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的多星成像与数传耦合规划方法
1
作者 刘佳 秦嘉豪 +2 位作者 李瀛搏 姚远 徐明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30,共15页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输方案,考虑了卫星姿态机动能力与多个区域的全覆盖需求。此外,采用多层编码方式,有效解决了成像与数传任务解空间映射关系。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机制显著提高了任务规划的效率。试验验证表明,在3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星座中,该算法实现了对超过5个大范围区域的全覆盖,卫星的能源和数据存储未超出约束上限;同时,单次规划的运行时间小于15 min,验证了其实用性和高效性。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任务的耦合规划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测运控 多星任务规划 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 成像与数传任务耦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双分支网络的耦合效率预测
2
作者 赖春红 陈先勤 +4 位作者 姜小明 陈帅 王悦 刘思创 邹林熹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分析中软件仿真所需时间长、资源占用大的问题,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对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进行预测,减少时间资源的占用。为解决多变量问题中不同自变量间步长差距较大导致单一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 针对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分析中软件仿真所需时间长、资源占用大的问题,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对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进行预测,减少时间资源的占用。为解决多变量问题中不同自变量间步长差距较大导致单一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针对不同变量使用双分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双分支网络超参数进行全自动优化,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在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双分支网络的均方误差比支持向量机算法与循环神经网络分别降低了88.17百分点、21.17百分点,比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降低了16.81百分点,验证了模型以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双分支神经网络 混合波导结构耦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am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多故障耦合诊断
3
作者 唐蒙 张义民 张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6,39,共5页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载荷,变转速环境和多故障耦合工况下,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dam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优点是加深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网络对特征的表达能力。利... 针对滚动轴承在变载荷,变转速环境和多故障耦合工况下,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adam算法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优点是加深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进一步加强网络对特征的表达能力。利用Nadam算法提高所建立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质量,利用新的网络模型实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BL2060实验平台上变载荷、变转速的19类多故障耦合的实验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并与目前常用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多故障耦合的轴承故障分类可达到100%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多故障类型耦合的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多故障耦合 卷积神经网络 Nadam算法 变载荷 变转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网格法的多晶各向异性轴承钢热弹流润滑耦合算法
4
作者 刘华年 王静 李超群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研究轴承钢多晶各向异性对热弹流润滑接触的影响,建立了1种流-固-热多物理场的耦合算法.将Reynolds方程与应力平衡方程耦合,固体内部满足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多重网格法同时求解油膜压力和固体弹性变形,采用逐列扫描法求解固体和流体... 为研究轴承钢多晶各向异性对热弹流润滑接触的影响,建立了1种流-固-热多物理场的耦合算法.将Reynolds方程与应力平衡方程耦合,固体内部满足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多重网格法同时求解油膜压力和固体弹性变形,采用逐列扫描法求解固体和流体的温度场.结果表明:等温耦合算法与传统等温弹流算法得出的压力和膜厚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当考虑热效应后,应力场受油膜牵拽力作用发生了明显的逆时针偏转;固体晶粒的各向异性会使压力和温度分布产生剧烈波动,但对膜厚影响较小.本算法的建立对于研究轴承钢的微观结构对服役状态下复杂界面系统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多晶各向异性 热弹流润滑 多重网格法 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子弹侵彻复合装甲数值模拟
5
作者 李福强 史彦飞 +2 位作者 黄敬如 刘润华 赵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体对芳纶和PE-UHMW的破坏模式,并研究不同的弹速对复合装甲毁伤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很好地模拟弹体侵彻陶瓷/芳纶/PE-UHMW复合装甲的过程;在弹速小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和背板最大变形值都随着弹速的增大而增大;当弹速大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增加的速率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装甲 FEM-SPH耦合算法 陶瓷锥 毁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在线录波检测
6
作者 陈勇旭 万科 《微电机》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提出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在线录波检测方法,实时检测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情况,识别隐性异常,防止出现严重故障,保证水轮发电机的平稳运行。利用故障录波器通过不同的采样频率分段记录水轮发电机组故... 提出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在线录波检测方法,实时检测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情况,识别隐性异常,防止出现严重故障,保证水轮发电机的平稳运行。利用故障录波器通过不同的采样频率分段记录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前后的电气量作为故障录波数据,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记录的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录波数据波形SINR(信干噪比)最大为目标进行波形优化,降低外界环境各种干扰源及噪声的影响;将优化后的故障录波波形作为PCNN网络的输入数据,构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根据网络神经元所携带脉冲生成器的激活情况和脉冲的释放情况,判断出水轮机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信息,实现水轮发电机组故障在线录波检测。实验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及时、精准地检测出水轮发电机组故障类型,且在故障捕捉率方面有着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录波数据 灰度化 故障检测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残差滑窗译码算法
7
作者 周华 李子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7-874,共8页
针对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C-LDPC)码滑窗译码(SWD)算法中错误传播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残差的滑窗译码(RSWD)算法。通过在窗口内计算边信息更新前后的残差值,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更新,降低... 针对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C-LDPC)码滑窗译码(SWD)算法中错误传播导致的高误码率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残差的滑窗译码(RSWD)算法。通过在窗口内计算边信息更新前后的残差值,动态选择可靠度最低(残差值最大)的边信息优先更新,降低边信息无效更新的频率,提高窗内译码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WD算法,RSWD算法在窗口中各位置的误比特数明显降低,抑制错误传播效果明显;在高信噪比(SNR)区域或者低迭代次数的情况下,RSWD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SWD算法;此外,将动态残差应用到消息复用(MR)和窗口扩展(WE)两种窗译码算法中,亦能得到类似结论,提升窗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错误传播 滑窗译码 残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粒子群优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全色锐化算法
8
作者 赵志威 付昱凯 杨树文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3,共13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后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失真,提高融合质量,文章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非下采样剪切波搭建融合方法的基础融合框架,在低频系数融合过... 为了进一步降低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后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失真,提高融合质量,文章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非下采样剪切波搭建融合方法的基础融合框架,在低频系数融合过程中使用细节注射的融合方法,降低非必要的信息注射,从而提高光谱保持度。在融合高频系数时,采用参数自适应的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计算融合权重,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搜索能够获取最佳融合质量的对应参数,以提高空间信息的完整性和清晰度。文章通过三组实验验证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并与现有的、经典的融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显示:文章提出的融合算法在三组实验中的光谱角映射均在0.1左右,通用图像质量指数在0.9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全色与多光谱影像的融合质量,而且融合效果稳健,在对比实验中具有最佳的融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色与多光谱影像 遥感影像融合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LMS-RSSD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方法
9
作者 许文 施卫华 +3 位作者 李红钢 华如南 刘厚林 董亮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5,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使故障特征得到了初步强化;然后,根据耦合故障的不同共振属性,利用RSSD算法将故障耦合分解为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特别地,针对LMS算法中参数依赖人工经验、自适应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设计了以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构成的优化目标;最后,对稀疏分解得到的信号进行了包络解调,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同时,利用模拟信号和实验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WO-LMS-RSSD算法能用于有效降低噪声干扰,分离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及强化故障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干扰下耦合故障的特征分离及强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共振稀疏分解 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 信噪比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ID参数优化的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转向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欢欢 刘辉 +1 位作者 盖江涛 李训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924,共9页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 针对电驱动履带车辆转向灵敏度不高、控制精度难的问题进行转向控制策略研究,对双电机耦合驱动履带车辆开展动力学分析,利用数学仿真软件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PID)参数优化的转向控制策略,以改进型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目标函数,对PID转向控制策略中的控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动态调节控制参数,实现车辆转向控制系统优化输出。利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实车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履带车辆 粒子群优化算法 转向控制 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山区铁路设计的“桥梁-环境”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
11
作者 鲍学英 曹娅利 +1 位作者 贺振霞 李亚娟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为实现对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绿色设计要素简化网络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通过分析并识别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要素双层耦合网络,依托节点综合重要... 为实现对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绿色设计要素简化网络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通过分析并识别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要素双层耦合网络,依托节点综合重要度和关联度对耦合网络“瘦身”。以耦合协调度最大化、“桥梁可持续能力≤环境承载水平”分别作为简化网络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山区铁路“桥梁-环境”简化网络优化调控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一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山区铁路某特大桥为例,对其绿色设计要素构建耦合简化网络并进行优化调控,结果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桥梁绿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桥梁 区域环境 绿色设计要素 耦合网络 耦合协调度 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道分洪的灰绿耦合设施多目标优化研究
12
作者 张朝阳 方宏远 +2 位作者 狄丹阳 贾浩 白渝 《中国市政工程》 2025年第1期15-19,142,共6页
近年来,强降雨事件所引发的城市河道漫堤致使内涝灾害愈发难以应对,针对此类情况,开展考虑河道分洪的灰绿耦合设施多目标优化研究。研究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分析郑州市金水河区域内涝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灰绿改造方案,利用改进的NSGA-Ⅱ... 近年来,强降雨事件所引发的城市河道漫堤致使内涝灾害愈发难以应对,针对此类情况,开展考虑河道分洪的灰绿耦合设施多目标优化研究。研究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分析郑州市金水河区域内涝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灰绿改造方案,利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和TOPSIS法得到灰绿耦合设施的最优改造方案,并分析其对城市内涝灾害的削减效果。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内涝成因主要为不透水用地类型占比较高、管道排水能力不足、金水河河道漫堤;考虑河道分洪的灰绿耦合设施改造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灾害,50年降雨情况下减弱效果最突出,积水深度减少0.41 m、淹没范围减少14.4%,但改造方案对于极端强降雨所引发的内涝灾害削减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灰绿耦合设施 河道分洪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工程与仿生优化算法构建河流溶解氧预测模型
13
作者 李鹏程 苏永军 +1 位作者 王钰 贾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河流水体中溶解氧骤增或耗竭均会引发系列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准确预测河流溶解氧(DO)浓度对河流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模型输入特征的可解释性及模型精度,获取河流DO浓度最优预测模型,研究利用黄河流域山西境内... 河流水体中溶解氧骤增或耗竭均会引发系列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准确预测河流溶解氧(DO)浓度对河流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模型输入特征的可解释性及模型精度,获取河流DO浓度最优预测模型,研究利用黄河流域山西境内水质监测站点数据,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为基础,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特征优选,建立RF-CNN-BiLSTM-Attention(RF-CBA)模型,进一步利用吸血水蛭优化算法(BSLO)、黑翅鸢优化算法(BKA)、白鲨优化算法(WSO)等仿生优化算法,构建了BSLO-RF-CBA、BKA-RF-CBA、WSO-RF-CBA共3种优化模型,并与深度学习中CNN-A、LSTM-A、BiLSTM-A、CBA、RF-CBA模型对比,分析得到河流溶解氧预测结果,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SE)、决定系数(R2)、全绩效指标(GPI)和相对误差(MAPE)评价不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1)RF模型通过对影响河流DO特征值进行排序、筛选,可消除冗余特征对水质预测模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2)利用仿生算法优化RF-CBA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学习率、正则化系数等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进一步提升,总体上捕捉到了DO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模型表现出强稳定性和泛化能力。(3)BSLO-RF-CBA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对DO变化捕捉能力突出,具有更强的捕获全局依赖关系的能力,推荐用于河流溶解氧预测模型。该模型具备扩展至不同河流溶解氧等污染物浓度预测的能力,为河流水体污染预警与系统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机 特征优选 仿生优化算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台阶精准爆破延期时间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师文强 王思杰 +4 位作者 杜文秀 宝音吉雅 杨旭 龚敏 高宇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9,共10页
电子雷管在大型露天矿爆破中广泛使用,利用其精准起爆特性通过设置合理延期时间可有效改善爆破质量,对矿山生产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SPH-FEM)耦合算法,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多个巴润矿常规台阶尺... 电子雷管在大型露天矿爆破中广泛使用,利用其精准起爆特性通过设置合理延期时间可有效改善爆破质量,对矿山生产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SPH-FEM)耦合算法,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多个巴润矿常规台阶尺寸的三维数值模型。针对电子雷管起爆条件下不同孔间和排间延时分别建立双孔、三孔SPH-FEM三维模型,从矿岩体SPH粒子应力和移动2个维度研究了被爆矿岩体的受力破碎、抛掷位移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不同排间延时下后排炮孔爆破漏斗的偏移角度。据此确定了最佳孔间、排间延期时间范围,并通过现场验证对比试验,选出了适合该爆区的最优延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巴润矿现行孔排距条件下利用电子雷管精准起爆,孔间延时在20~30 ms内可达到较好的破碎效果;排间延时大于35 ms时,先爆炮孔为后续炮孔提供新的自由面和抛掷空间,且大于40 ms时应力趋于稳定;在现场验证试验中,试验区内边长1 m以下的破碎矿岩体占比达91%,较非试验爆区中同尺寸岩块占比提高了14%,破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台阶爆破 延期时间 SPH-FEM 耦合算法 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CC模型-ALE算法的充填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王平 景瑞华 +3 位作者 程爱平 郑先伟 李鑫鹏 骆正杰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
胶结充填体作为人工矿柱常受到邻近矿房开采的爆破扰动,严重影响其稳定性。基于KCC(Karagozian and Case Concrete)本构模型和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流固耦合算法,采用LS-DYNA软件开展胶结充填体受邻近矿房爆破扰动的数值... 胶结充填体作为人工矿柱常受到邻近矿房开采的爆破扰动,严重影响其稳定性。基于KCC(Karagozian and Case Concrete)本构模型和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流固耦合算法,采用LS-DYNA软件开展胶结充填体受邻近矿房爆破扰动的数值模拟研究,考虑不同边孔间距(0.6、1.2、1.8、2.4 m)及养护龄期(14、21、28 d)影响,揭示充填体中爆破波传播规律,探究爆破扰动对胶结充填体的动力响应及其失稳破坏情况。结果表明:邻近采场爆破对胶结充填体的破坏损伤主要集中在边界处,为提高矿石回收率并保证充填体安全,建议采用边孔间距1.2 m方案;矿山爆破开采中充填体至少需要养护21 d;低龄期充填体矿柱顶底部区域是整个矿柱中的薄弱部分,易发生失稳,应予以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KCC模型 ALE流固耦合算法 边孔间距 LS-DYNA 爆破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
16
作者 李若琼 翁源 李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系统的参数多,导致系统影响程度不一致和参数配置困难,为此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提出分数阶磁耦合谐振BD-WPT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传输特性和线圈参... 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系统的参数多,导致系统影响程度不一致和参数配置困难,为此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提出分数阶磁耦合谐振BD-WPT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传输特性和线圈参数解析式的基础上,采用GRA进行系统各个参数的影响评估,确定了5个核心参数.为了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和线圈功率密度,采用MOPSO算法优化系统参数,结果表明通过GRA有选择性地优化核心参数,可使算法输出的解集优于未采用GRA的解集.结合电动汽车实际需求,选取最优解用于BD-WPT系统的设计参考.仿真结果显示,相校于国标参数对称系统,BD-WPT系数的传输效率提高了4.5个百分点,线圈功率密度提高了0.42 k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 耦合谐振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飞机典型部位破片冲击战伤的数值研究
17
作者 叶纪元 杨扬 +2 位作者 徐绯 王逸韬 何宇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3,共12页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自适应的FEM-SPH耦合模拟方法,并构建2种飞机典型部位的计算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局部细化方法实现了核心位置的精确模拟,并进行试验来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一系列高速冲击战伤模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破片高速冲击结构后形成的碎片云和破口形貌,并对破片的剩余速度和质量进行分析,确定了破片在结构蒙皮上的临界跳飞角。结果表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对破片高速冲击战伤进行有效准确模拟;碎片云分布形状随破片速度增加变得狭长,冲击角度会改变碎片云和结构破口形状朝向;碎片云高度和扩散速度随破片速度或角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都呈线性关系;破片的速度减少量不随初始速度变化,质量减少量则与冲击速度正相关,两者与冲击角度都负相关;破片临界跳飞角与冲击速度大小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 高速冲击 碎片云 破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二维土壤水与作物生长耦合模拟模型构建和参数优化
18
作者 张芳旭 王军 +2 位作者 韩宇平 贾冬冬 李久生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2-403,共12页
为快速准确地估算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模型参数,基于二维土壤水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SWNCM-2D)耦合遗传算法(GA),建立了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力学参数与作物生长参数的优化模型,以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干物质量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标准均方... 为快速准确地估算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模型参数,基于二维土壤水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SWNCM-2D)耦合遗传算法(GA),建立了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力学参数与作物生长参数的优化模型,以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干物质量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标准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南疆地区棉花滴灌试验不同灌水量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和作物生长动态及产量观测数据,优化求解土壤水力学参数与作物生长参数,并应用优化后的模型参数开展不同滴灌灌溉管理措施下的棉花产量与水分生产力预测。结果表明:耦合GA的SWNCM-2D模型参数优化结果较好,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和一致性指数(d)分别为0.0095~0.0370 cm^(3)/cm^(3)、5%~27%和0.6518~0.9642,干物质累积量和LAI的nRMSE分别为8%~17%和6.2%~23.0%,d均高于0.97。棉花皮棉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水分生产力随灌水量增大而减小;皮棉产量随灌水间隔增大而减小,水分生产力随灌水间隔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基于优化参数的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与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较为准确。综合考虑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力,推荐该地区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灌水间隔7 d和灌水量120%ET_(c)(作物需水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NCM-2D 耦合模型 参数优化 产量预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算法设计的TFLN平台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
19
作者 李坚平 邓冶 +1 位作者 王烈 张振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针对光栅耦合器存在偏振依赖性问题,在薄膜铌酸锂(TFLN)平台上相继设计了标准型和改进型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粒子群(PSO)算法进行了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PSO算法对光栅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光栅周期、占空比、刻... 针对光栅耦合器存在偏振依赖性问题,在薄膜铌酸锂(TFLN)平台上相继设计了标准型和改进型偏振不敏感光栅耦合器。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粒子群(PSO)算法进行了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PSO算法对光栅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光栅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以及入射角等关键参数。最后,设计了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并通过线性啁啾调节有效折射率,从而显著提升了耦合效率和偏振不敏感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 544 nm时耦合效率最高,偏振不敏感啁啾光栅耦合器的横电(TE)、横磁(TM)模式耦合损耗分别为-4.88、-5.05 dB;在1 500~1 580 nm波长内偏振相关损耗(PDL)小于0.5 dB,偏振不敏感带宽为4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偏振不敏感 光栅耦合 啁啾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理想弹塑性体的SPH-HLLC耦合算法
20
作者 王展铭 陈龙奎 黄生洪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1,共10页
通过弹塑性波分析求得HLLC(Harten-Lax-van Leer-contact)近似黎曼解,提出了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与一维理想弹塑性体模型下近似的HLLC黎曼求解器耦合的一种构造简单的算法。在SPH计算中,支持域内每个粒子对都存在一个... 通过弹塑性波分析求得HLLC(Harten-Lax-van Leer-contact)近似黎曼解,提出了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与一维理想弹塑性体模型下近似的HLLC黎曼求解器耦合的一种构造简单的算法。在SPH计算中,支持域内每个粒子对都存在一个黎曼间断问题,它的黎曼解被代入控制方程中计算。其中一维理想弹塑性体的HLLC近似黎曼解的思想是:先假设整体处于弹性状态计算黎曼解,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塑性条件修正,最后用修正后的物理变量计算HLLC近似黎曼解。将提出的SPH-HLLC耦合算法与传统SPH算法在一维算例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模拟一维理想弹塑性体材料的碰撞,并能有效抑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压强和偏应力震荡,这是传统SPH方法很难做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数值模拟 固体碰撞 SPH黎曼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