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活动高峰期BDS服务性能分析
1
作者 王凯 刘昂 +4 位作者 高为广 卢鋆 李子申 吴杉 王宁波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随着太阳活动的不断加剧,电离层活跃水平逐步提升,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太阳活动高峰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服务性能研究分析:评估太阳活动剧烈期间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 针对随着太阳活动的不断加剧,电离层活跃水平逐步提升,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太阳活动高峰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服务性能研究分析:评估太阳活动剧烈期间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的变化;分析磁暴事件对BDS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太阳活动高峰期BDS各类服务的性能,包括BDS广播电离层服务、基本导航定位服务、精密单点定位(PPP)服务、星基增强服务。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存在显著的双峰结构,2025年6月至2026年存在第25轮太阳活动周期的另一峰值;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电离层最终产品为基准,太阳活动高峰期间GNSS广播电离层模型精度由3.5~7.5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下降至8~20 TECU;此外,由剧烈太阳活动引起的磁暴期间,GNSS基本导航服务水平定位精度全球平均降低约20%~40%;BDS PPP服务用户精度、星基增强服务电离层可用性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太阳活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 北斗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校正模型(bdGIM) 精密单点定位(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SBAS的机载端完好性算法研究
2
作者 于耕 李浩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期98-99,共2页
用户差分距离误差、区域用户距离误差是判断差分精度能否符合系统完好性性能标准的主要参数,本文基于北斗星级增强系统在校验电离层延迟时,使用格网电离层校正模型的二次曲面拟合算法得到电离层延迟,计算用户差分距离误差、区域用户距... 用户差分距离误差、区域用户距离误差是判断差分精度能否符合系统完好性性能标准的主要参数,本文基于北斗星级增强系统在校验电离层延迟时,使用格网电离层校正模型的二次曲面拟合算法得到电离层延迟,计算用户差分距离误差、区域用户距离误差。结果表明,二次曲面拟合算法能满足机载端在飞行各阶段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与完好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星基增强系统 二次曲面拟合 用户差分距离误差 区域用户距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格网电离层模型格网点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于耕 曲歌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星基增强系统的格网电离层模型修正算法,讨论了由穿透点处的垂直延迟计算格网点处垂直电离层延迟的计算方案,并检验了格网电离层垂直延迟修正误差GIVE。结果表明,格网电离层修正算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法,...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星基增强系统的格网电离层模型修正算法,讨论了由穿透点处的垂直延迟计算格网点处垂直电离层延迟的计算方案,并检验了格网电离层垂直延迟修正误差GIVE。结果表明,格网电离层修正算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法,选取格网点附近参考站的可用数据计算出的格网点垂直延迟值更接近真实延迟值,进而有利于获得高精度的电离层改正效果,证明了电离层格网点的延迟值是建立格网模型的关键;修正误差在正常范围内,验证了算法在中国地区的可行性,也说明了GIVE算法能够以99.9%的置信度限定格网点电离层延迟改正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星基增强系统(bdsbas) 格网电离层模型 格网点垂直延迟 G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 of Geodesy Related Ionosphere from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Period of 2019—2023 被引量:1
4
作者 Zishen LI Ningbo WANG +5 位作者 Ang LIU Ang LI Heng YANG Dongshen ZHAO Xiaodong REN Andong HU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2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The ionosphere is the ionized part of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the Earth,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and forms the inner edge of the magnetosphere.It influences radio propagation significan... The ionosphere is the ionized part of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the Earth,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and forms the inner edge of the magnetosphere.It influences radio propagation significantly,such as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Meanwhile,the GNSS is also an essential technique for sensing the variation of ionosphere.During the years of 2019—2023,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geodesy scientists devoted much efforts to the geodesy related ionosphere.Due to the very limited length,the achievements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including:①The ion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s for BDS and BDSBAS;②Real-time global ionospheric monitoring and modeling;③The ionospheric 2D and 3D modeling based on GNSS and LEO satellites;④The ionospheric predictio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⑤The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for GNSS users;⑥The ionospheric related data products and class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OSPHER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bdS 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