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研究及护理配合
1
作者 张峥 郁晓路 +3 位作者 李飞 康健 唐晓佳 陆一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RC120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以期为新型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2年1至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肺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穿刺的患者29例为观察组,同... 目的探讨新型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RC120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以期为新型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2年1至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肺科医院行机器人辅助穿刺的患者29例为观察组,同期同法选择采用传统经CT引导下人工操作穿刺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穿刺患者的定位精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定位精度为5.0 mm(3.6~6.2 mm),优于对照组的6.4 mm(4.0~8.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3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47,P<0.001)。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9%;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辅助穿刺系统RC120在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肺穿刺定位精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 定位精度 护理满意度 穿刺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效率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刘宗彩 张守林 +1 位作者 温美如 陈爱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35-38,共4页
目的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赣州市肿瘤医院影像科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 目的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赣州市肿瘤医院影像科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参照组行超声引导肺部穿刺活检术,试验组行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率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穿刺有效时间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穿刺总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穿刺深度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中,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原因在于,肺穿刺活检术主要为了早期诊断肺部疾病,而在CT引导下进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在CT引导下进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结节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诊断效率 诊断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气胸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虹霖 雷丽程 +4 位作者 杨茂江 蒋小凤 王朗 李杨 杨汉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目的 基于患者基本信息、病变及手术相关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联合特征选择算法,建立CT引导下经皮胸腔肺穿刺活检(PTNB)气胸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PTNB患者94例(气胸组/非气胸组:43/51)。于PACS系统上获取患者基... 目的 基于患者基本信息、病变及手术相关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联合特征选择算法,建立CT引导下经皮胸腔肺穿刺活检(PTNB)气胸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PTNB患者94例(气胸组/非气胸组:43/51)。于PACS系统上获取患者基本信息、肺部病变及穿刺活检术中的相关风险因素。采用特征选择的方法选取与气胸发生相关性较大的风险因素,采用SVM模型,并同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建立气胸预测模型。结果 特征选择得到气胸风险因素按重要性大小排序:病灶深度、年龄、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穿刺针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进针角度、穿刺针过胸膜凹陷及性别。与NN和RF相比,SVM预测性能最好,其准确度为88.9%、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100%。结论 机器学习方法可用于建立CT引导下PTNB气胸预测模型,SVM能构建预测气胸的最优模型,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气胸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构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皓 李琳 吕发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Fisher判别,初步构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T引导下PTNB的肺部肿块或结节,用前187例筛选并发症危险因素,纳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Fisher判别式,然后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Fisher判别,初步构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T引导下PTNB的肺部肿块或结节,用前187例筛选并发症危险因素,纳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Fisher判别式,然后采用交叉核实法和后40例评估预测模型。结果187例中出现并发症48例(25.7%),主要为气胸29例(15.5%)和肺出血26例(13.9%),其中包含有气胸合并肺出血7例(3.74%)。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病灶大小、合并肺气肿、病灶中心与膈面短径、穿刺深度、穿刺角度和穿刺次数,并设参数值:X1=病灶大小(0>2 cm;1≤2 cm)、X2=合并肺气肿等(0=是;1=否)、X3=病灶中心距离膈面短径(0>3 cm;1≤3 cm)、X4=穿刺深度(0≤5 cm;1>5 cm)、X5=穿刺胸膜角度(0≤50°;1>50°)、X6=穿刺时间(0≤20 min;1>20 min)、X7=穿刺次数(0=1次;1≥2次)。所得并发症的非标准化Fisher判别公式为Z=1.531X1+1.531X2+2.123X3+1.390X4+1.564X5+0.903X6+1.716X7-3.114,判别界值为0.514。预测模型的交叉核实法和40例实践测评的误判率分别是10.2%和7.5%,准确率为89.8%和92.5%,敏感度为85.4%和88.9%,特异度为91.4%和93.5%。结论Fisher判别模型可以用于辅助临床预测CT引导下PTNB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并发症 FISHER判别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苏爱江 贾春燕 杜德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30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且活检取材成功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记录患者的... 目的:分析300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且活检取材成功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针过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穿刺针进入肺组织同时在肺组织中的停留时间)、病灶大小、切割组织多少、病灶深度(穿刺点处胸膜与病灶垂直距离)、是否有病灶周围炎及肺部慢性病变,确定患者的出血或气胸比例,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300例患者均获得组织标本,其中出现出血者92例(30.66%),出现气胸者61例(20.33%)。单因素结果表明,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发生气胸患者的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慢性肺部病变与未发生气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慢性肺部病变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结果表明,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发生出血患者的病灶大小、穿刺时间、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与未发生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表明,病灶大小、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气胸、出血发生与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慢性肺部病变、病灶大小、病灶深度、肿块周围炎症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气胸 出血 慢性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用亚甲蓝定位技术在VATS术前定位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探讨
6
作者 闫海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于肺部磨玻璃结节VATS术前定位中,实施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亚甲蓝定位技术,评价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方法 共纳入80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亚甲蓝定位分成对照组(n40,未实施)、观察组(n40,实施)... 于肺部磨玻璃结节VATS术前定位中,实施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亚甲蓝定位技术,评价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方法 共纳入80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实施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亚甲蓝定位分成对照组(n40,未实施)、观察组(n40,实施)。统计观察组定位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定位灵敏度是90.91%,特异度是83.33%,准确度是87.50%,观察组手术中的耗时、住院时日都更短,术中的出血量和中转开胸率都更低(P<0.05)。结论 在肺部磨玻璃结节VATS术前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注射亚甲蓝定位,可确定结节位置、性质,为手术治疗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磨玻璃结节 VATS手术 ct引导下肺穿刺 亚甲蓝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全方位护理对CT引导下肺穿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7
作者 宫雪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细节全方位护理对CT引导下肺穿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检测的6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细节全方位护理对CT引导下肺穿刺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检测的6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细节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穿刺配合度、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肺穿刺并发症、舒适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穿刺配合优良率、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舒适度及躯体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全方位护理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可改善受检者检测配合度,提高其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有利于提升受检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细节全方位护理 并发症 舒适度 护理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颜瑾 周琪卉 +5 位作者 宁雅静 韩晓燕 王瑞 姜雪勤 江子丰 王炯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53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的术后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明确诊断46例,诊断率为86.8%,诊断准确率为97.8%。其中恶性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53例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的术后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明确诊断46例,诊断率为86.8%,诊断准确率为97.8%。其中恶性病变34例(腺癌17例,鳞癌14例,小细胞癌1例,神经鞘瘤1例,胸腺恶性肿瘤1例);良性疾病12例(炎性包块4例,结核3例,矽肺2例,肺炎2例,炎性假瘤1例)。6例并发症中中-少量气胸4例(7.5%),咯血2例(3.8%)。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确诊率高,是肺部占位性病变安全可靠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占位性病变 诊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鸿文 张芨 +1 位作者 雷娟 林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5期886-888,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管外型占位没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 101例,活检阳性率为100%。鳞癌48例,小细胞癌12例,腺癌29例(其中肺...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管外型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1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管外型占位没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 101例,活检阳性率为100%。鳞癌48例,小细胞癌12例,腺癌29例(其中肺泡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表皮样癌2例。其中22例行EGFR突变位点检测,突变率为54.5%(12/22)。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管外型中央型肺癌阳性率高,为临床提供的病理诊断可靠完整,为后继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管外型 癌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穿刺肺小结节诊断及术后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丽兵 王军 魏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8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102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及MSCT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小...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8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102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及MSCT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根据术后24h内气胸发生情况分为气胸组及非气胸组,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结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87)大于MSCT(Kappa=0.598);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小结节的AUC大于MSCT(P<0.05);根据气胸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气胸组(n=27)及非气胸组(n=75),气胸组在病灶深度≥3cm、病灶密度不均匀、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穿刺时间≥15min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非气胸组;病灶深度≥3cm、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穿刺时间≥15min是影响患者肺穿刺术后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较高,且病灶深度≥3cm、合并肺气肿、合并肺大疱、穿刺时间≥15min是影响患者肺穿刺术后发生气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小结节 诊断价值 术后并发症 气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组织病理学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振亚 熊福星 +3 位作者 彭万仁 杜瀛瀛 韦炜 张从军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的肿块特征、穿刺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学结果等临床资料,对组...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的肿块特征、穿刺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学结果等临床资料,对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假阴性患者肿块的部位、大小、是否合并炎症坏死、与体表的距离及细胞学假阴性等因素与组织病理学非假阴性的发生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7例资料中,3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假阴性,假阴性发生率13.9%(33/237),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假阴性与肿块的部位、大小及与胸壁的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肿块内合并炎症坏死(OR=3.615,P<0.05)及细胞学假阴性(OR=85.909,P<0.05)是组织病理学假阴性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假阴性与肿块内伴有炎症坏死及穿刺活检细胞学假阴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部肿块 组织病理学 假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联合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痰涂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剑 朱柠 陈小东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多种介入诊断技术对于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的62例通过介入技术确诊的痰涂阴性肺结核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2例痰涂阴性肺结核病例,通过支气管镜直视下行冲洗、刷检、活检,阳性检出率为43.5%,加做... 目的评价联合使用多种介入诊断技术对于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的62例通过介入技术确诊的痰涂阴性肺结核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2例痰涂阴性肺结核病例,通过支气管镜直视下行冲洗、刷检、活检,阳性检出率为43.5%,加做支气管镜肺活检后,阳性检出率为59.7%;有22例接受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阳性检出率为81.8%;支气管镜联合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总阳性检出率88.7%。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痰涂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痰涂阴性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肺穿刺活检23例分析
13
作者 王开祥 江泽琴 +1 位作者 关静 郭爱华 《西南军医》 2007年第5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穿刺术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腺癌7例,鳞癌8例,结核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小细胞肺泡癌1例,神经鞘瘤1例,未采集到标本1例,穿刺未成功1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穿刺术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腺癌7例,鳞癌8例,结核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小细胞肺泡癌1例,神经鞘瘤1例,未采集到标本1例,穿刺未成功1例。阳性率91.3%。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临床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ct影像诊断 组织细胞学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针抽吸与切割活检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修建 朱爱玲 +1 位作者 葛德海 肖永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743-744,共2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细针抽吸与切割活检进行肺穿刺的两种方法,研究其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2例患者中细针穿刺72例、切割活检枪穿刺150例。细针抽吸检出阳性者60例(83.33...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皮细针抽吸与切割活检进行肺穿刺的两种方法,研究其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2例患者中细针穿刺72例、切割活检枪穿刺150例。细针抽吸检出阳性者60例(83.33%),其中恶性55例(鳞癌21例、腺癌29例、小细胞癌5例);良性5例(结核2例、炎症3例)。并发症主要是气胸、咯血,共9例.其中咯血4例(均为痰中带血)、气胸5例、切割活检检出阳性者145例(96.67%),其中恶性120例(鳞癌41例、腺癌52例、小细胞癌21例、间皮瘤3例、淋巴瘤3例);良性25例(结核4例、炎症10例、结节病2例、机化性肺炎9例).并发症45例,其中咯血19例(其中2例咯血量较多)、气胸26例,有2例患者同时存在气胸和咯血、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方法中,切割活检法检出率高于细针抽吸法,气胸发生率也较高,两组咯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虽不明显,但切割活检出现咯血量较多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肿块 ct引导下肺穿刺 细针抽吸 切割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外周型与中央型病变中诊断效率和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欢 刘红兵 +3 位作者 袁冬梅 魏雨晴 吕镗烽 宋勇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中央型、外周型病变中诊断效率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417例患者,将其分为中央型组(57例)和外周型组(360例),比较2组诊...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中央型、外周型病变中诊断效率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417例患者,将其分为中央型组(57例)和外周型组(360例),比较2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结果中央型组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0%、100%、91.2%。外周型组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8%、100%、94.7%。并发症:中央型组14例(24.6%)出血,15例(26.3%)发生气胸;外周型组55例(15.3%)出血,59例(16.4%)出现气胸。2组间诊断正确率以及出血和气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不但在外周型病灶中具有诊断价值,在中央型病灶同样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诊断 出血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G与18G活检针在CT引导下肺肿物穿刺活检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钧文 杨清梅 +1 位作者 熊斌 阚雪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16G或18G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6G组50例,18G组52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病理阳性率、穿刺导致的出血和气胸等并... 目的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16G或18G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6G组50例,18G组52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病理阳性率、穿刺导致的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16G活检针组活检阳性率为98.00%,其中恶性肿瘤42例;18G活检针组活检阳性率为94.23%,其中恶性肿瘤43例,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穿刺后出血发生率为30.39%,16G活检针组出血发生率为30.00%,18G活检针组出血发生率为30.7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气胸发生率为25.49%,16G活检针组气胸发生率为34.00%,18G活检针组气胸发生率为17.31%,16G组气胸发生率大于18G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较为安全和有效,在活检阳性率和出血并发症上差别不大,但16G活检针气胸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肿物 ct引导下肺穿刺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CT引导下肺肿瘤穿刺的影响
17
作者 孙晓娟 耿海涛 +1 位作者 徐殿红 李丽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肺肿瘤患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72例于我院肿瘤科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7例和观察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肺肿瘤患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72例于我院肿瘤科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7例和观察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间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6.57%(169/175),对照组为90.36%(17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气胸发生率为4.57%(8/175),咯血发生率为2.86%(5/175),而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为13.20%(26/197),咯血发生率为7.61%(15/1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综合护理 气胸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选择肺内多发病灶再穿刺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鸿文 陶超超 +3 位作者 张芨 杨超 雷娟 郝建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5期795-798,共4页
目的评价PET-CT引导下精准选择病灶并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价值。方法 52例肺内多发病灶直接使用胸部CT定位穿刺活检后,对首次诊断不明确需要第二次活检病例,根据PET-CT定位来选择穿刺病灶,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多发肺部病变患... 目的评价PET-CT引导下精准选择病灶并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价值。方法 52例肺内多发病灶直接使用胸部CT定位穿刺活检后,对首次诊断不明确需要第二次活检病例,根据PET-CT定位来选择穿刺病灶,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多发肺部病变患者,51例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其中恶性肿瘤36例,良性病变15例;1例因不能耐受第二次穿刺最终未取得病理结果。首次穿刺活检诊断准确度为73.1%(38/52),敏感度75.7%(28/37),特异度66.7%(10/15),假阳性率33.3%,假阴性率24.3%;结合PET-CT定位的第二次活检诊断准确度98.1%(51/52)、敏感度97.3%(36/37)、特异度达100%,无假阳性,假阴性率2.7%(P<0.01)。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PET-CT表现,该方法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性均较高,安全性好,在肺内多发病灶患者二次穿刺诊断的定位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内多发病灶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切除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及并发症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津如 刘庆生 +4 位作者 董志辉 裴军龙 莫哲恒 杨奇奇 高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孤立性结节切除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其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前均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后分析定位...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孤立性结节切除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其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前均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后分析定位效果及并发症,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多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ookwire定位成功率96.81%(91/94),并发症发生率22.34%(21/9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疾病史(P=0.045,OR=0.249,95%CI;0.064~0.969)、进针深度(P=0.009,OR=1.966,95%Cl;1.188~3.252)、穿刺时间(P=0.026,0R=1.250,95%CI;1.027~1.523)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引导下肺结节Hookwire定位是一种精准、快速、安全的术前定位方法,穿刺前询问肺部疾病史,合理规划路径缩短肺内进针深度和穿刺时间对减少穿刺并发症、提高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 Hookwire定位 孤立性结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改良型肺穿刺活检术病员服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婷婷 李茹恬 +3 位作者 李燕 王漪 陈晓雨 武丽桂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2期73-74,共2页
介绍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员服的研制及应用。病员服主体包括领口、前身、后身、肩部和袖体,病员服领口设计成圆领,肩缝从领口拆开延伸至袖体上臂三角肌下缘处,设置有用于闭合肩缝的肩缝盘扣;腰缝从病员服的腋下位置竖向拆开... 介绍一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员服的研制及应用。病员服主体包括领口、前身、后身、肩部和袖体,病员服领口设计成圆领,肩缝从领口拆开延伸至袖体上臂三角肌下缘处,设置有用于闭合肩缝的肩缝盘扣;腰缝从病员服的腋下位置竖向拆开延伸至病员服下端,腰缝处设置有腰缝盘扣,后身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可拆卸的遮布,通过魔术贴组件互贴合固定。改良后的病员服采取分片式打开衣服各区域,在可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患者隐私,方便穿脱和保暖;患者在穿刺后如需胸腔积液引流,也预留了引流管的位置,便于观察伤口。此设计简洁方便,便于医生行肺穿操作,经临床应用,提高了肺穿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 改良病员服 护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