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二肽Cyclo(Leu-Pro)对植物乳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1
作者 谭旭 吴忠坤 +6 位作者 夏迪 高宁 王丽 高瑶 郭新梅 刘学聪 王远亮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环二肽Cyclo(Leu-Pro)对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1)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定性定量植物乳杆菌T1发酵液中的Cyclo(Leu-Pro),然后将植物乳杆菌T1分别接种于不含或含... 研究旨在探讨环二肽Cyclo(Leu-Pro)对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1)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定性定量植物乳杆菌T1发酵液中的Cyclo(Leu-Pro),然后将植物乳杆菌T1分别接种于不含或含不同质量浓度(0.5、1、5、10μg/mL)Cyclo(Leu-Pro)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采用96孔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T1的生长曲线和活菌数。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Cyclo(Leu-Pro)对植物乳杆菌T1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其中,1μg/mL Cyclo(Leu-Pro)的促生长效果最佳,可将活菌数提高到8.73×10^(10) CFU/mL,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不同胁迫条件下,1μg/mL Cyclo(Leu-Pro)能使植物乳杆菌T1的延滞期缩短、生长速度提高,其活菌数和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Cyclo(Leu-Pro)促进了植物乳杆菌T1的生长,增强了其抗胁迫能力。这将有利于植物乳杆菌T1作为发酵剂在食品发酵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二肽cyclo(Leu-pro) 植物乳杆菌 促生长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蕊商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9
2
作者 熊江 周俊 +2 位作者 戴好富 谭宁华 丁中涛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从多蕊商陆 (Phytolaccapolyand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一个新的环二肽、两个已知的环二肽的混合物以及两个甾体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数据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 :环 (脯氨酸 -酪氨酸 ) (1)、环 (丙氨酸 -亮氨酸 ) (2 )、环 (... 从多蕊商陆 (Phytolaccapolyand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一个新的环二肽、两个已知的环二肽的混合物以及两个甾体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数据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 :环 (脯氨酸 -酪氨酸 ) (1)、环 (丙氨酸 -亮氨酸 ) (2 )、环 (丙氨酸 -异亮氨酸 ) (3)、α -菠甾醇 (4)和α -菠甾醇吡喃葡萄糖甙 (5 )。在商陆科植物中 ,环肽成分是首次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蕊商陆 化学成分 环二肽 环(脯氨酸-酪氨酸)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抗凝活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贝 王淑美 +4 位作者 王佰灵 许亚韬 闫二磊 胡旭光 梁生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 目的研究从三棱中分离得到的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这3个环二肽类成分的体外抗凝活性。方法使用试剂盒测定三棱乙醇提液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类成分对取自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贫血小板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环-(酪氨酸-亮氨酸)、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均可使大鼠血浆PT、APTT和TT显著延长(P<0.1)。前二者未呈现出量效关系,后者呈现正性量效关系。结论三棱的环二肽类成分均具有抗凝活性,以环-(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抗凝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环-(酪氨酸-亮氨酸) 环-(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环-(苯丙氨酸-酪氨酸) 抗凝血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药效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以琳 陈翰 +2 位作者 李进 李祥 陈建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0-785,共6页
目的研究板蓝根水提醇沉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板蓝根水提醇沉物经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LH-20、反相C18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板蓝根中分离出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酪氨酸... 目的研究板蓝根水提醇沉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板蓝根水提醇沉物经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LH-20、反相C18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板蓝根中分离出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酪氨酸-亮氨酸)二肽(1)、肌-肌醇(2)、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素(3)、对羟基苯甲酸(4)、(1’R,2’R,3’S,4’R)-1,2,4-三唑核苷(5)、依靛蓝酮(6)、靛蓝(7)、(9E,2S,3R)-3-羟甲基-2-N-(2'-羟基二十九碳酰)-9-十三碳硝氨醇烯(8)、尿嘧啶(9)、(+)-异落叶松树脂醇(10)、7S,8R,8’R-(+)-落叶松树脂醇-4,4'-二-0-B-D-吡喃葡萄糖苷(11)、吲哚-3一乙腈-6-0-p-D-吡喃葡萄糖苷(12)、紫丁香苷(13)、鸟苷(14)、腺苷(15)、蔗糖(16)、胡萝卜苷(1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化学成分 分离 环(酪氨酸-亮氨酸)二肽 肌-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野生株代谢功能的核糖体工程改造与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韩晓 崔承彬 +2 位作者 韩小贤 李长伟 杨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5-442,446,共9页
目的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放线菌次级代谢功能,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并对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进行研究。方法以海洋来源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HLF-39和HLF-43为出发菌,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平板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链霉素抗性突变株,通过... 目的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放线菌次级代谢功能,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并对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进行研究。方法以海洋来源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HLF-39和HLF-43为出发菌,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平板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链霉素抗性突变株,通过摇床液态发酵和发酵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抗肿瘤活性突变株;采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组合的实验模式,与原始菌样品对照比较,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评抗肿瘤活性。结果链霉素对HLF-39和HLF-43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和10mg·L-1。经抗性筛选,得到对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39突变株28株、HLF-43突变株204株。在所得突变株中,3株HLF-39突变株和14株HLF-43突变株有抗肿瘤活性,100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大于20%;其中,4株分别对11、100、200和300mg·L-1链霉素产生抗性的HLF-43突变株CHS-21101、CHS-210010、CHS-220002和CHS-230001活性显著,100mg·L-1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59.5%、50.0%、44.1%和59.6%。从CHS-21101发酵物中分离得到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并分别鉴定为环(4-羟脯-亮)二肽(1)和phencomycin(2)。化合物1和2对K562细胞呈抑制活性,100mg·L-1抑制率分别为33.9%和21.4%。结论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从2株无活性放线菌野生菌株成功筛选得到17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从其中1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该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改造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的次级代谢功能,可筛选获得活性突变株并提供深入研究新产活性产物,从中筛选新药及其先导结构,从而拓展药源放线菌活性菌株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放线菌 核糖体工程 链霉素抗性 抗肿瘤活性 环(4-羟脯-亮)二肽 phencomy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环二肽(组氨酸-脯氨酸)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红秀 刘鸿铖 +1 位作者 董欣 张艳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60,共8页
环二肽(组氨酸-脯氨酸)(cyclo(His-Pro),CHP)是一种活性环二肽,在降血糖、抗氧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实验通过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高温高压环化后的玉米蛋白水解物进行分离纯化研... 环二肽(组氨酸-脯氨酸)(cyclo(His-Pro),CHP)是一种活性环二肽,在降血糖、抗氧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实验通过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高温高压环化后的玉米蛋白水解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得到CHP。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实验初步测定了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的分离纯化方法制备得到的CHP的纯度为97.3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表明该肽的结构与预期结构相符,初步的生理活性鉴定结果表明,玉米CHP经分离纯化后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很强抑制能力,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1、1.9 mg/m L;且具有很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IC_(50) 67μg/m L)和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二肽(组氨酸-脯氨酸) 玉米蛋白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的高温高压辅助合成工艺优化(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荣 樊红秀 +1 位作者 刘婷婷 刘鸿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5,共8页
将高温高压技术应用于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CHP)的制备。以二肽甲酯盐酸盐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辅助环化法在水中制备CH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各种反应变量如压力、时间、溶液p H值以及底物质量浓度对CHP产率的影响,... 将高温高压技术应用于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CHP)的制备。以二肽甲酯盐酸盐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辅助环化法在水中制备CH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各种反应变量如压力、时间、溶液p H值以及底物质量浓度对CHP产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高温高压辅助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喷雾质谱技术对产物中的CHP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20 MPa、反应时间3.5 h、溶液p H 6.0、底物质量浓度15 mg/m L。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较高产率(91.35%)的CHP,并且反应中没有观察到消旋。与传统的甲醇回流法相比,本研究的环化方法省时、高效、环保,并且能够得到较高的产率,同时产物没有发生消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 高温高压技术 环化反应 环二肽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3种杂质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棘 杨宏伟 潘雪妍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等杂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使用Agela venusil AS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氢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等杂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使用Agela venusil AS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1.6)-甲醇(90:1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0μl。结果: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浓度分别在29.47~589.37(r=0.999 7),47.94~958.82(r=0.999 8)和4.84~96.9 mg·L^(-1)(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7,0.999 8,0.999 8。检出限分别为1.47,2.49和0.29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9%和100.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含量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 焦谷氨酸 环(甘氨酰-谷氨酰胺) 环(甘氨酰-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高温高压制备玉米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关键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樊红秀 刘婷婷 +2 位作者 刘鸿铖 任华华 张艳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12,共7页
将高温高压技术应用于玉米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CHP)的制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在水相溶液中采用高温高压法对其进行环化,合成CH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KHCO_3浓度对CHP提取量... 将高温高压技术应用于玉米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CHP)的制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在水相溶液中采用高温高压法对其进行环化,合成CHP。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KHCO_3浓度对CHP提取量的影响,应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高温高压环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5.9℃、反应压力0.25 MPa、底物质量浓度20.5 mg/m L、KHCO_3浓度0.16 mol/L、反应时间5.3 h,此条件下CHP提取量可达6.58 mg/g。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水解物中的CHP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玉米CHP与预期结构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 高温高压法 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Hyatella sp.中的含氮化合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石海 廖小建 李浩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报道从中国南海湛江硇洲岛海绵Hyatella sp.分离得到5种含氮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脯氨酰-苏氨酸(1),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18-甲基二十碳酰胺(2),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 本文报道从中国南海湛江硇洲岛海绵Hyatella sp.分离得到5种含氮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脯氨酰-苏氨酸(1),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18-甲基二十碳酰胺(2),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19-甲基二十一碳酰胺(3),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20-甲基二十二碳酰胺(4)和胸腺嘧啶(5),化合物(1)首次从自然界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Hyatella sp. 环脯氨酰-苏氨酸 神经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的精确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兆平 孙剑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16,132,共5页
分析了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的加工特点和齿形形成原理,结合其齿长方向是产形轮长幅外摆线的锥面展成线及齿廓球面渐开线的特点,推导出相应的曲线方程。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空间运动学的理论,在Pro/E Wildfire 2.0的环境下,对克林贝格摆... 分析了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的加工特点和齿形形成原理,结合其齿长方向是产形轮长幅外摆线的锥面展成线及齿廓球面渐开线的特点,推导出相应的曲线方程。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空间运动学的理论,在Pro/E Wildfire 2.0的环境下,对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进行了精确建模和全参数化设计。实验证明,该参数化建模改善了图形的修改手段,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贝格摆线齿锥齿轮 pro/E 参数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L-脯-L-苯丙)二肽--潜在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瑨 陆晓明 段雅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91,共8页
利用海藻来源的黄曲霉中提取到的次级代谢产物筛选GPR41的激动剂,发现环二肽类化合物环(L-脯-L-苯丙)二肽(17号)可在多种(G41-CHO,G12-CHO,Mock-CHO,SH-sy5y和HEK293)细胞中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实验结果表明,17号化合物引起cAMP升... 利用海藻来源的黄曲霉中提取到的次级代谢产物筛选GPR41的激动剂,发现环二肽类化合物环(L-脯-L-苯丙)二肽(17号)可在多种(G41-CHO,G12-CHO,Mock-CHO,SH-sy5y和HEK293)细胞中引起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实验结果表明,17号化合物引起cAMP升高不依赖于GPCR的激活,且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与17号化合物共处理组比fsk单独处理组cAMP进一步增加.实验结果提示,17号化合物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水解,从而引起cAMP水平的持续升高.17号化合物与已知的PDE抑制剂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可能是潜在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这是首次发现环(L-脯-L-苯丙)二肽具有在多种细胞内提高cAMP浓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CAMP 环(L-脯-L-苯丙)二肽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L-苯丙-L-脯)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兆林 汪有初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16-218,共3页
从L苯丙氨酸和L脯氨酸出发,分别保护两种氨基酸的N 端和C端,将N 端保护的L苯丙氨酸与C端保护的L脯氨酸经DCC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Pd/C催化氢化,甲醇中回流,得环(L苯丙L脯),结构经HREIM... 从L苯丙氨酸和L脯氨酸出发,分别保护两种氨基酸的N 端和C端,将N 端保护的L苯丙氨酸与C端保护的L脯氨酸经DCC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Pd/C催化氢化,甲醇中回流,得环(L苯丙L脯),结构经HREIMS、DE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L-脯氨酸 DCC缩合 环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L-色-L-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昊 马养民 冯婷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芳香醛和N-Fmoc-L-脯氨酸为原料,经过Pictet-Spengler反应、Schotten-Baumann反应、NBS开环反应、碱催化增环反应,得到4个环(L-色-L-脯)的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熔点测定、NMR、元素分析表征。在抑菌活性测试中发现... 以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芳香醛和N-Fmoc-L-脯氨酸为原料,经过Pictet-Spengler反应、Schotten-Baumann反应、NBS开环反应、碱催化增环反应,得到4个环(L-色-L-脯)的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熔点测定、NMR、元素分析表征。在抑菌活性测试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二肽 环(L-色-L-脯)衍生物 吲哚生物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前体的制备及其鉴定(英文)
15
作者 张艳荣 樊红秀 +1 位作者 刘鸿铖 董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2-59,共8页
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备活性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前体——His-Pro和Pro-His二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提取的玉米γ-醇溶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分步水解,筛选出最佳酶解工艺... 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备活性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前体——His-Pro和Pro-His二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提取的玉米γ-醇溶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分步水解,筛选出最佳酶解工艺。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的水解产物中cyclo(His-Pro)前体的含量比其他水解产物要高。采用响应面和L16(4-5)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γ-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2 mg/m L,先加入12 100 U/g的碱性蛋白酶水解6.5 h,再加入17 000 U/g的风味蛋白酶于p H7.5、55℃条件下水解6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喷雾质谱法对cyclo(His-Pro)前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解产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脯氨酸-组氨酸二肽(6.8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酶解 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前体 γ-醇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草鱼肠道吸收、转运酪氨酸和脯氨酸的研究
16
作者 白燕 王高学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肠道离体灌流模型研究了鲫鱼和草鱼肠道对酪氨酸(Tyr)、脯氨酸(Pro)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跨壁运输量与氨基酸灌流时间和灌流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Tyr、Pro灌流浓度的增加,鲫鱼、草鱼肠道的吸收速率与其浓度均呈...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肠道离体灌流模型研究了鲫鱼和草鱼肠道对酪氨酸(Tyr)、脯氨酸(Pro)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跨壁运输量与氨基酸灌流时间和灌流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Tyr、Pro灌流浓度的增加,鲫鱼、草鱼肠道的吸收速率与其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但鲫鱼对Tyr、Pro的吸收转运速度明显高于草鱼。随着鲫鱼、草鱼肠道内Tyr、Pro灌流的浓度逐渐下降,留存于其肠道的两种氨基酸的比例也随之下降,而通过肠道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则逐渐增加,但草鱼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极显著低于鲫鱼(P<0.01)。一般,鲫鱼肠道对Tyr、Pro的总吸收率随着灌流氨基酸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草鱼肠道对Tyr总的吸收率随着灌流氨基酸浓度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对Pro的总吸收率以5mmol.L-1组(8.14%)最高。且鲫鱼对Tyr、Pro的总吸收率低于草鱼相应的氨基酸浓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草鱼 肠道 酪氨酸(tyr) 脯氨酸(p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活环二肽环(L-脯-L-丙)和环(L-脯-L-缬)的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晓 黄龙江 滕大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61-63,共3页
以L-脯氨酸、L-丙氨酸和L-缬氨酸为原料,先用苄氧羰基保护L-脯氨酸的N端,再与C端保护的L-丙氨酸甲酯/L-缬氨酸甲酯缩合,得直链肽,再经Pd/C催化氢化脱保护基,以仲丁醇为溶剂回流关环,得到光活纯的环二肽(L-脯-L-丙)/环(L-脯-L-缬)。该方... 以L-脯氨酸、L-丙氨酸和L-缬氨酸为原料,先用苄氧羰基保护L-脯氨酸的N端,再与C端保护的L-丙氨酸甲酯/L-缬氨酸甲酯缩合,得直链肽,再经Pd/C催化氢化脱保护基,以仲丁醇为溶剂回流关环,得到光活纯的环二肽(L-脯-L-丙)/环(L-脯-L-缬)。该方法耗时短、产率较高、不发生消旋,是一种通用的光活含脯氨酸环二肽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脯氨酸 L-丙氨酸 L-缬氨酸 环(L-脯-L-丙) 环(L-脯-L-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娜 王钧篪 +3 位作者 陈丽华 沈连刚 李广志 斯建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3-617,共5页
目的建立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6种成分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TOSOH TSK-GE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7%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0批样... 目的建立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6种成分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TOSOH TSK-GE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7%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0批样品(Ⅰ~Ⅹ)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0.932~0.993(除样品Ⅰ)。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肌苷、原儿茶酸、环(甘氨酰-酪氨酸)分别在3.460~173.0、3.960~198.0、3.596~179.8、1.338~66.9、3.672~183.6、3.552~17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8%(2.65%)、98.0%(2.55%)、99.7%(1.59%)、100.7%(2.80%)、102.0%(2.09%)、99.6%(1.8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简单,可用于康复新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HPLC指纹图谱 尿嘧啶 次黄嘌呤 黄嘌呤 肌苷 原儿茶酸 环(甘氨酰-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L-组-L-脯)二肽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显灿 虞正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73-175,共3页
许多环二肽具强的生理活性,以N-叔丁氧羰基-L-组氨酸和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为原料,经DCC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HCl/Et2O脱Boc保护,弱碱性条件下成环,得环(L-组-L-脯)二肽.结构经ESI-MS、IR、1H NMR、13C NMR等表征.
关键词 N-叔丁氧羰基-L-组氨酸 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 环(L-组-L-脯)二肽 DCC缩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A EPIYA polymorphisms in Colombian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disease-associated cellular responses 被引量:3
20
作者 Carlos Alberto Fajardo Andrés Javier Quiroga +5 位作者 Andrea Coronado Karen Labrador Nicole Acosta Pilar Delgado Carlos Jaramillo María Mercedes Brav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3期50-59,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gA diversit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 strains from Colombia on the host cell biology. METHODS: Eighty-four H. pylori-cagA positive strains with different Glu-Pro-I...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gA diversit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 strains from Colombia on the host cell biology. METHODS: Eighty-four H. pylori-cagA positive strains with different Glu-Pro-Ile-Tyr-Ala (EPIYA) motifs pattern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n=17), atrophic gastritis (n=17), duodenal ulcer (n=16), intestinal metaplasia (n=16) and gastric cancer (n=18), were included. To determine the integrity of the cag pathogenicity island (cag PAI) we evaluated the presence of cagA, cagT, cagE, and cag10 gen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GS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were infected with each strain and assayed for translo-cation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CagA by western blot,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8 (IL-8) by 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after taking supernatants from cocultures and cell elongation induction. For cell elongation quantification, coculture photographs were taken and the proportion of "hummingbird" cells (>15 μm) was determined. RESULTS: Overall 72% (60/84) of the strains were found to harbor a functional cag PAI. Levels of phos-phorylated Cag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isolates from duodenal ulcer than the ones in strains from gas-tritis, atrophic gastr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gastric cancer (49.1% ± 23.1% vs 21.1% ± 19.5%, P < 0.02; 49.1% ± 23.1% vs 26.2%±14.8%, P<0.045; 49.1% ± 23.1% vs 21.5% ± 19.5%, P<0.043 and 49.1% ± 23.1% vs 29.5% ± 27.1%, P < 0.047 respectively). We observed variable IL-8 expression levels ranging from 0 to 810 pg/mL and from 8.8 to 1442 pg/mL at 6 h and 30 h post-infection, respectively. cagPAI-defective strains did not induce detectable levels of IL-8 at 6 h post-infection. At 30 h post-infection all strains induced IL-8 expression in AGS cells, although cagPAI-defective strains in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IL-8 than strains with a functional cagPAI (57.1 ± 56.6 pg/mL vs 513.6 ± 338.6 pg/mL,P < 0.0001). We did not observe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cell elongation induction between strains with a functional or a defective cagPAI in 6 h cocultures. At 24 h post infection strains with functionalcagPAI showed high diversity in the extent of hummingbird phenotype induction ranging from 7% to 34%. cag PAI defective strains in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elongation than strains with functional cag-PAI with one or more than one EPIYA-C motif (15.1% ± 5.2%vs 18.9% ± 4.7%,P < 0.03; and 15.1% ± 5.2% vs 20.0% ± 5.1%, P < 0.003 respectively).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cellular elongation inductionor IL-8 expression among H. pylori strains bearing one and more than one EPIYA-C motifs, neither at 6 h nor at 24 h of coculture. There were no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levels of induction of cell elongation or IL-8 expression and number of EPIYA motifs or pathology. CONCLUSION: The present work describes a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H. pylori CagA protein EPIYA motifs variations from Colombian isolates and disease-associated cellular respo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CAGA 3’region CAGA protein INTERLEUKIN 8 Cell elongation Glu-pro-Ile-tyr-A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