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4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校正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晓 周鹏 +3 位作者 叶洪玲 韩倩倩 江柏森 张振华 《遥测遥控》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 相控阵海浪波谱仪作为探测海浪的Ku波段的小入射角真实孔径雷达,在探测海浪时通过积累天线照射的不同方向上的回波获得该方向上的一维海浪谱,当雷达环扫一圈时便可获得二维海浪谱结果。在单个方向回波积累时间内,相控阵海浪波谱仪的观测几何可简化为固定斜视角下沿直线轨迹飞行,期间平台移动与波前弯曲会使回波信号出现距离徙动,从而导致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相控阵海浪波谱仪探测中存在的距离徙动现象,提出了一种针对相控阵海浪波谱仪距离徙动的校正算法,利用机载飞行试验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对比传统反演算法与距离徙动校正反演算法得到的后向散射系数与二维海浪谱,并将测量结果分别与同步观测浮标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距离徙动校正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相控阵海浪波谱仪反演海浪谱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距离徙动校正算法 散射系数 二维海浪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的快速自适应拉曼光谱基线校正算法
2
作者 徐嘉阳 蒙思宇 +6 位作者 张志伟 陈弘毅 马玉婷 王策 齐向东 胡慧杰 宋一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需要实时处理光谱数据的应用场景增多,基线校正在速度和准确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迭代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方法在时间、精度或自适应能力上存在不足。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原理的快速自适应基线校正算法(MWIALS)。主要原理是提取负数集并赋予更高权重,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线,并通过设置参数阈值以跳出循环,实现快速准确的基线校正。提出两种参数选择策略:固定参数(FMWIALS)适用于批量同类型光谱的快速处理,自适应(AMWIALS)适用于差异化光谱的自适应处理。该算法应用于颗粒物的流式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MWIALS在实际光谱处理上显著高效(平均处理时长47 ms·谱^(-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该算法能够满足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生物样本检测中实时光谱处理的需求,为拉曼光谱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基线校正 流式拉曼 快速 自适应 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算法(MW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校正板和ADMM算法的锥束CT散射校正
3
作者 赵浩翔 赵晓杰 +1 位作者 陈平 魏交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系统中,散射信号的存在会导致图像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信噪比。为了精确估计散射信号以抑制散射伪影,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校正板和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基于射束孔... 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系统中,散射信号的存在会导致图像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信噪比。为了精确估计散射信号以抑制散射伪影,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校正板和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基于射束孔阵列(BHA)散射校正板的校正原理,在待测工件和探测器之间添加散射校正板对工件进行扫描,获取投影数据并计算射束孔中心处散射信号。同时,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建立L1范数约束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获取完整散射场分布,并通过扫描角度插值算法,减少全角度散射场重构所需时间。去除散射后进行重建即可得散射校正后的CT图像。通过数据分析对重建切片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HA散射校正板的散射校正方法有效提升图像对比度,减少散射伪影,改进的散射信号重构方法进一步提高散射信号的准确性,散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同时,使用扫描角度插值算法提高散射场重构效率;采用BHA与ADMM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去除散射,图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散射校正 散射校正 ADM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鲸鱼算法的10 kV组合互感器失真电流校正
4
作者 梁树华 吴清耀 +3 位作者 顾婷婷 陈龙瑾 吴达雷 吴孟科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期118-121,126,共5页
对于10 kV组合互感器而言,电流失真会使输出电流的数值水平异常增大,并且长时间不恢复至常规电流状态,从而影响互感器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鲸鱼算法的10 kV组合互感器失真电流校正方法。构建10 kV组合互感器结构模型,完... 对于10 kV组合互感器而言,电流失真会使输出电流的数值水平异常增大,并且长时间不恢复至常规电流状态,从而影响互感器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鲸鱼算法的10 kV组合互感器失真电流校正方法。构建10 kV组合互感器结构模型,完善鲸鱼算法流程,基于鲸鱼算法获取失真的电流计量数值,实现组合互感器的失真特性判定,完成基于鲸鱼算法的10 kV组合互感器失真电流校正算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设计方法对互感器失真电流进行校正处理后,可在2 min之内将失真电流恢复至与常规电流完全相同的数值状态,校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算法 10 kV组合互感器 失真电流 电流校正 电流相位 实时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孔轨迹测量误差校正方法
5
作者 田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为降低目标钻孔轨迹与实际钻孔轨迹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孔轨迹测量误差校正方法,建立钻孔轨迹计算模型,确定钻孔倾角、面向角、方位角数值,采集钻孔轨迹数据。分析钻孔轨迹测量的误差来源,构建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模... 为降低目标钻孔轨迹与实际钻孔轨迹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孔轨迹测量误差校正方法,建立钻孔轨迹计算模型,确定钻孔倾角、面向角、方位角数值,采集钻孔轨迹数据。分析钻孔轨迹测量的误差来源,构建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模型,合并历史误差完成钻孔轨迹测量误差的计算。以钻孔轨迹测量误差最小为目标构建误差校正目标函数,对粒子的速度与位置进行更新,并构建适应度函数。通过不断更新计算适应度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完成钻孔轨迹测量误差的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各个方向的滚转角误差仅在0.3°~1.8°间,且钻孔轨迹与实际值曲线高度拟合,可有效校正轨迹测量误差,并能为地下工程的实际勘探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倾角 钻孔轨迹测量 粒子群算法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nny-Devernay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的接触角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毛迪 王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80,共7页
针对传统Canny算法对液滴边缘检测精度不足,导致接触角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Canny-Devernay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对传统Canny算法进行改进,借助快速引导滤波替代高斯滤波,通过基于PLIP模型的四方向梯度算子计算梯度与... 针对传统Canny算法对液滴边缘检测精度不足,导致接触角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Canny-Devernay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对传统Canny算法进行改进,借助快速引导滤波替代高斯滤波,通过基于PLIP模型的四方向梯度算子计算梯度与方向,并采用一种局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自适应阈值选择。将改进后的Canny算法与Devernay校正算法结合,最终实现亚像素级的边缘检测。实验证明,与传统Canny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在液滴边缘信息保留上更具优势。将基于该算法的接触角测量方法用接触角标准片检测时,其绝对误差和方差均值最低可达到0.010°与0.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测量 改进Canny算法 devernay校正算法 亚像素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估-校正算法的分数阶Boost变换器倍周期分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玲玲 杨雨晴 +1 位作者 姚浚义 秦龙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基于电感电容本质是分数阶的事实,对分数阶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分数阶微积分的预估-校正算法,建立了Boost变换器的预估-校正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以参考电流、输入电压以及电容电感阶数为分岔参数的分岔... 基于电感电容本质是分数阶的事实,对分数阶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分数阶微积分的预估-校正算法,建立了Boost变换器的预估-校正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以参考电流、输入电压以及电容电感阶数为分岔参数的分岔图,研究了变换器的倍周期分岔和混沌行为,同时与整数阶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随着变换器某些电路参数的变化,分数阶Boost变换器会出现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现象;在相同电路参数的条件下,整数阶和分数阶变换器的稳定参数域之间存在差异,与整数阶变换器相比,分数阶变换器的参数稳定区域更小,更真实地反映了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BOOST变换器 混沌 预估-校正算法 倍周期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ASPGD算法的FSOC系统波前畸变校正及性能分析
8
作者 赵辉 于林仙 +2 位作者 秦玉林 付英印 李俊男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0,共6页
为了抑制相干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引起光信号波前失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动量(AM)和自适应矩边界(AdaMod)优化器的增强型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收敛速度和鲁棒性,并有... 为了抑制相干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引起光信号波前失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动量(AM)和自适应矩边界(AdaMod)优化器的增强型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收敛速度和鲁棒性,并有效降低波前畸变的峰谷值和均方根,从而更有效地抑制大气湍流对相干自由空间光通信(FSOC)系统混频效率和误码率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聚合动量 大气湍流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波前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网延时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近端策略优化双智能体安全校正方法
9
作者 彭寒梅 颜飞 +2 位作者 谭貌 苏永新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EGRIES)中的电、气能源耦合且电力与天然气传输速率存在差异性,使得其安全校正的控制变量多且调整时间尺度不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EGRIES多时间尺度安全校正控制方法。基于EGRIES多能流...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EGRIES)中的电、气能源耦合且电力与天然气传输速率存在差异性,使得其安全校正的控制变量多且调整时间尺度不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EGRIES多时间尺度安全校正控制方法。基于EGRIES多能流模型和天然气网络调节较慢的特性,进行控制变量的调整时间尺度分类;构建基于双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安全校正控制框架,采用合作型双智能体分别进行长时间和短时间尺度控制变量调整量的决策,设计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智能体1和智能体2模型;在此基础上,离线训练PPO双智能体,当系统进入紧急状态时,双智能体相互合作在线产生可靠的安全校正控制策略,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校正控制 双智能体 PPO算法 调整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横程走廊的再入滑翔飞行器改进预测校正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杨超 李炯 +2 位作者 邵雷 周池军 雷虎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2-702,共11页
针对再入滑翔飞行器(reentry gliding vehicle,RGV)预测校正制导算法中规避逻辑和制导逻辑相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横程走廊的融合算法。首先,通过飞行器侧向运动轨迹与禁飞区的相交关系,动态引入规避逻辑;同时,提出禁飞区有... 针对再入滑翔飞行器(reentry gliding vehicle,RGV)预测校正制导算法中规避逻辑和制导逻辑相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横程走廊的融合算法。首先,通过飞行器侧向运动轨迹与禁飞区的相交关系,动态引入规避逻辑;同时,提出禁飞区有效映射横程来量化影响飞行轨迹的禁飞区区域;最后,设计自适应横程走廊,动态调整走廊边界,控制倾侧角的翻转,实现规避逻辑和侧向制导逻辑的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在本文方法下,飞行器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禁飞区实现有效制导,对再入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并与制导逻辑和规避逻辑分离设计的算法相比,在保证制导精度的同时,具备更少的倾侧角翻转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校正算法 自适应横程走廊 禁飞区有效映射横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校正方法
11
作者 韩金利 尚卓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7,共7页
机械臂位姿校正由于误差考虑不充分,导致误差校正效果差,机械臂稳定性低,因此,提出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原理,通过最小二乘算法,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包括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 机械臂位姿校正由于误差考虑不充分,导致误差校正效果差,机械臂稳定性低,因此,提出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原理,通过最小二乘算法,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包括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根据得到的误差,采用适应度改进的遗传算法,结合非线性传递特性分析机械臂的末端位姿,获得误差补偿,构建机械臂末端位姿的误差校正方法,实现机械臂末端位姿误差校正。经过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校正后的最高误差仅为0.13 cm,响应时间低于1.25 s,复杂度为0.30,并且振动区间较小,仅为[-0.03,0.02]m,说明该方法较为简洁,可以快速实现机械臂误差校正,降低了算法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机械臂的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传感器 机械臂末端位姿 误差校正 最小二乘算法 遗传算法 非线性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娇娇 侯伟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8期39-43,共5页
常规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工况参数控制温升参数,忽略了外环境温度对温度值的扰动,导致控制结果平均热容流率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锅炉烟气的传热系数解析其排烟温度动态特性,基... 常规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工况参数控制温升参数,忽略了外环境温度对温度值的扰动,导致控制结果平均热容流率较高。因此,提出基于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的锅炉排烟温度控制方法。根据锅炉烟气的传热系数解析其排烟温度动态特性,基于排烟温度最大值构建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代入导热时差、外环境温度以及热传导阻滞权重因子修正温度扰动值,定义PLC程序逻辑,实现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得出的控制结果,表现出的平均热容流率较低,控制的排烟温度稳定性较高,满足了锅炉燃烧排烟性能的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排烟 排烟温度 权重因子自校正算法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蜻蜓算法优选小麦粉蛋白质近红外建模校正集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云超 刘智健 +4 位作者 汪莹 黄浩冉 王红鸿 吴彩娥 熊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5,共7页
为优选小麦粉蛋白质近红外建模校正集,在传统K/S(Kennard/Stone)方法划分的初始校正集基础上采用二进制蜻蜓算法(binary dragonfly algorithm,BDA)挑选代表性样品,建立小麦粉蛋白质含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为优选小麦粉蛋白质近红外建模校正集,在传统K/S(Kennard/Stone)方法划分的初始校正集基础上采用二进制蜻蜓算法(binary dragonfly algorithm,BDA)挑选代表性样品,建立小麦粉蛋白质含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模型,并用预测集检验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性能。结果表明:BDA挑选出的最佳校正集样品数量为30个,所建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_(p)^(2))为0.9564,预测标准偏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prediction,RMSEP)为0.2781,与传统K/S划分的100个初始校正集的建模效果(R_(p)^(2):0.9388,RMSEP:0.3294)相比,R_(p)^(2)提高了1.87%,RMSEP降低了15.57%。10次BDA实验优选出校正集的平均数量为30.2个,且所建10个模型蛋白质含量预测效果均优于初始校正集建模。综上,BDA算法可以优选出数量少、具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样品,建立的小麦粉蛋白质PLSR模型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可为小麦粉品质近红外检测分析提供一种高效的校正集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算法 近红外光谱 校正集优选 小麦粉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罗盘测量误差的分步式自主校正算法
14
作者 路辉 张超 +3 位作者 李崇辉 李帅 佟帅 刘梓豪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362-368,共7页
针对电子罗盘椭球拟合校正算法的误差残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的分步式自主校正算法,实现了对电子罗盘剩余误差的校正。从电子罗盘定向原理及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拟合校正算法的原理及局限性,针对剩... 针对电子罗盘椭球拟合校正算法的误差残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的分步式自主校正算法,实现了对电子罗盘剩余误差的校正。从电子罗盘定向原理及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拟合校正算法的原理及局限性,针对剩余误差的非线性引入遗传算法并对剩余误差进行了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分步式自主校正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误差模型全部参数,消除椭球拟合校正算法的剩余误差。在俯仰角为30°、滚动角为30°的姿态下,分步式自主校正算法可在椭球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将航向角最大误差由1.9°降至0.49°,中误差由±1.19°降至±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罗盘 带约束最小二乘 椭球拟合 遗传算法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Lissajous降维迭代校正算法
15
作者 胡明亮 郭佳辉 +1 位作者 刘晓军 杨文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SFMI)在基础科学、精密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相位调制深度变化等非线性误差限制了其测程及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正弦调频干涉仪Lissajous校正方法,通过降维迭代算法对测量过程中的干涉正交信号进行...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SFMI)在基础科学、精密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相位调制深度变化等非线性误差限制了其测程及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正弦调频干涉仪Lissajous校正方法,通过降维迭代算法对测量过程中的干涉正交信号进行椭圆参数提取,实现实时校正,以消除非线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仿真测试证明,所提方法精度高,带宽利用率高,消耗资源少,对于正弦调频干涉仪测程和精度的提高及其应用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调频干涉仪 Lissajous校正 降维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场堆叠硅基OLED微显示器伽玛校正研究
16
作者 陈宝良 季渊 +1 位作者 黄忻杰 刘俊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207,共14页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数字驱动和模拟驱动。在数字驱动中,OLED器件的等效电容导致开启过程中产生亮度脉冲,特别是在场堆叠驱动方式中,固定小数子场的开关过程带来的亮度脉冲直接影响显示的亮度,导致灰阶...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数字驱动和模拟驱动。在数字驱动中,OLED器件的等效电容导致开启过程中产生亮度脉冲,特别是在场堆叠驱动方式中,固定小数子场的开关过程带来的亮度脉冲直接影响显示的亮度,导致灰阶曲线呈现出非线性递增,这为Gamma校正带来了挑战。为改善Gamma校正的过程及其结果,基于场堆叠数字驱动提出了一个新型亮度模型。该模型结合场顺序、场权值、Vcom电压值和Vcom电压配置,组成一个综合的参数空间。基于该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灰阶曲线进行了优化,并在分辨率为2560×2560×3的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参数空间,白色光灰阶曲线的均根方差和无效灰度点数从21.65 cd/m^(2)、15395个降至1.62 cd/m^(2)、2977个,得到显著改善。这一改进不仅使灰阶曲线更加线性和单调,还有效减少了无效灰度点,成功地实现了白色光Gamma 2.2曲线的精确校正。相比于模拟驱动,场堆叠数字驱动在低灰阶显示上展现出更佳的区分度,更符合人眼对显示效果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校正 遗传算法 硅基OLED微显示器 场堆叠数字驱动 灰阶曲线 OLED等效模型 视觉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运动校正重建算法优化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
17
作者 韦家旭 施若洋 +3 位作者 蔡振杰 顾雨伦 王誉 王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运动校正重建算法(MCR)在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0例心率≥80次/min的患者资料,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比标准重建(STD)最佳期相及MC...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运动校正重建算法(MCR)在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0例心率≥80次/min的患者资料,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比标准重建(STD)最佳期相及MCR图像,比较2组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采用5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两组间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SD值、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T值、左冠状动脉回旋支CT值在STD和MC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右冠状动脉CT值上STD为346.46±60.17,MCR为363.54±54.40(P<0.05)。在图像噪声、冠状动脉节段的主观评分上STD和MCR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R算法可在不增加额外扫描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光谱CT 运动校正重建算法 高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伏界面走时校正的三维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
18
作者 秦泽光 赵爱华 +1 位作者 徐涛 姚时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8-594,共17页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来源于图理论,可以获得最小走时路径,是初至波和反射波走时成像的重要正演模拟方法之一.最短路径法通常以规则网格离散速度模型,规则网格难以精确表征起伏地表和地下弯曲界面,因而计算的走时精度不是很高.减小网格...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来源于图理论,可以获得最小走时路径,是初至波和反射波走时成像的重要正演模拟方法之一.最短路径法通常以规则网格离散速度模型,规则网格难以精确表征起伏地表和地下弯曲界面,因而计算的走时精度不是很高.减小网格尺寸可以减小计算误差,但同时会增加计算时间,对于三维模型尤其如此.为此,本文针对三维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网格的走时校正方法:当地震射线传播至或起始于边界节点(近似表征界面的模型节点)时,将走时校正为射线传播至或起始于边界节点所对应界面节点(模型节点网格线与界面的交点)的走时.应用走时校正技术后可以基本消除由界面近似引起的反射波走时误差,并且可改善射线路径分布.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走时校正方法所用计算时间基本保持在和常规算法相同的量级,但走时校正方法可提高反射波的走时精度约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追踪 最短路径算法 规则网格 起伏界面 走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O优化算法的折反射全景镜头畸变参数估计
19
作者 张越 张宁 徐熙平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4,共16页
针对现有镜头畸变参数估计方法存在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鹰优化算法的折反射全景相机镜头畸变参数方法。首先,通过融合混沌映射、自适应调节策略和通讯交流策略,增强了天鹰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解决了其... 针对现有镜头畸变参数估计方法存在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鹰优化算法的折反射全景相机镜头畸变参数方法。首先,通过融合混沌映射、自适应调节策略和通讯交流策略,增强了天鹰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解决了其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其次,通过空间中直线对应的畸变边缘和单参数除法模型推导并确定畸变参数分布范围;然后,构建包含畸变参数的优化目标函数;最后,采用改进的天鹰优化算法对优化目标函数寻优求得最佳畸变参数。通过对标准图库图像和全景图像的校正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估计的主点误差在0.5 pixel以内,径向畸变系数误差在2.5%以内,能够有效估计镜头畸变参数并实现全景图像畸变校正。本文方法提高了视觉导航系统在环境感知任务下的图像质量,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反射全景相机 天鹰优化算法 混沌映射 直线特征 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暗通道引导滤波和光照校正的煤矿井下图像去雾算法
20
作者 盖勇刚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5,共7页
现有煤矿井下图像去雾方法在处理煤矿井下图像时未能在提取图像深层次特征信息的同时进行光照校正,处理后的图像存在细节信息丢失或图像偏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通道引导滤波和光照校正的煤矿井下图像去雾算法。首先,井下原始图像通... 现有煤矿井下图像去雾方法在处理煤矿井下图像时未能在提取图像深层次特征信息的同时进行光照校正,处理后的图像存在细节信息丢失或图像偏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通道引导滤波和光照校正的煤矿井下图像去雾算法。首先,井下原始图像通过图像分化模块(IDM)进行双边滤波、光照估计和暗原色处理后得到光照图、暗原色图和光照反射图。然后,对暗原色图进行预处理,作为权重引导参数对光照反射图进行引导滤波,以恢复图像细节特征信息。最后,将光照图作为权重参数对图像进行光照校正和特征提取,通过多次光照校正解决颜色失真问题,同时增加网络深度,进而去除黑暗区域的退化,实现图像细节的重构,从而得到清晰图像。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暗通道引导滤波和光照校正的煤矿井下图像去雾算法在去除雾气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结构纹理及背景细节,使整个图像更加接近于对应的清晰图像。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与次优算法PMS-Net相比,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信息熵分别提高0.32和0.11,标准差分别提高3.58和1.89,平均梯度分别提高0.008和0.004,说明所提算法可有效降低煤矿井下图像的雾气。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测试数据集上的信息熵、标准差、平均梯度均高于其他网络组成模型,说明所提算法去雾效果最好,且能有效保留图像细节和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图像 去雾算法 暗通道引导滤波 光照校正 暗原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