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4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MT2D基因突变及其共突变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1
作者 木提拜尔·米吉提 漆小龙 +8 位作者 热那古力·阿不来提 田文昕 刘沙 马卫媛 王增胜 安利 毛敏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李燕 《肿瘤防治研究》 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伴KMT2D基因突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伴随突变基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55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包括KMT2D突变在内的475种热点基因。根据有无KMT2D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KMT2D基... 目的探讨伴KMT2D基因突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伴随突变基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55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包括KMT2D突变在内的475种热点基因。根据有无KMT2D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KMT2D基因突变型组及KMT2D基因野生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伴随突变基因的差异和生存差异。结果KMT2D突变频率为31%,突变型患者以老年居多(P=0.07),双表达阳性患者较少(P=0.07)。与KMT2D基因野生型相比,KMT2D基因突变分别与CDKN2A(OR=2.82,P=0.01)和BCL2(OR=3.84,P=0.016)基因共突变率高,而与MYC(OR=0.11,P=0.013)基因突变为相互排斥。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KMT2DmutBTG2mut突变患者较KMT2Dwt BTG2mut(P=0.07)、KMT2Dwt BTG2wt(P=0.05)患者具有较差的OS,而KMT-2Dmut CD79Bmut患者较KMT2Dmut CD79Bwt患者具有较好的OS趋势(P=0.09),未发现其他伴随基因对预后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HR=2.751,95%CI:1.169-6.472,P=0.02)、LDH水平升高(HR=2.461,95%CI:1.396-4.337,P=0.002)、Ki-67指数>80%(HR=1.875,95%CI:1.066-3.299,P=0.029)及KMT-2DmutBTG2mut(HR=4.566,95%CI:1.348-15.471,P=0.015)是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KMT2D突变的DLBCL患者常伴随多种基因突变,其中伴BTG2基因突变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二代测序 KMT2D基因 共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g/TCR基因重排 被引量:5
2
作者 潘鑫艳 冯强 +3 位作者 黎贵芸 杨长绍 杨举伦 王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1-1134,1139,共5页
目的探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T细胞受体基因(T-cell receptor,TCR)重排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探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T细胞受体基因(T-cell receptor,TCR)重排的敏感性,分析Ig/TCR基因重排方式。方法采用BIOMED-2引物系统扩增35例T-LBL/ALL中Ig/TCR重排基因,核酸分子异源双链凝胶电泳分析基因重排结果。结果 35例T-LBL/ALL中16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检出率为45.7%,其中TCRβ单重排6例(37.5%),TCRγ单重排4例(25.0%),TCRβ和TCRγ双重排3例(18.8%),TCRδ单重排2例(12.5%),TCRγ和TCRδ双重排1例(6.3%)。4例患者同时检测出Ig和TCR基因重排,Ig基因检出率为11.4%。28例T-LBL中11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39.3%),7例T-ALL中6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85.7%)。结论利用BIOMED-2引物系统可检测出部分T-LBL患者的Ig/TCR基因重排,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淋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IOMED-2 基因重排 Ig/TC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综合征抑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则挚 张晨 +7 位作者 洪武 苑成梅 易正辉 汪作为 吴志国 黄佳 禹顺英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34±0.11)vs(0.41±0.13),P<0.01],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22,P>0.05)。结论 Bcl-2基因低表达可能与亚综合征抑郁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抑郁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减压病大鼠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及相关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娅 岳荣 +5 位作者 王文岚 薛莉 任杰 谢小萍 迪力达尔 李金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对减压病大鼠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及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ysteine aspa...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预处理对减压病大鼠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及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高压氧预处理组(HBO组)、减压病组(DCS组),每组分别设置4个观察时间点(1、5、7、10 d),每个时间点(亚组)6只.建立大鼠减压病模型,HE染色观察减压病后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Bcl-2、Bax、Caspase-3 的表达.结果 (1) HBO组与DCS组脑组织皮层病情分级为轻度~中度(1~3级).(2)HE染色发现,DCS组大鼠大脑皮层区出现大片疏松区,皮层与海马神经元细胞呈三角形变性坏死,细胞萎缩、体积缩小变性,染色质浓缩甚至碎裂,HBO组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减轻.(3)1、5、7d时,DCS组脑组织皮层Bcl-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9.5±15.60)、(176.4±10.22)、(265.52±15.74)个,与对照组(408.67 ±29.57)个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脑组织皮层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9.64±12.21)、(253.91±14.00)、(341.15±13.52)个],较DCS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7d时,DCS组脑组织皮层Bax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89.56±18.62)、(337.04±14.85)、(176.41±20.75)个,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95.64 ±21.03)、(283.04±13.12)、(352.41 ±21.34)个,较对照组1d时[脑组织皮层Bax和Caspase-3分别为(98.64±14.25)、(106.20±14.64)个]明显增加.HBO组Bax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13.54±21.02)、(253.05±13.60)、(129.03±12.85)个,Caspase-3分别为(429.43±14.08)、(228.05 ±13.60)、(301.02±15.79)个,较DCS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Bcl-2/Bax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O组Bcl-2/Bax值较DCS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组大鼠大脑皮层区神经元凋亡1d时最严重,海马区10 d时最明显;HBO预处理可以减轻减压对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病 高压氧 b细胞淋巴 白血病基因-2蛋白 bcl-2蛋白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
原文传递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婉玲 杨翠 +3 位作者 高攀科 陈小双 梁勇会 李敬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128-1132,1136,共6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B-NHL患者(B-NHL组)和50例淋巴组...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B-NHL患者(B-NHL组)和5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B-NHL组患者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患者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比较2组患者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情况;收集B-NHL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分析Bcl-2、CD10和cyclin D1水平与B-NH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B-NHL患者随访1 a,统计患者病死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B-NHL组患者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1%(61/78)、38.46%(30/78)、87.18%(68/78),对照组患者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0%(18/50)、100.00%(50/50)、0.00%(0/50);B-NHL组患者Bcl-2、cyclin 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971、92.992,P<0.01),CD1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231,P<0.01)。B-NHL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与Bcl-2、CD10及cyclin D1阳性表达无关(P>0.05);B-NHL患者的病理类型与CD10、cyclin D1阳性表达相关(P<0.05),与Bcl-2阳性表达无关(P>0.05)。B-NHL组患者病死20例(25.64%),生存58例(74.36%);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Bcl-2、CD10及cyclin D1表达与B-NHL患者病死相关(P<0.05),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与B-NHL患者病死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阳性表达、cyclin D1阳性表达及CD10阴性表达是影响B-NHL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Bcl-2、CD10及cyclin D1在B-NHL组织中异常表达,其可能参与了B-NHL的发生、发展;CD10、cyclin D1检测可鉴别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B-NHL,且可作为评估B-NH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CD10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联合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mRNA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 2 gene,BCL-2)与细胞角蛋白19(Nuclear oncogene,ck19)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 2 gene,BCL-2)与细胞角蛋白19(Nuclear oncogene,ck19)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并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为内对照测定20名健康女性体检者(正常对照组)、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和89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中BCL-2和ck19的表达量。结果乳腺癌组患者BCL-2和ck19表达水平与GAPDH的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均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良性乳腺疾病组间BCL-2和ck19表达水平与GAPDH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AP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与ck19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个基因的检测。结论FQ-PCR技术可以快速定量检测BCL-2和ck19 mRNA,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基因 细胞角蛋白19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刘传珍 熊飞 +5 位作者 吕玉华 张其梅 杨俊 李耀彩 张强 周敬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5-739,共5页
目的 观察磁刺激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磁刺激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脊髓离断法将磁刺激组、模... 目的 观察磁刺激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磁刺激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脊髓离断法将磁刺激组、模型组大鼠制成急性SC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手术过程中未离断脊髓.磁刺激组大鼠于SCI后第6,12,24及72小时时给予磁刺激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则于相同时间点予假磁刺激.各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磁刺激(或假磁刺激)治疗结束后2 h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受损脊髓组织制成切片,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选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中Bcl-2及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受损脊髓中有散在凋亡细胞分布,模型组大鼠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磁刺激组大鼠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模型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磁刺激组在各观察时间点其Bcl-2及caspase-3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水平(P<0.05);磁刺激组大鼠Bcl-2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后早期介入磁刺激治疗,能显著上调受损脊髓部位Bcl-2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从而尽可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受损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刺激 凋亡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和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香红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初诊未治的100例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5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中Bcl-2和P-gp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初诊未治的100例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5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中Bcl-2和P-gp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Bcl-2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和44.00%,高于5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的4.00%和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4、22.371,P均<0.001)。100例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Bcl-2和P-gp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s=0.373,P<0.001)。结论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骨髓细胞中存在Bcl-2和P-gp蛋白的高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b淋巴细胞-2基因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B细胞淋巴瘤-2/Bax基因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凋亡调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小淋 李昌桂 周永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白血病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对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许...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白血病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对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许多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都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白血病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机制的探究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医药 b细胞淋巴-2 bax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和β2-微球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思平 王畅 林剑扬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分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LDH-5)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87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在同一医院... 目的 :分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LDH-5)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87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在同一医院门诊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与研究组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间LDH-5和β2-MG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H-5和β2-MG水平对DLBCL的诊断价值;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LDH-5和β2-MG与DLBCL患者治疗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LDH-5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8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72例,无效15例。LDH-5和β2-MG水平联合检测诊断DLBCL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值分别为0.944、0.922、0.931及0.876(0.641-0.910),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价值(P <0.05)。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有骨髓浸润、治疗反应为无效、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高危者LDH-5和β2-MG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无骨髓浸润、治疗反应为有效、IPI评分为低危者(P <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LDH-5和β2-MG水平均与DLBCL患者治疗有效率呈负相关(P <0.05)。结论:LDH-5和β2-MG在DLBCL患者中呈高表达水平状态,联合检测上述两个指标可提升单一指标对DLBCL患者的诊断价值,为患者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 Β2-微球蛋白 弥漫大b细胞淋巴 诊断价值 国际预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因子-2家族相关信号通路与重度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杰 费洪新 +1 位作者 刘得水 李公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88,共4页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严重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心境低落的心身疾病之一,对机体消化、免疫、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并造成机体损伤,且MDD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世界卫生组织(WTO)预测MDD在10年后将是仅次于心血...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严重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心境低落的心身疾病之一,对机体消化、免疫、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并造成机体损伤,且MDD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世界卫生组织(WTO)预测MDD在10年后将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疾病之一。虽然国外和国内对MDD研究并未间断,但是MDD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白血病因子-2 重度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马钱子碱中毒心肌细胞B-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怀成 朱方成 刘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中毒后不同时间段内心肌细胞B-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病理变化.方法:用2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40只Wistar大鼠复制马钱子碱中毒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中毒后不同时间段内心肌细胞B-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病理变化.方法:用2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40只Wistar大鼠复制马钱子碱中毒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中毒后大鼠心肌细胞Bcl-2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鼠在马钱子碱中毒低、中剂量后的1~7d不同时间段内,心肌细胞Bcl-2与Caspase-3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和Caspase-3参与了马钱子碱中毒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中毒 b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心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岳 周军利 +3 位作者 杜玲玲 邓津菊 梁文佳 李瑞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心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大鼠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18只,谷氨酰胺组1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手术组和...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心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大鼠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18只,谷氨酰胺组1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手术组和谷氨酰胺组大鼠于6、12、24 h 3个时相点各取6只大鼠心脏标本,每个时相点包含6只手术组大鼠和6只谷氨酰胺组大鼠。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各时相点大鼠心肌凋亡指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时相点大鼠心肌Bcl-2及p53 mRNA的表达,结果手术组术后6、12、24 h的心肌细胞Bcl-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p53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均P<0.05)。谷氨酰胺组术后6、12、24 h的心肌细胞Bcl-2mRNA表达较手术组明显上凋,p53 mRNA的表达较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0.05)。手术组各时相点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谷氨酰胺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均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高,谷氨酰胺可以通过影响Bcl-2及p53的表达来显著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脓毒症 大鼠 b细胞淋巴 白血病-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8-5p靶向B细胞淋巴瘤因子3表达影响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娟 邢海洲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8-5p(miR-218-5p)靶向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正常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骨髓细胞中miR-218-5p和BCL3的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RNA-218-5p(miR-218-5p)靶向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正常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骨髓细胞中miR-218-5p和BCL3的表达水平。以白血病细胞K562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过表达miR-218-5p或沉默BCL3的K562细胞株,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blotting验证miR-218-5p和BCL3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正常人骨髓细胞相比,白血病骨髓细胞中miR-218-5p的表达水平(1.00±0.13)比(0.44±0.18)显著降低,BCL3的表达水平(1.04±0.32)比(4.76±1.38)、(0.26±0.05)比(0.78±0.13)显著升高。过表达miR-218-5p或沉默BCL3均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CyclinD1(0.69±0.08)比(0.34±0.05)、(0.65±0.07)比(0.18±0.04)和Ki67表达(0.68±0.07)比(0.23±0.04)、(0.54±0.06)比(0.24±0.04),促进Cleaved-Caspase-3表达(0.38±0.04)比(0.89±0.11)、(0.17±0.04)比(0.56±0.07),抑制细胞增殖[(98.72±12.38)%比(69.79±7.62)%]、[(97.48±11.49)%比(65.73±6.86)%],促进细胞凋亡[(7.26±0.85)%比(24.46±2.67)%]、[(6.63±0.85)%比(26.46±2.81)%]。BCL3是miR-218-5p的靶基因,miR-218-5p可负性调控BCL3的表达。过表达BCL3可部分逆转miR-218-5p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miR-218-5p通过靶向BCL3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微小RNA-218-5p b细胞淋巴因子3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及其相关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揭育东 林冬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Butylphthalide)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研究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丁苯酞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雄性SD大鼠,以... 目的:观察丁苯酞(Butylphthalide)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研究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丁苯酞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雄性SD大鼠,以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及假手术组(n=10)。三组以无菌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使实验动物达到糖尿病标准。假手术组切开右侧颈部皮肤,分离右侧颈动脉后,重新缝合皮肤;治疗组及对照组以栓线从右侧颈内动脉入口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实现大脑中动脉闭塞及再灌注。再灌注30 min后,治疗组以80 mg/(kg·d)丁苯酞剂量灌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食用麻油灌胃,连续给药3 d。再灌注后7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最后以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数目,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Bax表达。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Bcl-2表达高于对照组,而Bax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缺血半暗带中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糖尿病 脑梗死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刘素巧 霍琰 +3 位作者 申莉瑛 韩翠欣 赵娇莲 陈靖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69-471,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子宫腺肌病远肌层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和异位灶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40例腺肌病子宫(增生期20例、分泌期20例)的远肌层内膜、EMI处和异位灶内膜中Bcl-2的... 目的研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子宫腺肌病远肌层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和异位灶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40例腺肌病子宫(增生期20例、分泌期20例)的远肌层内膜、EMI处和异位灶内膜中Bcl-2的表达。结果从增生早期至分泌早期,Bcl-2在EMI处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呈阳性反应,增生中晚期Bcl-2表达最强,至分泌中晚期则表达基本消失。EMI处、异位灶腺上皮细胞的表达高于远肌层腺上皮(P<0.05),且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EMI处与异位灶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灶腺上皮细胞Bcl-2的表达与EMI处的表达相似,均高于远肌层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肌层界面 子宫腺肌病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抗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东 韩晓英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抗凋亡机制 b细胞淋巴 白血病 蛋白 基因 缺血性损伤 退化性疾病 生长 发育 机体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色素对高龄糖尿病大鼠B细胞淋巴瘤基因2及Bcl-2相关X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董波 郑永霞 +1 位作者 徐珣 周新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6年第1期24-27,31,共5页
目的了解矢车菊色素对高龄2型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 rats,GK大鼠)肾损害时B细胞淋巴瘤伯血病基因-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m,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周龄雄性GK大鼠24只... 目的了解矢车菊色素对高龄2型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 rats,GK大鼠)肾损害时B细胞淋巴瘤伯血病基因-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m,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周龄雄性GK大鼠24只随机分为矢车菊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矢车菊组饲喂含10%葡萄糖的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溶液600 mg/L8周,对照组饲喂10%葡萄糖溶液8周。每周测量体重及空腹血糖,8周后处死。RT-qPCR检测大鼠左肾Bcl-2、Bax mRNA表达,同时检测左肾脏器指数、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GHbA1c)并观察右肾病理损害。结果矢车菊组肾Bcl-2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车菊组Bax基因与对照组比,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车菊组GK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血清GHbA1c和左肾脏器指数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矢车菊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矢车菊色素可降低GK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和血清GHbA1c水平,减轻糖尿病的肾损伤,可能与促进Bcl-2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董娜 王晓娟 刘世琼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 探讨p5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72例DLBCL患者进行p53和Bcl-2蛋白检测,并分析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LBCL组织中... 目的 探讨p5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72例DLBCL患者进行p53和Bcl-2蛋白检测,并分析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LBCL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47.22%(34/72),p53阳性表达率为52.78%(38/72)。非生发中心(non-GCB)型、有骨髓侵犯、临床分期为Ⅲ~Ⅳ期DLBCL患者的DLBCL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生发中心(GCB)型、无骨髓侵犯及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n-GCB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临床分期为Ⅲ~Ⅳ期DLBCL患者DLBCL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CB型、LDH正常及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Bcl-2、p53表达情况的DLBCL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53阳性表达为DLBCL患者OS、PF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53和Bcl-2蛋白与DLBCL的分型均存在一定关联,根据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预测DLBCL的分型,且p53作为DLBCL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其表达情况可提前评估DLBCL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P53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