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患人际信任的路径建构研究
1
作者 许陈艺 黄晓珊 金妍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情境是构建医患信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依托。杜威情境哲学视角下的医患信任问题可以从横向实务维度上划分为个人、互动和社会层面,从纵向理论维度上划分为疑难、问题和协调情境。通过对S医院医务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医患在疑... 情境是构建医患信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依托。杜威情境哲学视角下的医患信任问题可以从横向实务维度上划分为个人、互动和社会层面,从纵向理论维度上划分为疑难、问题和协调情境。通过对S医院医务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医患在疑难情境中习得的不良个人经验阻碍了问题情境中互动经验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行动”的方式创设人文性医疗情境、分享共情知识和传递互敬互爱理念,从而推动协调情境的生成和医患信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哲学 医患互动 人际信任 医务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分析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医患交互模式研究
2
作者 吴尚 是沁 秦怡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意义探索在线健康社区医患对话特征与规律,以期提高虚拟空间医患交互的效率与效果,进而优化在线健康社区知识服务质量。方法/过程爬取“好大夫在线”网站医生与用户交互会话数据,采用开放编码与会话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在线健康... 目的/意义探索在线健康社区医患对话特征与规律,以期提高虚拟空间医患交互的效率与效果,进而优化在线健康社区知识服务质量。方法/过程爬取“好大夫在线”网站医生与用户交互会话数据,采用开放编码与会话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在线健康社区医患交互的模式与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在线健康社区存在传统家长式、简单问答式、互动慰藉式3种医患交互模式,用户对初始症状描述的详细程度、医患间的问答技能差异以及医患间的知识差异是影响在线健康社区医患交互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医患交互 用户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信息不对称及互动二元性的医患信任机制
3
作者 苏强 季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3-1812,共10页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总是导致负面情绪,在期望高于实际但不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合理的高期望有助于双方信任策略演化;在确保患方信息受益的情况下,即使相对医方存在信息劣势,医患双方依旧倾向于信任策略;提高医方沟通能力、降低患者道德风险对信任策略选择更为关键。最后,结合1·20北京朝阳医院伤医案事件,讨论了医患沟通、期望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对医患双方信任行为的演化结果,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双重信息不对称 互动二元性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婷 肖娟 +1 位作者 刘美丽 胡经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4.30)Vs.(15.41±2.35),P<0.01];干预组对手术目的与流程[(4.70±0.54)Vs.(3.66±0.67),P<0.001]、手术前准备(P<0.001)、手术中体位与沟通[(3.89±0.32)Vs.(3.03±0.57),P<0.001]、手术后注意事项[(5.26±0.71)Vs.(4.17±0.71),P<0.001]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的人数(χ^(2)=23.923,P<0.001)和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48±6.42)Vs.(45.79±12.56),P<0.001]。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患者教育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 术前告知 术后宣教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泌尿系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麦麦提艾力·巴图尔 李循 刘彼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110-1113,1121,共5页
3D打印技术是基于影像学资料,运用相应材料生成可视化且可触及的组织器官精确模型的技术。随着影像设备、打印材料及技术的不断革新,3D打印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已在泌尿系结石手术的规划、术前模拟、专业培训及医患沟通... 3D打印技术是基于影像学资料,运用相应材料生成可视化且可触及的组织器官精确模型的技术。随着影像设备、打印材料及技术的不断革新,3D打印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已在泌尿系结石手术的规划、术前模拟、专业培训及医患沟通等多个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3D打印在泌尿系结石手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该技术因能够提供全面且精确的解剖信息,显著提高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了医学生和年轻医生的手术学习曲线,并提升了医患沟通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泌尿系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医患沟通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小讲座在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6
作者 邓怡 马坤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0期182-185,共4页
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医患沟通不仅影响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的基石,它不仅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 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医患沟通不仅影响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的基石,它不仅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因此,医患沟通教学被认为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旨在探讨科普小讲座在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客观评价两方面评估教学效果,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情感,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患沟通教学的改进将有助于培养更为全面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实现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小讲座 硕士研究生 医患沟通 互动式学习模式 患者满意度调查 医疗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人格相似性对在线医疗交互效果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高渐绮 张建同 张宇婷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本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人际吸引理论和信息质量理论,探索了在线医疗平台中医患人格相似性对交互效果的影响。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人格维度的医患人格相似性与在线交互效果之间的OLS模型和... 本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人际吸引理论和信息质量理论,探索了在线医疗平台中医患人格相似性对交互效果的影响。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人格维度的医患人格相似性与在线交互效果之间的OLS模型和岭回归模型,并进一步考察了医生职称和患者疾病风险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医患人格相似性整体上对交互效果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患者的疾病风险在医患人格相似性与交互效果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医生的职称则表现为负向调节作用。在五项人格维度中,开放性、外向性和神经质的相似性对医患交互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而责任心和宜人性的相似性则未显示出明显的正向作用。本研究不仅提高了在线医疗互动的理论认识,而且为在线问诊平台的优化及医疗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医疗平台 医患交互 医患人格相似性 医患关系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理论的社区慢病服务互动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8
作者 唐善阳 阎文蓉 +2 位作者 徐坤 陈文 马敬东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究我国社区慢病服务过程中医患互动产生价值的机制,为我国慢病服务提升与改善提供策略与建议。方法于2023年3-4月期间,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80名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践理论构建互动价值形成... 目的探究我国社区慢病服务过程中医患互动产生价值的机制,为我国慢病服务提升与改善提供策略与建议。方法于2023年3-4月期间,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80名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践理论构建互动价值形成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慢病患者的患者参与能力、组织服务能力、医患互动实践、患者生活质量等信息。应用SmartPLS 4.0软件建立社区慢病服务互动价值形成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地区、年龄、职业、学历、月均收入、婚姻状况、医保类型7个人口学变量下的社区慢病服务互动价值形成过程的各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参与能力(β=0.292)正向影响医患互动实践(P<0.001),组织服务能力(β=0.553)正向影响医患互动实践(P<0.001),医患互动实践(β=0.444)正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0.001)。结论患者参与能力、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社区慢病患者参与医患互动实践,并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慢病服务 医患互动实践 互动价值形成 实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研究现况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评测
9
作者 何晓曦 蔡云鹏 《集成技术》 2024年第6期76-89,共14页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指人们理解和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决策过程的能力。该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透明度,使其决策更加可信和可解释。可解释性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和法律等敏感和关键的决策领域。提供可解...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指人们理解和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决策过程的能力。该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透明度,使其决策更加可信和可解释。可解释性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和法律等敏感和关键的决策领域。提供可解释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模型决策背后的逻辑推理,从而确保其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稳健性,并符合伦理标准。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提高模型可解释性是实现可信、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该文概述了人工智能可解释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可解释方法的技术特点,在医疗领域的可解释性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此外,该文还对当前各种人工智能可解释方法在医学影像数据集上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可解释性 医学影像 医患交互 可解释方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问诊用户知识需求的演化
10
作者 陈忆金 林雨婷 陈佳慧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3,共10页
文章揭示在线问诊平台交互过程中的用户知识需求演化特征,为提高医患交互效率、深化健康信息学研究提供参考。通过爬取在线问诊平台C平台中消化内科板块医患交互对话记录,设计用户知识编码体系,分析用户表达的知识类型总体特征、知识类... 文章揭示在线问诊平台交互过程中的用户知识需求演化特征,为提高医患交互效率、深化健康信息学研究提供参考。通过爬取在线问诊平台C平台中消化内科板块医患交互对话记录,设计用户知识编码体系,分析用户表达的知识类型总体特征、知识类型转化概率和知识需求演化路径。结果发现:在线问诊平台医患交互过程中用户表达的知识类型多但趋于集中,主动型知识占比高于被动型知识,用户知识需求演化过程呈现三个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问诊 知识需求 演化特征 医患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角下《得心集医案》的多重叙事呈现方式
11
作者 申颖 曾俊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得心集医案》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展现了医者对生命时间的关注、对个性的塑造、情节的推进以及对治疗主体间性和伦理性的思考,体现了丰富的故事性特质。《得心集医案》作者谢星焕基于医者视域从医患和社会之关系、患者依从性、自我医疗... 《得心集医案》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展现了医者对生命时间的关注、对个性的塑造、情节的推进以及对治疗主体间性和伦理性的思考,体现了丰富的故事性特质。《得心集医案》作者谢星焕基于医者视域从医患和社会之关系、患者依从性、自我医疗行为等角度进行多维叙事反思,展现了医者的内省和对人性的深层次理解。通过描写人物间的互动细节,展示了医生与患者、医者与他医以及医者与门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蕴有叙事医学的核心内涵,同时也彰显了中医诊疗的独特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患关系 得心集医案 叙事反思 人物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江南医说分歧下的医患行为考察
12
作者 商双 杨奕望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清代江南地区,温补风气依旧,温病学说日盛,时行瘟疫多发,疾病类型复杂。结合医理、医案、医话等材料,探究清代江南社会医说分歧下的医患行为特点,可知中医药学术理论发展中医说纷纭,医界对疾病疗法多有分歧。具体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难... 清代江南地区,温补风气依旧,温病学说日盛,时行瘟疫多发,疾病类型复杂。结合医理、医案、医话等材料,探究清代江南社会医说分歧下的医患行为特点,可知中医药学术理论发展中医说纷纭,医界对疾病疗法多有分歧。具体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难以达成一致。用药上温补易售,峻剂难施。患者的保守倾向影响了社会用药趋势,诊疗中的风险与疗效难以调和。面对不同疾病,医患双方各有考量,如疑难杂病的患者在面对各执己见的医者时更显慎重,治疗胎产病时医者需在具有强烈干预意愿的患者家属与疗效之间寻找平衡。医说分歧易引起医患矛盾,以清代江南医患互动为镜,希冀对改善当代医患关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江南 医患交互 医学歧说 医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与老年患者会话中阻抗的产生与应对研究
13
作者 王雪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4期18-23,共6页
阻抗是医疗活动中常见的会影响医患沟通和诊疗效果的消极社会行为。该文以真实的医生与老年患者的会话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医生与老年患者会话中阻抗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与阻抗话语的序列结构特征,并结合医生的应对策... 阻抗是医疗活动中常见的会影响医患沟通和诊疗效果的消极社会行为。该文以真实的医生与老年患者的会话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医生与老年患者会话中阻抗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与阻抗话语的序列结构特征,并结合医生的应对策略,分析阻抗及其应对对医生与老年患者之间权势关系的展现和影响。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在医疗活动中表现出沉默、重复、反问、质疑、答非所问、转移话题、异议、反驳、抱怨等形式的阻抗,医生通常以重复提问、耐心解释、积极回应、认可等方式应对阻抗,努力实现医患间权势关系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 医患交际 会话分析 表现形式 应对策略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满意度第三方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江林 倪平 +2 位作者 宋爽 王锦泓 孙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55,共2页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治疗结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综述传统患者满意度监测中的不足,分析第三方监测的优势,并以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为例,介绍第三方监测的可行性方案和实施效果,...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治疗结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实行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综述传统患者满意度监测中的不足,分析第三方监测的优势,并以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为例,介绍第三方监测的可行性方案和实施效果,为其他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度的第三方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满意度 第三方监测 医患交互 深度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患互动关系二元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良 孙涛 +8 位作者 王硕 王娜 于丹丹 王立成 岳凤莲 孟德昕 李恒 高蕾 陈禹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医方视角下的支持性互动关系与抑制性互动关系的二元评价模型,并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方法问卷收集786份医护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构建与测量工具开发。结果医方视角下的医患互动关系模型包含... 目的构建基于医方视角下的支持性互动关系与抑制性互动关系的二元评价模型,并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方法问卷收集786份医护样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构建与测量工具开发。结果医方视角下的医患互动关系模型包含支持性与抑制性互动二元维度;支持性互动关系Cronbach’sα系数为0.93,抑制性互动关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χ2=136.023,χ2/df=1.679,RMSEA=0.042,GFI=0.956,AGFI=0.935,CFI=0.982,NFI=0.958,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和构建效度,医患互动关系是评价医方对医患关系质量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影响因素,构建的二元模型与量表对于测量医患互动关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支持性互动关系 抑制性互动关系 测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患互动关系对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孟德昕 迟沫涵 +6 位作者 岳凤莲 马玲娜 王硕 王娜 张良 王立成 孙涛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中医方视角下的医患互动关系对医护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的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医患互动关系中的支持性互动关系得分均值为(3.984±0.892)分,抑制性互动...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中医方视角下的医患互动关系对医护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的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医患互动关系中的支持性互动关系得分均值为(3.984±0.892)分,抑制性互动关系得分均值为(3.142±0.883)分,活力得分均值为(2.752±1.369)分,奉献得分均值为(1.944±1.403)分,专注得分均值为(3.858±1.347)分;(2)支持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投入呈显著的正向相关(β=0.406,P<0.01),抑制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投入无显著相关性(β=-0.049,P>0.01)。结论支持性医患互动关系能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投入感,相反,抑制性医患互动关系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压力源,医护人员感知到的医患之间互动关系质量可以影响医护人员自身及工作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患互动关系 工作投入 医方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的医患沟通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玉波 冷明祥 +1 位作者 刘平 王绿萍 《医学与社会》 2014年第9期49-51,共3页
符号互动论是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社会学家运用符号互动论致力于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层面看,医患关系是一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符号互动论是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社会学家运用符号互动论致力于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层面看,医患关系是一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近3年的医患沟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寻医患沟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医患互动关系的合理化建议,即领悟与扮演好社会角色,关注非语言符号的运用,鼓励双向交互式沟通,掌握沟通的策略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符号互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互动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梁子君 王蕊 +4 位作者 王硕 王娜 孟德昕 马玲娜 孙涛 《医学与社会》 2014年第10期8-9,19,共3页
目的:探讨医患互动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支持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满意度(β=0.276,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与离职意愿不具... 目的:探讨医患互动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支持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满意度(β=0.276,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与离职意愿不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35,P>0.05);抑制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满意度(β=0.276,P<0.01)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性,与离职意愿(β=0.199,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结论:医患互动关系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构建和谐的医患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互动关系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环境下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医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朝华 任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了解社交网络中医患交互现状及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医学生和普通大学生(非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交网络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等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 目的:了解社交网络中医患交互现状及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医学生和普通大学生(非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交网络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等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媒体报道、医患交流以及医学知识普及会影响医患关系。结论:社交网络是医患交流病情、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医患交互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和患者权利(力)的来源、内涵及特点——互动视域下医患权利(力)运作形式一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瑞明 肖俊辉 +4 位作者 陈琴 王娜 杨晓胜 王双苗 陈利权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2,共2页
传统的医患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拟借助社会互动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权力的来源、内涵、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求在市场化背景中研究如何从权力运作形式角度出发,医患双方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兼顾... 传统的医患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拟借助社会互动和医患互动理论,对医患权力的来源、内涵、特点等进行阐述,以求在市场化背景中研究如何从权力运作形式角度出发,医患双方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兼顾对方的关切,真正建立"医生尝试进入患者的世界"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动理论 医患关系 权利 权力 运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