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3 位作者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臂CT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卢云喜
曹景勤
+1 位作者
李辉
刘长营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09-211,223,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C-arm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70例肝癌患者中26例因肿瘤乏血供,肿瘤位置、数量和肿瘤供...
目的探讨C臂CT(C-arm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70例肝癌患者中26例因肿瘤乏血供,肿瘤位置、数量和肿瘤供血血管显示不明确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行C臂CT。结果 26例TACE前C臂CT增强扫描发现了9个CT、4个DSA未发现的肿瘤病灶。26例TACE后再行C臂CT共发现58个肿瘤病灶,肿瘤直径(32.63±11.52)mm,23个肿瘤直径<10 mm,35个肿瘤直径≥10 mm。TACE前CT、DSA、C臂CT 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2.4%(42/58)、81.0%(47/58)、87.9%(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0 mm,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0.9%(14/23)、73.9%(17/23)、87.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0mm,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8/35)、85.7%(30/35)、88.6%(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能提供实时、丰富、准确的影像信息,在优化介入治疗方案、即时监测栓塞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yna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4
3
作者
艾宁
李智岗
+2 位作者
李顺宗
李博
赵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781-3788,共8页
目的:评价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 computed tomography,Dyna CT)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Dyna CT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分为Dyna CT组与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
目的:评价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 computed tomography,Dyna CT)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Dyna CT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分为Dyna CT组与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组,DynaC T组46例,常规DSA组43例,DynaC T组为二维常规DSA联合增强Dyna CT检查.对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Dyna CT检出病灶数量和明确血管走行的能力与常规DSA及螺旋CT进行对比,并随访两组患者,统计总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DSA组相比,Dyna CT组缩短了手术时间(P<0.05);两组间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术中加做Dyna CT检查并未增加X线辐射量和造影剂用量.Dyna CT组共检测病灶92个(46例患者),在直径<10 m m及10-20 m m直径的小肝癌中,Dyna CT的诊断敏感率明显优于螺旋CT(P<0.001);直径>20 mm肝癌中三种检查方法均能明确诊断,不具有统计学差异.Dyna CT组内46例患者中共有11例行常规DSA后发现肿瘤供血动脉严重前后重叠,不能分辨肿瘤具体供血动脉,行增强D y n a C T后,其中9例肿瘤供血动脉分支及走行显影清晰,超选择插管后诊断明确.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a CT组总生存期为17.3 mo±1.1 mo,常规DSA组总生存期为12.6 mo±0.9 mo,经Log-rank检验,P=0.003.结论:常规DSA基础上应用Dyna 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更多诊断治疗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化疗栓塞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峰
耿丽莉
+1 位作者
穆永胜
李海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2例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于TACE过程采用C臂CT技术扫描。观察肝内病灶的检出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2例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于TACE过程采用C臂CT技术扫描。观察肝内病灶的检出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其他治疗前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价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62例肝细胞癌患者,C臂CT技术扫描检出病灶81个,其中2例患者较256层CT多检出3个病灶,3例患者较3.0T磁共振多检出5个病灶,1例患者较DSA多检出1个病灶;6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70个病灶供血动脉显示清晰、满意,对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有重要帮助。发现病灶滋养动脉异常者2例。碘油沉积达到Ⅰ型标准的占64.5%(40/62),Ⅱ型占17.7%(11/62),Ⅲ型占11.3%(7/62),Ⅳ型占6.5%(4/62)。其中43例(69.4%,43/62)较常规DSA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如病灶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及其栓塞情况、走行异常动脉的分辨、碘油沉积情况等,但所有患者C臂CT扫描图像均有不同程度伪影。结论 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方面有助于肝内病灶的检出、病灶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正确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对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臂
电子
计算机
X线
断层扫描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题名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丹
胡茂能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基金
合肥市“名医工作室”建设基金[合卫组人(2018)164号]
合肥市应用医学研究项目(hwk2017yb010)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科研项目(SYKY201912)。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复查时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术后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DSA和Innova-CT扫描,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重建后的图像从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及重建图像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104例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患者均通过3D-DSA联合Innova-CT检查获得了精确、全面的术后评估。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对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nova-CT图像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不明显,图像质量显著提高。3D-DSA和Innova-CT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名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支架打开情况、铂金标记点、镍钛金属丝、弹簧圈金属伪影的Kappa值均≥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Innova-CT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特别是在支架打开情况的显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作为3D-DSA的补充检查方式,使检查更加完善,对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情况的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Keywords
c
one beam
c
omputed tomography
3D-digital subtra
c
tion angiography
intra
c
ranial aneurysm
stentassisted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臂CT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卢云喜
曹景勤
李辉
刘长营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
出处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09-211,22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C臂CT(C-arm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70例肝癌患者中26例因肿瘤乏血供,肿瘤位置、数量和肿瘤供血血管显示不明确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行C臂CT。结果 26例TACE前C臂CT增强扫描发现了9个CT、4个DSA未发现的肿瘤病灶。26例TACE后再行C臂CT共发现58个肿瘤病灶,肿瘤直径(32.63±11.52)mm,23个肿瘤直径<10 mm,35个肿瘤直径≥10 mm。TACE前CT、DSA、C臂CT 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72.4%(42/58)、81.0%(47/58)、87.9%(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0 mm,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0.9%(14/23)、73.9%(17/23)、87.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10mm,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8/35)、85.7%(30/35)、88.6%(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能提供实时、丰富、准确的影像信息,在优化介入治疗方案、即时监测栓塞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肿瘤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Keywords
c
-arm
c
omputed tomography
Hepati
c
tumor
Trans
c
atheter arterial
c
hemoem-bolization(TA
c
E)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yna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4
3
作者
艾宁
李智岗
李顺宗
李博
赵瑜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781-3788,共8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指令性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No.20150335~~
文摘
目的:评价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 computed tomography,Dyna CT)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Dyna CT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分为Dyna CT组与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组,DynaC T组46例,常规DSA组43例,DynaC T组为二维常规DSA联合增强Dyna CT检查.对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Dyna CT检出病灶数量和明确血管走行的能力与常规DSA及螺旋CT进行对比,并随访两组患者,统计总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DSA组相比,Dyna CT组缩短了手术时间(P<0.05);两组间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术中加做Dyna CT检查并未增加X线辐射量和造影剂用量.Dyna CT组共检测病灶92个(46例患者),在直径<10 m m及10-20 m m直径的小肝癌中,Dyna CT的诊断敏感率明显优于螺旋CT(P<0.001);直径>20 mm肝癌中三种检查方法均能明确诊断,不具有统计学差异.Dyna CT组内46例患者中共有11例行常规DSA后发现肿瘤供血动脉严重前后重叠,不能分辨肿瘤具体供血动脉,行增强D y n a C T后,其中9例肿瘤供血动脉分支及走行显影清晰,超选择插管后诊断明确.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a CT组总生存期为17.3 mo±1.1 mo,常规DSA组总生存期为12.6 mo±0.9 mo,经Log-rank检验,P=0.003.结论:常规DSA基础上应用Dyna 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更多诊断治疗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臂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化疗栓塞术
预后
Keywords
Hepato
c
ellular
c
ar
c
inoma
Dyna
c
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
c
tion angiography
c
hemoemboliza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峰
耿丽莉
穆永胜
李海波
机构
吉林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95-79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C臂CT技术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2例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于TACE过程采用C臂CT技术扫描。观察肝内病灶的检出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其他治疗前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价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62例肝细胞癌患者,C臂CT技术扫描检出病灶81个,其中2例患者较256层CT多检出3个病灶,3例患者较3.0T磁共振多检出5个病灶,1例患者较DSA多检出1个病灶;6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70个病灶供血动脉显示清晰、满意,对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有重要帮助。发现病灶滋养动脉异常者2例。碘油沉积达到Ⅰ型标准的占64.5%(40/62),Ⅱ型占17.7%(11/62),Ⅲ型占11.3%(7/62),Ⅳ型占6.5%(4/62)。其中43例(69.4%,43/62)较常规DSA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如病灶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及其栓塞情况、走行异常动脉的分辨、碘油沉积情况等,但所有患者C臂CT扫描图像均有不同程度伪影。结论 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方面有助于肝内病灶的检出、病灶供血动脉的清晰显示、正确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对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c
臂
电子
计算机
X线
断层扫描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Innova-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在颅内支架辅助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复查中的应用
杜丹
胡茂能
祁磊
王国亮
周丽芬
姚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臂CT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卢云喜
曹景勤
李辉
刘长营
《转化医学杂志》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Dyna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艾宁
李智岗
李顺宗
李博
赵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臂CT技术在介入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李海峰
耿丽莉
穆永胜
李海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