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物资总公司用户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
作者 李鑫 吴飞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12期34-36,共3页
针对铁路物资总公司电子商务用户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基于角色的存储控制策略来解决用户管理及存取控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子系统的3部分:用户及其注册、权限及授权、授权验证的设计和在IBMMPE上的实现。最后,讨论子系统的普适... 针对铁路物资总公司电子商务用户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基于角色的存储控制策略来解决用户管理及存取控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子系统的3部分:用户及其注册、权限及授权、授权验证的设计和在IBMMPE上的实现。最后,讨论子系统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资总公司 用户管理子系统 设计 存取控制 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存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三层结构的用户和节目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华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年第5期39-39,共1页
本文先介绍了手机视频点播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动态,然后从整体上介绍本系统的硬件及软件构架,接下来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子系统、节目管理子系统、点播服务器端子系统和手机客户端子系统作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 视频点播 用户管理子系统 节目管理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系统的扩展——Cable Modem和数字电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3
作者 李隼 贾书和 《中国有线电视》 2007年第23期2226-2228,共3页
随着宽带接入和数字电视的持续发展,连云港有线电视台对原有的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扩展,汇集模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宽带接入3种业务的各种信息,建立了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及信息管理计费系统。
关键词 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扩展 cablemodem用户管理子系统 数字电视信息管理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续八)
4
作者 傅国伟 程振华 《环境保护》 CAS 1988年第8期15-19,共5页
第七章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一)总逻辑模型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NWEQMIS)由六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即:基础数据管理、河流水质管理、地下水和湖海水质评价管理、应用软件和资料服务管理、开发研究管理以及报告管... 第七章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一)总逻辑模型国家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NWEQMIS)由六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即:基础数据管理、河流水质管理、地下水和湖海水质评价管理、应用软件和资料服务管理、开发研究管理以及报告管理。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模型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水环境 管理子系统 报告管理 河流水质管理 应用软件 功能设计 支持系统 用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明霞 《图书馆研究》 1996年第1期60-62,共3页
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考察马明霞(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蓬勃发展,在软件市场上出现一I一批应用图书馆的自动化软件系统。这批软件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有不少软件功能优异,特色鲜明,并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 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考察马明霞(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蓬勃发展,在软件市场上出现一I一批应用图书馆的自动化软件系统。这批软件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有不少软件功能优异,特色鲜明,并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也有部分软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自动化 自动化软件系统 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 数据完整性 用户界面 自动化系统 统计分析 管理子系统 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开放式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6
作者 刘波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25-28,共4页
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 ,阐述开放式有线电视系统的特点和开放式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对建立基于DVB标准的开放式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有线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 开放式系统 DVB标准 有条件接收子系统 中间件业务平台 用户管理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线电视富裕光纤构建回传通道监测系统
7
作者 曾启光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60-62,共3页
介绍一种利用有线电视主干线富裕光纤构建的双向HFC网络回传通道监测系统 ,此系统充分挖掘现有仪器和设备的性能 ,对双向网络的维护起到有效作用。
关键词 有线电视 HFC网络 回传通道监测系统 cablemodem 用户满意度 HP3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南通市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8
《江苏水利》 2006年第1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网络 南通市 水利 MAPX组件 Mapinfo公司 管理子系统 用户浏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Internet接入的途径:CableModem技术
9
作者 敖立 《邮电商情》 1998年第19期39-41,共3页
一、概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Internet热潮席卷全球,各种Internet应用蓬勃发展,而目前Internet及信息服务网络的接入和访问对大多数用户而言都仅限于采用基于模拟铜线28.8Kbit/s的接入速率,... 一、概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Internet热潮席卷全球,各种Internet应用蓬勃发展,而目前Internet及信息服务网络的接入和访问对大多数用户而言都仅限于采用基于模拟铜线28.8Kbit/s的接入速率,这样的带宽对于访问日益丰富的WWW页显然是太慢了,用户Internet接入矛盾非常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modem INTERNET接入 MLAP协议 上行信道 净负荷 同步原语 用户终端 网络资源 前端控制器 电缆调制解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IC卡收费系统问答(续)
10
作者 张大群 《城市公共交通》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非接触式IC卡收费系统 运行模式 管理模式 密钥管理子系统 发行子系统 售卡充值子系统 用户服务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IP接入技术
11
作者 庞伟伟 周琳 《福建电脑》 2005年第9期73-74,共2页
本文引入IP接入技术面临的挑战,对其现状、前景做出了介绍与分析。IP已经占据了各种终端应用的主导地位,以太网技术能否应用到接入网这样一个公用网络的环境中,需要认真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用户端设备,... 本文引入IP接入技术面临的挑战,对其现状、前景做出了介绍与分析。IP已经占据了各种终端应用的主导地位,以太网技术能否应用到接入网这样一个公用网络的环境中,需要认真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用户端设备,都比ADSL、CableModem等便宜很多。基于以上考虑,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将在以后的宽带IP接入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接入技术 挑战 以太网技术 宽带接入网 cablemodem 宽带IP接入 用户端设备 公用网络 主导地位 网络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HFC网络的设计与调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新建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34-37,共4页
介绍HFC网络双向改造中光节点及光缆干线、电缆干线、用户分配网的设计 ,以及在HFC双向网络中开展CableModem宽带接入服务时反向通道的调试与测试方法。
关键词 双向HFC网络 光节点 光缆干线 用户分配网 cablemodem 宽带接入 反向回路调试 有线电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Cable Modem业务的技术平台 被引量:2
13
作者 盛志凡 《广播电视信息》 2003年第6期34-39,共6页
当@Home公司于1996年11月在Connecticut州正式推出宽带Cable Modem(CM)业务的时候,许多人对此项业务的发展前景深表怀疑.那时,为了大规模地向用户提供宽带CM业务,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对绝大多数的HFC有线电视网进行升级改造;必须... 当@Home公司于1996年11月在Connecticut州正式推出宽带Cable Modem(CM)业务的时候,许多人对此项业务的发展前景深表怀疑.那时,为了大规模地向用户提供宽带CM业务,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对绝大多数的HFC有线电视网进行升级改造;必须面对来自宽带DSL业务的强大竞争,破除当时人们所持有的DSL技术比CM的技术要优越好的错误观念.他们更需要建立合适的宽带CM业务的技术平台,以向用户提供优质的宽带CM业务和服务,从而让用户喜爱和接受宽带CM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cablemodem业务 接入网 HFC 用户收费管理系统 业务供给系统 设备供给系统 区域网络 有线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词汇浅析
14
作者 张哲 《影视技术》 2003年第5期63-63,共1页
宽带 宽带一般是以能够实现视频点播的传输速率(512kbps)为分界,将512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称为“窄带”,512kbps之上的接入方式则归类于“宽带”。现在人们常说的宽带包括ADSL、CABLE、MODEM、光纤用户网等接入方式。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词汇 宽带 术语 ADSL ISDN cablemodem 光纤用户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电缆调制解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稀土产品追溯体系 打造稀土功能材料品牌——工信部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在稀土产品追溯体系技术培训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
15
《稀土信息》 2016年第12期8-11,共4页
由工信部软促中心牵头编制的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积极进展,并于2016年3月上线试运行。本文论述了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使大家能真正认识到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突出重点,将稀... 由工信部软促中心牵头编制的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积极进展,并于2016年3月上线试运行。本文论述了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使大家能真正认识到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突出重点,将稀土产品追溯体系落实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品 稀土功能材料 技术培训 管理子系统 主任 品牌 国务院办公厅 用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宽带接入技术
16
作者 曾武玲 《微电子技术》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多媒体宽带接入技术—CABLEMODEM和ADSL ,并从工作原理、结构、速率等方面详细比较了两种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 宽带接入 多媒体 电缆调制解调器 非对称性数字用户专线 cablemodem AD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品市场分析DSS设计
17
作者 谢莎莉 赵克难 黄凤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7-72,共6页
本文就DSS系统设计中的主要问題进行了探讨:《消费品市场分析DSS设计》的数据析取和基本模型的研制与建立;模型的结构层次表示法;模型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及用户接口的自适配设计法。
关键词 用户接口 管理子系统 DSS 模型框架 市场分析 操作命令 关系数据库 结构层次 需求模型 决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兴宽带接入技术的介绍和比较
18
作者 马丽红 刘建华 《通信世界》 2002年第1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宽带接入技术 cablemodem HFC 数据业务 XDSL 数字用户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构建广电城域网
19
作者 张金平 《有线电视技术》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纤骨干网的核心部分已全部数字化。随着用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接入网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网络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及多种传输业务。当前接入网已成为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宽带接人手段...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纤骨干网的核心部分已全部数字化。随着用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接入网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网络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及多种传输业务。当前接入网已成为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宽带接人手段,如xDSL、CableModem,以及宽带有线、无线接入等,但这也只能算是一些过渡性的手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用户提供既快捷、方便,又安全可靠,同时又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手段,就要解决好城域网的多业务接入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业务传输平台 广电城域网 MSTP cablemodem 构建 用户业务 接入技术 光纤骨干网 传输业务 XD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技术及其发展态势(上)
20
《中国有线电视》 2007年第9期832-836,共5页
MP技术(Media network Protocol)是指流媒体网络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完整的配套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杀手应用和商业模式。 MP是一项为大规模视频流媒体应用而量身定制的、解决当前IP网络安全问题和商业模式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它... MP技术(Media network Protocol)是指流媒体网络协议,以及与其相关的完整的配套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杀手应用和商业模式。 MP是一项为大规模视频流媒体应用而量身定制的、解决当前IP网络安全问题和商业模式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它提取了电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有关流媒体传输、储存和处理的各种基本手段,经过改造,融合成一个针对流媒体信息传输、储存和处理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技术体系。 根据OSI模型,MP定义在第2层,面向无连接的异步分组网,是一种高度优化的以太网。在传统业务范围内,MP与IP完全兼容。MP协议从结构上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流媒体品质和网络的可扩展性,它可支持的网络用户数是互联网的65000倍。MP协议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实现了全网无缝连接。MP网络技术从结构上取消路由表,消除交换机瓶颈;实现了协议操作与内容送达分离,消除服务器瓶颈;实现了专用流媒体硬盘操作系统,消除储存器瓶颈。MP协议将商业规则植入通信协议,保证运营商的盈利模式。 MP基本思想在于以资源预留的方式实现QoS保障。MP网络的用户数据包在传输中根本就不打开(EEUP),没有病毒泄漏的条件。MP接入网配备了上行数据包过滤功能(ULPF),所以MP网络是无菌的。MP网络的通信和管理都建立在底层(第2层),先管理后通信。用户使用MP网络提供的任何服务,都必须先向工作服务器提出申请,由工作服务器进行5项例行审查。MP将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移植到网络环境之中。MP网络的分层自治结构(LANS)确保在不增加复杂度的前提下可将网络规模扩展至全球范围。 MP技术可解决有线电视的内容个性化问题和内容安全问题。MP的后台网络采用DWDM到社区,具备海量带宽,足以满足全城用户的个性化服务。MP网络只有经过计费认证管理后,才将内容送到用户家,不存在加密问题,配合MP精确计费能力为供应商构筑了信得过的内容送达渠道。MP网络电视除了比有线电视HFC网具有更高品质、更多功能、更大容量外,由于省去了CableModem和CA认证,MP机顶盒理论成本可降一半。 MP技术可解决IP(包括IPv6)无法解决的端到端的QoS、延迟、下载时间、依赖大量内存(硬盘)的媒体播放技术等问题。MP网络从结构上杜绝黑客、病毒。IP与MP面向不同的市场,IP是针对桌面为中心的计算机信息市场,视频服务将永远是IP的非主流补充性业务,而MP是针对客厅为中心的电视机娱乐市场量身定制的视频服务,两者将长期互补共存。 对电信网来说,MP技术是量身定做的视频流媒体网络技术,MP网络能够盘活骨干网上大量的剩余带宽资源,为电信网络业带来大量增值业务,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更加人性化。MP网络不改变现有的电信和互联网,MP技术既保护了原有投资,更能保护现在和未来的投资。 在MP技术的影响下,下一代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将是以客厅为中心的个性化家庭娱乐和通信交流的综合平台。 MP技术在上海、南京、北京、香港进行了试验或演示,与德州仪器合作开发MPoverDSL方案,目前正与南方一家电信宽带运营公司合作建设市内1000个独立并发流的视频会议专网系统,与另外一家公司正在商谈建设省际视频通信专网。MP已完成4.0版,具备电信级运营能力。MP网络系统正朝多样化用户终端、提升单端口(单波长)带宽、提升DWDM波分密度方向发展。 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MP技术对下一代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发展的影响,采用MP技术进行有线电视网的试验,学习、引进、综合运用新技术,巩固原有基础业务,开发拓展新型业务,开发可盈利、可管理的商业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打造产业生态发展链,以业务发展、技术发展、网络发展推进体制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协议 配套技术 下一代网络技术 cablemodem 视频流媒体 用户数据包 有线电视网 网络安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