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2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2+)-induced CpCBL8-CpCIPK9 module negatively regulates dormancy breaking and cold tolerance in winter-flowering wintersweet
1
作者 Mingkang Tian Qiang Li +4 位作者 Ning Liu Juncai Li Juntao Huo Shunzhao Sui Zhineng Li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5年第2期877-890,共14页
The complex of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and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serves as key components in calcium-sensing,orchestrating various signals crucial for plant growth,development,and responses to bio... The complex of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and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serves as key components in calcium-sensing,orchestrating various signals crucial for plant growth,development,and responses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However,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response of this module to cold stress and its role in flower development in wintersweet(Chimonanthus praecox)remains unclear.Through expression pattern analysis,calcium ion(Ca^(2+))concentration assays,correlation analysis,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Ca^(2+)],along with CpCBL8 and CpCIPK9 expression levels in wintersweet flower buds(FBs),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ring the initial flowering stage when the chilling requirement reached 570 chill units(CU).Notab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Ca^(2+)]and CpCBL8 expression.Ca^(2+)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p CBL8 and CpCIPK9 in FBs,causing a significant delay in the flowering of wintersweet.Furthermore,the function of CpCBL8 was studied using heterologous transformation.Overexpression of CpCBL8 significantly delayed flowering tim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ld tolerance and alter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ndogenous genes related to low-temperature stress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thaliana.Additionally,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chilling-induced dormancy breaking and flower bud enlargement revealed that CpCBL8 and CpCIPK9 were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cold,an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ndogenous genes related to flower development and cold stress in wintersweet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in A.thaliana.Moreover,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analysis revealed that CpCBL8 and CpCIPK9 interact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nucleus.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we speculated that the CpCBL8-CpCIPK9 modul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responses to cold stress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wintersweet.This study elucidate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Ca^(2+)-induced CpCBL8-CpCIPK9 module results in dormancy breaking and enhances cold tolerance.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wintersweet with increased ornamental value and enhanced cold stress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onanthus praecox CA^(2+)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 Flower development Cold stress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鑫 何廷树 +2 位作者 鱼博 贺寒冰 王宇斌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2+)对黄铁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当矿浆温度从20℃降至5℃时,矿浆中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减慢,Zeta电位增大,生成氢氧化钙镁沉淀的临界pH值增大,纯水矿浆中黄铁矿表面的FeO/OH的比例减小,Ca^(2+)、Mg^(2+)矿浆中黄铁矿表面FeO/OH含量的降低幅度减小,减少了黄铁矿表面的氧化程度和活性吸附位点,减少了Ca^(2+)、Ca(OH)+,Mg^(2+)和Mg(OH)+等离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低温并不改变Ca^(2+)、Mg^(2+)在黄铁矿表面的存在形式和吸附状态,pH值为9时,钙镁均以Ca^(2+)、Ca(OH)+、Mg^(2+)、Mg(OH)+的形式存在并吸附在黄铁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钙离子 镁离子 黄铁矿 低温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生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
3
作者 黄海涛 王崇 +2 位作者 耿康慧 魏彩春 靳振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180,共6页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a^(2+)确实具有提高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能力。低质量浓度(0.2 g/L)的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0.4 g/L)的富里酸具有抑制作用,而增加Ca^(2+)反过来能够减弱高浓度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对形成的次生高铁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富里酸促进了另一次生高铁矿物草黄铁矾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富里酸 CA^(2+) 次生高铁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ROCK的表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血管Ca^(2+)敏感性
4
作者 王慧平 白晓镯 +4 位作者 赵晶 赵省心 刘朕印 党凯 高云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或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性和Ca^(2+)敏感性增强,RhoA激酶2(ROCK II)的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均上升,血管孵育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后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性和Ca^(2+)敏感性、ROCK II的表达、MYPT1和MLC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孵育Y-27632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由RhoA-ROCK调控的血管平滑肌Ca^(2+)敏感性的变化可能是失重条件下机体前后部血管收缩性发生区域性重塑的关键因素。川芎嗪可抑制ROCK蛋白的表达,降低血管平滑肌升高的Ca^(2+)敏感性,从而纠正失重条件下机体前部血管收缩性的增强,但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后部血管收缩性的减弱无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敏感性 RhoA-ROCK 血管收缩性 模拟失重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对玉米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5
作者 邸桂俐 高艳玲 +7 位作者 张抒 韩树鑫 王鹏 林长水 高超 王建丽 邢星 范国权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Ca^(2+)显著增加了镉胁迫下南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P<0.05),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对可溶性蛋白的缓解作用不显著(P>0.05)。其中以5mmol/LCa^(2+)的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镉胁迫 CA^(2+)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鑫 杨芳 +2 位作者 邓洋洋 郑洪新 王拥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药物灌胃8周后,ELISA法测定股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补肾组、福善美组小...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药物灌胃8周后,ELISA法测定股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补肾组、福善美组小鼠骨骼及骨骼肌的Ca2+-Mg2+-ATP酶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可能与骨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含量异常有关;补肾、健脾方法通过调控骨质疏松症小鼠的骨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含量,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芳 郑洪新 +2 位作者 王剑 朱辉 张国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Ca2+-Mg2+-ATP酶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空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Ca2+-Mg2+-ATP酶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空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股骨上1/3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补肾中药组升高程度最为显著(P<0.01),其余各治疗组骨密度较模空组升高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升高最为明显,明显高于骨疏康组、活血组、健脾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血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升高程度最低,与补肾组、健脾组、骨疏康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健脾组和骨疏康组升高程度也比较明显,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和Ca2+-Mg2+-ATP酶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健脾 骨密度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对大鼠海马突触体Ca^(2+)-Mg^(2+)ATP酶活性及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左巍 陈启盛 +2 位作者 李栋生 戴义隆 田苏平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7年第1期31-33,共3页
行为实验己经证明,锌过多或缺锌均可影响脑功能。锌作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影响多种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台成。本实验通过体外分离大鼠脑海马突触体,观察不同浓度锌离子对Ca2+-Mg2+ATP酶的活性和3H-Leu掺入突触蛋白合成的影... 行为实验己经证明,锌过多或缺锌均可影响脑功能。锌作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影响多种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台成。本实验通过体外分离大鼠脑海马突触体,观察不同浓度锌离子对Ca2+-Mg2+ATP酶的活性和3H-Leu掺入突触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锌离子浓度在25μmol/L时增加该酶的活性(<0.01),并促进3H-Leur掺入蛋白质的合成(<0.05)。2.锌离子在50,100,200μmol/L的较高浓度时对Co2+-M2+ATP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P<0.01),仅200μmol/L对3H—Leu掺入突触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适量的锌对突触体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但剂量过高则起相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突触体 ATP酶 蛋白合成 钙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熊旭东 沈晓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利用测定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来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采用野百合碱制成肺动脉高压模型 ,予以泻肺定喘注射液治疗 ,采用心导管法和孔雀绿比色法测定肺动脉压力和... 目的 :利用测定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来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采用野百合碱制成肺动脉高压模型 ,予以泻肺定喘注射液治疗 ,采用心导管法和孔雀绿比色法测定肺动脉压力和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及 Na+ K+ ATP酶活性。结果 :泻肺定喘组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比肺动脉高压组显著升高。结论 :泻肺定喘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孔雀发比色法 Ca^2+-M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内外Ca^(2+)、ATP含量及膜Ca^(2+)-Mg^(2+)ATPase活性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爱芬 王凤丽 郭洪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患者急性期红细胞 (RBC)内外 Ca2 + 、ATP含量及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用 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急性期 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 RBC内游离 Ca2 + 浓度 ([Ca2 + ]i)、ATP含量...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患者急性期红细胞 (RBC)内外 Ca2 + 、ATP含量及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用 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急性期 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 RBC内游离 Ca2 + 浓度 ([Ca2 + ]i)、ATP含量及 RBC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CI组 RBC[Ca2 + ]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而 ATP含量、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分别为 P<0 .0 5、P<0 .0 0 1)。上述结果老年组较青年组明显。CI组 RBC[Ca2 + ]i:发病第 1~ 2天即明显升高 ,3~7天最高 ,于 8~ 15天逐渐降至较发病 1~ 2天时稍低水平 ,但仍比对照组高。而 RBC内 ATP含量、膜 Ca2 + -Mg2 + ATPase活性在发病第 1~ 2天即明显下降 ,3~ 4天降至最低值 ,1周后两者均略有回升。 CI患者 RBC[Ca2 + ]i分别与膜 Ca2 + - Mg2 + ATPase、ATP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r=- 0 .90 4、r=- 0 .978,均 P<0 .0 5 ) ;RBC内 ATP含量与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之间呈正相关 (r=0 .835 ,P<0 .0 5 )。结论  CI急性期存在 RBC内钙超载 ,RBC内 ATP含量、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也参与了 RBC内钙超载的病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细胞 ATP Ca^2+-Mga^2+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妍 周亚滨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即:空白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即:空白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模型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类似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理变化的家兔模型,观察养心颗粒对其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的活性,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养心颗粒通过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的活性来增加Ca2+由肌浆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到纵管系统,从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以及调节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Ca^2+-Mg^2+-ATP ASE 养心颗粒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变化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剑峰 仇宜解 +2 位作者 鲍连云 张立贵 朱膺均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对40例糖尿病机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asc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红细胞内Ca^(2+)-Ms^(2+)-ATPasc含量、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对40例糖尿病机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asc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红细胞内Ca^(2+)-Ms^(2+)-ATPasc含量、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糖尿病机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s^(2+)-ATPasc活性显著下降(P<0.01),细胞内Ca^(2+)含量增加(P<0.01)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红细胞膜Ca^(2+)-Ms^(2+)-ATPasc活性下降与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内Ca^(2+)-Ms^(2+)-ATPasc含量等变化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Ca^(2+)-Ms^(2+)-ATPasc活性异常下降可能是导致或加速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红细胞膜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培志 周光华 +1 位作者 陈安清 薛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8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狗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探讨其对脑复苏的意义。方法:静脉注射10%氯化钾造成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分2组进行心肺复苏,每组6只狗;第1组用传统方法,第2组用心肺转流(CPB...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狗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探讨其对脑复苏的意义。方法:静脉注射10%氯化钾造成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分2组进行心肺复苏,每组6只狗;第1组用传统方法,第2组用心肺转流(CPB)法,30分钟后观察复苏效果,并于复苏后第10、15、20、25、30和120分钟时开颅,分别取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组织,行脑组织Ca2+Mg2+ATP酶测定。另外,取2只正常狗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第1组仅1只狗于复苏第15分钟后一度恢复自主循环,20分钟后瞳孔开始缩小,但30分钟后,瞳孔再次散大,至复苏后25分钟心搏再次停止;其余5只均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第2组6只狗全部恢复自主循环,瞳孔缩小到正常大小,并出现对光反应。复苏后测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在第1组呈递减趋势,而第2组则呈上升趋势,直至正常。2组海马区的酶活性均高于皮层区(P<0.01)。结论:狗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用CPB方法复苏,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法;心肺复苏后,其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恢复将有利于改善脑细胞内Ca2+超载,阻止脑细胞不可逆死亡,恢复脑细胞功能,从而达到脑复苏。海马区比皮层区更容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ATP酶 脑组织 心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牵张体外培养面颌成肌细胞肌浆网Ca^(2+)-Mg^(2+)ATP酶活性及其mRNA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车晓霞 曾宏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3,286,共4页
目的 观察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mRNA变化 ,探求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中肌肉改建机理 ,为正畸临床治疗及防止复发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 ,使体外培养的SD大鼠面颌部成肌细胞发生牵张变形... 目的 观察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mRNA变化 ,探求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中肌肉改建机理 ,为正畸临床治疗及防止复发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 ,使体外培养的SD大鼠面颌部成肌细胞发生牵张变形后 ,无机磷 -钼酸铵直接比色法测定加力后不同时段Ca2 + _Mg2 + ATP酶活性 ,RT_PCR测定肌浆网Ca2 + _Mg2 + ATP酶mRNA变化。结果 SD大鼠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在加力变形后的 4h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8h到 2 4h期间明显升高 ,4 8h基本接近对照组水平 ;此外 ,RT_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受牵张力后Ca2 + _Mg2 + ATP酶mRNA水平在各时间段组均较对照组升高 ,其中以 2h和 4 8h段组升高最明显。结论 随着受力时间的延长 ,成肌细胞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变化的控制发生在基因翻译前水平 ,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其mRNA变化会直接影响对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的调节 ,继而引起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成肌细胞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膜Ca^(2+)-Mg^(2+)-ATP_(ase)活性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祁建生 汪碧萍 +1 位作者 李秀娟 杨春波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3,11,共4页
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病理生理特点,测定了30例正常人和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 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病理生理特点,测定了30例正常人和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湿热证膜Ca2+-Mg2+-ATPase活性和细胞内ATP含量呈代偿性增高;脾胃气虚酶活性和ATP含量有所下降;脾肾气虚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失代偿。这些变化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呈正相关,从细胞和酶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肾”对脾胃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诊断 辨证分型 红细胞膜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ET与红细胞膜Na^+-K^+,Ca^(2+)-Mg^(2+)ATP酶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久波 何国厚 +1 位作者 杨青山 黄平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 (CI)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 -K+ 、Ca2 + -Mg2 + 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49例CI和 2 9例健康人的ET、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结果 :CI组...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 (CI)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 -K+ 、Ca2 + -Mg2 + 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49例CI和 2 9例健康人的ET、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结果 :CI组 :ET水平与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活力呈明显负相关 (P均 <0 .0 5 ) ;与 ηb、ηp、ηre、HCT、K值、EAT、TK呈明显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 :ηb与ET的关系最为密切 (P <0 .0 1)。 结论 :①ET、Na+ -K+ ,Ca2 + -Mg2 + ATP酶活力的变化能引起血液粘度改变。其中ET主要是通过收缩血管 ,改变红细胞膜Na+-k+ 泵、Ca2 + 泵的活性 ,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②临床上采用保护血管张力的药物、稀释血液等综合治疗 ,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和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ET 红细胞膜 Na^+-K^+交换ATP酶 Ca^2+-Mg^2+ATP酶 血液粘度 血液流变学 血浆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通过抑制TRPV4的表达缓解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兰兰 陈向涛 +3 位作者 储涛 蔡静雯 刘浩宇 尹兰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β-细辛醚(15、30、60μmol/L)预处理4 h,40 mmol/L谷氨酸处理实时记录对PC12细胞Ca^(2+)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成像技术检测Ca^(2+)浓度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Lipofectiamine 2000脂质体实验转染TRPV4-siRNA和pEX-3-TRPV4,观察沉默和过表达TRPV4对谷氨酸引起Ca^(2+)超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谷氨酸处理5 min可诱导Ca^(2+)超载,显著提高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和TRPV4的表达;沉默TRPV4抑制细胞Ca^(2+)超载;过表达TRPV4则部分逆转β-细辛醚抑制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该研究证明,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5 min通过上调TRPV4的表达诱导Ca^(2+)超载,β-细辛醚作为TRPV4的拮抗剂,是一种潜在的抑制兴奋性毒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性毒性 Β-细辛醚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PV4) Ca^(2+)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黑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心、脑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玉琴 杨坦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0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gal衰老小鼠心肌细胞膜、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旱黑口服液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效应机制。方法以D-gal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旱黑口服液治疗,6周后测定心、脑细胞膜...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gal衰老小鼠心肌细胞膜、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旱黑口服液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效应机制。方法以D-gal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旱黑口服液治疗,6周后测定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降低,经旱黑口服液治疗后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活性明显提高。结论旱黑口服液具有提高D-gal致衰老小鼠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黑口服液 D-半乳糖 衰老 心肌细胞膜 脑细胞膜 NA^+-K^+-ATPASE ATPASE活性 衰老小鼠 口服液 Ca^2+-Mg^2+-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混凝剂中Ca^(2+)对高溶解态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紫微 王涛 +5 位作者 郭忠 马龙 张俊 王玉飞 黄晨慧 徐慧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5,147,共10页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2+)可明显降低出水浊度。当投加量为0.10 mmol/L时,PACl出水浊度下降了33.52 NTU,AlCl_(3)出水浊度下降了28.72 NTU。余铝去除方面,当AlCl_(3)作混凝剂时,Ca^(2+)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来降低出水余铝浓度。溶解态磷去除方面,Ca^(2+)与磷酸根反应或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来增加溶解态磷的去除率。当投加量为0.20 mmol/L时,Ca^(2+)浓度为0.9 mmol/L,PACl溶解态磷去除率较未改性前提高16.1%。絮体粒径方面,Ca^(2+)可以促进颗粒之间脱稳凝聚,增加絮体粒径和分形维数,AlCl_(3)在0.20 mmol/L投加量下絮体粒径增加79μm。并且Ca^(2+)的加入使AlCl_(3)生成的絮体抗剪切能力更强,但是絮体受到破坏后更不容易恢复,使PACl形成絮体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变大。有机物去除方面,Ca^(2+)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对于0.20 mmol/L投加量,Ca^(2+)为0.06 mmol/L投加量条件下AlCl_(3)改性后混凝剂荧光响应值由1100降至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高磷 CA^(2+) 复合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星形胶质细胞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
20
作者 唐映梅 包维民 +3 位作者 陈学平 尤丽英 杨婧 杨晋辉 《胃肠病学》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背景: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是肝衰竭时脑水肿的特征,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星形胶质细胞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脑星... 背景: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是肝衰竭时脑水肿的特征,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星形胶质细胞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分为谷氨酸组、谷氨酸+LY367385组、谷氨酸+DMSO组和空白对照组,以定磷法检测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T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谷氨酸+LY367385组和谷氨酸+DMSO组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和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LY367385组和谷氨酸+DMSO组显著高于谷氨酸组(P〈0.001),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可提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减少ATP消耗,从而有效保护脑星形胶质细胞,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LY367385 星形细胞 Na+K+交换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