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G桩-网复合结构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昌宁 王炳龙 周顺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加固软基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两种不同桩长的加固效果、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相关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研究结果:桩长为27 m穿透软土层的CFG桩-网复合结构,填筑施工完成8个月后能满足高速铁路(有碴轨道)对软土路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5 cm的要求,为应用CFG桩加固技术进行深厚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依据,为我国在软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网复合结构 软基 加固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桩-网结构地基抗液化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永祥 蒋关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加固前后液化区域分布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抗液化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未加...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加固前后液化区域分布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抗液化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未加固饱和粉土地基在加载加速度大于0.2g时,几乎全部液化;加固后饱和粉土地基在加速度幅值为0.1g时,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附近有小面积的液化,随着加载加速度的增大,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积液化进一步加大,并逐渐向桩间土发展,当加速度幅值达到0.4g时,路基发生完全液化;超静孔隙水压力随加载加速度幅值的增加而增大。CFG桩桩-网结构地基能够有效地抑制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饱和粉土 液化 cfg-结构地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桩网复合地基中混凝土圆板桩帽的结构计算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俊飞 杨怀志 刘红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85,共3页
通过结构计算和载荷试验实例验证,包括圆板桩帽在内的平板桩帽抗弯验算是桩帽结构验算的重要内容,平板桩帽抗弯能力很可能成为桩帽承受荷载能力的控制性因素。圆板桩帽可取半圆,按直径位置为固定端的悬臂梁计算其抗弯能力。
关键词 复合地基 c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桩-网复合地基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4
作者 杨耀辉 辛公锋 +1 位作者 陈育民 李召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8-186,共9页
排水刚性桩融合了刚性桩基础承载力高和具有排水性能的双重优点。为研究排水刚性桩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采用7#硅砂作为路堤地基模型材料,3×5群桩布置形式,在水平向和竖直向施加双向动力荷载,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 排水刚性桩融合了刚性桩基础承载力高和具有排水性能的双重优点。为研究排水刚性桩处置可液化路堤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采用7#硅砂作为路堤地基模型材料,3×5群桩布置形式,在水平向和竖直向施加双向动力荷载,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和普通桩-网复合地基处理可液化路堤地基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从超孔隙水压力、加速度、沉降等动力响应对排水桩-网复合地基的抗液化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桩-网复合地基的处置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桩-网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排水桩工况超孔压比峰值最大值为0.79,最小值为0.61,普通桩工况超孔压比峰值均达到1.0,处于完全液化状态。排水桩工况水平向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沿路堤模型底部至顶部呈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为1.60。普通桩工况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呈现一定的液化地基减震效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为1.07。排水桩工况沉降平均值为11.4 mm。普通桩工况沉降平均值为25.7 mm,排水桩工况最终沉降量平均值较普通桩工况减小55.6%。排水桩能够有效加快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减小路堤沉降量,是一种处置可液化地基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刚性 -复合地基 可液化地基 振动台试验 超孔隙水压力 竖向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FG桩-帽-网结构路基沉降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 周俊 徐建业 《铁道勘察》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考察CFG桩-帽-网结构路基处理深厚层软弱地基的沉降控制效果,选择某高速铁路典型工点进行现场测试,系统采集了路堤、加固区及下卧层总沉降及分层沉降。数据分析表明,CFG桩-帽-网结构路基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结构路基 沉降控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网结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新华 魏永幸 杨兴国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目前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简要分析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构成的基础上,利用Mindlin-Geddes方法联合推求加固区附加应力分布,再利用Boussinesq方法推...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目前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简要分析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构成的基础上,利用Mindlin-Geddes方法联合推求加固区附加应力分布,再利用Boussinesq方法推求下卧层附加应力的分布,并结合小孔扩张理论求出桩体的刺入变形量,最终对联合求解得到的沉降值进行修正,得到了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的解,可以为类似无砟轨道等对沉降要求严格的铁路工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复合地基沉降 Mindlin—Geddes方法 Vesic小孔扩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结构监测一体化响应
7
作者 钟之豪 刘帅 +1 位作者 王首浩 戴宏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7,共9页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FRC层间性能的同时,对其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原位、实时、在线的无损监测。结果表明:PET-CNT复合纤网改性GFRC的起始断裂韧性和扩展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86%和48%,有效提升了GFRC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另外,在裂纹扩展阶段,PET-CNT复合纤网插层的电阻变化率增益因子高达270%,表现出了极高的层间裂纹监测敏感性。研究结果为提升GFRC力学性能并实现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集成结构增韧-监测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非织造复合纤网插层,也为提升GFRC全寿命周期稳健性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纤 自感应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插层增韧 增韧-监测一体化响应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网应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8
作者 刘辉 《路基工程》 2015年第6期62-65,69,共5页
为了更为合理地对铁路路堤CFG桩网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对比分析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英国标准BS 8006(1995)和德国行业标准EBGEO(2004)中有关CFG桩网复合地基应力... 为了更为合理地对铁路路堤CFG桩网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对比分析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英国标准BS 8006(1995)和德国行业标准EBGEO(2004)中有关CFG桩网复合地基应力分布特点和应力计算方法的规定。通过分析发现,中国相关规范基本沿用了建筑地基设计方法,未考虑复合地基表面应力分布特点和土工格栅的作用,设计偏于安全;英国标准和德国行业标准中均采用了土拱模型计算桩顶应力和土工格栅拉力,但该模型只适用于特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复合地基 承载力 顶应力 土工格栅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公路软基应用研究
9
作者 袁伟 《山东交通科技》 2015年第6期87-89,109,共4页
为解决道路工程中对沉降量控制和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问题,采用CFG桩网复合地基的方法进行处理,分别从加固机理、软基处理方案设计以及加固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 cfg复合地基 软基加固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地基在软土层路基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冠泽 张季超 《华南地震》 2014年第B04期187-192,共6页
针对某海滨城市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难题,综合分析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场地条件复杂、工期紧、要求高的情况下,采用CFG桩-网复合地基对深厚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解决了深厚软土沉降和砂土液化等问题,详细论述了CFG桩-网复合地基的设... 针对某海滨城市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难题,综合分析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场地条件复杂、工期紧、要求高的情况下,采用CFG桩-网复合地基对深厚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解决了深厚软土沉降和砂土液化等问题,详细论述了CFG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成桩试验和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路基 cfg-复合地基 计算方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继文 曾俊铖 +1 位作者 涂永明 童小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8,共6页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面桩土应力分布、筏板顶面土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布、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研究成果有助于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承载特性和应力传递机理的研究,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桩-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 复合地基 沉降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于进江 程谦恭 +2 位作者 贺宏武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23-3330,共8页
基于厦深铁路潮汕车站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完全参照原型的软土地基地层分布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桩间距下的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物理模型试验,对荷载传递机制与不同桩间距下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规律等进行了系... 基于厦深铁路潮汕车站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完全参照原型的软土地基地层分布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桩间距下的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物理模型试验,对荷载传递机制与不同桩间距下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桩身轴力沿着桩身高度往下先逐渐增大到某一深度后又逐渐减小,随着桩间距增大,桩承担上部荷载的方式由摩擦桩逐渐向端承桩变化;随着桩间距增大,桩身中性点下移,桩身最大负摩阻力出现的位置下降,且其值减小;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而对桩体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小;不同桩间距下,两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均小于4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随着路堤填土荷载增加,土工格栅表现为拉应变逐渐增大,拉应变曲线刚开始比较平缓,后逐渐变陡,增大的速率先慢后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复合地基 承载性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1
13
作者 饶为国 赵成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80,共7页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的承载力、网的刚度等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表明 ,本文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具有良好功能和合理性 ,可用于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荷载 土应力比 计算 -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连峰 龚晓南 +1 位作者 崔诗才 刘吉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7-1062,共6页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类设计了两个试验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量;土工格栅的荷载传递能力强于土拱;土工格栅的最大应变出现在桩帽边缘,仅为1%,最小应变则出现在桩间。试验结果为桩网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路堤荷载 -复合地基 承载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煤场中桩-网复合地基原体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戴洪军 刘欣良 +1 位作者 任治军 韦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7-494,共8页
在大型圆形煤场中采用桩-网复合地基是火电厂地基方案设计的新思路,该方案不仅要考虑地基土层的强度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堆载区内土体的变形对环基的影响。通过对圆形煤场中桩-网复合地基原体试验研究,介绍了在大面积堆载下... 在大型圆形煤场中采用桩-网复合地基是火电厂地基方案设计的新思路,该方案不仅要考虑地基土层的强度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堆载区内土体的变形对环基的影响。通过对圆形煤场中桩-网复合地基原体试验研究,介绍了在大面积堆载下如何进行桩、土及垫层中应力与应变的测试,设计了2套堆载与测试方案,在试验1区铺设了2层土工格栅,而在试验2区未铺设土工格栅。根据在2个试验区所获得的测试成果,研究了大面积堆载对堆载区内外土体变形的影响深度与范围,对比分析了不同高程处垫层与土体的竖向及侧向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堆载区中桩与边桩的桩身轴力变化,计算出上部桩侧土体对桩所产生的负摩阻力,并依据承台顶面附近测得的垫层与土层的应力,计算出桩土分担荷载的比例,以及桩土应力比的大小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土工格栅对大面积堆载区内外土体应变与应力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为大型圆形煤场桩-网复合地基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客观的技术参数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 土工格栅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圆形煤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进江 程谦恭 +1 位作者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81-2889,共9页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顶土的应力都存在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但桩顶土应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桩间土应力增大的速率;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时,桩间土应力出现极值,产生的土拱效应会使4桩中心处的应力小于2桩中心处的应力值;管桩的轴力、摩阻力和地层情况密切相关,且均随时间、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地基分层沉降的速率与路堤填土的速率呈正相关,沉降量的大小与地层深度和地层特征有关;土工格栅的拉伸位移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率经历了由慢到快再到缓的过程;地基水平位移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管桩有效地限制了地基的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试验 深厚软土 -复合地基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苏维 杨怀志 +2 位作者 马建林 彭声应 李曙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8%和72%;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5.5%和74.5%。桩网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间的沉降差远远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二者最大比值超过10倍;桩筏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就沉降和承载力特性而言,桩筏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好于桩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cfg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沉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继文 李殿龙 +2 位作者 曾俊铖 童小东 涂永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1,共3页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不大;桩土应力比均值在4.0左右,地基土分担了约45%的路堤荷载。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速铁路路堤下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的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复合地基 土应力荷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FG桩-筏结构沉降控制现场试验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波 冷景岩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2,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典型工点现场地基沉降试验研究,掌握CFG桩加固后的深厚松软土地基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压缩沉降及地基总沉降变形规律,进一步评价高速铁路CFG桩-筏结构处理深厚层地皋的沉降控制效果。研究结论:现场实测数... 研究目的: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典型工点现场地基沉降试验研究,掌握CFG桩加固后的深厚松软土地基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压缩沉降及地基总沉降变形规律,进一步评价高速铁路CFG桩-筏结构处理深厚层地皋的沉降控制效果。研究结论:现场实测数据表明:(1)CFG桩-筏结构路基的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2)下卧层沉降是沉降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总沉降的74%;(3)桩-筏结构的地基沉降控制效果要好于桩-帽-网结构,本文试验条件下,前者沉降约为后者的73.5%-75%;(4)分析表明,对于沉降要求严格的无砟轨道软土路基可优先采用桩-筏基础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结构 沉降控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受力特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俊铖 张继文 +1 位作者 童小东 涂永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2-35,58,共5页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了桩身弹性模量及路堤填筑过程及路基静置期间的桩身应变,分析了CFG桩身轴力和负摩阻力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路堤填筑期间,负摩阻力就已经存在,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 通过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了桩身弹性模量及路堤填筑过程及路基静置期间的桩身应变,分析了CFG桩身轴力和负摩阻力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路堤填筑期间,负摩阻力就已经存在,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静置期间,桩身负摩阻力和轴力仍有明显增长。桩身负摩阻力与路基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 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