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
作者 卢玉婷 李月红 +1 位作者 吉尚雷 陈崇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细胞凋亡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以维持内环境稳定。其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化、器官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中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可促进因感染、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并被机体清除,临床上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有直接关系。B... 细胞凋亡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以维持内环境稳定。其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化、器官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中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可促进因感染、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并被机体清除,临床上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有直接关系。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是参与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分子,既可抑制也可促进细胞凋亡。作者概述了Bcl-2蛋白家族成员、结构特点、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2(bcl-2) 细胞凋亡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上调人牙髓细胞B细胞淋巴瘤-2蛋白及其相关X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玉婷 刘江峰 +5 位作者 李晓星 杨会肖 黄江勇 于淼 陈秉勋 李艳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人牙髓细胞后,B细胞淋巴瘤-2(Bc1-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在正常人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质量浓度LPS刺激人牙髓细胞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人牙髓细胞后,B细胞淋巴瘤-2(Bc1-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在正常人牙髓和炎症牙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不同质量浓度LPS刺激人牙髓细胞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Bcl-2、Bax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Simple PCI version 5.1分析。结果正常人牙髓细胞中Bcl-2、Bax表达量不高,而在牙髓炎症过程中两者均增强,但是随着LPS质量浓度的增加,Bcl-2的表达量开始下降,而Bax的表达则持续增强。结论内毒素能使人牙髓细胞膜上的Bcl-2、Bax表达增强,但Bax的表达强于Bcl-2,内毒素可能通过两者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细胞凋亡 内毒素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血蛋白激酶C和骨骼肌Bax/B细胞淋巴瘤-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项静燕 赵玉武 +1 位作者 陈自柳 周健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蛋白激酶C(PKC)和骨骼肌Bax/Bcl-2、Caspase3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PKC值,取后肢腓肠肌HE染色后行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蛋白激酶C(PKC)和骨骼肌Bax/Bcl-2、Caspase3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PKC值,取后肢腓肠肌HE染色后行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Bcl2和Caspase3值。结果:糖尿病组大鼠骨骼肌普遍萎缩,肌纤维萎缩变细,纤维变性、水肿,部分区域坏死,纤维断裂,肌丝走行紊乱,核固缩,横纹模糊消失,间质脂肪组织略增生。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PKC值分别为110.60±5.94ng·mL-1和74.72±7.19ng·mL-1,骨骼肌Bax值分别为26311±3698.30μm2和16764±6116.10μm2,Bcl2值分别为18573±8529.90μm2和35533±485.52μm2,Caspase3值为32419±3201.50μm2和12123±1919.60μm2。糖尿病大鼠血中PKC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糖尿病组肌肉中Caspase3及Bax值显著升高,而Bcl2值明显下降,Bax/Bcl2值升高,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氧化应激中的PKC途径及细胞凋亡通路共同参与了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发生,可能是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激酶C bax/b细胞淋巴瘤-2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蛋白在年龄相关性聋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秋红 黄子真 +1 位作者 叶咏怡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305-308,共4页
目的了解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在不同年龄段年龄相关性小鼠内耳中的表达量及部位的差异,为后续研究Bcl-2信号通路做准备。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水平测试,耳蜗基底膜铺片行毛细胞形态,数量观察,实时荧光定... 目的了解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在不同年龄段年龄相关性小鼠内耳中的表达量及部位的差异,为后续研究Bcl-2信号通路做准备。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水平测试,耳蜗基底膜铺片行毛细胞形态,数量观察,实时荧光定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进行不同年龄段("年轻"组、"老年"组)C57BL/6小鼠耳蜗Bcl-2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ABR两组比较,老年组小鼠平均阈值均高于年轻组,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耳蜗基底膜铺片两组比较,老年组耳蜗底转毛细胞排列紊乱且部分缺失,螺旋神经节细胞稀疏,排列凌乱。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提示Bcl-2在mRNA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提示Bcl-2在蛋白水平"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位于胞浆,内毛细胞表达高于外毛细胞。结论 Bcl-2在"老年"鼠耳蜗表达降低,且Bcl-2表达降低与耳蜗毛细胞缺失、听力下降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耳蜗 老年性聋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阳诺 冼磊 +3 位作者 陈铭伍 郭建极 王令平 徐辉航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B细胞淋巴瘤-2(Bcl-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8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150例癌旁组织以及17例良性肺疾病肺组织中...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B细胞淋巴瘤-2(Bcl-2)、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8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150例癌旁组织以及17例良性肺疾病肺组织中的Bcl-2、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NSCLC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②NSCLC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疾病肺组织(P〈0.05);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Bcl-2、Her-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Bcl-2及Her-2基因的表达异常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Bcl-2蛋白表达程度与NSCLC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r-2蛋白表达程度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均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b细胞淋巴瘤-2 人体第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B细胞淋巴瘤-2/Bax基因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凋亡调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小淋 李昌桂 周永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白血病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对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许...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白血病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对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许多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都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白血病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机制的探究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中医药 b细胞淋巴瘤-2 bax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及B细胞淋巴瘤-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易叶叶 况燕 +3 位作者 蒙家华 杨慧兰 徐红 侯海瑞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50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KDM2B、B...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50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KDM2B、Bcl-2蛋白、Hrk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间3种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析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KDM2B、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均P<0.05),恶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的Hrk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均P<0.05)。低分化、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病例的KDM2B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均P<0.05),而Hr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低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均P<0.05)。不同年龄段病例的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DM2B、Bcl-2蛋白与Hr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卵巢癌中KDM2B与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Hrk蛋白的表达下调,三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Hrk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中B细胞淋巴瘤-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符娇文 韩平 符贵超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中B细胞淋巴瘤-2(Bcl-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10只)与对照组(10只),行适应性喂养一周,使用MNNG结合情志...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中B细胞淋巴瘤-2(Bcl-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10只)与对照组(10只),行适应性喂养一周,使用MNNG结合情志刺激、饥饱失常法造模,从16周(造模成功后)起,观察组大鼠给予半夏泻心汤3g/ml灌胃,对照组使用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予8周,治疗8周以后将大鼠处死,分别取胃大弯、胃体、胃小弯、胃窦及胃底2mm胃黏膜两枚;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胃黏膜病理状况和EGFR、Bcl-2蛋白表达状况。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大鼠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腺体显著萎缩,局部腺上皮出现增生,同时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胃小凹结构模糊、排列发生紊乱,产生淋巴滤泡,有杯状细胞;观察组大鼠机体黏膜没有发现萎缩现象,伴随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大鼠EGFR、Bcl-2蛋白表达量及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经过调整EGFR、Bcl-2蛋白表达,诱使“病态”细胞凋亡,使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恢复,从而起到逆转PLG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半夏泻心汤 b细胞淋巴瘤-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B细胞淋巴瘤-2、生存素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东宁 安庆 +2 位作者 杨丽娟 党延玲 贾煜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8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究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生存素(Survivin)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108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皮损组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西北... 目的探究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生存素(Survivin)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108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皮损组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2例健康女性的外阴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及Bcl-2、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Bcl-2与Survivin mRNA表达相关性;分析复发组和无复发组Bcl-2、Survivin表达差异;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Bcl-2、Survivin蛋白高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cl-2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复发组Bcl-2、Survivin蛋白高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分型、T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Bcl-2、Survivin表达是女性尖锐湿疣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尖锐湿疣Bcl-2、Survivin呈高表达,两者相互作用,对治疗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尖锐湿疣 b细胞淋巴瘤-2 生存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付前聪 赵勇 刘兵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探讨Bcl-2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0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分析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探讨Bcl-2基因多态性在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DNA,检测Bcl-2基因-938C/A位点基因型,分析研究组中Bcl-2基因-938C/A位点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Bcl-2基因-938C/A位点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Bcl-2基因-938C/A位点A/A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16.67%vs.31.11%,P<0.05);低分化患者Bcl-2基因-938C/A位点A/A基因型频率低于中高分化患者(4.00%vs.21.54%,P<0.05),淋巴结转移者Bcl-2基因-938C/A位点A/A基因型频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25%vs.22.41%,P<0.05);生存分析显示,Bcl-2基因-938C/A位点不同基因型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3,P=0.048),A/A基因型的生存情况较好。结论Bcl-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Bcl-2基因-938C/A位点A/A基因型患者发生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预后较好,是结直肠癌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细胞淋巴瘤-2 基因多态性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开发看国内外药企专利布局的异同
11
作者 辜艳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76-80,共5页
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其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许多公司都在开发Bcl-2抑制剂以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其中艾伯维公司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已在多个国... 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其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许多公司都在开发Bcl-2抑制剂以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其中艾伯维公司的维奈克拉(venetoclax)已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准上市,亚盛医药的APG-2575和百济神州的BGB-11417则分别处于临床Ⅱ期和Ⅰ/Ⅱ期研究阶段。本文从专利申请的内容及途径、核心化合物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联合用药3个角度,分析上述3家药企在Bcl-2抑制剂专利布局上的异同,希望对其他药企的药物和技术研发活动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 专利 血液系统恶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B细胞淋巴瘤-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从兵 唐再军 +4 位作者 谢远杰 胡爱民 刘芳 刘珊珊 龙治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及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膀胱癌BIU-87细胞36h,以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及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膀胱癌BIU-87细胞36h,以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大蒜素处理的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且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大蒜素处理细胞后,BIU-87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大蒜素能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下调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膀胱癌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lisaftoclax
13
作者 丁绍越 焉玉超 +2 位作者 张连哲 程卯生 刘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常见的血液肿瘤疾病。B细胞淋巴瘤-2(Bcl-2)是一种在血液肿瘤中高表达的关键细胞凋亡调节蛋白,lisaftoclax是一种Bcl-2抑制剂。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lisaftoclax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常见的血液肿瘤疾病。B细胞淋巴瘤-2(Bcl-2)是一种在血液肿瘤中高表达的关键细胞凋亡调节蛋白,lisaftoclax是一种Bcl-2抑制剂。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lisaftoclax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即使在1200 mg剂量下也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该药物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招募阶段。本文对该药物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isaftoclax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淋巴
原文传递
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Bcl-2、VEGF的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14
作者 郑玉峰 白艳丽 张瑜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重点分析Bcl-2、VEGF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82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原发灶组织与淋巴... 目的 探讨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重点分析Bcl-2、VEGF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82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原发灶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病灶组织,测定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Bcl-2、VEGF表达情况,并检测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肿瘤抑制率),采用点二列相关检验,分析不同病灶中Bcl-2、VEGF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淋巴结转移灶中Bcl-2、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灶(P<0.05)。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吉奥、紫杉醇对原发灶肿瘤细胞抑制率低于淋巴结转移灶(P<0.05),顺铂、奥沙利铂对原发灶肿瘤细胞抑制率高于淋巴结转移灶(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的Bcl-2、VEGF表达均与主要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相关(γ<0,P<0.05)。结论 胃癌淋巴结转移灶Bcl-2、VEGF阳性表达率更高,不同病灶对不同化疗药物可表现出化疗敏感性差异,且无论是原发灶还是淋巴结转移灶,其病灶组织中Bcl-2、VEGF表达均与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原发灶 淋巴结转移灶 b细胞淋巴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与B淋巴细胞瘤-2蛋白结合抑制硅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芸芸 丁选胜 +6 位作者 周家伟 刘紫琴 杨雪莲 刘亚锋 郭健强 胡东 吴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8期7-15,共9页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纤维化标志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硅肺关键靶点B淋巴细胞瘤-2(BCL-2)具有最低的结合能,热转移实验验证木犀草素与BCL-2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上皮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证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组相比,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形成,进而抑制纤维化的进程。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木犀草素能够与BCL-2结合进而抑制硅肺纤维化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犀草素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硅肺 木犀草素 b淋巴细胞-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
16
作者 翁翔 赵明哲 胡慧仙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 目的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至少4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常规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生存预后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病理特征[包括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骨髓侵犯]、治疗(化疗疗程和并发症)和随访时间。结果建模集中良好组105例和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发生率25.0%;验证集良好组55例和不良组15例,不良发生率21.4%。建模集中不良组年龄大于良好组,LDH水平、NCCN-IPI、Ann Arbor分期Ⅲ~Ⅳ比例、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率和骨髓侵犯比例均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CCN-IPI(HR=2.526,95%CI:2.001~3.125,P<0.001)、Ann Arbor分期Ⅲ~Ⅳ(HR=5.021,95%CI:4.125~5.998,P<0.001)、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HR=3.859,95%CI:3.256~4.754,P<0.001)均是DLBCL患者R-CHOP化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Y=0.056+1.032×(NCCN-IPI)+1.986×(Ann Arbor分期)+1.434×(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建模集与验证集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923和0.866(均P<0.01)。结论DLBCL患者化疗前NCCN-IPI、Ann Arbor分期升高以及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与R-CHOP化疗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通过建立量化预测模型能够辅助临床早期、准确识别预后不良的高危群体,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 b细胞淋巴瘤-2 弥漫大b细胞淋巴 模型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B细胞淋巴瘤-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亚敏 王修珍 +3 位作者 康苏娅 顾冬梅 虞杰 顾振纶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TERT、Bcl-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中,hTERT表达的阳...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宫颈鳞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TERT、Bcl-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中,hTERT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77.0%,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0%和80.5%,差异也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宫颈鳞癌中hTERT的阳性表达与Bcl-2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 hTERT和Bcl-2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显著升高,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并协同促进宫颈鳞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b细胞淋巴瘤-2基因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大鼠青光眼模型中视网膜B细胞淋巴瘤-2基因家族的表达
18
作者 徐洪斌 曹咏梅 +3 位作者 郭玉坤 归东梅 陈晓隆 陈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B细胞淋巴瘤 -2 (Bcl-2 )基因家族的表达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白鼠 3 0只 ( 60只眼 ) ,升高眼压至 10 0mmHg 1小时 ,恢复眼压后 ,于 0小时、 4小时、 8小时、 2 4小时、 48小时 ,通过半定...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B细胞淋巴瘤 -2 (Bcl-2 )基因家族的表达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白鼠 3 0只 ( 60只眼 ) ,升高眼压至 10 0mmHg 1小时 ,恢复眼压后 ,于 0小时、 4小时、 8小时、 2 4小时、 48小时 ,通过半定量RT -PCR法 ,检测视网膜Bcl -2及BaxmRNA的动态变化。同时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层进行常规HE染色切片 ,观察细胞丢失情况。结果 :Bax基因在眼压恢复 0小时即开始增强表达 ,8小时后有显著性 (P <0 0 5 ) ,2 4小时后达到高峰 (P <0 0 1) ,48小时有所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水平 (P <0 0 1)。而Bcl -2基因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视网膜节细胞及内颗粒层细胞在 48小时后明显减少。结论 :Bax基因参与了青光眼眼压升高及恢复过程中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青光眼 模型 视网膜b细胞淋巴瘤-2 基因表达 家族 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 眼压
原文传递
亚综合征抑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则挚 张晨 +7 位作者 洪武 苑成梅 易正辉 汪作为 吴志国 黄佳 禹顺英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34±0.11)vs(0.41±0.13),P<0.01],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22,P>0.05)。结论 Bcl-2基因低表达可能与亚综合征抑郁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抑郁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4a调节B淋巴细胞瘤-2基因引起耳蜗细胞凋亡在庆大霉素致聋大鼠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维志 华清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4a调节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引起耳蜗细胞凋亡在庆大霉素致聋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3个组,对照组、模型组和miR-34a抑制剂组。通过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建立药物中毒性...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4a调节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引起耳蜗细胞凋亡在庆大霉素致聋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3个组,对照组、模型组和miR-34a抑制剂组。通过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建立药物中毒性聋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miR-34a抑制剂下调miR-34a水平。比较建模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耳蜗形态改变和Bcl-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4a直接靶向作用于Bcl-2。结果注射庆大霉素后,对照组大鼠耳蜗毛细胞形态正常,排列规则,螺旋神经节结构正常;模型组耳蜗毛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排列不规则;miR-34a抑制剂组耳蜗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数量增加,细胞排列较规则。模型组大鼠躁动不安,易受惊,食欲减低,怕人怕物;miR-34a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大鼠反应有所改善。模型组ABR(36.97±6.44)dB、miR-34a抑制剂组大鼠ABR(38.31±6.32)dB,均较对照组ABR(9.12±2.31)dB显著升高(t模型组=45.682,tmiR-34a抑制剂组=37.224,P均<0.05)。尾静脉注射溶剂或miR-34抑制剂后,miR-34a抑制剂组ABR(20.05±4.62)dB,较模型组大鼠ABR水平(35.02±6.38)dB明显降低(t=16.334,P<0.05)。模型组miR-34a水平(3.45±0.32),显著高于对照组(1.07±0.11)(t=42.397,P<0.05),Bcl-2 mRNA水平(1.74±0.20)和Bcl-2水平(0.89±0.09)显著低于对照组(3.82±0.43)和(2.96±0.32)(tBcl-2 mRNA=29.358,tBcl-2=36.445,P均<0.05),miR-34a抑制剂组的miR-34a水平(1.34±0.15)较模型组(3.45±0.32)明显降低(t=28.752,P<0.05),Bcl-2 mRNA水平(2.43±0.31)和Bcl-2水平(1.56±0.17)显著高于模型组Bcl-2 mRNA(1.74±0.20)和Bcl-2水平(0.89±0.09)(tBcl-2 mRNA=14.613,tBcl-2=24.305,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miR-34a直接靶向Bcl-2,推测人和大鼠的miR-34a靶向Bcl-2,且靶向结合位点具保守性。结论miR-34a水平升高可能与药物引起的听力受损有关,通过抑制Bcl-2可下调庆大霉素致聋大鼠miR-34a表达水平,减少耳蜗中细胞凋亡,缓解听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耳蜗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药物中毒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