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分层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应激障碍程度的影响
1
作者 徐欢欢 金小瑞 柳彦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分层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应激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分层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应激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接受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分层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干预前、干预后营养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昏迷程度,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应激障碍,干预期间并发症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水平,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定(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较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两组主观评定、社会功能受损、警觉性增高、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较对照组,试验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干预后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分层干预可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康复,调节血流变学指标及营养指标,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昏迷程度,降低远期应激障碍程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重症 量化评估 分层干预 血流变学指标 应激障碍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松运动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
作者 沈小燕 《拳击与格斗》 202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马拉松运动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风险、心理健康风险和社会适应风险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和实际应用,能为马拉松运动员和赛事组织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有力... 马拉松运动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风险、心理健康风险和社会适应风险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和实际应用,能为马拉松运动员和赛事组织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有力的支持。本文论述了马拉松运动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期为马拉松运动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运动 健康风险 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婧馨 杨荣 +5 位作者 刘力滴 张亚琳 宋海齐 罗健钊 朱林林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79-1184,共6页
连续性照护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高水平的连续性照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死亡率等。准确评估连续性照护是提高连续性照护水平的前提,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连续性照护的水平高低,既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改善连... 连续性照护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高水平的连续性照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死亡率等。准确评估连续性照护是提高连续性照护水平的前提,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反映连续性照护的水平高低,既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改善连续性照护,也可以协助医疗机构管理者改进治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因此,对连续性照护进行定量评估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介绍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的概念及应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分类介绍了常见的连续性照护定量评估指标,并归纳总结了指标的应用疾病和应用人群,同时分析了现存指标的局限性以及以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旨在为国内研究人员选择应用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 全科医学 定量评估 测量指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学科评估指标与体系分析
4
作者 武敏 姚红梅 +8 位作者 丁凡 黄欣 段合真 韦唯 董潇妮 陈敏 李玉佩 李宇婧 马欣 《医院管理论坛》 2025年第2期42-46,共5页
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科评估则成为驱动这一进程不断向前的重要杠杆。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医院现行学科评估体系的深入比较与分析,系统梳理评估方法、一级与二级指标框架,以... 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科评估则成为驱动这一进程不断向前的重要杠杆。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医院现行学科评估体系的深入比较与分析,系统梳理评估方法、一级与二级指标框架,以及过往研究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一级与二级指标设置的优化建议,开展医院学科评估工作,全面考量学科运行效率,并创新性地增设过程性指标与文化指标,以强化对学科发展动态与内在动力的评估,为构建全面、有效,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学科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5
作者 刘浩 肖书成 +1 位作者 李佳宜 张焱翔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类指标权重整体较高,食堂建设类指标权重整体较低,符合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实际,将以往评估模糊性有效转变成量化分析,能够为部队制定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导旅 AHP 伙食保障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资源的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材料为例
6
作者 丁石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关于语言活力评估方面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中提出的9项评价语言濒危程度的指标体系。中国语言学界一般主要基于已有语言群体的语言功能、语言活力分项计量测试、语... 关于语言活力评估方面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中提出的9项评价语言濒危程度的指标体系。中国语言学界一般主要基于已有语言群体的语言功能、语言活力分项计量测试、语言濒危程度等进行分类评估。本文基于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濒危语言评估指标和近期其他相关成果初步梳理和可行性评估,结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研专项任务调查实践和相关调查材料,建构了以发音合作人的遴选、音系特点、词汇采集的数量和质量、语法结构、话题内容、口头文化的样式与质量等为核心指标的活态语言活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基于统一规范的语料资源调查材料进行语言活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简明实用,且兼顾了各语言的复杂性及内部各方言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可为基于语料资源的语言活力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或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资源 语言活力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中适应性评估指标和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梁娟 夏凡 +3 位作者 张睿 金鑫 姚孝元 李永红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46-254,共9页
目的采用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梳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中的适应性评估指标和方法。方法检索了7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纳入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中考虑适应性评估的原始研究,提取并汇总研究国... 目的采用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梳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中的适应性评估指标和方法。方法检索了7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纳入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研究中考虑适应性评估的原始研究,提取并汇总研究国家(地区)、健康结局、适应性指标和方法等内容,对适应性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遵循Scoping Review规范实施步骤,文章撰写参考PRSIMA-SCR声明。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全部为原始研究性文章。适应性评估指标包括温度阈值(87%)和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斜率(13%);适应性评估方法分为六种,分别为温度阈值位移(48%)、斜率改变(12%)、温度阈值位移与斜率改变相结合(24%)、模拟暴露反应关系(8%)、基于历史数据量化适应(4%)、建立最小死亡温度(MMT)的预测模型(4%)。结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预估中最常用的适应性评估指标是温度阈值,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温度阈值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健康风险预估 适应性评估 指标和方法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8
作者 曹晓明 李心怡 +1 位作者 何涛 罗九同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如何对区域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时代所需。该文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建设为背景,梳理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估趋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估模式,在调研分析...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如何对区域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时代所需。该文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建设为背景,梳理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估趋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估模式,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水平的关联要素,进而构建了融合理论层、数据层和实践层的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水平评估F-CIPP模型,并设计了指标体系,提出了四点应用建议。该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指向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诊断,另一方面为其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向指引,以促进各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信息化教学 评估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评估模型实证研究
9
作者 刘冀昆 王成虎 +1 位作者 王明玉 高桂云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选取是实现林火扑救现场监测预警的重要前提,基于常见林火监测指标建立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评估模型,可为林火扑救应急监测预警基础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典型林火监测案例,分析林火应急监测指标特性,并... 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选取是实现林火扑救现场监测预警的重要前提,基于常见林火监测指标建立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评估模型,可为林火扑救应急监测预警基础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典型林火监测案例,分析林火应急监测指标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评估模型中的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森林火灾应急监测指标评估模型。评估模型首先利用17个典型森林火灾监测案例中使用的49个指标进行合理性验证后,再对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危险性等级评价模型中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气温、风速、可燃物密集度在评估模型中得分较高,可用于执行应急监测任务。应急监测指标模型的提出,对规范应急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应急监测前期装备研发中指标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应急监测 监测指标 层次分析法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户中断和错时可调节潜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0
作者 陶岩 睢媛媛 +2 位作者 南钰 冉博路 张姝 《电工技术》 202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前对于电力用户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大多只考虑了一种负荷调节方式,指标体系设置的特征参数较少,只能评估某一种潜力的大小,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不够全面,因此不能综合地评估用户负荷可调节潜力。为此,基于不同时间尺... 目前对于电力用户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大多只考虑了一种负荷调节方式,指标体系设置的特征参数较少,只能评估某一种潜力的大小,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不够全面,因此不能综合地评估用户负荷可调节潜力。为此,基于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负荷调节方式,在对工业用户负荷数据特性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建立中断和错时2种负荷调节潜力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表征工业用户可调节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潜力 错时潜力 可调节潜力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间歇性缺氧相关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葵 郭华 崔小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126,共8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由其引发的夜间间歇性缺氧与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有密切关系,因此,探索简单、可靠而全面的夜间间歇性缺氧评估指标,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目前夜间间歇性缺氧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由其引发的夜间间歇性缺氧与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有密切关系,因此,探索简单、可靠而全面的夜间间歇性缺氧评估指标,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目前夜间间歇性缺氧相关指标的不同评估方法,包括表征间歇性缺氧的频率(氧饱和度下降指数)、持续时间(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饱和度损伤时间)、低氧幅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等单项评估指标及低氧负荷、低氧负荷指数、低氧负担、睡眠呼吸障碍指数等综合性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间歇性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与指标构建
12
作者 任雯君 倪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开展绩效评估是监测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成效的重要手段,具有平衡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协调内部资源跨界配置、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基于高质量、重产出、专业化的“三位一体”价值取向,借助平衡记分卡理论... 开展绩效评估是监测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成效的重要手段,具有平衡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协调内部资源跨界配置、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基于高质量、重产出、专业化的“三位一体”价值取向,借助平衡记分卡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服务贡献、满意程度、运行管理、联合体成长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协同先行、整体推进、构建生态三方面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绩效评估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市域产教联合体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3
作者 郭利田 武晓亮 +3 位作者 王占 梁志杰 雷蕾 宋晔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7,197,共9页
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广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构建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估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效益的前提。基于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需求,从太阳能、风能2个方面分析我国轨道交通新能源... 新能源应用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广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影响。构建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估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效益的前提。基于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需求,从太阳能、风能2个方面分析我国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的自然禀赋情况;在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发展现状基础上,根据非电气化和电气化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分别提出轨道交通能源供给清洁化、资产绿色能源化发展趋势,明确了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的未来场景;最后界定了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主要利益诉求,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维度识别了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效益元素集合,研究提出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能源应用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4
作者 李方震 李海军 +1 位作者 刘宗明 周圆心 《城市地质》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北京地区第四系松散层适宜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基岩层开发利用难度较高,具备条件时可作为超深层地下空间战略储备资源。根据危害程度和防治难易程度对地质安全风险要素进行分类研究,其中风险较大的地质安全风险要素为活动断裂、地... 北京地区第四系松散层适宜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基岩层开发利用难度较高,具备条件时可作为超深层地下空间战略储备资源。根据危害程度和防治难易程度对地质安全风险要素进行分类研究,其中风险较大的地质安全风险要素为活动断裂、地裂缝和岩溶塌陷,风险中等的地质安全风险要素为地面沉降和砂土液化。聚焦城市规划建设对地质成果的需求,参考现有标准规范并结合城市地质工作实践,根据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同深度,建立了浅层(地下0~10 m)、次浅层(地下10~30 m)、次深层(地下30~50 m)、深层(地下50~120 m)的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地质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体系 评估指标 城市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肝功能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田和鑫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检测所有试验者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 目的: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检测所有试验者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体蛋白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比两组各指标水平。结果:血脂指标对比,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其余血脂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重度、中度、轻度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测定,可有效诊断疾病,并评估病情,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血脂指标 肝功能指标 诊断 病情评估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院(系)教学工作运行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6
作者 杨仓军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路径。对此,结合高职二级院(系)的实际教学监控需求,并借鉴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理念,提出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教学质量...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路径。对此,结合高职二级院(系)的实际教学监控需求,并借鉴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理念,提出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基于数字环境、以教学过程为焦点、实时互动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考核监控机制,为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课程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院(系) 教学质量 评估指标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vivo软件对城市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7
作者 李家 朱慧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10-13,共4页
韧性理念的融入为城市治理开拓了新思路,文章基于Nvivo软件对国内外韧性城市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城市韧性评价的指标类型并对指标词频进行排序,最终构建了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制度韧性、生态韧性、空间韧性6个目标层,22... 韧性理念的融入为城市治理开拓了新思路,文章基于Nvivo软件对国内外韧性城市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城市韧性评价的指标类型并对指标词频进行排序,最终构建了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制度韧性、生态韧性、空间韧性6个目标层,22个准则层和38个指标层。为定量评估韧性城市打下基础,同时为城市安全韧性的量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Nvi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SPON的杭州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实践
18
作者 谢语秋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规划实施评估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的重要环节。在CSPON试点建设的过程中,面对规划实施评估场景建设的新要求,本文建立了“年度体检+实时监测+专题评估”的杭州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和开发了面向CSPON的杭... 规划实施评估是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的重要环节。在CSPON试点建设的过程中,面对规划实施评估场景建设的新要求,本文建立了“年度体检+实时监测+专题评估”的杭州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和开发了面向CSPON的杭州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模块,以场景建设为驱动,搭建了年度城市体检评估场景、实时动态监测场景和人地耦合专题场景。杭州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块的建设实践可以为其他城市建设规划实施评估场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估 应用场景 指标体系 CSPON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健康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
19
作者 唐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对中小河流健康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文章建立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内流域面积在3000km^(2)以下河流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总体处于亚健康程度,综合指数在0.39~0.69之间;而西北部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程度... 为对中小河流健康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文章建立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内流域面积在3000km^(2)以下河流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辽东南地区中小河流总体处于亚健康程度,综合指数在0.39~0.69之间;而西北部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程度较差,总体处于不健康程度。各类评估指标中河流脉动指数和河岸稳定性对于中小河流健康程度影响较高。研究成果对辽宁省中小河流系统治理总体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程度评估 指标体系 中小河流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rini评估下分层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魏小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Caprini评估下分层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昏迷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 目的:探讨与分析Caprini评估下分层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昏迷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Caprini评估下分层护理,观察时间为10天。记录两组患者意识状态、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10天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更低(P<0.05);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GCS评分更高(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实施Caprini评估下分层护理能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营养指标,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昏迷 Caprini评估 分层护理 意识状态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