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N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罗益欣 王杏 +3 位作者 刘正龙 余超 邓承继 丁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因碳含量的降低致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恶化,难以适应冶炼技术发展等问题,以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Al粉、Si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h-BN为添加剂制备低碳Al_(2)O_(3)-C耐火材... 针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因碳含量的降低致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恶化,难以适应冶炼技术发展等问题,以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Al粉、Si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h-BN为添加剂制备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研究h-B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物相组成、抗氧化性能、抗侵蚀性能等的影响,并结合热力学模拟分析揭示h-BN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侵蚀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h-BN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经1 600℃热处理后内部陶瓷相含量增加;高温氧化环境下,h-BN促进了试样脱碳层中Al_(18)B_(4)O_(33)和Al_(6)Si_(2)O_(13)的生成,从而改善了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h-BN通过提高熔渣黏度以及生成高熔点相来增强试样的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耐火材料 h-BN 抗氧化性能 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物Ni/Mn/CoO_(x)-C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炬星 张津威 +2 位作者 宁淑英 胡明涛 苏亚欣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I0002,共1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有效活性物种,包括吸附氧、Ni^(3+)及Mn^(4+)的相对含量,从而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Ni/Mn/CoO_(x)-C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团聚和更丰富的孔结构,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效率提高,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ScR ZIF-67 碳化氧化 MOFs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舒通胶囊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机制研究
3
作者 后亚芳 刘园 +3 位作者 陆晨曦 段婷婷 任菲菲 杜霞 《陕西中医》 2025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基于PI3K/AKT/mTOR通路防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舒通胶囊不同浓度组。采用PI染色法(PI)和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目的:本研究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基于PI3K/AKT/mTOR通路防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舒通胶囊不同浓度组。采用PI染色法(PI)和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评价模型。冠心舒通胶囊组采用梯度浓度对细胞进行预给药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酶标法测定LDH活性、CK-MB含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水平。结果:CCK-8法筛选出缺氧8、16 h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检测。PI染色4、8μg/ml冠心舒通胶囊组细胞活性在60%~75%;与模型组相比,经冠心舒通胶囊干预后H/R H9c2心肌细胞活性显著提升,而LDH活性、CK-MB含量降低,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冠心舒通胶囊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H9c2细胞损伤,对H/R造成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心舒通胶囊 h9c2心肌细胞 h/R模型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的H9c2细胞焦亡及TXNIP/NLRP3/Caspase-1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王瑞婷 赵松 +2 位作者 郝娜 李立萍 解丽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焦亡的影响,探讨五味子乙素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观察五味子乙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及焦亡的影响,探讨五味子乙素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实验设4组:正常组细胞常规孵育,五味子乙素组细胞加入40μmol/L五味子乙素孵育24 h,H 2O 2组细胞加入1000μmol/L的H 2O 2孵育30 min,H 2O 2+五味子乙素组细胞加入40μmol/L五味子乙素孵育24 h后再加入H 2O 2孵育30 min。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XNIP、硫氧还蛋白(Trx)、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消皮素D(GSDMD)-N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 2O 2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中ROS、MDA含量和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IL-1β、IL-18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SOD、GSH-Px含量和Tr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H 2O 2组比较,H 2O 2+五味子乙素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MDA含量和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GSDMD-N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中LDH、IL-1β、IL-18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SOD、GSH-Px含量和Tr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通过影响TXNIP/NLRP3/Caspase-1通路,从而减轻H 2O 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心肌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h9c2 氧化应激 焦亡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自由基介导的光催化芳基醚C(sp^(3))−H氧化生成酯
6
作者 刘玉庭 聂贝黎 +2 位作者 李宁 刘慧芳 王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饱和的碳氢键氧化是合成化学和化学工业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然而,饱和C(sp^(3))−H键离解能(BDEs)较高、极性较弱,导致了底物难以活化和催化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C(sp^(3))−H键的定向活化转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中,关于... 饱和的碳氢键氧化是合成化学和化学工业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然而,饱和C(sp^(3))−H键离解能(BDEs)较高、极性较弱,导致了底物难以活化和催化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C(sp^(3))−H键的定向活化转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中,关于C(sp^(3))−H键催化氧化的研究主要涉及一些键能低的、预活化的C−H键,包括苄基型、亚甲基型、脂肪族X−CH_(2)(X=O,N)和甲苯等,含有未活化C(sp^(3))−H键的复杂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仍具有挑战性.例如,芳基醚C(sp^(3))−H键功能化通常采用计量的过氧化物氧化剂,或者通过单电子氧化和碱促进的去质子化进一步构建C−C/C−N键,产物选择性较低,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环境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效、温和的芳基醚C(sp^(3))−H键选择氧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开发.近年来,光催化C(sp^(3))−H键氧化因其操作简便、氧化还原中性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有用且多样的催化研究工具.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选择性地将芳基醚C(sp^(3))−H键氧化成为甲酸苯酯类产物的新方法.使用Mes-10-phenyl-Acr^(+)−BF_(4)^(-)光催化剂,高效活化多种氯源(如盐酸、无机氯盐和有机氯化物)得到氯自由基,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2.03 V vs.SCE)和对氢原子的亲和力,能够通过氢原子转移过程活化芳基醚C(sp^(3))−键,攫取氢自由基得到相应的烷基碳自由基(•CH_(2)OPh)中间体,进一步被分子氧选择氧化得到酯类目标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链状芳基醚和不同取代(如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芳基醚均可发生氧化反应,高收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丰富的甲酸苯酯类化合物.本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耐受性好以及可规模化放大等优点,并且少量的水对反应没有明显影响.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芳基醚C(sp^(3))−H键的断裂是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氯离子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底物,并且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反应体系中存在氯自由基和烷基碳自由基物种,表明反应经历自由基路径.此外,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单线态氧物种,可能是激发态的光催化剂直接与氧气发生能量转移得到;同位素实验(18O)揭示了甲酸苯酯类化合物氧的来源.综上,本文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光催化芳基醚C(sp^(3))−H键选择氧化反应,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甲酸苯酯类化合物.该方法避免了化学计量的过氧化物和碱等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底物的过度氧化,阐明了催化反应机制,为其他醚类化合物的C(sp^(3))−H键氧化功能化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化学合成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自由基 光催化 c(sp^(3))−h 催化氧化 芳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H/He鼠头颈鳞癌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的关键基因、通路和免疫检查点表达分析
7
作者 周迪 韩楠男 +2 位作者 李华盛 严明 阮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86-593,共8页
目的:探讨C3H/He鼠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的关键基因、通路和抑制性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方法:应用头颈鳞癌SCC-7细胞系,构建免疫健全C3H/He小鼠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利用免疫荧... 目的:探讨C3H/He鼠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的关键基因、通路和抑制性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方法:应用头颈鳞癌SCC-7细胞系,构建免疫健全C3H/He小鼠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确定淋巴结转移状态。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选出正常和转移淋巴结内的CD8^(+)T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多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荷瘤小鼠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的4个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足垫注射SCC-7细胞4周后,C3H/He小鼠出现明显的腘窝引流淋巴结转移。对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内的CD8^(+)T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12个,包括3个表达上调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Pdcd1、Lag3和Tigit。KEGG网络分析筛选出8个上调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 Kappa-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中PD-L1和PD-1免疫检查点通路和p53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显示,小鼠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出现PD-1和TIM-3蛋白高表达,多重免疫荧光进一步在头颈鳞癌患者的肿瘤转移淋巴结中确认CD8^(+)T细胞高表达PD-1。结论:小鼠肿瘤转移淋巴结内CD8^(+)T细胞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显著激活,小鼠和头颈鳞癌患者转移淋巴结内CD8^(+)T的PD-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靶向CD8^(+)T细胞的免疫治疗有可能成为头颈鳞癌淋巴结转移防治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癌 淋巴结转移 c3h/he小鼠 cD8^(+)T细胞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丙基萘基质^(3)H和^(14)C液闪标准源的稳定性与淬灭校正准确性研究
8
作者 肖扬 张辉 +10 位作者 马彦 刘玫玲 刘皓然 梁珺成 张津肇 赵清 范梓浩 张晗 刘鹏 范富有 戴雄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8-1744,共7页
为了建立商用液闪液分析水溶液样品中^(3)H、^(14)C的淬灭校正方法,基于二异丙基萘(Diisopropylnaphthalene,DIN)液闪液制备了^(3)H无淬灭液闪标准源、^(3)H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14)C无淬灭液闪标准源和^(14)C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考... 为了建立商用液闪液分析水溶液样品中^(3)H、^(14)C的淬灭校正方法,基于二异丙基萘(Diisopropylnaphthalene,DIN)液闪液制备了^(3)H无淬灭液闪标准源、^(3)H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14)C无淬灭液闪标准源和^(14)C淬灭系列液闪标准源。考察了室温、避光条件下标准源的稳定性,16个月后淬灭系列标准源的校正效率的变化小于0.5%,无淬灭^(3)H、^(14)C标准源的活度值和tSIE值在30个月的监测中斜率统计值均小于临界值,未观察到不稳定性。比较了DIN体系淬灭系列标准源与甲苯体系淬灭系列标准源对商用液闪液测量核素的校正准确性,结果表明DIN基质的淬灭系列标准源更适用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商用闪烁液(Ultima Gold^(TM)AB、Ultima Gold^(TM)LLT、Optiphase HiSafe 3)测试样品的淬灭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计量 二异丙基萘 液闪 淬灭 ^(3)h ^(14)c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ss of LBP triggers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through H3K27 acetylation-mediated C/EBPβ-SCD activa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2
9
作者 Ya-Ling Zhu Lei-Lei Meng +17 位作者 Jin-Hu Ma Xin Yuan Shu-Wen Chen Xin-Rui Yi Xin-Yu Li Yi Wang Yun-Shu Tang Min Xue Mei-Zi Zhu Jin Peng Xue-Jin Lu Jian-Zhen Huang Zi-Chen Song Chong Wu Ke-Zhong Zheng Qing-Qing Dai Fan Huang Hao-Shu F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79-94,共16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s in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but the underlying epigenetic mechanisms remain understudied.Herein,LBP^(-/-)rats with NAFLD were establi...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s in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but the underlying epigenetic mechanisms remain understudied.Herein,LBP^(-/-)rats with NAFLD were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conduct integrative targetingactive enhancer histone H3 lysine 27 acetylation(H3K27ac)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oupled with high-throughput and transcriptomic sequencing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epigenetic pathomechanisms of active enhancers of NAFLD exacerbation upon LBP deficiency.Notably,LBP^(-/-)reduce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but markedly aggravated high-fat diet(HFD)-induced NAFLD in rats,with pronounced alterations in the histone acetylome and regulatory transcriptome.In total,1128 differential enhancer-target genes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cholesterol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wild-type(WT)and LBP^(-/-)NAFLD rats.Based on integrative analysis,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β(C/EBPβ)was identified as a pivotal transcription factor(TF)and contributor to dysregulated histone acetylome H3K27ac,and the lipid metabolism gene SCD was identified as a downstream effector exacerbating NAFLD.This study not only broad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role of LBP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from an epigenetics perspective but also identifies key TF C/EBPβand functional gene SCD as potential regulato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EBPΒ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 h3K27ac Integrative analysis ENh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位点选择性胺化
10
作者 矫鲁振 李延顺 滕大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探讨了一种合成环状氨基磺酸酯的新方法。采用AgClO4/三(2-吡啶基甲基)胺催化体系,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分子内位点选择性胺化反应,以89%收率和9.2∶1位点选择性得到了环状氨基磺酸酯。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 探讨了一种合成环状氨基磺酸酯的新方法。采用AgClO4/三(2-吡啶基甲基)胺催化体系,催化苄基C(sp^(3))—H键与炔丙基C(sp^(3))—H键的分子内位点选择性胺化反应,以89%收率和9.2∶1位点选择性得到了环状氨基磺酸酯。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高等优点,为碳氮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催化的氮宾 位点选择性胺化 环状氨基磺酸酯衍生物 苄基c(sp^(3))—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amin is an effective splee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gainst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in computational,cell-based and animal studies
11
作者 Yu Li Xuerui Chen +4 位作者 Longhua Xu Xintong Tan Dapeng Li Dongxiao Sun-Waterhouse Feng Li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25年第2期469-483,共15页
Food allergy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inhibitors are promising therapeutics against allergic disorders.In this study,a total of 300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firstly subjected to vi... Food allergy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inhibitors are promising therapeutics against allergic disorders.In this study,a total of 300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firstly subjected to virtual screening.Sesamin and its metabolites,sesamin monocatechol(SC-1)and sesamin dicatechol(SC-2),we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SYK inhibitors,showing high binding affinity and inhibition efficiency towards SYK.Compared with R406(a traditional SYK inhibitor),sesamin,SC-1,and SC-2 had lower binding energy and inhibition constant(Ki)during molecular docking,exhibited higher bioavailability,safety,metabolism/clearance rate,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ADMET predictions,and showed high stability in occupying the ATP-binding pocket of SYK dur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In anti-dinitrophenyl-immunoglobulin E(Anti-DNP-Ig E)/dinitrophenyl-human serum albumin(DNP-HSA)-stimulated rat basophilic leukemia(RBL-2H3)cells,sesamin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5-80μmol/L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the degranulation and cytokine release,with 54.00%inhibition againstβ-hexosaminidase release and 58.45%decrease in histamine.In BALB/c mice,sesamin could ameliorate Anti-DNP-Ig E/DNP-HSA-induced 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and ovalbumin(OVA)-induced 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reactions,reduce the levels of allergic mediators(immunoglobulin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artially correct the imbalance of T helper(Th)cell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pleen,and inhibit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YK and its downstream signaling proteins,including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 MAP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and p65 nuclear factor-κB(p65 NF-κB)in the spleen.Thus,sesamin may be a safe and versatile SYK inhibitor that can alleviate Ig E-mediated food aller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allergy Spleen tyrosine kinase SESAMIN computational tools RBL-2h3 cells BALB/c m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3-3p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的靶基因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
12
作者 秦建宁 韩洋 +2 位作者 谭瑶 虞乐天 屈顺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47-954,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miR-223-3p在高糖环境下对H9c2细胞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分子层面上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探究miR-223-3p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miR-223-3p在高糖环境下对H9c2细胞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分子层面上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探究miR-223-3p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分别转染miR-223-3p的抑制物及对照物,RT-q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差异;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差异mRNA进行检测;用TopGO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DESeq2软件(v1.16.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检测结果的差异基因与miR-223-3p靶基因数据库共分析,预测miR-223-3p靶基因,并用RT-qPCR检测验证其表达变化。[结果]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对照组和miR-223-3p抑制剂组间的基因表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集显著富集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甘油基乙醚单加氧酶活性、细胞阴离子稳态和氯离子稳态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此外,它们还与1型糖尿病、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的代谢作用等相关疾病和生理过程有关。靶基因预测提示miR-223-3p可能与Cxcl10、Creb3l3、Mmp3和Bcl3等的表达变化有关。[结论]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miR-223-3p及其下游靶基因的预测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对于揭示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miR-223-3p h9c2细胞 高通量测序 GO功能富集分析 KEGG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H10S2O联合Nano-CaCO3对铅染毒小鼠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魏凯威 赵霜 董海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5-0188,共4页
评价 C6H10S2O联合Nano-CaCO3对铅染毒小鼠的海马学习记忆功能产生的影响,以指导铅染毒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30g 健康雌性 KM 小鼠,健康清洁级,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6H10S2O 组、Nano... 评价 C6H10S2O联合Nano-CaCO3对铅染毒小鼠的海马学习记忆功能产生的影响,以指导铅染毒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30g 健康雌性 KM 小鼠,健康清洁级,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6H10S2O 组、Nano-CaCO3组、联合治疗组,其中后四组均为铅染毒模型。五组的饲养条件相同,方法 /剂量建立铅染毒模型,提供对应治疗方法,通过评估体质量与血液中铅元素含量、NO含量和ACHE活力、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测量的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血铅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6H10S2O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而血铅含量仅在联合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其他三组的体质量和血铅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跨越隐匿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显著增加(P<0.05);与Nano-CaCO3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跨越隐匿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路程也显著增加(P<0.05)。五组在NO含量和ACHE活力、认知指数方面的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6H10S2O联合Nano-CaCO3可以减少铅含量,提高体质量,对空间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对认知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染毒小鼠 c6h10S2O NANO-cAcO3 海马学习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紫苏精油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14
作者 张梦媛 徐芳 +3 位作者 柏桦 邹伟 刘晓颖 王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67-74,共8页
为探讨东紫苏精油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作用及降脂机制,利用噻唑蓝[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以界定浓度的适宜范围;用油红O染色法对东紫苏精油... 为探讨东紫苏精油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作用及降脂机制,利用噻唑蓝[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以界定浓度的适宜范围;用油红O染色法对东紫苏精油作用后的细胞成脂分化作用进行分析;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p-aminophenazone,GPO-PAP)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cholesterol oxidase,peroxidase and 4-aminoantipyrine phenol,COD-PAP)酶法检测东紫苏精油处理后细胞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d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α,C/EBPα)、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4,FABP4)mRNA和相关蛋白在成脂分化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含量显著增加(P<0.05),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中PPARγ、C/EBPα、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中剂量(50μg/mL)和高剂量(100μg/mL)精油组TC和TG含量明显下降,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中PPARγ、C/EBPα、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试验结果表明,东紫苏精油可能通过调控PPARγ/C/EBPα/FABP4信号通路发挥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达到减脂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精油 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 成脂分化 降脂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辔远驭:自由基参与1,5-氢迁移引发的远程C(sp^(3))―H键官能团化研究进展
15
作者 侯馨怡 闫芹芹 +2 位作者 刘菲 孙凯 李泽江 《大学化学》 2024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自由基反应作为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合成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由基介导的1,5-氢迁移(HAT)是对远程未活化C(sp^(3))―H键官能团化的有效策略,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同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由“... 自由基反应作为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合成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由基介导的1,5-氢迁移(HAT)是对远程未活化C(sp^(3))―H键官能团化的有效策略,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同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由“长辔远驭”的典故引入,基于金属催化、可见光催化及协同催化下,对自由基介导的1,5-HAT引发的远程C(sp^(3))―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hAT 自由基 c(sp^(3))―h键活化 远程官能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些年来基于瞬态导向策略醛、酮C(sp^(3))—H键芳基化的发展
16
作者 阎鹤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瞬态导向策略能够有效解决C—H键活化反应中存在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问题。这一策略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丰富了C—H键官能化领域的研究内容。醛类和酮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医药领域中,在化学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 瞬态导向策略能够有效解决C—H键活化反应中存在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问题。这一策略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丰富了C—H键官能化领域的研究内容。醛类和酮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医药领域中,在化学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瞬态导向策略在醛、酮C(sp^(3))—H键芳基化方面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导向策略 c(sp^(3))—h键芳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nti-CD4 antibody treatment on calcium ions influx in peanut-sensitized C3H/HeJ mice
17
作者 Junjuan Wang Cui Zhou +3 位作者 Shiwen Han Zainabu Majid Na Sun Huilian Che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765-773,共9页
The precis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anti-CD4 antibody and calcium ions(Ca^(2+)) in peanut allergy remains unknown.C3 H/HeJ mice sensitized with peanut protein extract(PPE)were injected with anti-CD4 antibo... The precis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anti-CD4 antibody and calcium ions(Ca^(2+)) in peanut allergy remains unknown.C3 H/HeJ mice sensitized with peanut protein extract(PPE)were injected with anti-CD4 antibodies for 4 weeks.Stimulation with PPE increased the 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IgE),cytokine,histamine,and mMcp-1 levels,upregulated decorin(Dcn)expression,induced Ca^(2+) inflow in the spleen,and augmen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GATA-3 and Foxp3,which resulted in Th2 and Treg cell activation.Notably,the Ca^(2+)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histamine,interleukin(IL)-4,IL-5,and IL-13 levels,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10 levels.However,administration of anti-CD4 antibodies markedly alleviated allergic symptoms,activated T cells,and reduced Ca^(2+) inflow,cytokine,histamine,mMcp-1,and the IgHG3,CXCLI2,MMP2 and FABP4 gene.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ti-CD4 antibodies can ameliorate PPE-induced allergy,which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Ca^(2+) inflow,and inhibiting histamine,cytokine and IgHG3,CXCL12,MMP2,and FABP4,thus exerting a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PPEsensitized food all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ions Anti-cD4 c3h/heJ mice PEANUT ALL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姜提取物对C3H/He小鼠毛发生长周期及其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捷 郑罡 曹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珊瑚姜对C3H/He小鼠毛发生长周期及其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局部直接给药的方式,观察珊瑚姜提取物对C3H/He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肉眼观察19d以后,2.0%珊瑚姜用药组小鼠毛已全部长满,0.5%珊瑚... 目的:探讨中药珊瑚姜对C3H/He小鼠毛发生长周期及其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局部直接给药的方式,观察珊瑚姜提取物对C3H/He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肉眼观察19d以后,2.0%珊瑚姜用药组小鼠毛已全部长满,0.5%珊瑚姜用药组小鼠也有长毛,较空白组多而长,毛色较空白对照组深,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提前进入生长期(P<0.05)。病理切片显示用药15d后,用药组动物皮肤真皮层黑素分布较多,毛发处于生长期,而空白对照组黑素分布较少,毛发大多处于休止期。结论:珊瑚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促毛发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3h/he小鼠 毛发生长周期 珊瑚姜 毛囊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C3H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美娟 胡尚连 +4 位作者 曹颖 卢学琴 任鹏 吴晓宇 李晓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6,共9页
香豆酸-3-羟化酶(C3H)是调控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文以慈竹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慈竹C3H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降低工业用竹木质素含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全长为1 581 bp,编码区为... 香豆酸-3-羟化酶(C3H)是调控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文以慈竹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慈竹C3H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降低工业用竹木质素含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全长为1 581 bp,编码区为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8.33KD,等电点为9.09;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C3H有一个保守区域,即P450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毛竹和水稻的C3H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慈竹与毛竹和水稻C3H基因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这三种编码蛋白很可能定位在内质网(膜)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都含有丰富的α-螺旋和无规卷曲,β-转角和延伸链的含量较少,都含有2个相对保守的无序化区域。该基因已在GenBank上注册,基因序列登录号为JF693629,可能与慈竹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c3h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H非自发性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浩 童旭辉 +3 位作者 马连华 许诤 崔小岱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建立C3H非自发性小鼠乳腺癌模型.方法采用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和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将C3H自发性乳腺癌进行同种移植及异种移植,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连续传代.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果 &... 目的建立C3H非自发性小鼠乳腺癌模型.方法采用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和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将C3H自发性乳腺癌进行同种移植及异种移植,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连续传代.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果 >1 mm3体积的瘤块或>1×106细胞悬液移植接种,在接种后6~9 d在局部形成瘤性结节,继之迅速增大,成瘤率为100%;<0.5 mm3的瘤块和<0.5×106个细胞接种的成瘤率分别为40%和50%.肿瘤模型连续传代18代,生长稳定,传代周期固定.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结论该法建立的肿瘤模型,接种成功率高,成瘤时间周期短,适用于大面积的抗肿瘤药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小鼠 肿瘤模型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