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120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7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24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阿昔洛韦片的基础上加载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 目的观察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24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阿昔洛韦片的基础上加载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成功率高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79.65%(P<0.05)。治疗后,治疗组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接受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来治疗生殖器疱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7期146-147,共2页
目的分析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接受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32例作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纳入同时期接受光动力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复... 目的分析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接受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32例作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纳入同时期接受光动力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复发率差异。结果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同时适用于普通疣体和巨大疣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尖锐湿疣 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 光动力治疗 cO2激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沈旭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7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研究组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载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研究组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载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瘙痒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0%,解决了生殖器疱疹易复发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sICAM-1、Teff、gC1qR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邱洞仙 边莉 +4 位作者 柴旭亚 师小萌 李领娥 吴娅 杨盼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趋化因子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Teff亚群Th17、Th22、黑素细胞中活性氧簇(ROS)、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gC1qR水平,计算两组患者皮损面积,统计两组皮损色素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IL-17、IFN-γ、sICAM-1、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XCL10、CXCR3、Th17、Th2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ROS、gC1q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损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可降低白癜风患者gC1qR、IL-17、sICAM-1、TGF-β、Teff亚群水平,改善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修复皮肤,减少皮损面积,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白癜风 黑素细胞 抗氧化损伤 皮损面积修复 自身免疫调节 球状c1q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Keystone会议(美国)简介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2-84,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Keystone会议(Keystone Symposium 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endritic Cells)于1998年3月7日~13日于美国Santa Fe召开,来自不同国家的30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基因疗法 树突状细胞 分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hR-L20C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转胸腺素α1基因蓝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俊 郑锦乾 +5 位作者 黄小花 郝春芳 周克夫 徐虹 刘仁海 章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119-121,共3页
采用PhR L20C光生物反应器对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进行6批次的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根据该型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所具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条件进行培养,一个培养收获周期为6d,平均生... 采用PhR L20C光生物反应器对转胸腺素α1基因聚球藻Synechococcussp.PCC7942进行6批次的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根据该型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所具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条件进行培养,一个培养收获周期为6d,平均生长速率为0.61OD730/d,6d后藻细胞平均终浓度达到OD730=4.27,绘制了转基因藻细胞的光密度与其干质量的标准曲线,通过曲线得出产率平均约为0.36g/(Ld),最高0.40g/(Ld);最终细胞密度平均可达2.52g/L,最高2.8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R-L20c生物反应器 转胸腺素α1基因 蓝藻 免疫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疗法与基因疗法的回顾与思考
7
作者 杨建民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1982年美国Oldham创立了生物反应调节(BRM)理论。两年后Oldham在BRM理论基础上,又提出肿瘤生物治疗的概念。
关键词 基因疗法 免疫疗法 过继免疫治疗 生物反应 抗肿瘤效应细胞 抗癌基因 细胞生长 抗肿瘤细胞 医学与哲学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免疫生物学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澂 王雅卓 郝淑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2-1290,共9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确诊时多已至晚期,预后极差[1]。目前常规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但5年生存率不足30%,达临床完全缓解者仍有55%~75%复发[2]。肿瘤免疫生物学治疗作为新型辅助疗法和第四种治疗模式,针对...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确诊时多已至晚期,预后极差[1]。目前常规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但5年生存率不足30%,达临床完全缓解者仍有55%~75%复发[2]。肿瘤免疫生物学治疗作为新型辅助疗法和第四种治疗模式,针对不同靶位点、靶途径的各种新策略(参见图1)极大地推动了卵巢癌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生物 肿瘤疫苗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血管生成 人卵巢癌 主动免疫疗法 抗瘤免疫 复发性卵巢癌 基因靶向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生物疗法概况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德容 潘志贵 邹玉臣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肿瘤的生物疗法是肿瘤免疫疗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90年代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成熟,又形成并发展了基因疗法,它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 肿瘤 生物疗法 基因疗法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诱导抗骨肉瘤主动免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海涛 郑启新 +2 位作者 杨述华 刘勇 叶树楠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B7-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能否诱导抗骨肉瘤主动免疫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将B7-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7-1和空载体pcDNA3分别导入骨肉瘤细胞株LM8中,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LM8/B7-1和LM8/pcDNA3),通过RT-PCR、Western b... 目的:探讨B7-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能否诱导抗骨肉瘤主动免疫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将B7-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7-1和空载体pcDNA3分别导入骨肉瘤细胞株LM8中,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LM8/B7-1和LM8/pcDNA3),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7-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转基因细胞株LM8/B7-1的体外增殖能力;用LM8、LM8/B7-1和LM8/pcDNA3分别经腹腔免疫小鼠,得到腹腔浸润淋巴细胞和致敏脾细胞,MTT法检测其体外杀伤活力;将LM8、LM8/B7-1和LM8/pcDNA3细胞分别接种到C3H雄性小鼠前腋下,观察其致瘤能力;观察LM8/B7-1致敏的小鼠对骨肉瘤细胞LM8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B7-1基因在转基因细胞LM8/B7-1中能得到高表达;LM8/B7-1体外增殖能力与LM8和LM8/pcDNA3无明显差异(P>0.05);LM8/B7-1诱导的CTL的杀伤活力显著高于LM8和LM8/pcDNA3诱导的CTL对相同靶细胞的杀伤活力,LM8/B7-1诱导的CTL对LM8/B7-1的杀伤活力也明显高于对LM8和LM8/pcDNA3的杀伤活力(P<0.05);LM8/B7-1致瘤能力较LM8和LM8/pcDNA3细胞明显下降(P<0.01);LM8/B7-1致敏的小鼠对骨肉瘤细胞LM8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论:B7-1基因转染骨肉瘤细胞能诱导抗骨肉瘤主动免疫作用,为利用B7-1基因进行骨肉瘤免疫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基因疗法 转染 免疫疗法 主动 基因 B7—1 小鼠 近交c3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术后的生物免疫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东 袁超英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22-424,共3页
大多数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相对预后较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基因技术、肿瘤免疫、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较有前景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人们对免疫治疗寄予厚望。免疫治疗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 大多数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相对预后较差,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基因技术、肿瘤免疫、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较有前景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人们对免疫治疗寄予厚望。免疫治疗是以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消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细胞、肿瘤疫苗、免疫基因等方法治疗肾癌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肾癌免疫治疗将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终将成为临床治疗手术后肾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术后 生物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疗法 过继免疫疗法 肿瘤疫苗 新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学农 涂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治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的作用也日渐引起普遍关注。文章通过有关鼻咽癌生物治疗相关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对近年来鼻咽癌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生物疗法 免疫疗法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基因免疫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敏 费哲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02-503,共2页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胃癌总体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的第二大死因。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仍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进一步认识...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胃癌总体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的第二大死因。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仍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免疫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模式——肿瘤生物疗法(b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治疗 胃癌 恶性肿瘤 肿瘤生物疗法 肿瘤治疗模式 发病率 死亡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C型凝集素基因PxCTL5的克隆及其在细菌刺激下的转录水平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静 许小霞 +1 位作者 高延富 金丰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6-890,共1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体内一种C型凝集素基因,检测其在小菜蛾体内的表达模式,并探讨该蛋白对细菌的凝集作用。【方法】基于对小菜蛾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小菜蛾...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体内一种C型凝集素基因,检测其在小菜蛾体内的表达模式,并探讨该蛋白对细菌的凝集作用。【方法】基于对小菜蛾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小菜蛾C型凝集素基因全长c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小菜蛾C型凝集素融合蛋白,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小菜蛾C型凝集素基因在小菜蛾不同发育时期(卵期、1-4龄幼虫、预蛹期、蛹期和成虫期)和小菜蛾4龄第1天幼虫不同组织(血细胞、表皮、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中的表达模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菜蛾C型凝集素基因在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刺激下的表达差异。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蛋白对这两种细菌的体外凝集现象。【结果】克隆了小菜蛾型C型凝集素基因PxCTL5(GenBank登录号:KY807084),cDNA序列全长1 243 bp,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672bp,编码223个氨基酸残基。RT-qPCR显示PxCTL5基因在小菜蛾各个龄期均有表达,在成虫期处于高水平表达;主要在表皮中表达,可被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强烈诱导表达,表达高峰期分别为诱导后18 h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经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诱导后,小菜蛾血淋巴中PxCTL5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体外凝集实验表明,在钙离子存在下,PxCTL5蛋白对两种细菌都有一定的凝集作用,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凝集作用较强。【结论】小菜蛾PxCTL5可经细菌诱导表达,PxCTL5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有较强凝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c型凝集素 基因克隆 生物诱导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的基因免疫调控治疗
15
作者 陈欢 张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9-49,共1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基因治疗"这一概念,即通过对人体遗传物质进行矫正、补充或改造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或"以基因作为靶点的治疗"(gene targeted therapy).基因治疗经过了20余年的历程,...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基因治疗"这一概念,即通过对人体遗传物质进行矫正、补充或改造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或"以基因作为靶点的治疗"(gene targeted therapy).基因治疗经过了20余年的历程,已逐渐被接受为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疗法的一个重要补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的完成,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它肿瘤治疗手段的日益完善,基因治疗成为肿瘤患者新的希望,"基因"成为治疗肿瘤新的"药物",基因治疗必将在攻克人类肿瘤这一顽症的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控 膀胱癌 therapy) 人类基因组计划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治疗 人体遗传物质 20世纪 治疗经过 常规疗法 治疗手段 肿瘤患者 人类肿瘤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左小磊团队提出移植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及材料学交叉融合新策略
1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0-760,共1页
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重中之重)、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强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课题组在Cell子刊Med在线发表题目为A new para... 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重中之重)、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强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课题组在Cell子刊Med在线发表题目为A new paradigm in transplant immunology:at the crossroad of synthetic biology and biomaterials的长篇综述。该综述系统性梳理了合成生物学及生物材料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同时创新性提出移植免疫学如何与合成生物学及材料学交叉融合,从而增加供体器官来源、改良器官保存技术、优化免疫监测与免疫调控策略以及开发新型细胞基因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 仁济医院 移植免疫 基因疗法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交叉融合 器官移植 肝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精准医学普惠众生——专访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先生
17
作者 刘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1期112-113,117,共3页
对尹烨的采访,是从对精准医学的辩证认识开始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总与精准医学息息相关。但在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看来,对精准医学,中国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有自信,有更多自己的声音。他说:... 对尹烨的采访,是从对精准医学的辩证认识开始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总与精准医学息息相关。但在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看来,对精准医学,中国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有自信,有更多自己的声音。他说:精准医学提出的几个理念,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早已存在。如个体化诊疗,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辨证施治;免疫疗法,就是扶正祛邪,如此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大基因 cEO 基因测序 黄帝内经 基因组学 免疫疗法 普惠 测序仪 生物信息 个体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事件
18
作者 陈路 鲁亚蓉 《现代临床医学》 1999年第4期253-255,共3页
自1957年Burnet提出种系选择学说开创现代免疫学以来,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如何从接受抗原(Ag)刺激开始进行分化增殖并产生与刺激物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蛋白效应物质,一直被认为是免疫学的一只“黑匣子”。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则,免疫... 自1957年Burnet提出种系选择学说开创现代免疫学以来,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如何从接受抗原(Ag)刺激开始进行分化增殖并产生与刺激物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蛋白效应物质,一直被认为是免疫学的一只“黑匣子”。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则,免疫应答的过程可以理解或解释为Ag信号刺激免疫活性细胞膜并产生膜事件,而膜事件信号传递到胞浆内进而再传递到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原癌基因 生物化学反应 分子生物 免疫活性细胞 信号传递 c基因 免疫球蛋白 基因重排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2型炎症性疾病的生物制剂治疗现状
19
作者 曾丹迪 蒋路云 +2 位作者 崔琬苓 陈菲菲 谢艳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由2型炎症因子所致的疾病被称为2型炎症性疾病,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且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可多种疾病共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随着对2型炎症因子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生物制剂为2型炎症性疾病的精... 由2型炎症因子所致的疾病被称为2型炎症性疾病,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且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可多种疾病共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随着对2型炎症因子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生物制剂为2型炎症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本文从常见2型炎症因子的产生途径、对机体的影响、现有靶向生物制剂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常见2型炎症性相关疾病的生物制剂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基因靶向 免疫疗法 鼻炎 过敏 哮喘 皮炎 特应性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7
20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