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治疗中枸橼酸托替布的应用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付昌鸿 李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研究枸橼酸托替布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1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 研究枸橼酸托替布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15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枸橼酸托替布治疗,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疾病活动度(BASDAI)及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CRP、ESR水平、BASFI评分、BASDAI评分及SF-36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托替布治疗显著改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水平、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枸橼酸托替布 bath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 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洪仪慧 黄萍 刘圣徽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108例)与对照组(104例)。联合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联合骨痛灵酊外敷方法,对照组采用骨痛灵酊外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SDAI)、炎症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2、6、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ASFI、BASDAI评分及BMP-2、MMP-3、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穴位注射与骨痛灵酊外敷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BASDAI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脊柱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穴位注射 骨痛灵酊 强直性脊柱 血清症因子 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及HLAB_(27)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华东 赵冰 周广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的性别、病程与HLAB27的关系,以及HLAB27与病情的关...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的性别、病程与HLAB27的关系,以及HLAB27与病情的关系,采用BASDAI和BASFI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病程之间差异不大;不同组中医证型间的HLAB27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BASDAI和BASFI存在显著差异(P1=0.532,P2=0.664);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患者BASDAI和BASFI高于阴性患者,病情重于阴性患者;各中医证型与BASDAI和BASFI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HLAB27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HLAB27有可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活动和病程发展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医证型分布 HLAB27 bath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华东 周广军 +1 位作者 赵冰 朱建贵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间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证型分布 bath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DAS、RAPID3及BASDAI病情活动性指标判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度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路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活动效果判断中应用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与日常评估指数(RAPID3)病情活动性指标的有效性。方法 7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患者病情活动度指标与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患者的ASDAS... 目的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活动效果判断中应用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与日常评估指数(RAPID3)病情活动性指标的有效性。方法 7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患者病情活动度指标与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患者的ASDAS、RAPID3及BASDAI情况。结果 BASDAI<4为37例,有13例患者RAPID3为0~3.0、5例患者RAPID3为3.1~6.0、8例患者RAPID3为6.1~12.0、11例患者RAPID3为12.1~30.0;BASDAI>4为36例,无一例患者RAPID3为0~3.0、1例患者RAPID3为3.1~6.0、1例患者RAPID3为6.1~12.0、34例患者RAPID3为12.1~30.0。BASDAI<4为38例,9例患者ASDAS-C反应蛋白(CRP)<1.3分、11例患者ASDAS-CRP为1.3~2.1分、14例患者ASDAS-CRP为2.1~3.5分、4例患者ASDAS-CRP>3.5分;BASDAI>4为35例,无一例患者ASDAS<1.3分、1例患者ASDAS为1.3~2.1分、10例患者ASDAS-CRP为2.1~3.5分、24例患者ASDAS-CRP>3.5分。BASDAI<4时,RAPID3在0~3.0、12.1~30.0两个阶段患者较多,与另外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AS-CRP>3.5例数相对较少,与其他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ASDAI>4时,RAPID3在12.1~30.0患者较多,与其他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AS-CRP在2.1~3.5、>3.5两个阶段例数较多,与另外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判断中,相较于RAPID3与BASDAI,ASDAS判断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活动性指数 活动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判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龚家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采用ASDAS、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对患者的活动度进行分析评价。对患者...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采用ASDAS、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对患者的活动度进行分析评价。对患者进行活动度评分过程中,主要采用基于血沉(ESR)计算的ASDAS(ASDAS-ESR)、基于C反应蛋白(CRP)计算的ASDAS(ASDAS-CRP)和BASDAI共3种计算方式。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计算后,ASDAS-ESR(2.6±1.1)分;ASDASCRP(2.4±1.2)分;BASDAI(3.7±2.5)分,患者总体评分(5.1±2.7)分,医生总体评分(3.2±1.9)分。ASDASCRP升高的患者22例,占36.7%,ASDAS-ESR升高的患者13例,占21.7%。ASDAS-CRP计算后得到的精度比较高,且与患者病情活动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明显优于BASDAI,ADSAS相比BASDAI更能够反映患者的活动度情况。结论临床上采用ASDAS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性,获得了非常理想的评价结果 ,为患者诊断病情提供了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度评分 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数 判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洪峰 肖卫国 +5 位作者 侯平 王晓菲 李舒帆 鲁静 蒋力 张晓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年龄16~50岁,平均病程0.5~8.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来氟米特分别按体重>50kg或<50kg,在治疗开始的3d给予负荷剂量...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年龄16~50岁,平均病程0.5~8.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来氟米特分别按体重>50kg或<50kg,在治疗开始的3d给予负荷剂量50mg/d或40mg/d,在此之后的维持量分别是50mg/周或40mg/周。柳氮磺胺吡啶0.75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及18个月,做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血沉、肝功、肾功及尿沉渣。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0个月、18个月做骶髂关节CT及其它受累关节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共36例随访至18个月。在3个月与治疗前,6个月与3个月、12个月与6个月、18个月与12个月的比较中,BAS-DAI、BASMI及ESR均明显下降(P<0.01)。CT及X线平片未发现加重。不良反应包括短暂的、轻度的口腔溃疡(n=2)、白细胞减少(n=3)、高血压(n=2)、转氨酶升高(n=6),不适(n=1)。结论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来氟米特 bath强直性脊柱活动性指数 bath强直性脊柱测量指数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Bath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倩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过程中对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的影响,评价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的干预作用。方法:病例随机分为3组:隔药灸组、普针组和云克组。治疗3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组A...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过程中对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的影响,评价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的干预作用。方法:病例随机分为3组:隔药灸组、普针组和云克组。治疗3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组AS患者的Bath活动指数BASDAI和功能指数BASFI。结果:治疗后隔药灸组与云克组在BASDAI和BASFI方面比较均P<0.05,其它各组两两比较P>0.05。结论:隔药饼灸配合云克治疗AS在降低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方面,优于单独云克治疗,是辅助治疗AS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肝肾亏虚 bath指数评价 隔药饼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对BASDAI评分与BMP-2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覃泱 石宇红 +1 位作者 杨峻 莫远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17-120,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及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益赛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扩胸度)、症状及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实验室指标[血清白介素(IL-17)、BMP-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χ^(2)=5.541,P=0.019)。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脊柱活动度、扩胸度大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VAS、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IL-17、BMP-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507,P=0.034)。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益赛普治疗AS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晨僵时间,改善脊柱活动度,降低关节损伤及疼痛程度,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病情,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雷公藤多苷 益赛普 疗效 bath强直性脊柱疾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BASDAI和mini-BASDAI对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旭娜 李晏 +2 位作者 张胜利 朱剑 黄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评价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改良的BASDAI即mini-BASDAI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情活动度时的价值。方法根据是... 目的评价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改良的BASDAI即mini-BASDAI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情活动度时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有外周关节受累,将患者分为P+组(有外周关节受累)和P-组(无外周关节受累)。采用BASDAI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省略BASDAI中的第3、4个问题计算出mini-BASDAI。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4例AS患者。有P+组的患者其各项炎症指标(BASDAI、mini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血沉、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P-组患者。两组mini-BASDAI值均高于BASDAI,但两者与其他疾病活动度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无差异,如医生总体评价与BSADAI的相关系数为0.703,与mini-BASDAI的相关系数为0.696,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基本相同。结论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AS患者病情活动度时,mini-BASDAI并不优于BASDAI;BASDAI仍然是最有效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强直性 病情活动 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标 改良的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标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寒、热不同证型的骨密度与疾病活动度特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孔维萍 朱笑夏 +3 位作者 金玥 陶庆文 邬巧玲 阎小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不同辨证分型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45例肾虚督寒证、45例肾虚湿热证的A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ESR、CRP、BASDAI、BASFI、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寒、热不同辨证分型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特点。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45例肾虚督寒证、45例肾虚湿热证的A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ESR、CRP、BASDAI、BASFI、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应用双能X法检测腰椎、股骨骨密度(BMD),超声法检测双侧足跟BMD,分析寒热证型之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及寒热证型患者骨密度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寒热两组的ESR、CRP、BASDAI、腰椎BMD、股骨颈BMD、左跟骨BMD存在显著差异(P<0.05);肾虚督寒证组左跟骨BMD与年龄、指地距呈负相关(P<0.01);肾虚湿热证组股骨颈BMD与ESR、CRP、指地距呈负相关(P<0.05),左跟骨T值与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呈负相关(P<0.01)。结论:肾虚督寒证AS患者的骨密度、疾病活动度较肾虚湿热证患者减低,提示肾虚督寒证患者治疗上要注重扶正药物的应用,肾虚湿热证患者治疗上要注重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医证型 骨密度 bath强直性脊柱活动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藤安脊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肾虚瘀阻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荣良 秦松林 +3 位作者 李卫勇 高媛 张皓 齐堉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六藤安脊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肾虚瘀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活动期肾虚瘀阻型A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六藤安脊汤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患者口服模拟中药汤... 目的:观察六藤安脊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肾虚瘀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活动期肾虚瘀阻型A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六藤安脊汤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患者口服模拟中药汤(焦糖)和柳氮磺吡啶,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西医AS评估工作组(ASAS)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主要疗效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患者对病情总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次要疗效指标中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体征、指地距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体征、指地距、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观察组ASAS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六藤安脊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肾虚瘀阻型AS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藤安脊汤 柳氮磺吡啶 强直性脊柱 肾虚瘀阻 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数 bath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 中医证候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7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滇恬 李晓琳 +4 位作者 齐晨越 袁琳 夏丽萍 沈晖 鲁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7(IL-27)的水平,探讨其在AS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AS患者9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27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 目的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7(IL-27)的水平,探讨其在AS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AS患者9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27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结果 AS患者组血清IL-27水平为(603.4±76.2)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3.4±5.9)pg/mL,P<0.001];且血清IL-27水平与ESR、CRP及BASDAI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6、0.299、0.218,P分别为0.003、0.004、0.040)。结论 IL-27可能参与了AS炎症与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白细胞介素27 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振全 李振杰 +1 位作者 卓士雄 黄梓基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蠲痹汤,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周、4周、12周的...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蠲痹汤,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周、4周、12周的总体背痛评分、PGA评分、BASDAI评分、BSAFI评分、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以及CRP、ESR等指标,并监测2组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和具体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达ASAS20疗效标准的比例为90.0%,对照组为69.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和12周后总体背痛评分、PGA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PGA和BASD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和12周后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度、指地距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RP、ES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AS,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疗效更好,且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西医结合疗法 蠲痹汤 非甾体类抗 bath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BAS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及对BASFI、BASDA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佳 梁翼 +1 位作者 李敏 余文景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 观察运动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 目的 观察运动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ASDAI)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78例AS肾虚督寒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缓释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疼痛关节数)、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中医证候积分、BASFI和BASDAI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炎症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BASFI和BASDI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疗效好,能明显改善BASFI、BASDA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运动针法 脊柱 强直性 巴氏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 巴氏强直性脊柱疾病活动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TLR-4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毋静 于清宏 +3 位作者 曲源 廖泽涛 魏秋静 古洁若 《新医学》 201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TLR-2和TLR-4在AS患者PBM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为AS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两组受检者PBMC中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AS组TLR-2 mRNA、TLR-4 mRNA表... 目的:探讨TLR-2和TLR-4在AS患者PBM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为AS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两组受检者PBMC中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AS组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9±1.43、0.60±0.7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6±0.04、0.06±0.39(P均<0.05)。AS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为12.0±8.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5±2.1(P<0.05)。AS患者的BASDAI、BASFI与TLR-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9、0.664,P<0.01);AS患者的BASDAI与TLR-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7,P<0.01)。结论:AS患者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并与其自身疾病活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TLR-4或许可以作为评估AS病情活动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TOLL样受体 bath强直性脊柱疾病活动指数 bath强直性脊柱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调节及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军 陈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得其成为移植领域和治疗自身性免疫疾病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水平以及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得其成为移植领域和治疗自身性免疫疾病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水平以及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28例),分别进行免疫及生物剂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学指标、病情活动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和76%,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随访12个月,两组的血沉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情活动指数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且治疗后3个月开始,观察组病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注射外渗现象,经重新选择血管后顺利完成注射。2例患者出现轻微发热现象,经积极物理降温之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4)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强制性脊柱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并有效减轻组织损伤,不良反应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强直性 脐带 间质干细胞移植 免疫调节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强直性脊柱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水平 病情活动指数评分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8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亮 刘炬 李学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8(IL-3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设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 目的探讨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8(IL-3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设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比率、IL-38、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两组IL-38、IL-17、IL-10、CRP、ESR水平和Th17、Treg细胞比率,分析IL-38水平与Th17、Treg细胞比率和IL-17、IL-10、CRP、ESR之间的相关性,并记录AS患者巴氏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ASDAS)评分,分析其与IL-3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L-17、CRP、ESR、Th17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IL-38、Treg细胞比率、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8水平与AS患者IL-17、CRP、ESR、Th17细胞比率呈负相关,与Treg细胞比率、IL-10呈正相关(P<0.05);AS患者BASDAI评分为(3.50±1.11)分,ASDAS评分为(2.96±0.67)分。IL-38与AS患者BASDAI、ASDA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S患者中IL-38水平降低,其与患者病情活动、炎症活动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白细胞介素-38 巴氏bath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指数 红细胞沉降率 强直性脊柱病情活动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静波 李小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采取推拿以及针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0月—2018年8月,病例数为2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目的研究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采取推拿以及针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0月—2018年8月,病例数为2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SDAI指数以及BASF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SDAI指数以及BASF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推拿联合针刺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推拿 强直性脊柱 效果 病情活动指数 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椎旁肌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成毅 李青 +6 位作者 梁道臣 张爱明 梅治 范志丹 姚海燕 姚万向 张非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椎旁肌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标准的活动期患者,手术剥离腰2、3椎体后方的多裂肌在棘突、乳突及横突上的止点,达到松解胸腰段及腰骶段椎旁肌... 目的探讨脊柱椎旁肌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标准的活动期患者,手术剥离腰2、3椎体后方的多裂肌在棘突、乳突及横突上的止点,达到松解胸腰段及腰骶段椎旁肌的目的。分别于术前、术后2、6、12、24周、1年、2年,观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炎症指标,同时对AS病情活动性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AS测量指数(BASMI)、AS健康综合指数(BAS-G)进行评估,最终评价患者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CRP、ESR、BASDAI、BASFI和BAS-G一直维持在平稳水平,患者评价优良率86.3%。结论脊柱椎旁肌松解术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指标,缓解腰背疼痛、晨僵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松解术 AS病情活动性指数 AS功能指数 AS测量指数 AS健康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