbation Disease interaction MICROANGIOPA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龙口服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得民 吕天宜 +7 位作者 雷翔 李文军 王新民 查日田 靳端阳 黄燕 疏欣杨 张洪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丹龙口服液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受试者2000例,受试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龙口服液,1支(10 mL)/次,3次/d,持续7 d。比较干预前后受试... 目的:评价丹龙口服液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受试者2000例,受试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龙口服液,1支(10 mL)/次,3次/d,持续7 d。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问卷评分(ACQ)等疗效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十二导联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受试者基线期中医证候总积分为(11.49±3.37)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相对基线的变化值为(-6.50±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受试者基线期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呼气峰值流量(PEF)值分别为(1.69±0.75)L、(2.59±0.90)L、(77.15±16.33)%、(1.37±0.81)L/s、(3.18±2.24)L/s,治疗后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分别为(0.30±0.38)L、(0.29±0.40)L、(6.51±12.16)%、(0.37±0.69)L/s、(0.60±1.51)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受试者基线期ACQ平均分为(1.61±0.51)分,治疗后相对基线的变化值为(-0.76±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相关不良事件发生42例55例次,发生率为2.10%。相关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1级”35例(1.75%),“2级”8例(0.40%)。结论:丹龙口服液具有缓解热哮证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口服液 支气管哮喘 热哮证 广泛人群 中医证候积分 肺功能 哮喘控制水平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动画教育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雯虹 韦亚利 +2 位作者 杜超凤 农梦娜 陈惠文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6期173-177,共5页
目的 观察情景动画教育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80例哮喘轻度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 观察情景动画教育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80例哮喘轻度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情景动画教育。比较两组肺功能、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情景动画教育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护理中应用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动画教育 儿童哮喘 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对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响
4
作者 臧春辉 李矢云 +3 位作者 张温 修林英 陈赢 王淑玉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对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儿科诊治肥胖型哮喘患儿103例作为肥胖哮喘组,选取同期非肥胖...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对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儿科诊治肥胖型哮喘患儿103例作为肥胖哮喘组,选取同期非肥胖型哮喘患儿103例作为非肥胖哮喘组,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与肥胖型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对哮喘控制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比较,肥胖哮喘组>非肥胖哮喘组>健康对照组(F/P=21.723<0.001、104.516/<0.001、62.026/<0.001);肥胖哮喘组不同病情间3项指标比较,重度哮喘>中度哮喘>轻度哮喘(F/P=23.660/<0.001、33.615/<0.001、26.434/<0.001)。肥胖哮喘组治疗4周后,完全控制31例(完全控制亚组),部分控制45例(部分控制亚组),未控制27例(未控制亚组)。3个亚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23.441/<0.001);FVC、FEV_(1)、PEF在完全控制亚组、部分控制亚组及未控制亚组中呈逐渐下降趋势(F/P=23.083/<0.001、22.823/<0.001、34.771/<0.001),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则呈逐渐升高趋势(F/P=38.883/<0.001、122.302/<0.001、29.940/<0.001)。血清瘦素、TNF-α、IL-6水平与FVC、FEV_(1)、PEF呈负相关(r=-0.622、-0.640、-0.603,-0.662、-0.609、-0.594,-0.703、-0.625、-0.619,P均<0.001)。血清瘦素、TNF-α、IL-6及三者联合预测哮喘控制情况的AUC分别为0.734、0.778、0.767、0.933,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3.712、3.065、3.214,P均<0.001)。结论血清瘦素、TNF-α、IL-6在肥胖型哮喘患儿中呈异常高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肺功能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较为可靠地预测哮喘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哮喘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肺功能 哮喘控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5岁幼儿执行功能培养的科学编程教育
5
作者 韩唯 朱佳琪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幼儿编程教育借助图形化工具,指导幼儿规划指令与解决问题。先前研究显示,学前儿童通过机器人编程能提升操作能力,并显著增强听觉工作记忆。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对实验组幼儿实施10个月科学编程教育(结合机器人与图形化编程)。... 幼儿编程教育借助图形化工具,指导幼儿规划指令与解决问题。先前研究显示,学前儿童通过机器人编程能提升操作能力,并显著增强听觉工作记忆。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对实验组幼儿实施10个月科学编程教育(结合机器人与图形化编程)。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幼儿在执行功能的三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但训练后实验组幼儿在工作记忆方面的进步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认知灵活性和抑制控制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科学编程教育有助于促进4~5岁幼儿工作记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认知灵活性 抑制控制 执行功能 编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疾病控制[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FVC、FEV_(1)、P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自我管理环境、健康自我管理认知等AHSMSR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控制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延续性护理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自我管理行为 疾病控制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个案管理的临床应用实践
7
作者 李娜 李理 +5 位作者 曾璞 张明强 郭文佳 吕茵茵 李彩宏 牟向东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94-800,共7页
目的评估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慢性疾病管理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者。通过跟踪观察个案管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哮... 目的评估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慢性疾病管理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者。通过跟踪观察个案管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哮喘症状控制(ACT评分)及肺功能,分析个案管理对哮喘症状控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纳入175例患者,男70例(40%)、女105例(60%);年龄(45.58±13.78)岁;合并过敏性鼻炎139例(79.4%)。个案管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75/25%pred)和呼气峰流速(PEF)分别由87.09%±18.56%、(2.65±0.88)L、75.09%±11.93%、52.20%(34.70%,69.30%)、(6.65±1.94)L/s升至97.80%±13.81%、(2.96±0.76)L、84.72%±11.18%、69.20%(53.70%,86.90%)、(7.57±1.89)L/s(P均<0.001)。ACT评分显示,个案管理1年控制良好率100%,其中完全控制率达到69.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和过敏性鼻炎史对症状控制效果均无影响(F=0.575,P=0.681;F=2.317,P=0.059);年龄组与个案管理时间存在交互作用,≥60岁患者在个案管理时间6个月时,ACT评分低于≤44岁和45~59岁组患者(P均<0.05)。吸入药物使用率和使用药物装置正确率在个案管理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分别为98.8%、86.8%、68.0%、51.4%和98.8%、100%、100%、100%。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使用吸入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吸入药物装置正确率,提高症状控制率,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个案管理 哮喘控制 肺功能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止喘汤结合中医推拿对哮喘患儿PET、C-ACT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兰 曹雅茜 +1 位作者 张凯 杨竞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604-608,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止喘汤结合中医推拿对哮喘患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asthma control test, C-AC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止喘汤结合中医推拿对哮喘患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asthma control test, C-ACT)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04例,均符合小儿哮喘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补肾止喘汤结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与FEV1/FVC]、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C-ACT评分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7.31%,研究组有效率为9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ET、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止喘汤结合中医推拿能提高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益气补肾止喘汤 中医推拿 肺功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医院-家庭延续性护理在变应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顾竹筠 厉加珍 +2 位作者 高亚丽 王倩 许士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1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在变应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8例变应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在变应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8例变应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家庭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病情发作控制及肺功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内的病情发作次数分别为1.52±1.17次、2.80±1.20次,均少于对照组的2.45±1.05次、4.45±1.2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内再入院次数为1.64±0.71次,少于对照组的2.47±0.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EV1及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FEV1及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能够提高变应性哮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同时有助于改善病情发作控制效果及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瑞姆自理理论 延续护理 变应性哮喘 病情发作控制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家庭教育-环境改良的延续性干预对哮喘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商孟芳 刘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分析家庭教育-环境改良的延续性干预对哮喘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哮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家庭教育-环境改良的延续性干预对哮喘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哮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教育-环境改良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智能手环检测2组患儿干预前后入睡潜伏期、觉醒时间及睡眠时间的差异,并使用肺功能仪检测2组的用力肺活量和呼气流量峰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实际睡眠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教育-环境改良的延续性干预有利于改善哮喘患儿的睡眠质量,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家庭教育 环境改良 延续性干预 睡眠质量 睡眠状况 肺功能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秀灵 唐晓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强化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 目的:分析强化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呼吸功能训练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氧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健康宣教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哮喘控制、肺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詹娟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08-110,共3页
目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哮喘控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哮喘控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肺功能指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Ch-CACT评分均有提升,而观察组的Ch-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FEV_(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小儿哮喘的控制水平,患儿依从性较高,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指标,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针对性护理 哮喘控制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配合有氧运动对支气管哮喘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潘文文 王楠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配合有氧运动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四六〇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配合有氧运动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四六〇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氧运动,联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配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炎症反应、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44±2.12)d、(1.82±0.46)d、(3.36±0.77)d、(2.51±0.46)d、(14.49±3.46)d,均低于常规组[(9.77±3.42)d、(2.35±0.26)d、(4.49±1.26)d、(3.23±0.46)d、(17.72±5.36)d];联合组治疗后的Toll样受体(TLR)2、TLR4表达量分别为(1.35±0.41)、(0.85±0.21),均低于常规组[(1.77±0.45)、(1.18±0.36)];联合组治疗30 d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别为(58.65±10.27)%、(2.75±0.36)L、(68.82±10.31)L/min,均高于常规组[(52.11±10.44)%、(2.21±0.25)L、(62.44±10.63)L/min];联合组治疗7 d后、14 d后、30 d后的ACT评分分别为(17.23±4.49)分、(21.77±5.42)分、(26.33±5.49)分,均高于常规组[(14.33±3.45)分、(18.28±5.16)分、(23.19±5.25)分];联合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低于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配合有氧运动能加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进程,对改善患者气道炎症、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增强康复效果,提升治疗安全性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普米克令舒 气道炎症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禽戏之鸟戏的呼吸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影响
14
作者 曹俊娜 谢贝贝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五禽戏之鸟戏的呼吸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10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给予基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 目的研究五禽戏之鸟戏的呼吸训练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10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给予基于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系统干预,研究组给予联合五禽戏之鸟戏的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儿气道炎症、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干预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别为(7.65±1.98)mg/L、(36.55±5.89)ng/mL、(70.45±7.43)ng/L,均低于对照组(10.35±2.37)mg/L、(45.40±6.33)ng/mL、(88.56±8.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容量(FEV1)水平分别为(77.84±4.39)%、(2.31±0.43)L,均高于对照组(72.33±4.11)%、(1.97±0.5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评分分别为(7.25±2.21)分、(8.0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0.25±2.56)分、(9.63±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禽戏之鸟戏的呼吸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减轻负性情绪,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五禽戏之鸟戏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吸入性激素及屋尘螨变应原脱敏治疗对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刘文婷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吸入性激素及屋尘螨变应原脱敏治疗对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60例尘螨过敏B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吸入性激素及屋尘螨变应原脱敏治疗对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60例尘螨过敏B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及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相关指标、气道炎症指标、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呼气峰流速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出气一氧化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间、夜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尘螨过敏BA患者,采用吸入激素、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联合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复发,稳定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好,且治疗方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屋尘螨变应原制剂 吸入性激素 抗IgE单克隆抗体 哮喘控制 肺功能
原文传递
重庆市4家医院173例患者哮喘治疗状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晓明 黄英 +3 位作者 顾顺华 罗康玲 林科雄 王长征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301-1302,1305,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哮喘患者治疗状态。方法对重庆市4家医院2006年1~4月期间就诊的173例(成人107例,儿童66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受访的成人患者中近一半为重度持续哮喘;而大部分儿童患者为间歇发作哮喘。一半以上的患...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哮喘患者治疗状态。方法对重庆市4家医院2006年1~4月期间就诊的173例(成人107例,儿童66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受访的成人患者中近一半为重度持续哮喘;而大部分儿童患者为间歇发作哮喘。一半以上的患者曾因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而住院治疗,因此误工、误学。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哮喘仍远未达到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颁布的哮喘控制目标。(2)在对疾病的认知方面,过半数的患者认为哮喘是慢性病,应该长期治疗。但大多数哮喘患者仍不能首选吸入激素(ICS)治疗,规律用药者则更少。(3)在哮喘教育管理方面,多数医生(70.5%)能告诉患者ICS的使用方法并做示范,儿科医生做得更好。(4)近一半的患者几乎每天有症状,因哮喘发作需住院治疗的比例达60.8%;同6年前相比,将氨茶碱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患者明显减少(47.39%vs 100%),使用ICS的患者增多(58.9%vs 37.5%)。结论重庆地区哮喘的控制情况仍不理想,还需要呼吸内科等相关科室的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全民对哮喘疾病的知晓,改善哮喘患者的治疗、教育和管理,使更多的哮喘患者获得良好的疾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控制 药物 吸入激素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 被引量:40
17
作者 乌日娜 杨敬平 徐喜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肺功能及ACT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每月填写1次ACT,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药物治疗时、应用ACT 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肺功能及ACT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36例。每月填写1次ACT,在哮喘患者应用ACT前药物治疗时、应用ACT 6个月结束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同时测定ACT评分观察哮喘患者在药物治疗、肺功能检查,应用ACT 6个月末时ACT使用率、治疗的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结果每月1次坚持应用ACT 132例,使用率97%;坚持使用规范的治疗128例,治疗依从性达94%;症状完全控制率达47%,良好控制率达74.2%。ACT评分治疗6个月后较入选时升高,肺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FEV1与ACT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肺功能及ACT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18
作者 金芬华 杜俊华 +1 位作者 戴元荣 吴立琴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01-1404,1409,共5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探讨其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血清总Ig E(TIgE)及哮喘控制试验(ACT)评分等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呼吸内科门...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探讨其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诱导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血清总Ig E(TIgE)及哮喘控制试验(ACT)评分等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呼吸内科门诊的哮喘患者99例(观察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采用NIOX MINO分析仪、德国Jeager 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仪、SYSME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入选者Fe NO水平、肺功能、外周血EOS百分比及TIg E;应用光学显微镜做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诱导痰EOS百分比;应用ACT评分表评估哮喘控制程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Fe NO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e NO水平、诱导痰及外周血EOS百分比和TIg E均高于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Fe NO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ACT评分均无相关性(r=0.004、-0.195,均P>0.05),与血EOS百分比、TIg E、诱导痰EOS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0.315、0.305、0.473,均P<0.01)。结论哮喘患者Fe NO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水平,尤其是EOS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诱导痰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不同症状感知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颜文森 郑劲平 +2 位作者 高怡 韩江娜 安嘉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各进行一次ACT问卷调查。同时每天用动态肺量记录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天,对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ACT评分与FEV1%pred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者均存在相关性(前:r=0.317,P<0.05;期间:r=0.360,P<0.05)。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在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次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前:r=0.647,P<0.01;期间:r=0.698,P<0.01)。而迟钝型和敏感型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其中迟钝型(前:r=-0.453,P>0.05;期间:r=0.468,P>0.05),敏感型(前:r=0.487,P>0.05;期间:r=0.253,P>0.05)。结论 ACT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症状感知正常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具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ACT在症状感知迟钝型和敏感型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测试效能和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前应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及症状感知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症状感知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门诊专职护士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秋云 孙继红 +1 位作者 冯波 李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目前哮喘控制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365例,通过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收集资料。结果:365例患者中,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目前哮喘控制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365例,通过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收集资料。结果:365例患者中,146例(40%)ACT评分<20分,为没有控制;179例(49%)评分在20~24分,为控制良好;40例(11%)总分达到满分25分,为完全控制。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有219例,占60%。159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P<0.001。结论:接受健康教育的哮喘患者其哮喘控制水平良好,部分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ACT) 肺功能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