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I-1、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董仙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34-1039,1062,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B细胞特异的莫罗尼白血病毒插入点1(BMI-1)、原癌基因(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组)... 目的通过检测B细胞特异的莫罗尼白血病毒插入点1(BMI-1)、原癌基因(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组)、20例宫颈肥大患者(宫颈肥大组)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BMI-1及C-myc水平,分析宫颈癌组织中BMI-1及C-myc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关系;检测宫颈组织中BMI-1及C-mycmiRNA表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MI-1及C-mycmiRNA诊断患者预后的效能,并分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MI-1及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CIN患者及宫颈肥大患者。CINI级组织BMI-1阳性率低于CINII级、III级(均P<0.05)。CINI级组织C-myc阳性表达率低于CINIII级(P<0.05)。BMI-1及C-myc均与分化程度、病理分级、淋巴转移、FiGO分期有关。宫颈癌组织中BMI-1及C-mycmiRNA表达明显高于CIN组织,两项指标诊断宫颈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均较高;BMI-1miRNA≥0.36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MI-1miRNA<0.36的患者3年生存率;C-mycmiRNA≥2.11的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mycmiRNA<2.11的患者3年生存率。结论BMI-1及C-myc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并且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预后 表达 相关性 b细胞特异的莫罗尼白血病毒插入点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和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翔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子宫颈组织的BMI-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以上40例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高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与腺癌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基因的过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插入1基因 免疫组化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与大肠癌术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森林 孟镔 +4 位作者 严东旺 崔菲菲 陈健 薛英明 彭志海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06-308,共3页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的癌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在西欧、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处于全部恶性肿瘤第2位;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处于全部恶性肿瘤第3位,
关键词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插入1基因 大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翔 张淑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cell specific moloneymurine leukemia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是多疏基因(polycomb group gene)家族重要的调节基因,被认为是癌基因。BMI-1在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和衰老中...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cell specific moloneymurine leukemiavirus insertion site 1,BMI-1)是多疏基因(polycomb group gene)家族重要的调节基因,被认为是癌基因。BMI-1在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和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BMI-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如乳腺癌、肝癌和鼻咽癌等,其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肿瘤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BMI-1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尚少,但现有研究证实其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随着对该基因深入研究,其在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插入1基因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癌基因 基因表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