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缺血后P-CaMKⅡ的表达与Ca^(2+)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燕华 李吕力 +1 位作者 王铁建 董艳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脑组织Ca2+浓度和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干湿质量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aMKⅡ的表达,Fura-2/AM荧光法测定水肿周围Ca2+...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脑组织Ca2+浓度和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干湿质量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aMKⅡ的表达,Fura-2/AM荧光法测定水肿周围C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后6 h,P-CaMKⅡ的表达、Ca2+浓度和脑含水量均开始上调,在脑缺血2~3 d表达最强;Ca2+浓度的变化与P-CaMKⅡ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脑缺血后由于细胞内Ca2+超载,导致CaMKⅡ磷酸化作用增强,它们可能共同参与了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水肿 钙离子 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柴胡不同部位对肝郁模型大鼠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P-糖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振兴 赵瑞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21-3724,共4页
目的:探讨醋柴胡不同提取部位治疗肝郁证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出空白组,其余夹尾制备肝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醋柴胡不同部位提取液治疗3d,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酸(TBA),肝脏组织的Na+-K+AT... 目的:探讨醋柴胡不同提取部位治疗肝郁证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出空白组,其余夹尾制备肝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醋柴胡不同部位提取液治疗3d,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酸(TBA),肝脏组织的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RT-PCR法检测P-gp m RNA含量。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肝功检测指标均升高(P<0.05,P<0.01),而醋柴胡多个部位均能降低肝郁模型大鼠的ALT、AST和TBA水平;增强ATP酶活力,其中水提液部位(WE)、正丁醇部位(BE)的Na+-K+、Ca2+-Mg2+ATP酶活力明显提高(P<0.05);RT-PCR实验显示醋柴胡各部位均能降低P-gp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醋柴胡各部位能够改善肝郁证导致的肝损伤,其机制与Na+-K+ATP酶、Ca2+-Mg2+ATP酶、P-gp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柴胡 肝郁证 肝保护 NA^%pLUS%-K^%pLUS%ATp Ca^2%pLUS%-Mg^2%pLUS%ATp p-糖蛋白 RT-pCR
原文传递
P物质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3
作者 于洋 常志杰 +1 位作者 姜岩 姜恩魁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P物质(SP)对大鼠垂体前叶(AP)培养细胞内Ca2+的影响,进而阐述SP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成年雌性S-D大鼠的AP细胞48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P孵育30min,采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负载培养的AP细胞,结合阳离子测定... 目的研究P物质(SP)对大鼠垂体前叶(AP)培养细胞内Ca2+的影响,进而阐述SP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成年雌性S-D大鼠的AP细胞48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P孵育30min,采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负载培养的AP细胞,结合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AP细胞[Ca2+]i。结果孵育时间为30min时,SP使AP细胞内Ca2+的水平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Fura-2/AM结合阳离子测定系统可以精确的反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SP通过SPR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通过第二信使Ca2+来完成,在SP对生殖轴(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睾丸)调控的理论中进一步证明了第二信使转导途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CA^2%pLUS% 垂体前叶 FURA-2/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游离Ca^(2+)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于洋 姜岩 姜恩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SP是否影响培养的大鼠AP细胞[Ca2+]i,在第二信使信息转导途径上进一步阐述SP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成年雌性S-D大鼠的AP细胞48h,加入SP孵育不同时间,采用Fura-2/AM检测[Ca2+]i。结果:当SP浓度为100nmol/L,孵育... 目的:探讨SP是否影响培养的大鼠AP细胞[Ca2+]i,在第二信使信息转导途径上进一步阐述SP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成年雌性S-D大鼠的AP细胞48h,加入SP孵育不同时间,采用Fura-2/AM检测[Ca2+]i。结果:当SP浓度为100nmol/L,孵育时间由10min增加到30min时[Ca2+]i增加,但孵育时间为40min、50min时,[Ca2+]i呈现减少趋势,即最大反应的孵育时间为30min。当孵育时间为20min、30min、40min、50min时,[Ca2+]i分别为211±16nmol/L、369±51nmol/L、358±24nmol/L、239±36 nmol/L,与10min(117±17nmol/L)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Fura-2/AM可精确反映[Ca2+]i,SP兴奋AP细胞SPR后可通过Ca2+来完成其部分的生物学效应,说明了SP对生殖轴(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睾丸)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CA^2%pLUS% 垂体前叶 FURA-2/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在不同pH值和Ca^(2+)浓度下的胶束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满泉 史林启 +1 位作者 安英丽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20-2122,共3页
The micelles behavior of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Styrene\|b\|acrylic acid), in aqueous solvent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TEM techniques. The diameters of micelle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 The micelles behavior of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P(Styrene\|b\|acrylic acid), in aqueous solvent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TEM techniques. The diameters of micelle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pH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similar phenomenon was also detec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lcium ion. Without added acid, the micelles were small spheres of low polydispersity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48 nm. When the value of pH was less than 2, the micelles were unstab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2+\} was linked with the carboxyl in the same micell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Cl\-2 was less than 0\^2 mg/mL. The diameter of micelle was smaller than the one without Ca\+\{2+\}. The Ca\+\{2+\} was linked with the carboxyl between the different micelle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Cl\-2 was more than 0\^5 mg/mL and the micelle was unstable. The diameters of micelles(from 37 nm to 100 nm) can be controlled by adding an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CaCl\-2 between 0\^2\0\^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嵌段共聚物 胶束 CA^2%pLUS% 钙(Ⅱ) 离子浓度 pH值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UC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PLC/IP3R/Ca2+信号通路及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江煜 方佳钰 +2 位作者 陈水金 林志刚 陈进城 《中医康复》 2024年第6期31-34,39,共5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后,对大鼠背根神经节PLC/IP3R/Ca^(2+)信号通路及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腹部推拿对溃疡性结肠炎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后,对大鼠背根神经节PLC/IP3R/Ca^(2+)信号通路及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腹部推拿对溃疡性结肠炎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美沙拉嗪组4组,除空白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外,其余各组采用自由饮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DSS)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造模第2日起推拿组采用腹部推拿进行干预,美沙拉嗪组进行美沙拉嗪溶液进行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仅俯卧位束缚固定于固定器中。干预15日后,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铜比色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细胞钙离子浓度;ELISA法检测DRG组织中磷脂酶C(PLC)、肌醇1,4,5-三磷酸(IP3)、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P3R)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DRG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DRG细胞Ca^(2+)浓度和DRG组织中IP3、IP3R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DRG细胞Ca^(2+)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其他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DRG组织中PLC含量及AKT、p-AKT蛋白表达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推拿抑制UC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LC-IP3R-Ca^(2+)信号通路和促进UC大鼠背根神经节AKT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溃疡性结肠炎 背根神经节 内脏高敏感 pLC/Ip3R/Ca2%pLUS% AKT p-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Ca^(2+)浓度的变化与磷酸化CaMKⅡ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燕华 孙善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钙离子浓度和磷酸化的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P-Ca MK )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联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 ,Fura-2 / AM荧光法测定血肿周围 Ca2 ...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钙离子浓度和磷酸化的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P-Ca MK )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联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 ,Fura-2 / AM荧光法测定血肿周围 Ca2 +浓度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P-Ca MK 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脑出血后 6h,Ca2 +浓度、脑含水量和 P-Ca MK 的表达均开始上调 ,第 3天达高峰 ,此后逐渐回落 ,持续 1周仍高于正常水平 ;Ca2 +浓度的变化与 P-Ca MK 的表达强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脑出血后细胞内钙超载 ,导致 Ca MK 磷酸化作用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血肿 CA^2%pLUS%浓度 磷酸化 CaMKⅡ表达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Mg^(2+)对凡纳滨对虾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昌生 纪德华 +1 位作者 王兴标 陈政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水环境中Ca^(2+)、Mg^(2+)、Ca^(2+)+Mg^(2+)总量及Ca^(2+)/Mg^(2+)比值对凡纳滨对虾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凡纳滨对虾48h的Ca^(2+)的LC_50为407.38mg·L^(-1)、Mg^(2+)的LC_(...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水环境中Ca^(2+)、Mg^(2+)、Ca^(2+)+Mg^(2+)总量及Ca^(2+)/Mg^(2+)比值对凡纳滨对虾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凡纳滨对虾48h的Ca^(2+)的LC_50为407.38mg·L^(-1)、Mg^(2+)的LC_(50)为741.31mg·L^(-1)。(2)在Ca^(2+)/Mg^(2+)比值为1:10时,对凡纳滨对虾生存没有影响;(3)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Ca^(2+)浓度有密切关系,其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在Ca^(2+)/Mg^(2+)比值为1:3时,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率随着Ca^(2+)+Mg^(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但达到一定质量浓度后,又随着Ca^(2+)+Mg^(2+)质量浓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存活率 生长 钙离子 镁离子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BMP-2复合物促进骨缺损早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向盈盈 丁仲鹃 李溪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复家兔桡骨缺损,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并用X线衍射能谱分析新骨形成界面钙、磷、硫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3组,均造成双侧桡骨外侧中1/3段长8mm,宽2mm,深1m...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复家兔桡骨缺损,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并用X线衍射能谱分析新骨形成界面钙、磷、硫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3组,均造成双侧桡骨外侧中1/3段长8mm,宽2mm,深1mm的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纤维蛋白胶与BMP-2的复合物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对照组:在骨缺损区单独植入纤维蛋白胶进行修复;空白组:骨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骨缺损自然愈合.于术后2周、4周、8周分期处死动物,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X线衍射能谱分析钙、磷、硫含量.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成骨活跃程度、骨愈合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X线衍射能谱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新骨生成界面的Ca、P含量呈增加趋势,S含量呈减少趋势.术后第2、4周各组的Ca、P和S元素的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8周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纤维蛋白胶/BMP-2复合物能够促进早期成骨,促进骨缺损区骨组织的再生和钙化,加速骨缺损的愈合.钙、磷、硫元素的动态变化基本可反映出新骨形成界面愈合的基本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BMp-2 X线衍射能谱分析 钙磷硫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CuCr_(1 -x)Ca_xO_2的制备与光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华 朱长飞 刘卫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系统报道了铜铁矿CuCr1-xCaxO2 单相多晶材料的制备和光电性质研究结果、X光衍射 (XRD)以及电导的测量 .结果表明 ,适当的Ca2 + 取代Cr3 + 不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 ,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x =0 .0 6的原始Ca2 + 掺杂样品在室温的... 系统报道了铜铁矿CuCr1-xCaxO2 单相多晶材料的制备和光电性质研究结果、X光衍射 (XRD)以及电导的测量 .结果表明 ,适当的Ca2 + 取代Cr3 + 不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 ,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x =0 .0 6的原始Ca2 + 掺杂样品在室温的电导率达到 3.2× 10 -2 S/cm ,几乎比不掺杂样品的电导率提高了近 3个数量级 .所有掺杂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 2 0 0~ 30 0K ,很好地符合Arrhenius关系 ,其Seebeck常数均为很大的正数 ,这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典型的 p型半导体 ,其热激活能为 0 .2 7~ 0 .36e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掺杂CuCrO2 铜铁矿 p型导电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铵试法鉴定Ca^(2+)用NaNTU掩蔽Ag^+和Hg^(2+)
11
作者 马万山 钟黎 +1 位作者 李国玉 孙玉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草酸铵试法鉴定钙时,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掩蔽Ag+和Hg2+离子干扰,与传统的H2S沉淀消除的干扰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易控制、无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 草酸铵试法 CA^2%pLUS% 离子鉴定 NaNTU 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 AG^%pLUS% HG^2%pLUS% 离子掩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对氯偶氮安替比林用于工业微生物胞液中Ca^(2+)的测定
12
作者 刘丽萍 相国平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研究了新试剂(对氯偶氮安替比林)与Ca2+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工业微生物胞液中微量Ca2+的新方法.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对氯偶氮安替比林与Ca2+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1∶2的蓝色络合物.钙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研究了新试剂(对氯偶氮安替比林)与Ca2+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工业微生物胞液中微量Ca2+的新方法.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对氯偶氮安替比林与Ca2+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1∶2的蓝色络合物.钙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4L/(mol·cm).在25mL溶液中,0~20μgCa2+符合比尔定律.室温下,对氯偶氮安替比林与Ca2+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的吸光度可以稳定24h以上.此外,该显色体系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蛋白等活性成分均有较高的允许量,用于生物胞液中Ca2+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CA^2%pLUS% 微生物胞液 对氯偶氮安替比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O_3)_2对百香果插穗生根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智成 严良文 陈瑶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1-385,共5页
以百香果枝条作插穗,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Ca(NO_3)_2处理,研究Ca(NO_3)_2对插穗生根及其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化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 以百香果枝条作插穗,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Ca(NO_3)_2处理,研究Ca(NO_3)_2对插穗生根及其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化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0mg·L^(-1) Ca(NO_3)_2处理的生根数测得值为26.8条,根鲜样质量测得值为0.9g·plant^(-1),根系活力测得值为220.56μg·h^(-1)·g^(-1) FW,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质量浓度为50mg·L^(-1) Ca(NO_3)_2处理的POD、SOD、CAT和APX活性测得值均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且MDA含量测得值均比其他处理显著减少。因此,适当质量浓度的Ca(NO_3)_2处理可提高POD、SOD、CAT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插穗对逆境的抵抗及愈合能力,促进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硝酸钙 扦插 抗氧化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RA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菲 李培峰 高岩岩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探究p-BRAF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分子机制,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Rhod-2/AM)和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 AM)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Ca^(2+)、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 为探究p-BRAF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分子机制,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采用钙离子荧光探针(Rhod-2/AM)和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 AM)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Ca^(2+)、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水平。碘化丙啶染色观察经环孢素A(CsA)和Ru360处理后细胞死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BRAF表达,并在干扰/过表达p-BRAF后,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及线粒体Ca^(2+)和mPTP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Rhod-2/AM荧光强度增加,Calcein AM荧光强度降低,细胞死亡增加(P均<0.05);CsA和Ru360处理后,细胞死亡减少(P<0.05)。MIR中p-BRAF表达明显升高(P<0.05)。敲低BRAF后,MIR造成的细胞死亡减少,Rhod-2/AM荧光强度增加得到恢复(P均<0.05)。过表达p-BRAF后,细胞死亡增加,Rhod-2/AM荧光强度增加,Calcein AM荧光强度降低(P均<0.05)。因此,p-BRAF在MIR中上调并可通过介导线粒体Ca^(2+)超载和mPTP开放促进心肌细胞死亡,其可能成为防治MIRI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RAF 线粒体Ca^(2%pLUS%) MpTp 细胞死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洛美利嗪作用时间可增加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15
作者 康恺 李运曼 +2 位作者 方伟蓉 蒋轶 张陆勇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413-417,共5页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细胞时,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洛美利嗪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洛美利嗪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阿霉素)共孵育24、48或72小时,然后...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细胞时,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洛美利嗪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洛美利嗪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阿霉素)共孵育24、48或72小时,然后分别向细胞中加入阿霉素,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罗丹明123的潴留以反映P-糖蛋白的外排功能;利用Fluo-3/AM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细胞与洛美利嗪预温孵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值减小,细胞内Rh123潴留增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洛美利嗪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K562/A02细胞,可以抑制细胞上P-糖蛋白的功能活性,使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利嗪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CaO2回收磷的影响
16
作者 白润英 徐慧 +1 位作者 胡文斌 李晓蕾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9期77-80,共4页
对于从废水中回收磷,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腐殖酸(HS)对CaO 2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Ca/P=1.67或者pH=8时,CaO 2对P的去除率最低,腐殖酸对磷酸盐沉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磷酸钙沉淀的形成。而在Ca/P≥3.33或pH≥9时,腐殖酸对磷酸盐... 对于从废水中回收磷,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腐殖酸(HS)对CaO 2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Ca/P=1.67或者pH=8时,CaO 2对P的去除率最低,腐殖酸对磷酸盐沉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磷酸钙沉淀的形成。而在Ca/P≥3.33或pH≥9时,腐殖酸对磷酸盐沉淀没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溶液初始pH值或Ca/P比值的增大,HS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即溶液初始pH值和Ca/P比值的增加有助于降低HS对磷酸盐沉淀的影响。通过XRD分析发现磷酸钙沉淀的晶体结构会因为腐殖酸的存在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CAO2 Ca/p比值 pH值 磷酸钙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鼠脑组织中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晓毅 阮旭中 +1 位作者 魏瑛 朱长庚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神经肽在癫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诱导的癫痫大鼠脑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P,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发现癫痫鼠SP能神经元增多,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 为进一步探讨神经肽在癫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诱导的癫痫大鼠脑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P,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发现癫痫鼠SP能神经元增多,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后再注射青霉素,则上述改变不明显,提示SP和Ca2+参与癫痫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大鼠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白细胞介素10释放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米鹏霞 尹艺儒 +2 位作者 张宇 赵欣 张策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053-105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P物质孵育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细胞内钙离子成像方法记录P物质作用前后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释... 目的探讨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P物质孵育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细胞内钙离子成像方法记录P物质作用前后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L)-10的情况。结果 P物质孵育后,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激活态的形态学改变,P物质孵育后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星形胶质细胞释放抗炎因子IL-10减少。结论脊髓水平传递痛信号的神经递质P物质可刺激活化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抑制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最终导致慢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白细胞介素-10 星形胶质细胞 CA^2%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长春花对草地贪夜蛾杀虫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詹丽 李敬丹 +1 位作者 赵传琦 梁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12,共12页
为寻找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对蔓长春花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萃取物通过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其拒食、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对草地贪夜蛾3... 为寻找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对蔓长春花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萃取物通过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其拒食、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的LC50分别为6.11、5.43、5.27和4.62 mg/mL。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22个馏分,馏分5和馏分7的触杀活性最好。对馏分5进行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对二甲苯(17.56%)、壬烷(20.92%)和十三烷(28.33%)。馏分7经小孔树脂(MCI)分离后得到8个馏分,馏分Ⅵ的触杀活性最好,经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壬烷(19.09%)、十三烷(53.19%)和2,2,4,6,6-五甲基庚烷(5.21%)。对二甲苯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时LC50分别为10.45、8.87、6.54和5.05 mg/mL。随着对二甲苯浓度的升高,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长春花 草地贪夜蛾 触杀活性 对二甲苯 乙酰胆碱酯酶 Ca^(2%pLUS%)-Mg^(2%pLUS%)-ATpase 羧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保护漆抑制酸性含乳饮料对乳牙釉质脱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文茹 徐强 +1 位作者 孟贺 王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73-577,共5页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对乳牙釉质在酸性含乳饮料中脱矿的抑制作用,为其在婴幼儿龋病群防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无龋、无裂纹、无釉质发育缺陷的乳中切牙30个,分别制备唇侧釉质块后随机分为人工唾液对照组(A组)、直接酸性含乳饮... 目的:观察氟保护漆对乳牙釉质在酸性含乳饮料中脱矿的抑制作用,为其在婴幼儿龋病群防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无龋、无裂纹、无釉质发育缺陷的乳中切牙30个,分别制备唇侧釉质块后随机分为人工唾液对照组(A组)、直接酸性含乳饮料浸泡组(B组)、0.1%氟保护漆处理后酸性含乳饮料浸泡组(C组),每组10个标本。A组置于10 mL 37℃恒温的人工唾液中浸泡4 d;B、C两组置于10 mL 37℃恒温的酸性含乳饮料中浸泡,每天浸泡3次,每次均以间断法(浸泡2 min,取出1 min,再浸泡,循环5次共10 min),连续浸泡4 d。上述浸泡处理后的3组釉质标本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检测釉质表面的形态变化及Ca2+、P3+含量(重量百分比)和钙/磷比值,结果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酸性含乳饮料浸泡可致乳牙釉质表面脱矿,Ca2+、P3+含量明显降低(P<0.05);氟保护漆处理后可改善釉质表面的脱矿程度,并使晶体颗粒体积增大,其表面Ca2+、P3+含量的降低程度也低于酸性含乳饮料浸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性含乳饮料对乳牙釉质表面有较强的酸蚀脱矿作用;釉质表面应用氟保护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牙釉质在酸性含乳饮料中的脱矿,但不能完全抵御饮料的酸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保护漆 酸性含乳饮料 乳牙釉质 Ca^%pLUS%2 p^%pLUS%3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