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示踪试验与分析——以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为例
1
作者 周东旭 赵雪岩 《吉林水利》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作为中国三大钼矿之一的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底部约83m处出现大量积水,为保证继续向深部开采的安全性,采用氯离子(Cl^(-))示踪法对矿坑积水进行溯源,本研究在前期对现场勘查监测、钻孔资料分析基础上,向井中投放工业食盐(NaCl)... 作为中国三大钼矿之一的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底部约83m处出现大量积水,为保证继续向深部开采的安全性,采用氯离子(Cl^(-))示踪法对矿坑积水进行溯源,本研究在前期对现场勘查监测、钻孔资料分析基础上,向井中投放工业食盐(NaCl)作为示踪剂,对矿坑底部积水的6个取样点进行为期3天的取样检测,对疑似点位进行为期15天的延长监测;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水样进行Cl^(-)检测,并根据Cl^(-)标准曲线计算Cl^(-)浓度。结论表明: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中积水属于地下水,来源于矿坑西南部地下含水层,地下水流动路径为研究区域的东南方通过岩石空隙通道流至坑底的正西部,其中1号点是矿坑中地下水的唯一出水口,地下水水流流速约为3.85~8.67m/h,平均流速为6.26m/h,其地下水流动通道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Cl^(-)示踪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量法测定碱液中的Cl^(-)含量
2
作者 张辉 杜春燕 +1 位作者 吕鸣凤 张晓琳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浓度的分析方法,用标样和样品加标回收法进行了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在100%±5%范围内,准确度高,可检测Cl^(-)浓度范围为10~1000 mg/L内的碱液。通过对烟气脱硫装置碱液等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满足95%概率水平要求,制定了测量结果在10~400 mg/L范围内的重复性限值,为测量未知样品的Cl^(-)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碱液 Cl^(-) 电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的Cl^(-)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斌 许秀婷 +4 位作者 薛云升 刘宏宇 海国泉 郭菁 滕莹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含铜钢与低碳钢的腐蚀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NaCl环境中,pH=12时3种试样的自腐蚀电位较高,0Cu3Cr和0CuAl的腐蚀过程受阳极溶解反应控制,而Q345受阴极反应控制,Q345和0Cu3Cr在pH=6时的自腐蚀电位略大于pH=8时的;3种试样在pH=12的NaCl环境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值最大;pH=6时0Cu3Cr表面的点蚀坑较小且数量较少,pH=8时表面点蚀坑较大且数量较多;0CuAl在pH=8时的耐蚀性比pH=6时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环境 交流阻抗 PH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Cl^(-)与SO_(4)^(2-)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4
作者 赵恒瑞 侯政煜 +4 位作者 杨海燕 梁守才 程龙生 王丹 谢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为了降低腐蚀对海洋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危害,利用电化学试验中的交流阻抗技术以及循化极化技术研究了模拟南海海洋环境中Cl^(-)与SO_(4)^(2-)的协同作用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形... 为了降低腐蚀对海洋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危害,利用电化学试验中的交流阻抗技术以及循化极化技术研究了模拟南海海洋环境中Cl^(-)与SO_(4)^(2-)的协同作用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O_(4)^(2-)含量恒定时,Cl^(-)含量的升高会使容抗弧半径、极化电阻R_(p)以及点蚀电位E_(b)均降低,当Cl^(-)含量从0升至50 g/L时,316L不锈钢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蚀情况。当Cl^(-)含量恒定时,SO_(4)^(2-)含量的升高会使容抗弧半径、R_(p)以及E_(b)值均减小,同时试件表面的腐蚀坑直径扩大,深度出现逐渐加深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海洋环境 Cl^(-) SO_(4)^(2-) 协同作用 循环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油田水中Cl^(-)、SO_(4)^(2-)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改进
5
作者 汤雨霖 刘卫丽 +2 位作者 闫旭 陈霞 孙强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利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油田水中无机离子含量的测定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在油田化学行业检测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测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不确定度。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所有从事检测... 利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油田水中无机离子含量的测定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在油田化学行业检测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测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不确定度。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所有从事检测的实验室都必须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本研究参考了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油田水中Cl^(-)、SO_(4)^(2-)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SY/T 5523-2016《油田水分析方法》进行采样、运输和保存,依据GB/T 14642-2009进行油田水中Cl^(-)、SO_(4)^(2-)的测定,建立测量模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95%置信区间下,油田水样品检测结果显示:Cl^(-)含量为(10.99±0.10)mg·L^(-1),SO_(4)^(2-)含量为(14.05±0.08)mg·L^(-1)。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平行样重复性测定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较大,是提高该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油田水分析方法 不确定度 Cl^(-) SO_(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壤水溶性Cl^(-)、NO_(3)^(-)、SO_(4)^(2-)离子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技术研究
6
作者 孔令娥 晋琪 +5 位作者 李寒 孙子怡 张宇航 郑磊 马常宝 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78,共10页
为建立盐碱土中水溶性Cl^(-)、NO_(3)^(-)和SO_(4)^(2-)的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的方法,选取采自新疆和宁夏2个盐碱地土样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浸提过程,水土比例对水溶性离子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选择浸提条件为水土比... 为建立盐碱土中水溶性Cl^(-)、NO_(3)^(-)和SO_(4)^(2-)的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的方法,选取采自新疆和宁夏2个盐碱地土样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浸提过程,水土比例对水溶性离子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选择浸提条件为水土比例5∶1,振荡时间为3 min,浸提液离心后过0.45μm滤膜,待测液Cl^(-)、NO_(3)^(-)、SO_(4)^(2-)采用离子色谱同时测定。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离子线性范围均为0.2~20 mg/L;方法检出限Cl^(-)为0.18 mg/kg,NO_(3)^(-)为0.12 mg/kg,SO_(4)^(2-)为0.38 mg/kg。3种离子6次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5%;加标回收率90.6%~104%;11种不同地点的盐碱土土壤水溶性盐浸提液中Cl^(-)、NO_(3)^(-)、SO_(4)^(2-)的测定结果分别与电位滴定法、连续流动分析仪法、硫酸钡质量法测定数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能满足盐碱土土壤水溶性Cl^(-)、NO_(3)^(-)和SO_(4)^(2-)离子含量的同时测定,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仪 盐碱土 水溶性Cl^(-) 水溶性NO_(3)^(-) 水溶性SO_(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P110H套管钢的Cl^(-)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德学 谭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83-86,118,共5页
套管的服役环境日益复杂,关于热采井套管在高温高压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索。为此,使用高温高压真空反应釜进行腐蚀模拟实验,并通过腐蚀失重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P110H钢在高温高压Cl^(-)溶液中的腐蚀行... 套管的服役环境日益复杂,关于热采井套管在高温高压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索。为此,使用高温高压真空反应釜进行腐蚀模拟实验,并通过腐蚀失重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P110H钢在高温高压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压Cl^(-)环境下,P110钢的腐蚀主要为均匀腐蚀,5 MPa时,腐蚀速率随着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高,在10 MPa时,腐蚀速率在250℃达到最高;在相同温度时,随着压力的增大,P110H钢在Cl^(-)溶液中的腐蚀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H Cl^(-)溶液 高温高压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丁浪勇 赵国仙 +6 位作者 刘冉冉 张思琦 宋洋 王映超 张雅妮 胥聪敏 李兰云 《焊管》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针对油田复杂环境下管材发生腐蚀失效问题,采用SEM、EDS及XRD对试样在不同Cl^(-)浓度下(0 g/L、20 g/L、40 g/L、80 g/L和120 g/L)腐蚀后的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的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 针对油田复杂环境下管材发生腐蚀失效问题,采用SEM、EDS及XRD对试样在不同Cl^(-)浓度下(0 g/L、20 g/L、40 g/L、80 g/L和120 g/L)腐蚀后的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的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l^(-)浓度为20 g/L时最适宜SRB生长,但此时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的腐蚀性最小,此后随着Cl^(-)浓度升高,生物膜减少,腐蚀速率增大;当Cl^(-)浓度分别为0 g/L、20 g/L时,在腐蚀产物中检测出FeS和Fe_(3)(PO_(4))_(2),且腐蚀均受阴极反应控制。因此,在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性能的影响与试样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有关,随着Cl^(-)浓度的增加,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腐蚀作用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腐蚀管材 SRB Cl^(-)浓度 腐蚀产物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 of the cation-chloride-cotransporters in the circadian system 被引量:2
9
作者 Shihan Salihu Nur Farah Meor Azlan +3 位作者 Sunday Solomon Josiah Zhijuan Wu Yun Wang Jinwei Zhang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21年第5期589-597,共9页
The circadian system plays an immense role in controll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our body.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supervises this system,regulating and harmonising the circadian rhythms in our body.Most ... The circadian system plays an immense role in controlling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our body.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supervises this system,regulating and harmonising the circadian rhythms in our body.Most neurons present in the SCN are GABAergic neurons.Although GABA is considered the main 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 of the CNS,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citatory responses were recorded in this area.These responses are enabled by an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chloride ions[Cl;];levels.The chloride (Cl;) levels in GABAergic neurons are controlled by two solute carrier 12 (SLC12)cation-chloride-cotransporters (CCCs):Na^(+)/K^(+)/Cl^(-)co-transporter (NKCC1) and K^(+)/Cl^(-)cotransporter (KCC2),that respectively cause an influx and efflux of Cl^(-).Recent works have found altered expression and/or activity of either of these co-transporters in SCN neurons and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ircadian rhythm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role of CCCs in circadian rhythms,and highlight these recent advances which attest to CCC’s growing potential as strong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ERGIC 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 K^(+)-2Cl^(-)cotransporter 2(KCC2) WNK3-SPAK/OSR1 chloride(Cl^(-)) homoostasis 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 Circadian rhy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不同浓度Cl^(-)和CO_(2)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10
作者 王孝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0-136,165,共8页
为了探明在辽河油田采出水环境中Cl^(-)和CO_(2)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浸泡实验、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Cl^(-)浓度和CO_(2)分压对316L不锈钢的影响,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0,0.0515,0.0700 mol/L,C... 为了探明在辽河油田采出水环境中Cl^(-)和CO_(2)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浸泡实验、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Cl^(-)浓度和CO_(2)分压对316L不锈钢的影响,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0,0.0515,0.0700 mol/L,CO_(2)分压为0.2,0.4,0.6 MPa,并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l^(-)浓度的增大使容抗弧直径减小,弥散指数降低,腐蚀情况加剧;容抗弧的直径随着CO_(2)分压的增大先变小后变大,弥散指数先降低后升高,腐蚀情况先加剧后减缓。这是由于Cl^(-)会破坏316L表面的钝化膜,而CO_(2)会与基体反应生成FeCO_(3),随着CO_(2)分压升高,FeCO_(3)保护膜愈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油田采出水 Cl^(-) CO_(2) 腐蚀行为 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Cl^(-)侵蚀寿命预测的C4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
11
作者 苏俊诚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盐碱环境中的多维Cl^(-)扩散规律及对应的保护层厚度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建模,选取了4个不同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不同时间下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情况,并预测不同扩散维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服役寿命,从而建立了混凝土保... 为研究混凝土在盐碱环境中的多维Cl^(-)扩散规律及对应的保护层厚度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建模,选取了4个不同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不同时间下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情况,并预测不同扩散维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服役寿命,从而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寿命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1维扩散,2维与3维扩散在混凝土表层的Cl^(-)浓度与扩散深度较大,2维与3维扩散深度分别为1维扩散的1.47倍与1.84倍;Cl^(-)侵蚀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服役寿命较短,在1维Cl^(-)侵蚀下寿命不足20年,而在3维侵蚀下寿命不足10年。对于C40混凝土在50年设计使用寿命下,1维、2维及3维Cl^(-)扩散状态下保护层厚度分别为50 mm、60 mm和6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Cl^(-)侵蚀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4-tert-Butyl-6-(4-chlorophenyl)-3,6-dihydro-2H-1,3-thiazin-2-iminium Chloride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林 胡艾希 +2 位作者 曹高 王宇 叶姣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4-tert-butyl-6-(4-chlorophenyl)-3,6-dihydro-2H-1,3-thiazin- 2-iminium chloride (C14H18C12N2S),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1-(4-chlorophenyl)- 4,4-dimethylpent-1-en-3-one with thi... The title compound, 4-tert-butyl-6-(4-chlorophenyl)-3,6-dihydro-2H-1,3-thiazin- 2-iminium chloride (C14H18C12N2S),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1-(4-chlorophenyl)- 4,4-dimethylpent-1-en-3-one with thiourea,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1c with a = 16.3064(11), b = 9.4471(6), c = 11.2626 (8)A, β = 108.400(1)°, Z = 4, V = 1646.28(19) A^3, Mr = 317.26, Dc = 1.280 g/cm^3, S = 1.078,μ = 0.510 mm^-1, F(000) = 664, the final R = 0.0514 and wR = 0.1412 for 3210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The thiazine ring system displays a twisted boat conformation, and three N-H,..Cl hydrogen bonds exist in the crystal. The combination of two N-H...Cl hydrogen bonds generate an R2^1 (6) 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SYNTHESIS 4-tert-butyl-6-(4-chlorophenyl)-3 6-dihydro- 2H- 1 3-thiazin-2-iminium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外加剂中Cl^(-)测定的三种方法
13
作者 李春香 盛昆 熊琳强 《建材发展导向》 2024年第16期25-27,共3页
该文介绍了手工滴定法、自动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的Cl^(-)含量的优缺点,能帮助实验室人员根据自身的试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 Cl^(-) 电位滴定法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baric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for tert-Butyl Alcohol + Water + Propane-1,3-Diol +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at 101.3 kPa
14
作者 Xianbao Cui Qinglong Cheng +5 位作者 Haofei Liu Lexing Xue Jinbo Zhou Ying Zhang Tianyang Feng Kai Zh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8年第5期424-433,共10页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mixture of organic liquid propane-1,3-diol and ionic liqui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emim]Cl) as the entrainer to separate tert-butyl alcohol(TBA) + water. We measured the isobari...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mixture of organic liquid propane-1,3-diol and ionic liqui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emim]Cl) as the entrainer to separate tert-butyl alcohol(TBA) + water. We measured the isobaric 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 for the quaternary system TBA + water + propane-1,3-diol + [emim]Cl at 101.3 kPa, and found the VLE data to b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nonrandom two-liquid mode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xed solvent of propane-1,3-diol + [emim]Cl can increase the relative volatility of TBA to water and break the azeotropic point. We found no notable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them, and observed that the liquid mixed solvent of propane-1,3-diol and [emim]Cl had lower viscosity than [emim]Cl, which makes it a promising entrainer for separating the TBA + water azeotrop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t-Butyl alcohol·Water·Propane-1-3-diol·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Vapor–liquid EQUILIBR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量对不同质地土壤外源Cl^(-)淋洗效率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磊 原琳 +4 位作者 符强 聂鑫 于洪涛 汤金融 董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8,共12页
为雨养地区不同质地土壤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土柱模拟研究不同降雨量(55、110、220和440 mm)对不同质地土壤(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砂土)中外源Cl^(-)淋洗效率和残留Cl^(-)在土壤耕层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外源Cl^(-... 为雨养地区不同质地土壤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土柱模拟研究不同降雨量(55、110、220和440 mm)对不同质地土壤(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砂土)中外源Cl^(-)淋洗效率和残留Cl^(-)在土壤耕层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外源Cl^(-)在降雨量66 mm(砂土)、77 mm(壤土和砂质壤土)和88 mm(黏壤土)时开始淋出,降雨量110 mm(砂土)和132 mm(黏壤土、壤土和砂质壤土)时Cl^(-)淋出速率达到最大值,降雨量220 mm(砂土和砂质壤土)和264 mm(黏壤土和壤土)时累计淋出率达到92.2%~92.9%,此时,Cl^(-)淋出量与降雨量相关系数可达0.913~0.958(P<0.05)。土壤中Cl^(-)分布显著受降雨量影响,降雨量为55 mm时,外源Cl^(-)主要集中在10~30 cm土层;降雨量为110 mm时,不同质地土壤Cl^(-)含量均表现为20~30 cm>10~20 cm>0~10 cm,土壤黏粒含量越高,Cl^(-)在0~10 cm土层积累比例越高;降雨量220 mm时,砂质壤土和砂土中各土层Cl^(-)含量与不施氯处理差异不显著,黏壤土和壤土固未达到最大淋洗率,10~20 cm、20~30 cm土层中Cl^(-)含量仍显著高于0~10 cm土层(P<0.05);降雨量为440 mm时,各处理均达到最大淋洗率,施氯土壤与不施氯土壤Cl^(-)含量均无差异。4种质地土壤中Cl^(-)大量淋洗均发生在降雨量为55~220 mm时,在此降雨量范围内,施氯量和土壤黏粒含量与土壤Cl^(-)含量呈正相关,降雨量与土壤Cl^(-)含量呈负相关。以降雨量、施氯量和黏粒含量估算得到绥化壤土中Cl^(-)含量与田间实测Cl^(-)含量误差在[-9.5%,21.3%],因此可根据当地土壤黏粒含量、实际降雨量和施氯量估算土壤中Cl^(-)残留量,或根据当地土壤黏粒含量、历史降雨量和作物耐氯临界值确定含氯肥料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土柱模拟 淋洗 降雨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甲基紫-Cl^(-)作用下铜的快速电结晶过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震 黄家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3-1731,共9页
采用线性电势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40℃下甲基紫和Clˉ单独存在与同时存在时,含315 g/L CuSO4、110 g/L H2SO4的高浓度酸铜溶液中Cu在铜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结果表明:甲基紫和Clˉ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Cu的电结晶... 采用线性电势扫描、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40℃下甲基紫和Clˉ单独存在与同时存在时,含315 g/L CuSO4、110 g/L H2SO4的高浓度酸铜溶液中Cu在铜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结果表明:甲基紫和Clˉ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Cu的电结晶过程较为复杂,开始先按瞬时成核三维生长方式进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连续成核三维生长方式进行,但当成核时间较长时,其电结晶成核偏离理论模型,表现出扩散与电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而且甲基紫和Clˉ共同作用时更快进入混合控制。甲基紫和Clˉ在电沉积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去极化作用,且它们的共同作用使Cu2+的扩散系数增大,明显促进铜的快速电结晶和成核过程。适宜的甲基紫和Clˉ浓度,例如2.5 mg/L甲基紫和20 mg/L Clˉ,会增大Cu2+的扩散系数,同时获得足够大的成核数密度,对铜电结晶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甲基紫 Cl^(-) 电结晶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成分中碳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及在含Cl^(-)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钟庆东 +1 位作者 杨健 章书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3,共8页
基于40Cr钢成分,设计出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35C,0.9Mn,3.5Cr,0.6Si,0.3V,0.05Ti(编号N1),0.35C,1.2Mn,2.0Cr,0.8Si,0.4V,0.11Ti(编号N2)以及0.40C,0.6Mn,3.5Cr,0.8Si,0.1V,0.23Ti(编号为N3)的试验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以... 基于40Cr钢成分,设计出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35C,0.9Mn,3.5Cr,0.6Si,0.3V,0.05Ti(编号N1),0.35C,1.2Mn,2.0Cr,0.8Si,0.4V,0.11Ti(编号N2)以及0.40C,0.6Mn,3.5Cr,0.8Si,0.1V,0.23Ti(编号为N3)的试验钢,研究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以及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3试验钢的晶粒最细小且马氏体板条束最窄,N1试验钢次之,N2试验钢最大;N1试验钢的开路电位最高,自腐蚀电位最高,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最大相位角绝对值最大,容抗弧半径最大;在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N1和N3试验钢表面发生局部点蚀,N2试验钢发生均匀腐蚀;N1试验钢中铬含量高,晶粒尺寸适中,表面腐蚀产物致密性最高,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合金钢 显微组织 含Cl^(-)环境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l^(-)多元流动热流体中油井管材的腐蚀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嘉瑞 王瑞 +2 位作者 梁向进 牛晔 丁银川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4,共7页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含O_(2)、CO_(2)的多元热流体腐蚀试验,结合SEM、EDS和XRD测试,对腐蚀试样的微观形貌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l^(-)浓度变化对J55(管材)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氧多元热流体中,随着Cl-含量的升高,J55...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含O_(2)、CO_(2)的多元热流体腐蚀试验,结合SEM、EDS和XRD测试,对腐蚀试样的微观形貌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l^(-)浓度变化对J55(管材)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氧多元热流体中,随着Cl-含量的升高,J55的腐蚀速率先增后减。当NaCl质量分数为1%时,J55的腐蚀速率最大。多元热流体含CO_(2)条件下,当Cl^(-)含量较低时,J55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当Cl^(-)含量较高时,J55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存在临界Cl^(-)浓度。在含氧的氯离子腐蚀体系中,J55表现出O_(2)与Cl^(-)相互竞争的腐蚀特性,当Cl^(-)含量较低时,O_(2)在腐蚀反应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促进作用;当Cl^(-)含量较高时,Cl^(-)成为影响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 高温高压 临界浓度 Cl^(-)腐蚀 J55油管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土质和植被类型下Cl^(-)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荣磊 陈留美 +3 位作者 邵明安 黄来明 裴艳武 张应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0-1201,共12页
为确定不同土质和植被类型下溶质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垂直土柱易混置换法,研究了陕北六道沟和圪丑沟流域不同土质(砂土S、壤土L)和植被类型(乔AR、灌SH、草GR)下Cl^(-)运移特征。结果表明:Cl^(-)初始穿透时间(TS:12~80 min)、完全... 为确定不同土质和植被类型下溶质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垂直土柱易混置换法,研究了陕北六道沟和圪丑沟流域不同土质(砂土S、壤土L)和植被类型(乔AR、灌SH、草GR)下Cl^(-)运移特征。结果表明:Cl^(-)初始穿透时间(TS:12~80 min)、完全穿透时间(TE:75~480 min)、平均孔隙水流速(V:0.52~1.98 cm·h^(-1))和水动力弥散系数(D:0.75~2.55 cm2·h^(-1))均随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而发生变化。0~20 cm土层Cl^(-)的TS和TE最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V和D则相反。同一质地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0~1 m剖面中Cl^(-)的V和D均值表现为:S-AR> S-GR> S-SH和L-AR> L-SH> L-GR,TS和TE则相反,这是由于砂土和壤土中不同类型植物根系生物量剖面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大孔隙数量、孔隙连通性密度和优先流路径。同一植被类型不同质地土壤0~1 m剖面中Cl^(-)的V和D均值表现为:S-AR> L-AR;S-SH> L-SH;S-GR> L-GR,TS和TE则相反,这是由于土壤机械组成影响孔隙分布状况,砂土中大孔隙数量多且孔隙连通性密度高,有助于形成优先流,而壤土中细小孔隙所构成的复杂孔径及带电团聚体对离子的吸附作用会阻碍Cl^(-)运移。容重、大孔隙数、孔隙连通性密度、有机碳含量和颗粒组成均与V,TS和TE显著相关,表明土壤性质显著影响不同土质和植被类型下Cl^(-)运移特征。上述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不同质地土壤人工植被合理布局与配置,降低养分流失风险,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穿透曲线 溶质运移 植被类型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气环境中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上吸附与点蚀机理研究
20
作者 李金灵 马文骏 +2 位作者 朱世东 屈撑囤 付安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3,共12页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局域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进行仿真;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CO_(2)-H_(2)S-Cl^(-)腐蚀环境,分析L360钢在湿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最后,揭示含Cl^(-)湿气管道顶部CO_(2)-H_(2)S吸附机制与点蚀机理。结果CO_(2)、H_(2)S、CO_(2)-H_(2)S及CO_(2)-H_(2)S-Cl^(-)在最稳定位置时的吸附能分别为-4.065、-3.961、-8.538、-12.775e V,表明相较于CO_(2)与H_(2)S单独吸附,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更负,Cl^(-)会进一步降低CO_(2)-H_(2)S的吸附能;且CO_(2)在与H_(2)S竞争环境电子中占优势;Cl^(-)会使CO_(2)-H_(2)S的局域态密度峰值降低,转移趋势为失去电子,基体和腐蚀介质的电子向着低能级跃迁释放出更多能量,进而加强了Fe与CO_(2)-H_(2)S间的化学键强度;Cl^(-)的2p轨道与Fe的3d轨道在-6.8 eV和-5.7 eV发生重叠,Cl^(-)被吸附到Fe表面并与Fe形成化学键生成氯化物,进而改变腐蚀产物膜的组分与结构,削弱产物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减弱腐蚀阻抗力。在含Cl^(-)湿气的CO_(2)-H_(2)S环境中,液相中的Cl^(-)浓度升高,使L360钢的气相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增大,最高达2.935mm/a,点蚀越发严重。结论CO_(2)与H_(2)S在α-Fe(110)面吸附存在一定的协同和竞争作用,协同促进金属的腐蚀,FeCO3会优先沉积成膜,但H_(2)S会抑制FeCO3的生长,腐蚀产物以FeS为主;Cl^(-)会增强CO_(2)-H_(2)S与α-Fe(110)面间的作用力,弱化腐蚀产物膜层的保护性,进一步加速金属腐蚀、尤其是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S Cl^(-) 第一性原理 α-Fe(110)密排面 吸附特征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