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柔性梁降阶H_∞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程
王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67,共4页
研究了压电传感器、作动器非同位配置情况下柔性悬臂梁的降阶H∞振动控制问题。采用频域辨识方法获取低阶名义模型,合理选取权函数,将鲁棒H∞控制问题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采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设计降阶...
研究了压电传感器、作动器非同位配置情况下柔性悬臂梁的降阶H∞振动控制问题。采用频域辨识方法获取低阶名义模型,合理选取权函数,将鲁棒H∞控制问题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采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设计降阶H∞控制器。比较了全阶H∞控制器和降阶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降阶H∞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柔性梁的前三阶模态振动,而且不会产生溢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梁
多模态振动控制
降阶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cc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悬臂梁的降阶H_2控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程
王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利用频域辨识方法得到智能悬臂梁的传递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柔性梁的降阶H2控制问题.首先利用系统增广技术将降阶H2控制问题转化为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然后利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求解该静态输出反馈问题...
利用频域辨识方法得到智能悬臂梁的传递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柔性梁的降阶H2控制问题.首先利用系统增广技术将降阶H2控制问题转化为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然后利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求解该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给出了降阶控制器设计的结果,并与全阶控制器进行了性能比较.由于CCL算法是一种依赖于初值的迭代求解算法,无法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迭代初值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初值选取进行了讨论;最后,对设计的控制器在柔性梁物理实验系统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阶H2控制
输出反馈控制
柔性梁
线性矩阵不等式
cc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时滞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的H∞鲁棒控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小林
曹青松
易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工程中主动悬架系统实质上是含时滞离散控制系统的。文中针对时滞导致的主动悬架系统性能恶化和失稳现象,研究了基于状态反馈的H_(∞)鲁棒控制器。首先,建立主动悬架连续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零阶保持器对系统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状...
工程中主动悬架系统实质上是含时滞离散控制系统的。文中针对时滞导致的主动悬架系统性能恶化和失稳现象,研究了基于状态反馈的H_(∞)鲁棒控制器。首先,建立主动悬架连续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零阶保持器对系统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状态反馈构建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闭环模型。其次,构造一种Lyapunov泛函,引入Schur补和Jessen不等式引理,利用LMI方法推导出含时滞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渐进稳定性判据。再通过CCL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反馈增益参数及性能指标γ取值范围。最后,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时滞限值范围内,设计的控制器能使主动悬架系统达到镇定,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对超出时滞限值一定范围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鲁棒镇定。时滞量和采样周期对系统鲁棒性能产生耦合影响,在相同采样周期下,随着时滞量的增大,系统性能变差;在相同的时滞量下,采样周期不同,控制系统保守性与控制效果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H∞鲁棒控制
离散控制系统
ccl算法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梁降阶H_∞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程
王永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67,共4页
文摘
研究了压电传感器、作动器非同位配置情况下柔性悬臂梁的降阶H∞振动控制问题。采用频域辨识方法获取低阶名义模型,合理选取权函数,将鲁棒H∞控制问题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采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设计降阶H∞控制器。比较了全阶H∞控制器和降阶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降阶H∞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柔性梁的前三阶模态振动,而且不会产生溢出问题。
关键词
柔性梁
多模态振动控制
降阶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ccl算法
Keywords
flexible beam, multi-modal vibration control, reduced order H∞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
ccl
) algorithm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悬臂梁的降阶H_2控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程
王永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文摘
利用频域辨识方法得到智能悬臂梁的传递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柔性梁的降阶H2控制问题.首先利用系统增广技术将降阶H2控制问题转化为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然后利用CCL(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算法求解该静态输出反馈问题,给出了降阶控制器设计的结果,并与全阶控制器进行了性能比较.由于CCL算法是一种依赖于初值的迭代求解算法,无法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迭代初值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初值选取进行了讨论;最后,对设计的控制器在柔性梁物理实验系统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降阶H2控制
输出反馈控制
柔性梁
线性矩阵不等式
ccl算法
Keywords
reduced order H2 control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lexible beam
LMI
cone complementarity lineariza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时滞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的H∞鲁棒控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小林
曹青松
易星
机构
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科技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5021)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GJJ212006)
江西科技学院协同中心开放基金项目(XTCX2101,19XTKEYB03)。
文摘
工程中主动悬架系统实质上是含时滞离散控制系统的。文中针对时滞导致的主动悬架系统性能恶化和失稳现象,研究了基于状态反馈的H_(∞)鲁棒控制器。首先,建立主动悬架连续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零阶保持器对系统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状态反馈构建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闭环模型。其次,构造一种Lyapunov泛函,引入Schur补和Jessen不等式引理,利用LMI方法推导出含时滞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渐进稳定性判据。再通过CCL算法求解鲁棒控制器反馈增益参数及性能指标γ取值范围。最后,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时滞限值范围内,设计的控制器能使主动悬架系统达到镇定,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对超出时滞限值一定范围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鲁棒镇定。时滞量和采样周期对系统鲁棒性能产生耦合影响,在相同采样周期下,随着时滞量的增大,系统性能变差;在相同的时滞量下,采样周期不同,控制系统保守性与控制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
时滞
H∞鲁棒控制
离散控制系统
ccl算法
主动悬架
Keywords
time delay
H∞robust control
discrete control system
ccl
algorithm
active suspension
分类号
U46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柔性梁降阶H_∞控制实验研究
彭程
王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能悬臂梁的降阶H_2控制
彭程
王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含时滞主动悬架离散控制系统的H∞鲁棒控制
高小林
曹青松
易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