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硬化模型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韩龙帅
官英平
+4 位作者
韩赟
李学涛
郑学斌
段永川
张雪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用标定的硬化模型进行了弯曲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对于DH780+Z材料,在均匀变形阶段,各硬化模型的表征精度较高,但外推的大应变范围下各模型预测结果差别较大,等效应变为1时,预测的最大、最小应力差达745.5 MPa。液压胀形获取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显示,大应变范围下硬化趋势与各硬化模型预测均不同。对于弯曲变形,在不考虑包申格效应的情况下,EI-Mgad及Swift/Hockett-Sherby(权重系数a=0.695)模型预测的DH780+Z弯曲方向外表面塑性应变精度最高,偏差分别为-0.35%及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
780
+
z
增强
成
形
性
双相
钢
液压胀
形
试验
大应变
硬化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缺陷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志超
韩雄超
+2 位作者
张才华
王亮亮
张玉杰
《轧钢》
2022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分析了麻面色差缺陷(I类)、条状色差缺陷(II类)、山峰状漏镀缺陷(III类)3类常见缺陷的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I类缺陷为基板微裂纹所致;II类缺陷为氧化铁皮残留所致;III类缺陷为Si、Mn富集导致...
针对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分析了麻面色差缺陷(I类)、条状色差缺陷(II类)、山峰状漏镀缺陷(III类)3类常见缺陷的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I类缺陷为基板微裂纹所致;II类缺陷为氧化铁皮残留所致;III类缺陷为Si、Mn富集导致选择性氧化所致。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低温加热、低温轧制、低温卷取、保证酸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I类、II类缺陷;合理设置退火炉预氧化参数,可以明显减少III类缺陷。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后,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缺陷发生率由20%以上降低至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增强
成
形
性
双相
钢
(
dh
钢
)
色差缺陷
微裂纹
氧化铁皮
元素富集
原文传递
题名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硬化模型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韩龙帅
官英平
韩赟
李学涛
郑学斌
段永川
张雪
机构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端钢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E2022203205)。
文摘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用标定的硬化模型进行了弯曲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对于DH780+Z材料,在均匀变形阶段,各硬化模型的表征精度较高,但外推的大应变范围下各模型预测结果差别较大,等效应变为1时,预测的最大、最小应力差达745.5 MPa。液压胀形获取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显示,大应变范围下硬化趋势与各硬化模型预测均不同。对于弯曲变形,在不考虑包申格效应的情况下,EI-Mgad及Swift/Hockett-Sherby(权重系数a=0.695)模型预测的DH780+Z弯曲方向外表面塑性应变精度最高,偏差分别为-0.35%及0.003%。
关键词
dh
780
+
z
增强
成
形
性
双相
钢
液压胀
形
试验
大应变
硬化模型
有限元
Keywords
dh
780
+
z
high formability dual-phase steel
hydraulic bulging test
large strain
hardening model
finite element
分类号
TG39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缺陷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宋志超
韩雄超
张才华
王亮亮
张玉杰
机构
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轧钢》
2022年第4期81-86,共6页
文摘
针对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分析了麻面色差缺陷(I类)、条状色差缺陷(II类)、山峰状漏镀缺陷(III类)3类常见缺陷的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I类缺陷为基板微裂纹所致;II类缺陷为氧化铁皮残留所致;III类缺陷为Si、Mn富集导致选择性氧化所致。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低温加热、低温轧制、低温卷取、保证酸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I类、II类缺陷;合理设置退火炉预氧化参数,可以明显减少III类缺陷。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后,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缺陷发生率由20%以上降低至3%以内。
关键词
热镀锌
增强
成
形
性
双相
钢
(
dh
钢
)
色差缺陷
微裂纹
氧化铁皮
元素富集
Keywords
hot-dip galvani
z
ing
enhanced formability dual-phase steel(
dh
steel)
color difference defects
micro-crack
oxide scale
element enrichment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硬化模型适用性研究
韩龙帅
官英平
韩赟
李学涛
郑学斌
段永川
张雪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镀锌增强成形性双相钢表面色差缺陷研究
宋志超
韩雄超
张才华
王亮亮
张玉杰
《轧钢》
2022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