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CD25^(+)Treg、sCD30与淋巴瘤临床特征关系及预测化疗后感染价值
1
作者 刘春艳 常炳庆 +2 位作者 李超 任欣 刘小琴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可溶性CD30(sCD30)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83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可溶性CD30(sCD30)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83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Spearman分析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相关性,同时将研究对象根据利妥昔单抗化疗后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n=26)和非感染组(n=57),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及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有骨髓浸润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高于无骨髓浸润患者(P<0.05);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r=0.612、0.634,P<0.05);化疗后感染组外周血Tregs、sCD30表达高于非感染组,差值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差值联合预测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AUC为0.916(0.834~0.965),优于单一预测。结论淋巴瘤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呈高表达,其值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联检有助于提高化疗后感染预测效能,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骨髓浸润 化疗 感染 cd4^(+)cd25^(+)treg Sc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琪 李芳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As-ACI患者(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3例(对照组)。根据颈内动脉超声结果将As-AC...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As-ACI患者(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3例(对照组)。根据颈内动脉超声结果将As-ACI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组、狭窄组。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hCMV-IgM抗体阳性率和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As-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CD4^(+)CD25^(+)Treg细胞、TLR4与IMT的相关性及其对颈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CD4^(+)CD25^(+)Treg细胞、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率、TC、TG、LDLC、hs-CRP水平、IMT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组、狭窄组CD4^(+)CD25^(+)Treg细胞水平依次降低,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率、IMT依次增高(P<0.05)。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IMT呈负相关,TLR4表达与IMT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CD4^(+)CD25^(+)Treg表达、TLR4表达、hCMV-IgM抗体阳性是As-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CD4^(+)CD25^(+)Treg细胞、TLR4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hCMV-IgM抗体阳性率与As-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LR4联合可以较好预测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ACI 颈动脉粥样硬化 cd4^(+)cd25^(+)treg细胞 TLR4 HCMV-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CD4+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董福强 滕广帅 +1 位作者 霍宁 刘长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究CD4+T细胞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DCM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的50例健康体检人... 目的探究CD4+T细胞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DCM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的5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HD组)。DCM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9.7±4.9)岁。HD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0.8±4.3)岁。分析CD4+T细胞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对不同亚组外周血的CD4+T细胞进行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验证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干扰CD4+T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DCM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高于HD组[(45.5±5.9)%比(37.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2,P<0.001);miR-155在DCM患者CD4+T细胞中表达高于HD组(P<0.05);miR-155表达升高促进了内质网应激和Hedgehog信号通路中蛋白Shh和Gli1表达升高。使用Shh激动剂处理,可以进一步促进内质网应激反应。结论miR-155/Shh/Gli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扩张型心肌病CD4+T细胞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cd4+T细胞 MIR-155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曹凤娇 杜梦梦 +2 位作者 施晓军 康天伦 侯秀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痰湿体质 cd4^(+)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免疫学表型研究
5
作者 张华扬 李奕康 +3 位作者 钱其炜 王绮夏 尤征瑞 马雄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的免疫学表型及功能。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6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IH组),获取术... 目的探究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的免疫学表型及功能。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6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IH组),获取术中肝组织标本;另选取6位健康肝移植捐赠者的肝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探究2组肝组织中DN T细胞的频率及免疫学特性。结果AIH组肝内DN 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0.35±6.89)%比(27.31±14.43)%],且DN T细胞中CD69阳性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74.82±15.74)%比(55.45±1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H组肝内DN T细胞中CCR5、CD69和颗粒酶B(Gz-B)阳性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CD8+T细胞[(8.43±4.88)%比(45.58±17.55)%、(7.54±4.66)%比(37.07±11.18)%、(6.15±4.36)%比(38.85±2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IH患者的肝内DN T细胞频率和杀伤能力均降低,这可能与患者肝组织内的免疫微环境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感染与鼻咽癌患者CD4+CD25+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胡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NPC)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鼻咽炎患者30例和同期...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NPC)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鼻咽炎患者3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参照,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IL-17、IL-10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NPC患者EBV DNA与CD4+CD25+Treg、IL-17、IL-1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PC患者CD4+CD25+Treg、IL-10水平均高于鼻咽炎患者和体检健康者(P<0.05),IL-17水平低于鼻咽炎患者和体检健康者(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诊断NPC患者发生EBV感染的临界值为5.42%,AUC为0.867,诊断敏感度为89.65%,特异度为87.1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BV DNA与NP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IL-10呈正相关,与IL-17呈显著负相关性(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D4+CD25+Treg>5.42%是影响NPC合并E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62,95%CI 1.574~2.703,(P<0.05));结论:EBV感染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D4+CD25+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感染 cd4+cd25+treg IL-17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7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性cd4^(+)T细胞 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lec-15与CD4^(+)、CD8^(+)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亚丽 郭彩茹 +4 位作者 关璐璐 王金艳 闫家伟 亓民 文学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研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中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 immunoglobulin type lectin 15,Siglec-15)与CD4^(+)、CD8^(+)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 目的研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中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 immunoglobulin type lectin 15,Siglec-15)与CD4^(+)、CD8^(+)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HCC与正常组织中Siglec-15、CD4^(+)T、CD8^(+)T 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肝癌根治切除术的27例新鲜HCC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和56例HCC组织及正常组织石蜡切片标本,qRT-PCR检测Siglec-15和CD4^(+)T、CD8^(+)T mRNA表达水平,IHC检测Siglec-15和CD4^(+)、CD8^(+)蛋白表达水平,并对Siglec-15与CD4^(+)、CD8^(+)蛋白之间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HCC患者中Siglec-15在HCC组织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CD4^(+)、CD8^(+)在HC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表达与CD4^(+)、CD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0.05),CD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相关(P<0.05),CD8^(+)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Siglec-15及CD4^(+)的表达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组织中Siglec-15高表达、CD4^(+)、CD8^(+)低表达,且Siglec-15与CD4^(+)、CD8^(+)表达呈负相关。Siglec-15及CD4^(+)的表达高低与HCC患者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19^(+)、白细胞介素-4与EB病毒DNA载量交互作用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的影响
9
作者 戴炜 戚畅 +1 位作者 熊瑞华 龙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D19^(+)、白细胞介素-4(IL-4)与EB病毒(EBV)DNA载量交互作用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的基线资料、EBV-DNA载量、CD1... 目的探讨血清CD19^(+)、白细胞介素-4(IL-4)与EB病毒(EBV)DNA载量交互作用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的基线资料、EBV-DNA载量、CD19^(+)及IL-4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M发病的影响因素,基于相加模型分析EBV-DNA载量与CD19^(+)、IL-4的交互作用,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BV-DNA载量、CD19^(+)、IL-4单一及联合检测对IM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儿童EBV-DNA载量、CD19^(+)、IL-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及VCA-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BV-DNA载量、CD19^(+)、IL-4、RDW、异型淋巴细胞比率、VCA-IgM阳性均为IM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加交互作用分析表明,EBV-DNA载量与IL-4同时暴露时,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63.888,交互作用归因比(API)为77.312,交互效应指数(S)为4.532;EBV-DNA载量与CD19^(+)同时暴露时,RERI为2.655,API为16.773,S为1.21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BV-DNA载量、CD19^(+)、IL-4三者联合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诊断及两两联合诊断。结论血清CD19^(+)、IL-4与EBV-DNA载量在IM发病中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且同时暴露可增加IM发病风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IM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细胞介素-4 EB病毒 DNA载量 cd19+ 病毒载量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杀伤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芹 迟锐 龚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发挥对靶细胞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CD4^(+)CTL的分化、表型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杀伤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
11
作者 王芳 郑紫恒 李帅帅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其中62例胃... 目的:探讨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34例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其中62例胃癌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及40例同期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对照,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胃癌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8.61±1.34)个月,其中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患者(P<0.05)。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RhoA,CD4^(+)CD25^(+)调节性T细胞、MYBL2的表达可作为胃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生存时间评估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MYBL2 胃癌 预后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联合nCD64指数监测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罗炳辉 张芸环 +2 位作者 鲍淑文 汪银 张瑶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CD4^(+)阳性细胞(Th1)/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65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微生物... 目的研究CD4^(+)阳性细胞(Th1)/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肺癌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65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分成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32)。另外33名为常规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CD64检验。比较各组检验结果并以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单独诊断、联合对肺癌早期感染的诊断效能,同时给予感染组患者常规化学药物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0.78±0.32)、(2.89±0.72)、(0.85±0.43)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2±0.78)、(5.04±1.39)、(2.48±0.96)pg/mL],IL-6、IL-8、IL-10水平及nCD64指数分别为(18.83±2.98)pg/mL、(38.79±5.82)pg/mL、(6.47±1.14)pg/mL、4.22±1.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2±1.15)pg/mL、(14.48±3.69)pg/mL、(4.08±0.86)pg/mL、0.87±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0.89±0.25)、(1.86±0.46)、(1.13±0.36)pg/mL,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1.53±0.67)、(3.71±1.05)、(1.79±0.43)pg/mL],IL-6、IL-8、IL-10水平及nCD64指数分别为(19.85±5.21)pg/mL、(41.65±7.32)pg/mL、(8.47±2.98)pg/mL、6.89±2.45,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17.19±2.36)pg/mL、(26.24±5.06)pg/mL、(5.92±1.51)pg/mL、3.53±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微生物分离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早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P<0.05)。感染组治疗期间IL-2、IFN-γ、TNF-α水平逐渐升高,IL-6、IL-8、IL-10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nCD64指数均可用于诊断肺癌早期感染,两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同时可用于治疗期间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辅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早期感染 cd4^(+)阳性细胞 辅助性T细胞2 中性粒细胞cd64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细胞:对抗AIDS的核心力量
13
作者 田国艳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4期78-78,共1页
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CD4细胞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键防线,还是艾滋病(AIDS)防治过程中的核心力量。通过定期监测CD4细胞的数量,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 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CD4细胞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抵御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键防线,还是艾滋病(AIDS)防治过程中的核心力量。通过定期监测CD4细胞的数量,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细胞 病毒 免疫系统 细菌 AIDS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亚群失衡对IgA肾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吴旭 范德墉 +1 位作者 徐云芬 徐双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88-193,200,共7页
目的:探索CD4^(+)T细胞亚群在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200例,并选取10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非IgAN患者及30例健康人... 目的:探索CD4^(+)T细胞亚群在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200例,并选取10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非IgAN患者及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以肾穿刺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3年11月30日,肾脏终点事件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30%,或进入终末期肾脏疾病(eGFR<15 mL·min-1·1.73 m-2)或透析或死亡。收集患者肾穿刺时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h1/Th2比值、γ干扰素(IFN-γ)和IL-4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与肾脏终点事件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价Th1/Th2比值、IFN-γ和IL-4预测IgAN预后的价值,同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与非IgAN组和健康人群组相比,IgAN组Gd-IgA1水平升高、Th1/Th2比值下降、IFN-γ下降、IL-4升高(P<0.05),非IgAN组和健康人群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0例IgAN患者中,IgAN牛津病理分型M、E、S、T、C评分较高组,Th1/Th2比值和IFN-γ水平偏低,IL-4水平偏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1/Th2比值与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和Gd-IgA1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IFN-γ与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和Gd-IgA1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IL-4与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和Gd-IgA1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Th2比值、IFN-γ、IL-4、eGFR、尿蛋白定量和Gd-IgA1是IgAN发生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h1/Th2比值、IFN-γ和IL-4的AUC分别为0.847、0.880和0.722(P<0.001)。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h1/Th2比值≥2.145组肾脏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Th1/Th2比值<2.145组(P<0.001),IFN-γ≥1.280组肾脏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IFN-γ<1.280组(P<0.001),IL-4<3.125组肾脏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IL-4≥3.125组(P<0.001)。结论:IgAN存在CD4^(+)T细胞亚群的失衡,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IFN-γ和IL-4与IgAN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亚群 失衡 IGA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慢病毒系统构建稳定表达CD19-FLUC-GFP的4T1细胞系
15
作者 郭雨洁 程奕宁 +1 位作者 汪洋 刘滨磊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8-72,共5页
为构建稳定表达CD19、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乳腺癌4T1细胞系,以用作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靶细胞模型,通过提取质粒、慢病毒包装及浓缩,感染4T1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稳转细胞株4T... 为构建稳定表达CD19、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乳腺癌4T1细胞系,以用作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靶细胞模型,通过提取质粒、慢病毒包装及浓缩,感染4T1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稳转细胞株4T1-CD19-FLUC-GFP。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4T1-CD19-FLUC-GFP细胞中CD19的mRNA和膜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细胞。体内实验中,腋下植瘤4T1-CD19-FLUC-GFP细胞一周后,活体成像仪可检测到腋下部位的荧光信号。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CD19-FLUC-GFP的4T1细胞株,为CAR-T细胞抗肿瘤疗效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靶细胞模型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T1细胞 慢病毒 cd19 绿色荧光蛋白 萤火虫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IL-27+T细胞水平联合ADA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16
作者 李丹 张会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探讨血清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IL-27)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中... 探讨血清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IL-27)介导的CD4+T淋巴细胞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病例组,72例非结核性胸水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胸腔积液及血清ADA含量,并测量胸腔积液中CD4+IL-27+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ADA、CD4+IL-27+单独及联合检测对TP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血清及胸腔积液ADA、CD4+IL-27+T细胞水平进行比较,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及胸腔积液中ADA诊断TP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755 U/L、20.100 U/L,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7、0.946;胸腔积液中CD4+IL-27+T细胞水平诊断TPE的最佳截断值为34.620 %,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胸腔积液ADA联合CD4+IL-27+诊断TPE的AUC为0.973,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 值为 0.873,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TPE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ADA、CD4+IL-27+T细胞水平均高于非结核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ADA联合CD4+IL-27+ T细胞水平检测对TPE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腺苷脱氨酶 cd4+IL-27+ T细胞水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7
作者 张利霞 张江辉 +1 位作者 梁梅清 邵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识别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爱心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年后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识别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我们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爱心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200个/μL、200-349个/μL、350-500个/μL三个亚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不同时间点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免疫恢复的因素。免疫恢复不良定义为规律cART两年后,尽管连续两次HIV RNA水平低于50 copies/ml,CD4+ T淋巴细胞计数仍未达到350个/μL。结果 共纳入867例患者进行分析,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45个/μL(四分位间距:144-338)。治疗2年后,67.8%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达到350个/μL以上。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亚组间的免疫恢复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免疫恢复不良的风险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调整后OR=2.5, 95% CI: 1.2-5.0)和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调整后OR=3.0, 95% CI: 1.5-6.0)是免疫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免疫恢复的重要预测因素。特别是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其免疫恢复不良的风险更高。结果 强调了对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的重要性,以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高免疫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抗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朱春龙 邓垚 +1 位作者 张扬麟 陈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将符合DPN诊断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将符合DPN诊断的患者作为DPN组(n=42),未合并DPN患者作为非DPN组(n=36)。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人Th17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PN组糖化血红收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显著高于非DPN组(P<0.05),DPN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P<0.05),IL-17A、Treg是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DPN组中,IL-17A与IL-6呈正相关(r=0.356,P=0.017),IL-17A与Treg呈负相关(r=-0.438,P=0.004)。结论DPN患者出现Th17细胞因子及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IL-17A、Treg可能参与DPN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TH17 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巫翠萍 覃西 +5 位作者 王华民 巫翠云 李文广 林丹 朱洪 李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秃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及TGF-β_1的表达 被引量:17
20
作者 隋佳佳 陈晓红 +5 位作者 方宁 曹碧兰 晏文 杨莹 张更建 刘样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 目的通过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斑秃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和血清TGF-β1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重型患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与局限型患者组(P<0.01),局限型患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血清中TGF-β1含量均与SAL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66,-0.471;P均<0.01),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1)。结论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与血清中TGF-β1呈一定相关性,且两者与斑秃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减少和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斑秃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cd4+cd25+treg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