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DPM的微气旋结构中粉尘捕集特性模拟研究
1
作者 张虎 郭恒 +3 位作者 何新建 常彬彬 耿凡 陈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为探究煤矿工人个体防护多元方法,基于煤矿井下粉尘污染背景,采用气旋分离技术用于个体初级除尘,研究微气旋结构的粉尘捕集特性:建立并改进微型气旋结构,采用CFD-DPM方法、结合RNG k-ε对微型旋风分离结构中的多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 为探究煤矿工人个体防护多元方法,基于煤矿井下粉尘污染背景,采用气旋分离技术用于个体初级除尘,研究微气旋结构的粉尘捕集特性:建立并改进微型气旋结构,采用CFD-DPM方法、结合RNG k-ε对微型旋风分离结构中的多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着重分析粉尘颗粒的分离特性,探讨影响气旋结构中粉尘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旋结构的圆锥体内流场湍流剧烈,发生涡旋核心偏移的摆尾现象;适当增加入口风速有利于提升粉尘颗粒在微气旋结构中的捕集率,大粒径粉尘的捕集率较高,排气管直径的增加会加快气旋装置内外部旋流的速度,可提高粉尘的捕集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微型气旋结构、丰富个体防护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旋结构 粉尘 分离特性 影响因素 cfd-DP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ingle-blade Based Hybrid CFD Method for Hovering and Forward-flight Rotor Computation 被引量:9
2
作者 SHI Yongjie ZHAO Qijun FAN Feng XU Guohua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7-135,共9页
A hybrid Euler/full potential/Lagrangian wake method,based on single-blade simulation,for predicting unsteady aerodynamic flow around helicopter rotors in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has been developed.In this method,an ... A hybrid Euler/full potential/Lagrangian wake method,based on single-blade simulation,for predicting unsteady aerodynamic flow around helicopter rotors in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has been developed.In this method,an Euler solver is used to model the near wake evolution and transonic flow phenomena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lade,and a full potential equation(FPE) is used to model the isentropic potential flow region far away from the rotor,while the wake effects of other blades and the far wake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low solution as an induced inflow distribution using a Lagrangian based wake analysis.To further reduce the execution time,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solution and rotor wake analysis(including induced velocity up-date) are conducted parallelly,and a load balancing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account for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wo solvers.By the developed method,several hover and forward-flight cases on Caradonna-Tung and Helishape 7A rotors are per-formed.Good agreements of the loadings on blade surface with available measured data demonstrate the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Also,the CPU time required for different computation runs is compared in the pape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hybrid method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CFD method in time cost,and will be more efficient with the number of blades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cfd method Euler equations full potential equations wake model ROTOR helicopters
原文传递
变容积密集烤房的CFD分析与试验研究
3
作者 叶大鹏 沈碧河 +2 位作者 张炳辉 黄俊炜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5,125,共7页
为保障密集烤房装烟密度,降低烘烤的能源消耗,研发一套适用于密集烤房的变容积系统。在完成变容积装置的设计后,基于CFD方法模拟分析装置与烟叶的不同距离对烤房内部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通过烘烤试验获取实际烘烤数据,对模拟值加以... 为保障密集烤房装烟密度,降低烘烤的能源消耗,研发一套适用于密集烤房的变容积系统。在完成变容积装置的设计后,基于CFD方法模拟分析装置与烟叶的不同距离对烤房内部气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通过烘烤试验获取实际烘烤数据,对模拟值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流速不均匀系数Kv为0.40,温度不均匀系数Kt为0.41,距离为10 cm时,Kv=0.41,Kt=0.43;距离为20 cm时,Kv=0.42,Kt=0.49。装烟区9个测量点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误差在6%以内。变容积烤房在装烟量为一半时,相比常规烤房的燃料消耗可节约13.4%。研究结果表明:当隔板与烟叶距离为0 cm时烤房内部的气体分布最均匀;CFD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变容积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保证装烟密度,降低烤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烤房 变容积 cfd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量计算模型研究
4
作者 吴舸 何戈宁 +4 位作者 赵京 李磊 霍蒙 周卓阳 姚丽璇 《阀门》 2024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过程模拟仿真的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3型爆破片安全装置在不同泄放试验工况下的泄放流量,与试验测定的泄放流量比较,CFD模型的计算...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过程模拟仿真的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3型爆破片安全装置在不同泄放试验工况下的泄放流量,与试验测定的泄放流量比较,CFD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完全能够满足工程上对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量计算和泄放过程模拟的需求。该方法不仅对当前主流的基于半经验公式的泄放量计算方式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还可以有效支撑部分难以开展1:1泄放量试验的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研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片安全装置 泄放量计算 cf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搅拌筒CFD-DEM多相流数值模拟与分析
5
作者 陈涛 杨瀚博 +3 位作者 杨军伟 吕东 陈泽华 魏全明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6期163-167,共5页
为研究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筒内的混凝土与骨料颗粒的真实运动情况,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考虑混凝土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及骨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进料、搅拌、出料过程的混凝土及颗粒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将出料时间和出料速... 为研究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筒内的混凝土与骨料颗粒的真实运动情况,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考虑混凝土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及骨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进料、搅拌、出料过程的混凝土及颗粒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将出料时间和出料速率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对比,验证了CFD-DEM耦合方法的可行性。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仿真结果导入ABAQUS中对叶片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所受应力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最大节点位移满足刚度设计要求。最后对叶片的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搅拌运输 cfd-DEM耦合方法 结构强度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的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陆道纲 宋海洁 +3 位作者 郭劲松 赵海琦 张钰浩 隋丹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3-1843,共11页
池式快堆采用了新型非能动堆内直接余热排出(DRACS)方式,提升了快堆的安全性。目前针对池式快堆自然循环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中,系统程序难以准确预测池内复杂自然循环路径,难以准确模拟池内三维热工水力现象,如果采用三维CFD计算建模及... 池式快堆采用了新型非能动堆内直接余热排出(DRACS)方式,提升了快堆的安全性。目前针对池式快堆自然循环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中,系统程序难以准确预测池内复杂自然循环路径,难以准确模拟池内三维热工水力现象,如果采用三维CFD计算建模及网格划分难度较高,且所需计算资源较大。为此本文开发了“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用于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计算分析。利用日本大型钠回路实验台架(PLANDTL)DRACS自然循环模式对该耦合方法进行验证,稳态工况关键位置参数相对误差小于3%,瞬态工况关键位置参数与实验值变化趋势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10%,验证了该耦合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利用该耦合方法,开展了中国实验快堆(CEFR)自然循环及余热排出特性计算分析,识别了池内自然循环流动路径,揭示了池内温度分层以及盒间流现象。本文方法可为大型钠冷快堆自然循环三维瞬态特性分析提供重要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 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 自然循环 堆内直接余热排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梯级溜槽的设计与分析
7
作者 孙晓霞 胡枫 孟文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6,661,共6页
针对传统物料转运过程中溜槽和输送带磨损严重、出口处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建立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几何模型,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臂架对转运溜槽的磨损以及对其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的影响... 针对传统物料转运过程中溜槽和输送带磨损严重、出口处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建立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几何模型,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臂架对转运溜槽的磨损以及对其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可以有效控制物料流的速度和方向,降低对溜槽内表面的冲击磨损,降低出口处的粉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溜槽 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 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Based Method of Determining Form Factor k for Different Ship Types and Different Drafts 被引量:5
8
作者 Jinbao Wang Hai Yu +1 位作者 Yuefeng Zhang Xiaoqing Xio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3期236-241,共6页
The value of form factor k at different drafts is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full-scale total resistance and spe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hips. In the ITTC community, most organizations predict form factor k using a low... The value of form factor k at different drafts is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full-scale total resistance and spe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hips. In the ITTC community, most organizations predict form factor k using a low-speed model test. However, this method is problematic for ships with bulbous bows and transom. In this article,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based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obtain k for different type of ships at different drafts,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CFD method and the mode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FD method produces reasonable k values. A grid generating method and turbulence model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obtaining a consistent k using C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 fact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Prohaska method model test different ship type different d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粉末物料洒落事故气溶胶分布特性CFD研究
9
作者 陈佳辰 王彦 +3 位作者 廉冰 杨洁 岳琪 蒙滨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2-572,共11页
基于CFD方法,研究密闭厂房内发生放射性粉末物料洒落事故后室内空气流动以及颗粒运动情况,并分析了颗粒粒径、洒落速度、洒落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运动主要受密闭空间内部气体环流的影响,大部分颗粒沉积到地面或附着于壁面而被捕捉... 基于CFD方法,研究密闭厂房内发生放射性粉末物料洒落事故后室内空气流动以及颗粒运动情况,并分析了颗粒粒径、洒落速度、洒落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运动主要受密闭空间内部气体环流的影响,大部分颗粒沉积到地面或附着于壁面而被捕捉,少部分颗粒后期将在室内飘散悬浮,随气流运动;不同洒落速度造成的气溶胶运动及分布情况区别很小;小粒径颗粒更容易受周围气体的曳力影响而从主流区域脱离出来形成散射粉尘,因此,颗粒粒径越小,洒落后造成的沉积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方法 洒落事故 气溶胶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ertisation options for BG method and optimisation using CFD modelling 被引量:3
10
作者 Morla Ramakrishna Balusu Rao +1 位作者 Tanguturi Krishna Ting 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Spontaneous combustion(sponcom) is one of the issues of concern with the blasting gallery(BG) method of coal mining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cause fires, and impact on production and safety, greenhouse gas(GHG) emissi... Spontaneous combustion(sponcom) is one of the issues of concern with the blasting gallery(BG) method of coal mining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cause fires, and impact on production and safety, greenhouse gas(GHG) emissions and huge costs involved in controlling the aftermath situations. Some of the research attempts mad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oal mine fires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ick seams worked with bord and pillar mining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stud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l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imulate and assess the effects of various mining methods, layouts, designs, and different operational and ventilation parameters on the flow of goaf gases in BG panels. A wide range of parametr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develop proactive strategie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ingress of oxygen into the goaf area preven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mine fi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ing gallery metho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ertisation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饱和砂土场地液化模拟研究
11
作者 许文昊 王志华 +3 位作者 申志福 高洪梅 刘殷强 张鑫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92-2501,2514,共11页
砂土液化是常见的地震灾害,目前应用于研究砂土液化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以及模型试验还不能全面反映土体液化全过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方法能够准确地... 砂土液化是常见的地震灾害,目前应用于研究砂土液化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以及模型试验还不能全面反映土体液化全过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各类水土耦合问题。通过二次开发的CFD-DEM流固耦合模块实现离散元软件PFC3D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之间的力学信息交互,利用颗粒水下自由沉降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PFC3D软件模拟室内循环三轴试验标定出具有真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数值砂样。根据已有的参数信息以及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饱和砂土的场地液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离散元法能够复现室内砂土液化试验,标定参数可应用于场地液化模拟;单颗粒沉降速度与理论解一致验证了CFD-DEM耦合方法的准确性;峰值加速度0.25g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均会发生液化,液化时超孔压比无法达到1,超孔压累计值由浅层往深层递增;液化后土体强度自下而上逐渐恢复,再固结的场地土体结构呈现均匀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cfd-DEM耦合方法 颗粒自由沉降 场地液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钢岔管结构型式选择与CFD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贤才 张雨萌 +2 位作者 汤怀萱 胡悦 伍鹤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6,共6页
结合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布置,对主电站引水系统对称Y形和非对称Y形月牙肋钢岔管两种结构型式分别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和CFD三维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称岔管两腰部位应力分布均匀,肋板尺寸较小;但在主支锥管相贯线内表面... 结合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布置,对主电站引水系统对称Y形和非对称Y形月牙肋钢岔管两种结构型式分别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和CFD三维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称岔管两腰部位应力分布均匀,肋板尺寸较小;但在主支锥管相贯线内表面A点附近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对称岔管满足强度所需的管壁厚度大于非对称岔管。在水力学方面,非对称岔管两支管的水头损失不相等,其中与主管同轴线的直支管水头损失最小,斜支管水头损失最大,但没超过对称岔管的0.358 m,说明从岔管部位水头损失和水流流态上看,非对称岔管也稍优于对称Y形岔管。综合考虑岔管结构和水力学特性以及工程地形等因素,建议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中主电站引水发电系统选择非对称Y形岔管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对称Y形钢岔管 非对称Y形钢岔管 体形设计 有限元法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直接还原磁铁矿的CFD-DEM-IBM模拟
13
作者 兰斌 路帅 +2 位作者 徐骥 翟明 王军武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77-4489,共13页
磁铁矿是矿物加工领域直接还原铁的重要原料,流化床直接还原磁铁矿因具有显著降低碳排放、高效传热与传质、高速反应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基于多阻力网络的未反应缩核模型,采用粗粒化CFD-DEM-IBM(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浸没... 磁铁矿是矿物加工领域直接还原铁的重要原料,流化床直接还原磁铁矿因具有显著降低碳排放、高效传热与传质、高速反应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基于多阻力网络的未反应缩核模型,采用粗粒化CFD-DEM-IBM(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浸没边界法)耦合方法模拟磁铁矿在氢气气氛中的流态化还原过程,考察了不同的粗粒化率对颗粒、气体流动以及反应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粗粒化率不大于4时,粗粒化系统和真实系统中颗粒整体的还原特性接近,但气体、颗粒的局部流动特性存在差异。当粗粒化率为3时,计算精度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并能显著降低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磁铁矿还原 cfd-DEM 浸没边界法 反应流 粗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散非球颗粒CFD-DEM的沉积物排放扩散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杨晔峰 韦桐忠 王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9,共11页
为从颗粒及流场尺度探究沉积物颗粒在水流作用下的悬浮与扩散机制,在离散元中引入高斯曲率模型表征非球颗粒非线性接触特性,并改进非球颗粒的拖曳力模型及孔隙模型,建立了多分散非球颗粒CFD-DEM流固耦合数值方法;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 为从颗粒及流场尺度探究沉积物颗粒在水流作用下的悬浮与扩散机制,在离散元中引入高斯曲率模型表征非球颗粒非线性接触特性,并改进非球颗粒的拖曳力模型及孔隙模型,建立了多分散非球颗粒CFD-DEM流固耦合数值方法;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随后对沉积物在水流作用下的悬浮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沉降率与颗粒入流量成正相关,与流速成负相关;而逸出率与沉降率呈相反趋势;在高初始排放量下,颗粒团簇效应促进流体动能耗散,颗粒所受重力作用超过惯性力作用,颗粒快速沉降;在低初始排放量下,较高流体动能促进颗粒水平向输运;在流速较小情况下,颗粒形状对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与扩散 沉积物 cfd-DEM流固耦合数值方法 多分散非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与多孔介质模型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柱状颗粒床层特性研究
15
作者 张刚 宋斯铎 +1 位作者 朱梓瑞 刘雪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9,共10页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FD-DEM)和多孔介质模型分别对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装填方式与管径比条件下,柱状颗粒床层的堆积特性与单位压降变化规律,并对比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计算效率。计算结果...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FD-DEM)和多孔介质模型分别对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在不同装填方式与管径比条件下,柱状颗粒床层的堆积特性与单位压降变化规律,并对比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混合装填方式比单一装填方式更容易使柱状颗粒床层达到稳定状态。在采用单一装填方式且管径比一定时,床层压降会随入口气速增大而增大,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入口气速,以防止设备损坏。当采用混合装填方式时,床层截面压力波动显著减小20.63%,床层颗粒堆积更均匀。对比CFD-DEM与多孔介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效率,发现当颗粒雷诺数(Re_(p))小于229时,多孔介质模型与耦合算法得到的床层压降最大偏差为6.3%;当Re_(p)从229增大到458时,床层压降的偏差随Re_(p)增大而增大,最大偏差为13.4%,满足工程误差要求。在计算效率方面,使用多孔介质模型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是CFD-DEM耦合算法的1320。因此,当管径比大于16.58、Re_(p)小于458时,多孔介质模型对于柱状颗粒床层计算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颗粒 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cfd-DEM耦合算法 多孔介质模型 压降 数值模拟 管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板的CFD仿真报告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达 淮晓永 +1 位作者 李帅蓉 雍沙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CFD仿真分析报告是CFD软件后处理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CFD仿真分析报告生成主要采用人工编辑、手工提取和固定参数模板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生成速度慢以及应用工程受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的CFD仿真报告生成方法。... CFD仿真分析报告是CFD软件后处理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CFD仿真分析报告生成主要采用人工编辑、手工提取和固定参数模板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生成速度慢以及应用工程受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的CFD仿真报告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Jinja2模板引擎设计了一个CFD仿真分析报告模板,在模板中引入动态内容生成脚本,实现了不同工程下动态内容生成;在动态内容生成过程中,通过采用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异步通信方式,实现了高效并行的动态内容生成。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一个CFD仿真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仿真分析 报告生成方法 模板引擎 动态内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与田口方法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优化
17
作者 刘恒序 李全宇 +3 位作者 葛炜 周书敏 于笑难 陈海龙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41,共8页
风力机结构优化对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至关重要。为低成本探究叶片数量(n)、半径(R)、展弦比(μ)和安装角(β)四个结构参数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田口方法的正交试验设计和改进的加性模型,确定了使风力机功率输出最大化的... 风力机结构优化对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至关重要。为低成本探究叶片数量(n)、半径(R)、展弦比(μ)和安装角(β)四个结构参数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田口方法的正交试验设计和改进的加性模型,确定了使风力机功率输出最大化的最优设计参数,并进行了CFD数值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田口法结合改进的加性模型,能够准确确定最优的参数组合及各因素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在n=3、R=2.5 m、μ=8、β=-3°时,风力机性能最强;而在n=5、R=1.0 m、μ=5、β=0°时性能最弱。与最差构型相比,最优构型的平均功率系数提升了66.12%;四个因素对垂直轴风力机效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R>n>β>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田口方法 特性优化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尾部吊耳对船舶阻力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于博 张卓 王建立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了分析尾部吊耳对船舶阻力的影响,进行阻力性能验证,采用非定常方法进行阻力模拟,分别对比尾部未安装吊耳与安装吊耳时的船体阻力。根据计算结果,未安装吊耳与安装吊耳的船体摩擦阻力偏差为0.12%,剩余阻力偏差为-0.37%,总阻力偏差为0.... 为了分析尾部吊耳对船舶阻力的影响,进行阻力性能验证,采用非定常方法进行阻力模拟,分别对比尾部未安装吊耳与安装吊耳时的船体阻力。根据计算结果,未安装吊耳与安装吊耳的船体摩擦阻力偏差为0.12%,剩余阻力偏差为-0.37%,总阻力偏差为0.01%,此相对偏差均在工程应用的合理范围内,说明船体尾部安装吊耳对船体阻力性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方法 吊耳 阻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液柱阻尼器-结构系统风致振动响应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19
作者 黄鹏 吴玖荣 +2 位作者 傅继阳 孙连杨 王加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245,254,共11页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分析方法,求解带TLCD系统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通过开展某一TLCD系统在特定底部激励下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其内液体晃荡的自由液面波高和晃动力时程,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TLCD水箱内液体的非线性晃动特征。随后对风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76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Benchmark模型,假设其顶部设置TLCD系统时主体结构在三种风速重现期(10、50和100年)风速对应的横风向动力风荷载激励下的风致控制效率,采用提出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耦合分析结果表明,TLCD系统对Benchmark模型的风致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该研究方法可为复杂TLCD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 高层结构 风振控制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计算结构动力学(CSD) 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变形网格法的螺旋桨水中附加转动惯量研究
20
作者 刘正浩 赵建 +3 位作者 万初瑞 丁举 孙红 王有江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在螺旋桨设计中较为准确地估算螺旋桨在水中的附加转动惯量,为轴系设计提供更为准确的设计输入,并进一步探究螺旋桨设计参数对于附加转动惯量的影响规律,以通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为平台,运用内置的变形网格技术,以某... 为了在螺旋桨设计中较为准确地估算螺旋桨在水中的附加转动惯量,为轴系设计提供更为准确的设计输入,并进一步探究螺旋桨设计参数对于附加转动惯量的影响规律,以通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为平台,运用内置的变形网格技术,以某油船螺旋桨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RANS方程全粘流的附加转动惯量数值计算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变换获取两组弦长和螺距等比例变化的螺旋桨模型,计算其附加转动惯量并分析和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弦长分布的桨,附加转动惯量占比(水中附加转动惯量除以自身转动惯量)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同样螺距分布的桨,附加转动惯量占比随弦长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螺旋桨水中附加转动惯量与弦长及螺距的回归模型,实现了设计中的快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附加转动惯量 变形网格法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