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急性B细胞白血病进展的研究
1
作者 沈文翠 刘畅 +1 位作者 张红莉 石雨薇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检测LncRNA-H19对急性B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探讨LncRNA-H19发挥功能的具体机制。方法 首先在GEPIA和GEO数据库中检索LncRNA-H19和miR-29a-3p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在NALM-6和BALL-1细胞系中验证这些结果。通过... 目的 检测LncRNA-H19对急性B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探讨LncRNA-H19发挥功能的具体机制。方法 首先在GEPIA和GEO数据库中检索LncRNA-H19和miR-29a-3p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通过qPCR在NALM-6和BALL-1细胞系中验证这些结果。通过转染技术敲低LncRNA-H19或过表达miR-29a-3p,利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LncRNA-H1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miR-29a-3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敲低LncRNA-H19或过表达miR-29a-3p均可以抑制NALM-6和BALL-1的增殖(P<0.05),并增加其凋亡(P<0.01)。此外,miR-29a-3p可以与Fzd4结合,二者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Wnt/β-Catenin信号的通路。结论 LncRNA-H19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高表达,以及其对白血病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还发现LncRNA-H19通过miR-29a-3p/Fzd4信号轴影响Wnt/β-Catenin信号的通路;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LncRNA-H19在急性B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白血病 LncRNA-H19 miR-29a-3p Fz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锋 薛芳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62-665,670,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1例)。收集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1例)。收集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癌抗原125(CA125)、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复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IP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电阻抗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术前NLR。随访并记录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及采用Log-rank检验行生存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HPIP蛋白阳性表达率及术前NLR>3.24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均P<0.05)。HPIP蛋白低表达及术前NLR低水平卵巢癌患者OS和DFS长于HPIP蛋白高表达及术前NLR高水平患者(均P<0.05)。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与卵巢癌患者OS和DFS有关(均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升高,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以及DFS和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一鸣 杨刚 +2 位作者 由磊 胡亚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目的探讨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HPIP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瞬时转染的方法敲低胰腺癌细胞中HPIP的表达水平,细... 目的探讨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HPIP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瞬时转染的方法敲低胰腺癌细胞中HPI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HPIP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敲低HPIP对于cyclin D1、caspase 7和cleaved caspase 7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PIP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2.060,P=0.039)。敲低HPIP表达水平后,在24 h起MIA PaCa-2和BxPC-3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P均<0.05);MIA PaCa-2(t=4.706,P=0.009)和BxPC-3细胞(t=9.514,P=0.000)形成的阳性克隆数明显减少;MIA PaCa-2(t=7.642,P=0.001)及BxPC-3细胞(t=2.714,P=0.051)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3.244,P=0.031;t=6.095,P=0.003);MIA PaCa-2(t=24.58,P=0.000;t=29.43,P=0.000)和BxPC-3细胞(t=36.45,P=0.000;t=43.52,P=0.000)中的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明显上升;MIA PaCa-2(t=6.705,P=0.002)和BxPC-3细胞(t=6.238,P=0.003)的cyclin D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 7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516;t=0.027,P=0.979),cleaved caspase 7表达水平明显上升(t=3.991,P=0.016;t=6.536,P=0.002)。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HPIP在胰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敲低HPIP可导致胰腺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转化受阻,并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HPIP可能在胰腺癌中发挥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慢性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诊断参考值(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昭璟 徐瑞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98-404,共7页
本研究建立中国健康成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各种免疫标志的参考范围 ,为临床正确诊断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提供基础信息。采用全血溶RBC法和SSC/CD19设门技术以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来自 4 1名健康成人EDTA K2 抗凝静脉血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 本研究建立中国健康成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各种免疫标志的参考范围 ,为临床正确诊断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提供基础信息。采用全血溶RBC法和SSC/CD19设门技术以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来自 4 1名健康成人EDTA K2 抗凝静脉血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 :外周血B淋巴细胞几乎全部表达CD2 2 ,CD2 0 ,CD6 2L ,CD4 0 ,CD2 4 ,CD79b ,CD79a和FMC 7分子 ,几乎不表达CD11a ,CD80 ,CD10 3,CD10 ,CD4 0L ,CD5 4 ,CD95L ,CD86和CD95分子 ,CD18,CD4 4 ,CD2 3,CD5 ,CD11c和CD4 3的阳性率各不相同 ,78%的B细胞为IgD阳性、κ/λ比例为 1.2 6。结论 :为了对患者的免疫分型资料进行准确判读和对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必须考虑正常B细胞群体中各种标志的表达情况。同时 ,在临床工作中不宜直接套用国外的标准 ,而必须注意中国人和西方人群之间在某些B细胞标志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外周血 b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 免疫表型 慢性b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氧诱导鼠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雯霖 肖诗艺 +4 位作者 王莉 刘喜花 何莉 王秀芝 张莉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鼠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蛋白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鼠龄为7d的Sprague-Dawley(SD)幼...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鼠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蛋白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鼠龄为7d的Sprague-Dawley(SD)幼鼠60只,分A组(正常对照组)、B组(给氧组)和C(实验组1)、D(实验组2)、E(实验组3)三个实验组,每组12只。A组幼鼠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中,B组、C组、D组和E组幼鼠置于氧分压为(75±2)%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d,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C、D、E三个实验组分别予白藜芦醇10mg/(kg·d)、30mg/(kg·d)、60mg/(kg·d)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5d,所有幼鼠均于17d鼠龄处死。应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鼠视网膜bcl-2的表达,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用ELISA方法检测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结果与A组(正常对照组)比较,B组(给氧组)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是A组的4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E三个实验组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逐渐减弱,呈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三种不同浓度(10mg/kg、30mg/kg、60mg/kg)的白藜芦醇均显著抑制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其抑制率分别为11.09%、38.05%、69.76%和3.42%、23.04%、43.69%。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鼠视网膜bcl-2和VEGF表达,可能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b细胞白血病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盒A9和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鹏 王胜文 宋晓红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2261-2264,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同源盒A9(HOXA9)和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PBX3)在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结肠癌3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 目的观察同源盒A9(HOXA9)和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PBX3)在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结肠癌3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病人77例,取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HOXA9 mRNA、PBX3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HOXA9P与PBX3蛋白表达,分析HOXA9P、PBX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Spearman法分析HOXA9P与PBX3表达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法对结肠癌病人3年内存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相比,结肠癌组HOXA9 mRNA[(3.09±0.55)比(1.02±0.15)]、PBX3 mRNA表达水平[(2.51±0.47)比(0.98±0.11)]、HOXA9、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HOXA9、PBX3表达均与结肠癌病人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HOXA9与PBX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s=0.643,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HOXA9、PBX3阳性表达组3年内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1.2%VS 84.6%,43.6%VS 86.4%)。结论结肠癌组织中HOXA9、PBX3均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均与结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预后相关,可能共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前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基因 同源盒 同源盒A9 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白血病与遗传
7
作者 白芬兰 唐凤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98-398,共1页
慢性B细胞白血病(B-CLL)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白血病,特点是成熟B细胞增高、淋巴结病、免疫和骨髓功能低下。细胞研究表明,B细胞生存时间的延长可能与细胞凋亡过程受阻有关。
关键词 b细胞白血病 毛细血管扩张症 老年性白血病 白求恩军医学院 运动失调 细胞凋亡过程 肿瘤抑制基因 淋巴结病 生存时间 小脑共济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铭 孙雄飞 +8 位作者 徐肇明 张新友 李富荣 王兴根 陈晓琳 林海清 文鸿光 孙璇 宋通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57-562,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以检测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对35份pre-cursor-B-ALL病人骨髓和19例正常对照骨髓应用BIOMED-1推荐的5种3色抗体组合(TdT/CD10/CD19,CD10/CD20/CD19,CD34/CD38/CD19,CD34/CD22/CD19和...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以检测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对35份pre-cursor-B-ALL病人骨髓和19例正常对照骨髓应用BIOMED-1推荐的5种3色抗体组合(TdT/CD10/CD19,CD10/CD20/CD19,CD34/CD38/CD19,CD34/CD22/CD19和CD19/CD34/CD45)进行了流式免疫分型,以确定前体B细胞正常和异常抗原表型流式图形特征。在35例患者中初诊病人13例,完成诱导缓解后的病人15例,完成巩固治疗的患者7例。应用不同比例的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带有CD34/CD38/CD19阳性白血病细胞进行了系列稀释试验。结果显示:在正常对照组中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了3群CD19阳性细胞,代表了B细胞的3个连续成熟阶段。在precursor-B-ALL患者中这3群细胞消失,代之以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而这些白血病细胞的表型特征与正常B细胞不同。当病人获得完全缓解时,这3群细胞会重新出现,而且具有与正常CD19阳性细胞几乎相同的表型特征。用5组3色抗体组合检测病人时,初诊患者12/13(92.3%)可检出抗原表型异常,也即在0.01%的敏感性水平每个患者至少有1种抗体组合的异常。在本研究初诊病人中这些抗体组合的异常频率:CD10/CD20/CD19为8/13(61.5%);CD34/CD38/CD19为5/13(38.5%);CD10/TdT/CD19为4/13(30.8%);CD34/CD22/CD19为3/13(23.1%);CD34/CD45/CD19为2/13(15.4%)。刚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抗原表型异常的检出率为5/15(33.3%),其中初诊和缓解时同时检出异常者3/8(37.5%)。稀释试验表明,从1∶1至1∶400000的范围,流式细胞术检出与已知加入的CD34/CD38/CD19阳性白血病细胞数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80,P<0.05)。结论:BIOMED-1协作组建议的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用于precursor-B-ALL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在本研究中能较好地实现。在104个正常骨髓细胞中可以有效检出1个precursor-B-ALL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抗人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媛 王力民 +1 位作者 赵威 韩海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制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扩增PBX3基因区序列,并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重组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GST-PBX3融合蛋白的表达。SDS-PAGE纯化融合蛋... 目的制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反转录PCR扩增PBX3基因区序列,并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重组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GST-PBX3融合蛋白的表达。SDS-PAGE纯化融合蛋白,并用GST-PBX3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收集经过免疫的小鼠血清即抗PBX3的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pGEX-4T-1/PBX3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株后可高效表达GST-PBX3融合蛋白,且以不可溶包涵体形式存在。SDS-PAGE纯化蛋白并免疫小鼠产生的抗PBX3血清可特异识别细胞外源过表达的PBX3蛋白,同时可检测到细胞外源性PBX3蛋白的细胞内定位情况。结论获得效价和特异性良好的PBX3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融合蛋白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9天微小残留病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辛聪 密鑫 +3 位作者 潘俞夙 郭雷 王勇超 高吉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以MRD≥0.01%为阳性,将入选儿童分为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比较两组3年OS率、EFS率、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88例患儿3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92.0%和86.4%,MRD阳性组OS率及EFS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组CD10检出率低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36.4%)患儿检出8种35个融合基因。MRD阳性组中BCR-ABL1、E2A-PBX1检出率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54.5%)患儿检出41种91个突变基因,余突变基因均<5例;18例(20.5%)患儿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7例无核分裂相,正常和异常核型MRD无区别。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R-ABL1、E2A-PBX1均是B-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19 MRD阳性是B-ALL患儿OS和EFS不良的影响因素,E2A-PBX1、BCR-ABL1均对B-ALL患儿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微小残留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调控微小RNA-498/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智轶 张璇 安峰 王芹 张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可通过激活miR-498/BMI-1轴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 微小RNA-498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口腔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陈成璇 翁开枝 +3 位作者 温红 庄树铨 吴兴国 郑湧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诱导治疗中及诱导后的微小残留病(MRD)]及远期疗效[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并进一步探讨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87例B-ALL患儿中28例(2.2%)为亚二倍体核型。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P=0.004),而两组在性别比例、初诊年龄分组、早期治疗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5年EFS及OS率分别为75.0%(95%CI:66.8%-83.2%)、77.8%(95%CI:69.8%-85.8%)均低于不伴有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79.6%(95%CI:78.4%-80.8%)、86.4%(95%CI:85.4%-87.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按危险度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5年EFS及OS率均显著低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低危(LR)组[LR组EFS:91.4%(95%CI:88.4%-93.6%),P<0.001;OS:94.7%(95%CI:92.1%-96.4%),P<0.001];与除外亚二倍体核型的中危(IR)组BCP-ALL患儿相近[IR组EFS:79.4%(95%CI:74.9%-83.2%),P=0.343;OS:87.3%(95%CI:83.6%-90.2%),P=0.111];均高于高危(H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组EFS:58.7%(95%CI:52.6%-64.8%),P=0.178;OS:69.9%(95%CI:63.5%-75.4%),P=0.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诱导治疗中对OS及EFS均无显著的影响;染色体数目<40的患儿OS更低(P=0.026),但对EFS无显著影响;诱导治疗后MRD≥0.01%是更低OS及EFS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2、0.001)。结论:儿童亚二倍体核型BCP-ALL预后中等,诱导治疗后MRD≥0.01%可能为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二倍体核型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14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与前白蛋白比值 化疗 早期疗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道及回顾复习
15
作者 陶丽娜 周雪情 +1 位作者 陈洁晶 林树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959-962,共4页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T-PLL)、毛细胞白血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骨髓形态学:淋巴系异常增生,多为幼淋巴细胞,占87.0%,其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较多,呈蓝色或淡蓝色;核多呈圆形,可见凹陷,染色质较疏松,核仁大而明显,1~2个。流式细胞免疫分型:考虑为成熟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FISH检测5项均为阴性,排除其它淋巴增殖性疾病。综合患者骨髓形态学、临床表现及其它相关检查,考虑患者为B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结论: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的幼淋巴细胞是确诊的B-PLL的必要条件,B-PLL的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结果、临床表现、免疫表型、遗传学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TP53突变的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林丹娜 张晶鑫 +5 位作者 资娟 张亚芥 张文鑫 黄子涵 夏霞宇 杨丽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TP53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初诊儿童B-ALL患者194例,描述其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分析其中伴TP53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结果194例初诊B-ALL患者中9例存在TP53突变,... 目的研究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TP53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初诊儿童B-ALL患者194例,描述其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回顾分析其中伴TP53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结果194例初诊B-ALL患者中9例存在TP53突变,伴和不伴TP53突变患儿中位年龄分别为8(4~17)岁和4(0.5~15)岁(P=0.004);男女比例分别为9:0和116:78(P=0.012);常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低亚二倍体分型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伴和不伴TP53突变患儿化疗后第15、33天及巩固化疗前骨髓流式细胞学微小残留病灶(MRD)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9例TP53突变的患儿,除1例缓解后放弃治疗并失访外,8例随访至今均无病生存。伴TP53突变的患儿中1例经1疗程化疗诱导缓解失败,1例巩固治疗前流式MRD未转阴,该2例患者均为TP53体系突变,且突变频率大于30%。5例TP53体系突变患者进行了TP53的定量监测,其中1例在流式MRD转阴后TP53定量仍持续升高。结论该儿童B-ALL队列中TP53突变发生率约4.6%,男性占优势,年龄较大,起病合并低亚二倍体,早期治疗反应与不伴TP53突变的患儿无差异;TP53突变频率用于白血病MRD监测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突变 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低亚二倍体 突变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楣艳 蔡梦洁 +1 位作者 朱明清 仇惠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1例老年B-ALL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21),42.9%(9/21)和28.6%(6/21);与CAR-T回输前相比,CAR-T后一周白细胞绝对计数无显著差异,一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在CAR-T后一周和一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在CAR-T后7天显著升高,30天后显著降低(-3 d vs 7 d,P=0.007;30 d vs 7 d,P=0.000 6);首次输注CAR-T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为85.7%(18/21),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CAR-T后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1.0%,与性别、CAR-T细胞类型、费城染色体、高肿瘤负荷、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次数、LDH值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中位PFS为13个月;R/R B-ALL患者CAR-T治疗后CR率为75%(6/8),PFS率为67.5%,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回输CAR-T后复发时间平均为10.2个月。结论 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老年B-ALL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为预后差的老年B-ALL患者提供有潜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细胞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9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倩雯 张乐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及单臂研究,证明贝林妥欧单抗无论作为挽救还是巩固治疗在儿童R/R BCP-ALL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或难治 贝林妥欧单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