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车爱文 陈淑苹 罗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联合使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资料共39530例和27843例DNA倍体资料。TCT检测及...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联合使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资料共39530例和27843例DNA倍体资料。TCT检测及DNA倍体分析结果以阴道镜病理活检LSIL以上为阳性。LSIL以上阴道镜病理诊断一共383例。结果:TCT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NILM占87.68%(34660/39530),ASCUS占9.06%(3583/39530),ASC-H占0.51%(203/39530),LSIL占3.43%(1357/39530),HSIL占0.54%(215/39530),SCC占0.005%(2/39530),AGC占0.20%(79/39530)。DNA倍体检测中,阴性患者占88.71%(24700/27843),可疑阳性患者占7.22%(2010/27843),阳性患者占4.07%(1133/27843)。对TCT诊断结果与DNA倍体检测特点进行分析。TCT检测及DNA倍体分析结果以阴道镜病理活检LSIL以上为阳性。LSIL以上阴道镜病理诊断一共383例,TCT与DNA倍体检测相符的阳性病例有258例,TCT与DNA倍体检测相符的阴性病例有73例,两者不符的病例分别是39例和13例。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x=13.000,P<0.01。TCT检查与DNA倍体分析联合筛查宫颈癌的方法优于2种方法单独使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发现TCT检查与DNA倍体分析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dna倍体分析 宫颈细胞学检查 联合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染色法在DNA倍体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建民 王玉文 +1 位作者 宋佳淋 周雅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在DNA倍体分析中,甲苯胺蓝代替硫堇进行DNA染色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细胞学标本和手术标本各3例,每例制作2张涂/切片,1张用盐酸水解,1张不用盐酸水解,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检测甲苯胺蓝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选取细胞学标本3例,每例制... 目的探讨在DNA倍体分析中,甲苯胺蓝代替硫堇进行DNA染色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细胞学标本和手术标本各3例,每例制作2张涂/切片,1张用盐酸水解,1张不用盐酸水解,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检测甲苯胺蓝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选取细胞学标本3例,每例制作2张涂片,分别用甲苯胺蓝和硫堇染色液染色,在染色液配制后的第1 d、第2d和第5 d做3批对比实验,对比两种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并且用全自动病理细胞分析仪检测玻片IOD值和ID值。结果甲苯胺蓝可以特异性与DNA结合;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效果优于硫堇染色液,有效期更长。结论甲苯胺蓝染色液可以用于DNA倍体分析实验,染色玻片经细胞分析仪检测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dna倍体分析 硫堇 FEULGEN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阳性女性中宫颈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及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分流效果研究
3
作者 关春艳 董格红 +6 位作者 陈柯霖 李佳 冯力民 廖柯鑫 李少祥 李洪利 张国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探讨在HPV阳性女性中,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及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分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的妇女590例。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目的探讨在HPV阳性女性中,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及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分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的妇女590例。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阳性,且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LBC)、DNA倍体分析、P16/Ki-67双染3种检查,对上述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和P16/Ki-67双染3种筛查方法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4.2%、77.5%、76.4%,特异性分别为40.7%、49.2%、7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是0.625、0.634、0.733,其中,P16/Ki-67双染检测显著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及DNA倍体分析(P<0.0001)。结论本研究认为,在HPV阳性女性中,P16/Ki-67双染检测的分流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初筛 dna倍体分析 P16/Ki-67双染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对液基细胞学在良恶性胸腹水诊断中的支持价值
4
作者 杨圆圆 刘恩杰 +1 位作者 张云飞 李晟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和DNA倍体分析单独和联合在良恶性胸腹水诊断中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312例同时做过胸腹水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倍体分析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病例,且所有病例都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对这些指标及人口...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和DNA倍体分析单独和联合在良恶性胸腹水诊断中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312例同时做过胸腹水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倍体分析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病例,且所有病例都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对这些指标及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液基细胞学、肿瘤标志物、DNA倍体分析单独及其组合的诊断,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组合模型,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以及计算其对应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液基细胞学、肿瘤标志物和DNA倍体分析的AUC值分别是0.702、0.512、0.776;模型1(液基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AUC值为0.722,SE为49.8%,SP为90.6%,PPV为79.5%,NPV为24.5%;模型2(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分析)AUC值为0.783,SE为68.7%,SP为83.00%,PPV为95.2%,NPV为35.2%;模型3(模型2联合肿瘤标志物)AUC值0.776,SE为58.7%,SP为88.7%,PPV为85.3%,NPV为29.8%;模型2表现出对良恶性胸腹水最高的诊断效率,液基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组合的AUC值高于液基细胞学(P<0.0001)和DNA倍体分析(P=0.3998)。结论:DNA倍体分析的诊断价值高于液基细胞学和传统肿瘤标志物;DNA倍体分析对液基细胞学在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中具有支持价值,提供了一种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可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液基细胞学 肿瘤标志物 胸腹水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流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刘燕翔 戴欣 +3 位作者 郑玉双 张锦 杜秀銮 顾栋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427-1430,1447,共5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82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以活检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和比较DNA倍体分析、TCT检...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82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以活检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和比较DNA倍体分析、TCT检测2种方法对宫颈病变的检测结果。结果182例宫颈活检中,炎症或HPV感染84例,LSIL69例,HSIL+癌(鳞状细胞癌2例)29例。DNA倍体分析、TCT≥ASCUS的阳性率分别为78.02%(142/182)、57.14%(104/1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中,DNA倍体分析的阳性率均高于TCT≥LSIL,在炎症或HPV感染中DNA倍体分析的阳性率高于TCT≥ASC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TCT的特异性72.62%(61/84)和Kappa值0.556均高于DNA倍体分析的特异性28.57%(24/84)和Kappa值0.127。结论在宫颈HPV感染患者的分流中,TCT的诊断效能优于DNA倍体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分流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倍体分析 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陈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疑似宫颈癌病变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进行DNA倍体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以活检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析DNA倍体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疑似宫颈癌病变患者,所有入选者均进行DNA倍体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以活检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析DNA倍体分析、TCT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58例疑似宫颈癌病变患者经阴道镜下活检发现,30例(51.72%)为单纯性炎症病变;28例(48.28%)为阳性,其中15例为CINⅠ,6例为CINⅡ,4例为CINⅢ,3例为SCC。DNA倍体分析、TCT联合诊断的准确度94.83%(55/58)、特异度96.43%(27/28)、灵敏度93.33%(28/30)、阴性预测值93.10%(27/29)、阳性预测值96.55%(28/29)均高于DNA倍体分析[72.41%、75.00%、70.00%、70.00%、75.00%]、TCT[72.41%、75.00%、70.00%、70.00%、75.00%]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分析+TCT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各项方法单独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倍体分析 宫颈细胞学检查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应霞 张旋 +2 位作者 吴莹莹 舒然 潘国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胸腹水标本258例,其中胸水206例,腹水52例。对所有标本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采用...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胸腹水标本258例,其中胸水206例,腹水52例。对所有标本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采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DNA-ICM)进行DNA倍体分析,比较液基细胞学、DNA倍体分析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在258例胸腹水标本中,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可疑24例,确诊58例,阴性176例,阳性率为31.8%;DNA倍体分析结果:可疑9例,确诊84例,阴性165例,阳性率为36.1%;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可疑12例,确诊93例,阴性153例,阳性率为40.1%,与单独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制作的细胞片适于进行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倍体分析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腹水的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胸水 腹水 鉴别诊断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宫颈病变 被引量:32
8
作者 林丹 罗新 +3 位作者 蒋学风 王晓玉 易跃雄 赵丽琴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的宫颈病变(CINⅡ+CINⅢ+宫颈癌,以下简称CIN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2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同时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分析...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的宫颈病变(CINⅡ+CINⅢ+宫颈癌,以下简称CIN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2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同时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分析及高危型HPV检测,对检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TCT、DNA倍体分析、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及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对CINⅡ+的诊断价值。结果:TCT对CINⅡ+敏感度为52.17%,特异度为98.24%;DNA倍体分析对CINⅡ+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90.93%;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对CINⅡ+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2.70%;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对CINⅡ+敏感度为91.30%,特异度为92.19%。结论: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HPV检测是筛查CINⅡ+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筛查 dna倍体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吴丽颖 刘邦荣 +4 位作者 陆军 凌明德 陈洁 李朋 蒋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67例,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之间差异显著。上述诸指标与细胞学比较显示,AgNOR染色敏感性最高为89.1%;细胞学及hTERT和PCNA检测特异性最高,为100%;而AgNOR染色及hTERT检测准确率最高,为89.6%。联合检测发现细胞学联合hTERT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1.3%(42/46)。结论:DNA异倍体、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细胞学联合hTER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腹水 FCM—dna倍体分析 AGNOR HTERT PCN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刚 王莉 +2 位作者 石松荔 曹雅静 唐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 目的: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分析技术捡测,1920例行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者行宫颈活检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宫颈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50例(2.61%),均行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病例6例(12.0%);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201例(9.18%),其中183例行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病例125例(6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同时两种检出方法的135例病例进行比较,传统细胞学技术筛查出阳性病例50倒,阴性病例85例;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检出阳性病例74例,阴性病例61例。两种筛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作为评价标准,液基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32.3%,特异度为97.3%;DNA倍体分析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4%和82.6%,两者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与DNA倍体分析对早期宫颈癌联合筛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云清 尹香利 +2 位作者 韩慧慧 李华 宋延斌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参与宫颈癌筛查的1185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标本,每例标本涂片2张,分别行福根(Feulgen)染色后行全自动扫描DNA倍体分析...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参与宫颈癌筛查的1185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标本,每例标本涂片2张,分别行福根(Feulgen)染色后行全自动扫描DNA倍体分析及巴氏染色后TCT诊断,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及联用的阳性检出率及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情况。结果 TCT阳性检出率为14.94%(177/1185),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为83.43%(151/181),TCT的准确率为89.85%(177/197);DNA倍体分析>5C的非整倍体细胞检出率为15.70%(186/1185),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为95.58%(173/181),准确率为94.42%(186/197);TCT联合DNA倍体分析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为97.24%(176/181)。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可提高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倍体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久飞 任力 +3 位作者 李炜 李德昌 郑吉春 岳颖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20例乳腺术中冷冻标本进行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冷冻切片诊断,并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220例乳腺肿块术中冷冻切... 目的探讨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20例乳腺术中冷冻标本进行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冷冻切片诊断,并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220例乳腺肿块术中冷冻切片确诊213例(96.8%);术中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确诊217例(98.6%);二者联合确诊218例,确诊率为99.1%。结论将冷冻切片联合组织印片细胞DNA倍体分析应用于乳腺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减少误诊,提高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na倍体分析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系统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光云 张立波 +3 位作者 陈功 邝军 杨力 张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系统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胸液组及良性胸腔积液组,抽取胸腔积液,细胞离心后涂片,瑞氏染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用Feulgen染色做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结果恶性胸液组,常规细胞学检查...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系统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胸液组及良性胸腔积液组,抽取胸腔积液,细胞离心后涂片,瑞氏染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用Feulgen染色做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结果恶性胸液组,常规细胞学检查7例为肿瘤细胞,4例核异型细胞,细胞学检查阳性率28.0%;DNA倍体分析系统检测2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4.0%;良性胸液组常规细胞学均为大量炎性细胞和少许间皮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分析15例均未见DNA倍体异常细胞。结论DNA倍体分析系统可为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提供依据,是病理学检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dna倍体分析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策 侯向萍 +2 位作者 陈晓东 周志芳 咸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医院就诊患者1 000例,均进行TCT和DNA倍体分析,对TCT结果阳性或DNA倍体分析阳性的...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医院就诊患者1 000例,均进行TCT和DNA倍体分析,对TCT结果阳性或DNA倍体分析阳性的患者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2种方法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 000例受试者通过TCT和DNA倍体分析,共发现阳性患者210例。TCT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69.9%(93/133),特异度为39.0%(30/77),阳性预测值为66.4%(93/140),阴性预测值为42.9%(30/70)。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68.4%(91/133),特异度为29.9%(23/77),阳性预测值为62.8%(91/145),阴性预测值为35.4%(23/65)。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85.7%(114/133),特异度为74.0%(57/77),阳性预测值为85.1%(114/134),阴性预测值为74.0%(57/77)。TCT与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DNA倍体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TCT和单独DNA倍体分析(P<0.01)。结论 TCT联合DNA倍体分析能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dna倍体分析 宫颈癌前病变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性宫颈癌筛查中DNA倍体分析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云涛 郑小影 +3 位作者 赵利兵 张玉娟 邵雪斋 张秀荣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934-2936,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机会性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 020例分别行宫颈DNA倍体分析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DNA倍体分析和TCT联合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机会性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 020例分别行宫颈DNA倍体分析及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DNA倍体分析和TCT联合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方法检测(P<0.05);DNA倍体分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病变(CIN2+)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CT(P<0.05);DNA倍体分析对CIN1及以上病变(CIN1+)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CT,且异倍体细胞(N)>3个及DNA指数(DI)>3.5者诊断符合率及患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明显高于N≤3个及2.5<DI≤3.5者(P<0.05)。结论 DNA倍体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可发现宫颈病变并预测其病变程度;与TCT联合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机会性筛查 dna倍体分析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片细胞学及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凤霞 任力 +3 位作者 李炜 李德昌 岳颖 毛志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组织印片细胞学及DNA倍体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80例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作出诊断,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组织印片细胞学对乳腺...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组织印片细胞学及DNA倍体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80例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作出诊断,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组织印片细胞学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72%,准确率86.25%;DNA倍体分析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92%,准确率97.5%。结论组织印片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片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曼 蒋艳 +3 位作者 朱燕燕 杨小苗 申成香 怀建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4期3560-3562,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NA倍体分析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检测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并...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NA倍体分析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检测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比较DNA倍体分析、CA-125、CEA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DNA倍体分析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与病理组织检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0,P<0.001);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显著高于病理检查阴性或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CA-125、CEA水平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明显高于DNA倍体分析、CA-125、CEA单独检测(P<0.05)。结论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CA-125、CEA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倍体分析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红霞 赵焕 +2 位作者 高亮 田玉旺 王鲁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用DNA倍体分析(DNA-ICM)和宫颈液基细胞学(LBC)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组织学诊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病例中LBC和/或DNA-ICM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组织学与LBC和/或DNA-ICM结果对比。LBC诊断以非典型鳞... 目的探讨用DNA倍体分析(DNA-ICM)和宫颈液基细胞学(LBC)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组织学诊断的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病例中LBC和/或DNA-ICM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组织学与LBC和/或DNA-ICM结果对比。LBC诊断以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C)为切入点;DNA-ICM以≥3个细胞、DNA指数≥2.5为切入点;以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SAS V8数据分析。结果DNA-ICM与LB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4.9%和79.5%(P>0.05);两种方法结合筛查敏感性可达97.5%,高于独立应用一种方法的敏感性。188例同时进行了LBC和DNA-ICM检测的病例中,DNA-ICM阳性176例,其中组织学诊断炎性病变52例,CIN、阴道上皮内瘤变(VIN)和宫颈癌121例,其他类型病变3例;在组织学诊断为炎性病变的病例中LBC阳性率为46.2%,在CIN、VIN和宫颈癌的病例中阳性率为72.7%(P<0.01)。LBC诊断ASC-US的52例中,组织学最终诊断炎性病变20例,CIN 32例;DNA-ICM在炎性病变和CIN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75%(15/20)和96.9%(31/32)(P<0.05)。结论 DNA-ICM具有和LBC相似的筛查敏感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敏感性可显著提高;LBC可协助分流DNA-ICM的假阳性病例,提高DNA-ICM的特异性;DNA-ICM有利于鉴别LBC的不确定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内病变 液基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与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焦红丽 冶亚平 +2 位作者 杨杰 郜庆祖 李银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比较DNA图像分析系统(ICM-DNA)倍体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8例患者的胸腹水作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CM-DNA检测的敏感性为72.50%(58/80),脱落细胞学检... 目的比较DNA图像分析系统(ICM-DNA)倍体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8例患者的胸腹水作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CM-DNA检测的敏感性为72.50%(58/80),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为47.50%(38/80),ICM-DNA的敏感性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DNA检测和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分别为93.59%(73/78),96.15%(75/78),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倍体分析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诊断恶性胸腹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恶性胸腹水 脱落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DNA倍体分析及TCT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雪梅 覃福宁 孙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与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及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8.67%和89.36%,特异度为22.47%和58.99%,阳性预测值为72.89%和82.15%,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4.19%和7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出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3.87%和62.90%,特异度为49.18%和79.92%,阳性预测值为64.87%和79.92%,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3.00%和7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TCT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活检宫颈病变检出率为40.37%。其中DNA倍体正常组、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宫颈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30%、25.00%、53.85%,前两组检出率显著低于最后一组(P〈0.05)。结论以出现3个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或LSIL为活检标准,对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SCUS伴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者活检更容易发现宫颈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宫颈肿瘤 活组织检查 女性 宫颈病变 细胞学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