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通贤龚氏的科举成就与社会贡献
1
作者 孙清玲 王路宝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5-15,共11页
通贤龚氏是明清福州的名门望族,主要以科举、循吏、著述和藏书而闻名。明清两代,共繁衍二十代,在科举方面,从第四世开始发力,截至光绪九年(1883),有科举功名者多达91人。该家族在科举道路上的成长,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政治业绩方面,... 通贤龚氏是明清福州的名门望族,主要以科举、循吏、著述和藏书而闻名。明清两代,共繁衍二十代,在科举方面,从第四世开始发力,截至光绪九年(1883),有科举功名者多达91人。该家族在科举道路上的成长,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政治业绩方面,出现清前期龚其裕、龚嵘、龚一发、龚景瀚祖孙四世写入清史循良传的盛况;在文化贡献方面,明朝中后期的状元龚用卿、清朝后期的进士龚易图是其佼佼者,尤其是龚易图所藏的十万卷图书,堪称近代闽中藏书之最,且成为今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福州通贤龚氏 科举家族 清史循良传 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瑞思想的多元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阎韬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具有执法不阿的精神,也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理想。面对明中后期皇帝、官僚的腐败,他力主恢复洪武旧制,以明初的简朴来加以治疗。与此同时,他又顺应工商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视物质利益,提高工商地位,推尊具有启...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具有执法不阿的精神,也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理想。面对明中后期皇帝、官僚的腐败,他力主恢复洪武旧制,以明初的简朴来加以治疗。与此同时,他又顺应工商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视物质利益,提高工商地位,推尊具有启蒙意义的王学,批评作为正统思想的朱子学。复旧与趋新在他思想中结合在一起,新思想使他走到了近代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海瑞思想 清官 儒家 多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明清官式建筑溯往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其亨 李婧 《建筑师》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明清官式建筑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营造学社在开展大规模田野考察找寻早期建筑的同时,仍然持续进行明清官式建筑测绘与研究。本文以这一学术活动及相关成果为线索,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与技术路线,阐明测绘在明... 明清官式建筑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营造学社在开展大规模田野考察找寻早期建筑的同时,仍然持续进行明清官式建筑测绘与研究。本文以这一学术活动及相关成果为线索,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与技术路线,阐明测绘在明清建筑研究与保护领域发挥的作用,以期深化对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理路的认识,汲取宝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明清官式建筑 测绘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理想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春萌 李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元代以后由于法制的沦丧,加剧了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明清时期民众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和呼唤,通过文人创作的小说反映出来。这些作品对公平公正、惩恶除暴、清官执法、守法护法等方面的理想探索,彰显出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特有的思想价值... 元代以后由于法制的沦丧,加剧了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明清时期民众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和呼唤,通过文人创作的小说反映出来。这些作品对公平公正、惩恶除暴、清官执法、守法护法等方面的理想探索,彰显出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特有的思想价值和护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法制小说 惩恶扬善 清官意识 理想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职能看明清官修史学
5
作者 向燕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 明清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庞大的历史著作。这种史学现象的出现,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国家职能完善及统治者对发挥国家职能的自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从发挥国家的社会职能讲,还是从发挥国家的统治职能讲,都对明清两朝的官修史籍的活动有重大的影响。封建国家的职能发挥,对于史学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国家职能 官修史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山西清官廉吏群体研究
6
作者 高春平 卫永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强化,但在官场政治生态整体污浊、吏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态势下,仍有一批清官廉吏秉持儒家忠君、报国、清正、爱民的执政理念与不法势力做斗争。其中,山西的廉吏群体尤其值得关注。文献和统计结果表明,明清山西清官大...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强化,但在官场政治生态整体污浊、吏治腐败日益严重的态势下,仍有一批清官廉吏秉持儒家忠君、报国、清正、爱民的执政理念与不法势力做斗争。其中,山西的廉吏群体尤其值得关注。文献和统计结果表明,明清山西清官大多进士出身,担任过知县,熟悉民情,相当一部分人后来由基层凭政绩出任疆吏高官,对当时的国计民生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西 清官廉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醒世姻缘传》看明末官吏腐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86,共3页
《醒世姻缘传》的结构框架是一个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但在实际的行文过程中,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对晚明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再现与摹画,特别是对明代中后期以来的官吏堕落、腐败现象的揭露,让我们在历史之外对明末社会又多了一... 《醒世姻缘传》的结构框架是一个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但在实际的行文过程中,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对晚明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再现与摹画,特别是对明代中后期以来的官吏堕落、腐败现象的揭露,让我们在历史之外对明末社会又多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明末 官吏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史·循吏传》入传标准研究
8
作者 李航 董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4-18,80,共6页
循吏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员的典范。由张廷玉主修的《明史·循吏传》,编撰特点明显,载录的循吏人数较多,包罗了一个特殊群体。分析《明史·循吏传》传文内容可以发现其入传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传主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行操守,二是传主... 循吏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员的典范。由张廷玉主修的《明史·循吏传》,编撰特点明显,载录的循吏人数较多,包罗了一个特殊群体。分析《明史·循吏传》传文内容可以发现其入传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传主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行操守,二是传主在主政地方时有卓越的政绩,三是传主多受民众拥护。通过入传标准也可以探析《明史·循吏传》所蕴含的政治文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循吏传》 传主 入传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循吏的仕履及历史贡献——以《明史·循吏传》正传循吏为中心
9
作者 李航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张廷玉《明史·循吏传》正传载录了30位循吏,有24人初授官职和最终任官为府县一级的地方官,占总数的80%;有26人任职时间最长的官职是府县级的主官,基本体现了“终于僚属”的群体特征。明代循吏在任官行政上,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 张廷玉《明史·循吏传》正传载录了30位循吏,有24人初授官职和最终任官为府县一级的地方官,占总数的80%;有26人任职时间最长的官职是府县级的主官,基本体现了“终于僚属”的群体特征。明代循吏在任官行政上,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不少人成为勤政恤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和刚直敢言方面的佼佼者。在文化方面,他们不仅为任官地区文化与风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是其故乡文化教育建设的推动者;至少有6人留有著述传世,主要集中在经学、史学、诗歌三个方面;经学和史学以庞嵩最具代表性,诗歌以段坚成就最高。当前,加强对明代循吏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循吏 仕履 政治贡献 文化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辽东谪戍文臣叶应骢生平辑补
10
作者 孙明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1-65,共5页
辑补叶应骢生平如次:生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四月二十一日。号“三冈”。正德十四年(1519),因谏明武宗南巡被杖,濒死。嘉靖二年(1523),升刑部员外郎,进郎中。执法不阿,宰辅胄子犯法,亦按律惩治。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杖,濒死。... 辑补叶应骢生平如次:生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四月二十一日。号“三冈”。正德十四年(1519),因谏明武宗南巡被杖,濒死。嘉靖二年(1523),升刑部员外郎,进郎中。执法不阿,宰辅胄子犯法,亦按律惩治。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被杖,濒死。嘉靖四年(1525)十二月,与锦衣卫千户李经会广东巡按御史熊兰,鞫问给事中陈洸不法事,具列罪状以闻。嘉靖六年(1527)九月,以陈洸上疏称冤,桂萼为洸讼冤,被逮至京听理。嘉靖七年(1528)五月,以勘问陈洸案失当削职为民。嘉靖十年(1531)三月,以陈洸复告治狱时酷刑杀无辜,发辽东铁岭卫充军。嘉靖十六年(1537)二月,遇赦,释原籍为民。嘉靖二十年(1541)三月,吏部奏请起用,不准。终老以死,卒年不详。著有《三冈奏事录》,已佚。今存诗3首,即《西岑草堂》《游天童寺》《三山参耸》;文5篇,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楼陆公钶行状》《江西按察使谢公汝仪墓志铭》《嘉忠祠记》《广宁前屯城修建关王庙记》《北园祠堂记》,但《明文海》卷三百六十七所录叶应骢撰《北园祠堂记》中自“人生适意之可乐”以下文字,系误收明人郑瑗所撰《守株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辽东谪戍文臣 叶应骢 生平辑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