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曹凤娇 杜梦梦 +2 位作者 施晓军 康天伦 侯秀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痰湿体质 ^cd4^(+)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和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朱春龙 邓垚 +1 位作者 张扬麟 陈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将符合DPN诊断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将符合DPN诊断的患者作为DPN组(n=42),未合并DPN患者作为非DPN组(n=36)。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人Th17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PN组糖化血红收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显著高于非DPN组(P<0.05),DPN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P<0.05),IL-17A、Treg是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DPN组中,IL-17A与IL-6呈正相关(r=0.356,P=0.017),IL-17A与Treg呈负相关(r=-0.438,P=0.004)。结论DPN患者出现Th17细胞因子及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IL-17A、Treg可能参与DPN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tH17 ^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8对乳腺癌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郑鹏飞 董良鹏 +2 位作者 高延鑫 张一夫 秦双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2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4例乳腺癌患者、2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20例对照者。分离所有受试者的血浆和外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2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4例乳腺癌患者、2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20例对照者。分离所有受试者的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纯化CD8^(+)T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38蛋白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IL-38 mRNA相对表达量。使用重组人IL-38刺激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分离的CD8^(+)T细胞,建立CD8^(+)T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共培养系统,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穿孔素、颗粒酶B、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IL-38水平(74.23±19.88 pg/mL)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2.87±16.27 pg/mL,P=0.018)和对照者(61.77±12.75 pg/mL,P=0.013)。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L-3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7±0.22 vs.1.00±0.18,P<0.001)。外周血和肿瘤浸润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穿孔素和颗粒酶B分泌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组中的水平高于间接接触共培养组(P<0.05),但干扰素-γ和TNF-α分泌水平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接接触共培养组内,靶细胞死亡比例、穿孔素、颗粒酶B、干扰素-γ、TNF-α在IL-38刺激组中的水平低于无刺激组(P<0.05)。在间接接触共培养组内,靶细胞死亡比例、干扰素-γ、TNF-α在IL-38刺激组中的水平亦低于无刺激组(P<0.05),但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在间接接触共培养组内的IL-38刺激组和无刺激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中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在无刺激组和IL-38刺激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的IL-38可能参与诱导CD8^(+)T细胞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介素-38 cd8阳性t淋巴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萝卜硫素的西兰花提取物对小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活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王政 申春一 +3 位作者 黄建敏 刘金燕 李洁瑶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萝卜硫素(SFN)的西兰花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组、阴性对照(NC)组和SFN组,每组5只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不含SFN的西兰花提取物、含0.3 ... 目的:探讨富含萝卜硫素(SFN)的西兰花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组、阴性对照(NC)组和SFN组,每组5只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不含SFN的西兰花提取物、含0.3 g/L SFN的西兰花提取物125μL灌胃,连续4周。每2 d测量1次体重。实验结束前采集小鼠外周血检测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CD8^(+)T淋巴细胞中IL-2、TNF-α的含量。收集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3组小鼠不同时间点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F组小鼠外周血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中IL-2和TNF-α含量高于CON组和NC组(P<0.05)。3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SFN组小鼠肠道中疣微菌门及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CON组和NC组(P<0.05)。肠道中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与CD8^(+)T淋巴细胞中IL-2和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934和0.664,P<0.05)。结论:长期连续服用富含SFN的西兰花提取物能增加小鼠肠道中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同时可增强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肠道菌群 ^cd8^(+)t淋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Exos对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焦健 李能秀 +6 位作者 左雨霏 马忠梅 常意行 张石磊 孟庆玲 才学鹏 乔军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8-3747,共10页
【目的】分离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Exos),探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为揭示LM感染、胞内生存及免疫逃逸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分离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Exos),探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为揭示LM感染、胞内生存及免疫逃逸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差异超速离心法结合分子排阻法提取感染LM后RAW264.7巨噬细胞外泌体(LM-Exo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仪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LM-Exo表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活力检测和ELISA等方法分析不同剂量LM-Exos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LM-Exos具有双层膜结构类圆形的小囊泡,直径约为60~80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M-Exos表面含有CD9、CD63、TSG101特异性标记蛋白。LM-Exos对RAW264.7巨噬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随着LM-Exos刺激时间延长,细胞形态由圆形逐渐分化为长梭形,并伸出不同形态的伪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LM-Exos刺激浓度的增加,IL-1β、IL-10、IL-6和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趋势。高浓度LM-Exos刺激后,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略有下降但抗LM EGD-e能力增强。与低浓度LM-Exos刺激相比,高浓度LM-Exos刺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了CD8^(+)T淋巴细胞TNF-α和IL-10相对分泌水平,并诱导了CD8^(+)T细胞形态变化及凋亡水平升高。【结论】不同剂量的LM-Exos对RAW264.7巨噬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现出不同的调控作用。LM-Exos能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抗LM EGD-e能力,同时也能诱导CD8^(+)T淋巴细胞分化和凋亡。LM-Exos可以作为免疫激活剂,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高剂量的LM-Exos可能会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来减弱机体的免疫应答,进而实现LM免疫逃逸,这种双重作用可能是LM在感染过程中实现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外泌体 巨噬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CD8^(+)T细胞自噬水平研究及与其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陈宇鸣 于旭华 +4 位作者 梁紫尧 李娜 陈思达 申严 卓宋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CD8^(+)T细胞自噬水平及与其数量的相关性,探讨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和COPD干预组,以烟熏方式建立COPD模型,腹腔注射给予3-甲基腺嘌...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CD8^(+)T细胞自噬水平及与其数量的相关性,探讨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和COPD干预组,以烟熏方式建立COPD模型,腹腔注射给予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采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血液、肺组织CD8^(+)T细胞、CD8^(+)记忆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免疫磁珠分选血液CD8^(+)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D8^(+)T细胞中LC3-Ⅱ/Ⅰ、Beclin-1、p62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留取大鼠右肺中叶行病理检测。结果:COPD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功能下降较正常组大鼠明显。COPD组大鼠血液及肺组织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CD8^(+)记忆T细胞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均<0.05),COPD组大鼠血液CD8^(+)T细胞自噬蛋白LC3-Ⅱ/Ⅰ、Beclin-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6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COPD干预组大鼠肺组织中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CD8^(+)记忆T细胞比例均较COPD组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C3-Ⅱ/Ⅰ表达水平与血液CD8^(+)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67,P<0.01)Beclin-1表达水平与血液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05,P=0.021;r=0.428,P=0.037)。LC3-Ⅱ/Ⅰ表达水平与肺组织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4,P=0.019;r=0.549,P=0.006),Beclin-1表达水平与肺组织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58,P=0.025)。结论:CD8^(+)T细胞自噬水平与其数量相关,CD8^(+)T细胞自噬参与了COPD的慢性炎症过程,3-MA可抑制COPD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d8^(+)t细胞 自噬 3-甲基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久兴 赵佳 +5 位作者 安艳春 熊露宁 陈越 任继勇 王前进 耿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与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01-01至2021-12-31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临床分期为Ⅲ期的81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与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01-01至2021-12-31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临床分期为Ⅲ期的81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监测术前、术后首次辅助化疗前、术后辅助治疗结束三个节点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并统计临床、病理资料。随访至2022-12-31,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时间或死亡时间。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入组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入组患者三个节点CD8^(+)T淋巴数量变化特点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的生存曲线。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pT4(OR=11.647,95%CI为2.255~60.166,P=0.003),CEA数值(OR=1.044,95%CI为1.010~1.079,P=0.011)是入组患者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首次辅助化疗前CD8^(+)T淋巴细胞数量(OR=0.973,95%CI为0.951~0.997,P=0.025)是入组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依据三个节点监测CD8^(+)T淋巴数量变化特点进行分组的生存分析显示:CD8^(+)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升高患者组(Ⅰ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mDFS)未达到;CD8^(+)T淋巴细胞数量先升高,再下降患者组(Ⅱ组)mDFS为(28.9±2.7)个月,95%CI为23.6~34.2个月;CD8^(+)T淋巴细胞数量先下降,再升高患者组(Ⅲ组)mDFS为(27.2±2.2)个月,95%CI为22.9~31.5个月;CD8^(+)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患者组(Ⅳ组)mDFS为(22.8±3.5)个月,95%CI为15.9~29.7个月。Ⅱ组、Ⅲ组、Ⅳ组的mDFS无统计学区别,Ⅰ组与其他三组的mDFS存在统计学差别,Log-rank P=0.026。结论:Ⅲ期CRC患者术后首次辅助化疗前的CD8^(+)T淋巴细胞总数越高,患者的DFS越长,预后越好;在Ⅲ期CRC患者治疗全程动态监测CD8^(+)T淋巴细胞总数,持续升高的患者DFS要明显优于其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淋巴细胞 结直肠癌 预后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对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聂静敏 杜翔 +3 位作者 喻园园 田黎 桑俊 孙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对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单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单纯TB患者、HIV感染合并TB者各200例分别作为HIV组、TB组、HIV/TB组,分析各组血清CD8^(+)T细胞及CD4^(+)T细胞变化。结果三组CD...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TB)对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单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单纯TB患者、HIV感染合并TB者各200例分别作为HIV组、TB组、HIV/TB组,分析各组血清CD8^(+)T细胞及CD4^(+)T细胞变化。结果三组CD8^(+)T细胞水平比较呈现HIV组>HIV/TB组>TB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79,P<0.001)。HIV/TB组、HIV组CD8^(+)T细胞水平较正常水平升高(ZHIV/TB=8.343,PHIV/TB<0.001;ZHIV=7.988,PHIV<0.001),而TB组CD8^(+)T细胞较正常水平明显下降(ZTB=8.682,PTB<0.001)。三组CD4^(+)T细胞水平均较正常下降(ZHIV=11.088,PHIV<0.001;ZTB=5.562,PTB<0.001;ZHIV/TB=12.077,PHIV/TB<0.001)。按照CD4^(+)T细胞计数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当CD4^(+)T细胞计数≤100 cells/μL时,三组CD8^(+)T细胞水平比较:HIV组>TB组,HIV组>HIV/TB组,且HIV/TB组CD8^(+)T细胞水平较正常显著下降(Z0-100=1.604,P0-100=0.109);当CD4^(+)T细胞≥101 cells/μL时,CD8^(+)T细胞三组比较:HIV/TB组>TB组,HIV组>TB组;当CD4^(+)T细胞>500 cells/μL,三组CD8^(+)T细胞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三组CD8^(+)T细胞与CD4^(+)T细胞变化趋势的差异分析结果提示,以HIV组为参照,随着CD4^(+)T细胞计数的下降,TB组、HIV/TB组的CD8^(+)T细胞均比HIV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率分别为0.344和0.216,P<0.001)。结论随着CD4^(+)T细胞的下降,HIV感染合并TB和TB均可导致CD8^(+)T细胞下降,且TB的CD8^(+)T细胞下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cd8^(+)t淋巴细胞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来源的IL4I1介导PD1^(+)CD8^(+)T淋巴细胞募集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李美 来佳丹 +2 位作者 魏诗瑶 孟晋欢 李常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来源的白细胞介素4诱导蛋白1(IL4I1)对表达PD1的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诱导与募集作用。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中IL4I1的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及免疫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验证;构建过表达IL4I1蛋白的769P细胞系并验证;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过表达IL4I1 ccRCC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变化。结果:高表达IL4I1的ccRCC组织中有更多的CD8^(+)T淋巴细胞浸润(P=6.843×10^(-7)),其浸润水平与IL4I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2)=0.5764,P<0.001);且浸润的CD8^(+)T细胞多表达抑制型分子PD1。过表达IL4I1的ccRCC 769P细胞所表达的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4、CCL5、CCL17)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t=95.16、116.1、21.28、68.47,均P<0.05)。同时,细胞培养上清中CCL4、CCL5浓度明显升高(t=6.760、6.846,均P<0.05)。结论:ccRCC组织中IL4I1与PD1+CD8^(+)T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调控趋化因子的表达,参与免疫抑制型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局部的募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IL4I1 PD-1 ^cd8^(+)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与 脑梗死再发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刘娜 彭爱妮 +2 位作者 吴晶 徐寿成 于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其中34例脑梗死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再发组,107例脑梗死未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未再发组,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失访12例患者,并绘制各指标用于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梗死再发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高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脑梗死再发组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低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患者脑梗死再发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5、0.889、0.93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AUC为0.99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AUC。结论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诊断脑梗死再发效能较高,对脑梗死再发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评分 侧支循环充盈评分 脑梗死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低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彬 万得晨 +3 位作者 陈忠彪 孙浩然 周大臣 侯辉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83-288,共6页
1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低表达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4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比... 1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低表达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4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比正常人群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将143例患者分为CD8^(+)T淋巴细胞低表达组及CD8^(+)T淋巴细胞正常表达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下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D8^(+)T淋巴细胞表达下调的危险因素。应用R4.2.1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图,绘制ROC曲线计算一致性指数,绘制校准曲线内部验证进行决策曲线分析(DCA)并进行比较。结果143例HCC患者45例(31.5%)患者CD8^(+)T细胞表达下降,98例(68.5%)患者CD8^(+)T细胞表达正常或增高。两组患者在甲胎蛋白(AFP)、血小板(P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值(INR)、K值、R1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AFP>20ng/L,(0R=0.22,95%CI:0.06-0.86,P<0.05)、Ks值,(0R=0.22,95%CI:0.06-0.86,P<0.05)、肝硬化是肝细胞肝癌患者D8^(+)T细胞低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微环境 ^cd8^(+)t细胞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免疫学表型研究
13
作者 张华扬 李奕康 +3 位作者 钱其炜 王绮夏 尤征瑞 马雄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的免疫学表型及功能。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6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IH组),获取术... 目的探究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的免疫学表型及功能。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6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IH组),获取术中肝组织标本;另选取6位健康肝移植捐赠者的肝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探究2组肝组织中DN T细胞的频率及免疫学特性。结果AIH组肝内DN 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0.35±6.89)%比(27.31±14.43)%],且DN T细胞中CD69阳性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74.82±15.74)%比(55.45±1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H组肝内DN T细胞中CCR5、CD69和颗粒酶B(Gz-B)阳性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CD8+T细胞[(8.43±4.88)%比(45.58±17.55)%、(7.54±4.66)%比(37.07±11.18)%、(6.15±4.36)%比(38.85±2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IH患者的肝内DN T细胞频率和杀伤能力均降低,这可能与患者肝组织内的免疫微环境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建立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预后模型
14
作者 刘洋 池晴佳 田菲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7,共9页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算法、WGCNA技术筛选出与CD8^(+)T细胞具有相关性的模块基因。将差异基因与模块基因取交集基因并进行GO、KEGG分析,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建立预后模型。通过K-M曲线和ROC曲线对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间的浸润性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和肿瘤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出具有9个基因的预后模型,K-M曲线及ROC曲线表明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低风险组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D8^(+)T细胞的新型预后模型,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改善和生存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测序(scRNA-Seq) 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 ^cd8^(+)t细胞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NLR联合CD8^(+)T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吴庆华 郝红 +1 位作者 李雪雪 韩晨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474-2479,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D8^(+)T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06例,年龄(45.82±9.57)岁,肿瘤最大径(2.37±0.85)cm...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D8^(+)T淋巴细胞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06例,年龄(45.82±9.57)岁,肿瘤最大径(2.37±0.85)cm,所有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外周血CD8^(+)、NLR水平及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外周血CD8^(+)、NLR水平及二者联合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随访5年,106例患者中失访3例,随访率为97.17%(103/106),复发12例,复发率为11.65%(12/103),未复发91例(88.35%,91/103)。复发组外周血CD8^(+)水平低于非复发组[(23.17±3.36)%比(29.45±4.23)%],复发组外周血NLR水平高于非复发组[(2.64±0.39)比(1.72±0.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淋巴结转移例数占比高于非复发组[58.33%(7/12)比24.18%(22/91)],复发组术后足程放疗、术后规范化疗例数占比低于非复发组[25.00%(3/12)比93.41%(85/91)、33.33%(3/12)比89.01%(81/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8^(+)降低(OR=0.285,95%CI 0.125~0.647)、外周血NLR升高(OR=4.175,95%CI 1.835~9.796)、淋巴结转移(OR=5.013,95%CI 2.204~11.403)、术后无足程放疗(OR=0.255,95%CI 0.112~0.579)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外周血CD8^(+)、NLR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0.844、0.905,二者联合的AUC更高(P<0.05)。结论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NLR可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8^(+)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保乳手术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潘平 许禹 朱征全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3期2851-28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及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4.9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CD8^(+)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3.717、10.256,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Ⅲ期中低位直肠癌 肿瘤细胞增殖能力 ^cd4^(+)、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预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婧 周鹏 +2 位作者 谢晶 王晓英 丛铃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38-844,共7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P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是否继发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3)及未感染组(n=37)。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抗菌治疗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LA-DR/CD4^(+)、IL-6及PCT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脂肪酶、IL-6及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HLA-DR/CD4^(+)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脂肪酶高表达(OR=2.354,95%CI 1.491~3.716)、HLA-DR/CD4^(+)高表达(OR=3.508,95%CI 1.283~9.588)、IL-6高表达(OR=4.284,95%CI 1.469~12.493)及PCT高表达(OR=5.743,95%CI 1.530~21.563)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LA-DR/CD4^(+)、IL-6及PCT及三者联合诊断SAP继发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09、0.778、0.819及0.95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诊断的AUC值及诊断效能明显大于单独HLA-DR/CD4^(+)(z=3.161,P=0.002)、IL-6(z=3.822,P<0.001)及PCT(z=3.346,P=0.001)诊断。局部感染组血清HLA-DR/CD4^(+)水平高于严重感染组,IL-6及PCT水平均低于严重感染组(P<0.05)。局部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严重感染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HLA-DR/CD4^(+)高表达、IL-6高表达及PCT高表达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预测S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感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与CD8^(+)T细胞状态的缠绕关系决定免疫治疗的动态反应
18
作者 薛畅(综述) 黄英丹 吴静怡(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的晚期治疗、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彻底革新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然而,大多数肿瘤患者难以获得长期的免疫治疗反应,这突显了探究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在免疫治疗中与肿瘤细胞的相互...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的晚期治疗、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彻底革新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然而,大多数肿瘤患者难以获得长期的免疫治疗反应,这突显了探究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在免疫治疗中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中,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为深入解析肿瘤微环境(TME)中T细胞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主要综述TME中CD8^(+)T细胞的异质性特征,深入探讨其在抗肿瘤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特别是与时间和空间因素相关的功能耗竭过程;分析肿瘤中CD8^(+)T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阐述CD8^(+)T细胞与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探索抗肿瘤治疗中新的有效手段;同时,提出一些关键的未解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设计更精准、更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t细胞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T淋巴细胞在Ⅲ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各阶段的变化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19
作者 左艳华 董久兴 +3 位作者 陈越 王辉 武素宁 皮曼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与Ⅲ期直肠癌手术后辅助性放化疗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80例Ⅲ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接受辅助性放...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与Ⅲ期直肠癌手术后辅助性放化疗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80例Ⅲ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接受辅助性放化疗,根据患者辅助性放化疗后1个月与手术前的CD8^(+)T淋巴细胞变化将其分为升高组(n=102)和降低组(n=78)。比较升高组和降低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生存时间差异,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D8^(+)T淋巴细胞与生存组(n=120)和死亡组(n=60)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升高组和降低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辅助性放化疗后1个月,升高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降低组(P<0.05)。升高组患者3年生存率与降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组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显著长于升高组(P<0.05)。生存组患者TNM分期中ⅢA期占比、高分化+中分化占比及辅助性放化疗后CD3^(+)T淋巴细胞升高占比、CD4^(+)T淋巴细胞升高占比、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占比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ⅢB+ⅢC期、低分化均是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辅助性放化疗后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均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结局(均P<0.05)。结论大部分Ⅲ期直肠癌手术后辅助性放化疗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更加平衡的Ⅲ期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好,其中CD8^(+)T淋巴细胞降低的患者3年生存率与升高的患者差异不明显,但OS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cd8^(+)t淋巴细胞 辅助性放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张小玲 赵玉杰 +3 位作者 刘敏龙 周丽 郭蕾 马琪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75例,依据ICU结局分为存活组(n=54)及死...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75例,依据ICU结局分为存活组(n=54)及死亡组(n=2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诊断脓毒症当天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外周血液标本TNF-a、IL-10及CD8+CD28-CD57+T淋巴细胞。结果 死亡组平均年龄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较存活组有更高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休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TNF-a、IL-10较存活组更高(P<0.05)。存活组的耐药菌感染比例低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对一系列协变量进行调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较高的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比例与高的ICU死亡率相关(OR, 1.21;95%CI, 1.10~1.33)(OR, 1.30;95%CI, 1.07~1.58);APACHEⅡ评分预后预测的AUC为0.78(95%CI 0.67~0.90),将最适诊断界点22.5分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9%和75.2%。SOFA评分预后预测的AUC为0.80(95%CI,0.68~0.92),将最适诊断界点9.5分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77.8%。外周血CD8+CD28-CD57+T淋巴细胞预后预测的AUC为0.91(95%CI,0.83~0.99),将最适诊断界点60.2%作为预测死亡可能的临界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92.6%。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CD8+CD28-CD57+T淋巴细胞比例与ICU死亡率增加相关,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评估此类人群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cd28-cd57+t淋巴细胞 老年患者 脓毒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