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1
作者 Lei Wang Xinjiang Zhang +11 位作者 Bowen Feng Shuai Zhang Yanfeng Zheng Chen Xin Chong Su Fang Wang Mozheng Wu Jinling Zhang Yuqi Liu Liang Li Chris Zaslawski Peijing Rong 《Sc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A review was undertaken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and related devices for TEAS,with the aim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st... A review was undertaken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and related devices for TEAS,with the aim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The articles related to TEAS and instruction of devices for TEAS were searched using the EMBASE,MEDLINE,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with the time period from inception to July 18,2023.In the absence of a parameter description of the stimulators,a multime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output voltage,resistance,and current.Thirty-two related devices for TEAS were obtained.The safety parameters ofmost devices were neither clearly defined,nor standardized,and in some cases weremissing.There was a noticeable disparity in the upper safety limits of the output current among the devices.The sizes of the skin electrode pads as well as the lengths of the electrode connecting wires of most devices were not clearly indicated.Acupoints 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uman body,including the upper limbs,head,auricle,chest,abdomen,trunk,and lower limbs,required different maximum tolerable current intensities and current densities.It is important to indicate comprehensive output/safety parameters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for devices for TEAS to meet the need of global distribution,achieve precis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t different acupoints across the human body,and allay any safety concern of national therapeutic device authorities,the regulators,manufacturers,and end u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ACUPOINT Device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basic safety Essential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医院在用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东 唐振宏 韩溟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0期128-129,135,共3页
本文对陕西省11个地市的三级医院在用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医院在用的生物安全柜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性能质量 生物安全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与中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常永亨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正确理解"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为加强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提供参考。方法着重分析了"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针对的客体;全寿命周期的概念;预设用途的概念。结果与结论制订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 目的正确理解"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为加强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提供参考。方法着重分析了"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针对的客体;全寿命周期的概念;预设用途的概念。结果与结论制订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填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空白,理顺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关系,强化企业责任,简化行政手续,使符合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的医疗器械能及时用于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制修订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 客体 全寿命周期 预设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部件安全关键度研究
4
作者 吴穹 刘权超 金辉 《医疗装备》 2010年第12期1-4,共4页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机理,将影响医疗器械部件安全关键度的因素合理的分为几个指标。利用部件失效的时间特性、部件间的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了调整;并运用分析工具,如FTA、FMEA等对其进行了分析、量化;最后对医疗器械部件的安全关键度进行...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机理,将影响医疗器械部件安全关键度的因素合理的分为几个指标。利用部件失效的时间特性、部件间的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了调整;并运用分析工具,如FTA、FMEA等对其进行了分析、量化;最后对医疗器械部件的安全关键度进行了综合求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事故发生机理 部件失效 相关性 安全关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TF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在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非 袁鹏 +2 位作者 迟戈 杨牧 魏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4期1-8,26,共9页
目的:研究GHTF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GHTF第一工作组发布的技术文件及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医疗器械符合性评价原则、证明医疗器械安... 目的:研究GHTF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GHTF第一工作组发布的技术文件及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医疗器械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医疗器械符合性评价原则、证明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要求符合性的技术汇总文件(STED)。结果与结论:GHTF主张以"安全性能基本要求"为核心,以技术汇总文件STED为统领,从而保证注册审查工作的系统性,这是当今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管理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我们应制定符合国情的"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研究行之有效的注册审查体系,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TF 医疗器械 安全与性能基本要求 技术汇总文件 注册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戚霁 赵金币 +2 位作者 徐勇超 杨罡 刘志友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基于证据理论构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从人员、设备、环境和制度4方面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证据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医疗器械差异化管理。选取医... 目的:基于证据理论构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从人员、设备、环境和制度4方面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证据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医疗器械差异化管理。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330件(台)常规医疗器械,按照不良事件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85件(台)]和观察组[1173件(台),包含对照组中928件(台)和新增加的245件(台)],对照组采用实例统计方法制定传统防控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证据理论方法制定多级防控管理模式。自制调研问卷调研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满意度,对比两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以及临床使用安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085件(台)医疗器械中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诊断相关科室使用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67%、1.91%、3.09%和1.79%,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7,χ^(2)=9.347,χ^(2)=5.552,χ^(2)=20.270;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占比分别为20.20%、19.01%、27.71%、13.38%和19.69%,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9,χ^(2)=4.636,χ^(2)=5.700,χ^(2)=11.166,χ^(2)=38.101;P<0.05);器械使用人员对观察组医疗器械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内容、方法和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92.99±5.03)%、(90.56±5.79)%和(93.40±5.24)%,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5,t=3.778,t=6.289;P<0.05)。结论:基于证据理论的多级防控模式能够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和风险等级,改善其临床使用安全性,提升诊疗活动中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安全风险分析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基本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DRF组织《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内容简介及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嘉怿 吴琨 +1 位作者 刘斌 张世庆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IMDRF组织修订《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基本原则》),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认识的统一。为加强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科学性,加深对《基本原则》的理解,对《基本原则》进行介绍,重点阐述其在我国医疗器械注... IMDRF组织修订《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基本原则》),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认识的统一。为加强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科学性,加深对《基本原则》的理解,对《基本原则》进行介绍,重点阐述其在我国医疗器械注册法规体系中的作用,以及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风险受益判定以及注册申报的联系,分析其在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促进《基本原则》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安全和性能 风险 受益 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阶段区域性在用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辉 刘立科 +1 位作者 张成 刘东鸣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该文基于现行法律法规的变化,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在用医疗器械发展的基本形势,并结合2016年度对本省各地市医疗机构部分在用医疗器械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在用医疗器械 安全与性能 医疗器械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设备中应用IT类电源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新颖 《数字通信》 2013年第2期59-61,共3页
简述了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类设备与医疗类设备中关于电源部分的差异,包括电介质强度、漏电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等。通过分析电气安全法规要求的要素,并以IT类电源应用于医用超声系统的实例,阐明了IT类电源在医疗产品设计和... 简述了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类设备与医疗类设备中关于电源部分的差异,包括电介质强度、漏电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等。通过分析电气安全法规要求的要素,并以IT类电源应用于医用超声系统的实例,阐明了IT类电源在医疗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需要研发和测试的指标。医疗设备的设计开发、产品测试及实际应用均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电源 医疗设备 电气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反馈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要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丽 蒋硕 +6 位作者 陈甜甜 牟鹏涛 田佳 陈一依 丁锡燕 张在爱 张克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分析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要点,对此类设备的研发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应用目的和结构组成,分别从电气安全和性能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了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 目的 分析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要点,对此类设备的研发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应用目的和结构组成,分别从电气安全和性能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了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在标记、内部电路结构、部件之间的连接、脑电信号评价指标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结论 深入分析基于脑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性能评价要点,对此类设备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康复医疗器械 安全性能 评价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医疗设备硬件系统功能安全的有效方法(英文)
11
作者 KIM Gi-young WANG Da-wei +1 位作者 PARK Ho-joon JANG Joong-soon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2期27-33,15,共8页
A medical device is an instrument that includes components,parts,or accessories to diagnose or treat patients.Since the complexity of medical devices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functional safety and basic safety ar... A medical device is an instrument that includes components,parts,or accessories to diagnose or treat patients.Since the complexity of medical devices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functional safety and basic safety are required to ensure the overall device safety.Functional safety is part of the overall safety that relates to the equipment under control(EUC)and to the EUC control system that depends on the correct functionality of the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E/E/PE)safety-related systems.This study proposes approach methods to functional safety of medical devices for which it is important to correctly identify the safety functions and the 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is identified focusing on the safety function.The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E/PE systems is defined as the safety function of the functional safety.The target SIL of the essential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otential risk levels,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rules of medical devices.This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pulse oximeter as a case study.The target SIL for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power-failure alarm condition is determined to be SIL1.The target SILs of other functions are determined as S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safety medical device essential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 rule safety function pulse oxi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春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9期14-17,共4页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DSP)的基本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实现。
关键词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DSP) MDSP原理 实验方法确认 产品家族 最坏情况 性能实验 工艺验证 稳定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0601-1:2005(通标3.0)应用于欧盟医疗器械监管时48个常见问题和解答
13
作者 孙卓惠 陈蓓 金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2年第9期40-46,共7页
IEC 60601-1:2005(通标3.0)自2005年发布以来,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转换和采纳。欧盟于2012年6月1日结束了使用该标准的过渡期,取代了IEC60601-1:1988(通标2.0),正式用于医疗器械指令(MDD)中基本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本文介绍了欧... IEC 60601-1:2005(通标3.0)自2005年发布以来,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转换和采纳。欧盟于2012年6月1日结束了使用该标准的过渡期,取代了IEC60601-1:1988(通标2.0),正式用于医疗器械指令(MDD)中基本要求的符合性验证。本文介绍了欧盟在执行通标3.0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欧盟专家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计9个方面,48个问题。欧盟专家组的解答在欧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目前我国正在转化通标3.0,相信该文对制造商、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0601—1 MDD 93/42/EEC 医用电气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医疗器械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欧盟和加拿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差异对比及分析
14
作者 王超楠 付强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5年第1期32-36,87,共6页
本文针对中国、欧盟和加拿大医疗器械(除创新产品外)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差异进行比较和研究。经差异对比及分析,虽然各国医疗器械注册流程侧重点不同,但根据其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严格按要求递交注册申报资料都能保证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 本文针对中国、欧盟和加拿大医疗器械(除创新产品外)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差异进行比较和研究。经差异对比及分析,虽然各国医疗器械注册流程侧重点不同,但根据其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严格按要求递交注册申报资料都能保证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申报资料 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 医疗器械分类 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CE技术文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注册核心概念及其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非 陈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9期8-11,16,共5页
目的: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的核心概念及其关联,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医疗器械注册的核心概念及其关联进行研究,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符合标准与安全有效、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 目的:研究医疗器械注册的核心概念及其关联,为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医疗器械注册的核心概念及其关联进行研究,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符合标准与安全有效、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以及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与现场核查。结果与结论:医疗器械注册是对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安全、有效不是符合标准,而是符合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技术审评是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呈现的证据。为完整地评价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应加强技术审评与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注册 安全有效 安全有效基本要求 注册申报资料 技术审评 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