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less WDM-PON Using Single Side Band Carrier Suppressed Signals Mitigating Carrier Rayleigh Backscattering
1
作者 Rahat Ullah Bo Liu +9 位作者 Qi Zhang Yousaf Khan Amjad Ali Qinghua Tian Feng Tian M.Saad Khan Tabinda Salam Sibghat Ullah Lijia Zhang Xiangjun X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12期150-161,共12页
A new scheme is offered for minimizing carrier Rayleigh backscattering(CRB) in single feeder fiber base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sed on single side ba... A new scheme is offered for minimizing carrier Rayleigh backscattering(CRB) in single feeder fiber base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sed on single side band carrier suppressed(SSBCS) signal, both at network and receiver side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at optical line terminal(OLT)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ONU) sides. We use dual-drive Mach-zehnder modulator(DD-MZM) for generating SSB-CS signals, which decreases the expense per bit in full transmission. SSB-CS mitigates CRB, both at OLT and ONU sides, because of having no chance of reflections from the carrier. Since no extra dedicated RF or laser source is used at ONU side, we thus achieve cost effective colorless WDM-PON system. Suppressed signals from four channels, each of 10 Gbps, are multiplexed before injecting into the fiber span of 25 km at OLT. At ONU side, half of the downlink power is used for re-modulating the data signa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an errorfree transmission. Moreover, the detailed power budge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be sought out for splitting ratio up to 128. Hence it offers enough system's margin for unseen lo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 Rayleigh backscattering dual drive Mach-zehnder modulator single side band suppress carrier on-off key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控制环扰动的DC-DC变换器能量信息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祝贺 谢志远 +1 位作者 曹旺斌 胡正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56,共8页
针对实现DC-DC变换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环扰动实现其能量信息一体化的方法。通过在DC-DC变换器的传统功率控制环中叠加二进制频移键控(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2FSK)信号作为扰动,将数据信息... 针对实现DC-DC变换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环扰动实现其能量信息一体化的方法。通过在DC-DC变换器的传统功率控制环中叠加二进制频移键控(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2FSK)信号作为扰动,将数据信息叠加到传统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中,使得该PWM信号同时包含数据信息,实现能量信息一体化。首先,给出基于2FSK的功率/数据双载波调制以及实时的滑动离散傅里叶变换(sliding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DFT)解调方案。然后,通过对Buck变换器的能量信息一体化模型进行小信号建模与分析可知,降低输入阻抗可提升通信的信噪比。最后搭建一个由两个Buck变换器并联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和负载突变的工况下均可实现3 kb/s的稳定通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使得DC-DC变换器能同时进行功率变换和数据传输,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信号 二进制频移键控 滑动傅里叶变换 功率/数据双载波调制 能量信息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移相双有源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瞬态电流偏置抑制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春华 陈修淋 +1 位作者 李智华 汪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1131,共16页
针对双有源全桥(DAB)直流变换器在功率突变时产生的电流偏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瞬态直流偏置抑制策略。首先,以基于全移相调制的双有源全桥直流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DAB变换器产生直流偏置的原因及危害。然后,在全局电感电流应力最... 针对双有源全桥(DAB)直流变换器在功率突变时产生的电流偏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瞬态直流偏置抑制策略。首先,以基于全移相调制的双有源全桥直流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DAB变换器产生直流偏置的原因及危害。然后,在全局电感电流应力最优结果的基础上,对功率在四个工作区域突变时产生的瞬态直流偏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推导各种电流突变情况下的直流偏置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一种新的过渡态引入方法,对于不同的功率突变状态可以得到统一的过渡移相角表达式,简化了控制过程。接着,根据所得过渡态结果,提出统一的载波调制方法,并对调制策略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功率突变时产生的电流偏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DAB)变换器 功率突变 瞬态直流偏置抑制 全移相控制 载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多移相调制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4
作者 杜接澳 张裕铭 唐维溢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12期99-101,共3页
此处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动态响应慢及采用多移相调制策略的DAB建模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移相调制策略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该MPC根据实际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 此处以双有源全桥(DAB)DC/DC变换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动态响应慢及采用多移相调制策略的DAB建模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移相调制策略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该MPC根据实际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给定值,计算最优DAB输出侧电流给定值。多重移相载波调制策略根据最优DAB输出侧电流给定值,计算最优多重移相调制占空比。最后,在实验室样机上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方法能显著改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以DAB输出侧电流作为优化变量,适用于各类多重移相调制策略,并大大减弱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多重移相载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双脉冲跨周期调制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正华 夏建锋 +1 位作者 包伯成 沙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31,182,共8页
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调制技术: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不同于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PSM)技术采用单控制脉冲实现输出稳压,DPSM技术把单控制脉冲扩展为双控制脉... 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调制技术: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不同于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PSM)技术采用单控制脉冲实现输出稳压,DPSM技术把单控制脉冲扩展为双控制脉冲,可克服PSM控制的开关功率变换器存在较大输出电压纹波的缺点。以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下的Buck变换器为例,说明DPS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规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着良好瞬态性能的DPSM Buck变换器与PSMBuck变换器相比具有较低输出纹波,与脉冲序列(pulsetrain,PT)控制Buck变换器相比具有较宽的负载可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双脉冲跨周期调制 断续导电模式 脉冲跨周期调制 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三相PWM变换器双载波SPWM环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清 罗安 +1 位作者 肖华根 周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21-3127,共7页
三相PWM变换器并联以及载波移相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大变流器的容量并提高交流侧的电能质量,但直接并联会使系统内部产生环流,从而导致变换器损耗增加甚至系统崩溃。通过分析模块并联系统零序环流产生的原理,得出环流大小与零序开关状态相... 三相PWM变换器并联以及载波移相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大变流器的容量并提高交流侧的电能质量,但直接并联会使系统内部产生环流,从而导致变换器损耗增加甚至系统崩溃。通过分析模块并联系统零序环流产生的原理,得出环流大小与零序开关状态相关,从而提出了一种双载波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控制方法,通过对开关状态的调整来实现抑制环流。该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具有动态响应快、环流抑制效果好等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PWM变换器 并联模块 载波移相 环流 双载波 S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变流器多载波PWM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立乔 黄玉水 +1 位作者 刘兆焱木 张仲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5-1030,共6页
为了对多载波脉宽调制(PWM)技术的谐波特性进行定量的数学分析,通过双重傅立叶变换得到分别采用三种多载波PWM方案的多电平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傅立叶级数.从谐波品质角度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劣,确定了在不同场合下多电平变流器最佳的调制方... 为了对多载波脉宽调制(PWM)技术的谐波特性进行定量的数学分析,通过双重傅立叶变换得到分别采用三种多载波PWM方案的多电平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傅立叶级数.从谐波品质角度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劣,确定了在不同场合下多电平变流器最佳的调制方案.第三种方案的低次谐波含量最低,最适合于单相多电平变流器.在三相平衡无中线系统中,由于载波谐波不产生电流,第三种方案的总谐波失真度最低,因而最为合适.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到了仿真实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PWM 多电平变流器 傅立叶级数 双重傅立叶变换 最优调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的双载波解调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润丰 陈晓宁 赵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91-93,共3页
双载波调制技术是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系统在高速率传输时的调制模式,根据双载波调制技术提出软比特、最大似然、数似然比3种解调方法,采用频率分集和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辅助解调技术来提高系统解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在频率分集和信道状态... 双载波调制技术是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系统在高速率传输时的调制模式,根据双载波调制技术提出软比特、最大似然、数似然比3种解调方法,采用频率分集和信道状态信息作为辅助解调技术来提高系统解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在频率分集和信道状态信息2种辅助解调技术下,使用数似然比解调方法能使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系统传输性能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载波调制 软比特 最大似然 数似然比 频率分集 信道状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倍频CPS-SPWM传输带宽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国荣 颜丽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共8页
载波相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电平变流器的开关调制策略。同等条件下,单极倍频相较双极性可获得好的带宽性能。而传输带宽作为评价多电平变流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治理等特定场合下,显得尤其重要。在阐述单极倍频式载... 载波相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电平变流器的开关调制策略。同等条件下,单极倍频相较双极性可获得好的带宽性能。而传输带宽作为评价多电平变流器的关键性能指标,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治理等特定场合下,显得尤其重要。在阐述单极倍频式载波相移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傅里叶变换详细推导H桥级联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解析式,通过定义噪声容限来确定贝塞尔函数阶数。进而对单极倍频载波相移技术的传输带宽进行研究,得到其传输带宽定量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推导单极倍频式载波相移技术传输带宽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 单极倍频 传输带宽 H桥级联 双重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五电平逆变器的单载波双调制波调制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磊 侯世英 +2 位作者 陈剑飞 饶娆 孙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4-199,共6页
以电容箝位型混合五电平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混合五电平逆变器的单载波双调制波脉冲宽度调制(PWM)策略。通过控制一个载波周期内电容的充放电量相等来保持其电压平衡,同时... 以电容箝位型混合五电平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混合五电平逆变器的单载波双调制波脉冲宽度调制(PWM)策略。通过控制一个载波周期内电容的充放电量相等来保持其电压平衡,同时只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的一个ePWM模块即可实现该混合五电平逆变器的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最大限度地节约了DSP片上资源。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五电平逆变器 电容电压平衡 单载波双调制波 脉冲宽度调制 电压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带输入电压前馈双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1
作者 颜湘武 王杨 +1 位作者 葛小凤 张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70,77,共7页
针对宽范围输入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和Boost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和输入电压发生波动时,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存在较大波动的问题,提出了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平均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具有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的平均电流... 针对宽范围输入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和Boost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和输入电压发生波动时,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存在较大波动的问题,提出了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平均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具有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的平均电流控制与单载波-双调制的调制方法相结合,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实现变换器两模式的自动近似平滑切换,同时对电感电流进行有效控制,保护设备安全。为了克服传统双闭环前馈函数实现和化简困难的缺点,提出将输入电压前馈引入电流内环从而大幅提高了变换器的输入动态响应性能。最后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硬件试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范围输入DC/DC 平均电流法 单载波-双调制 输入电压前馈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Buck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霏 吴访升 +1 位作者 陈鉴富 王为善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132,136,共4页
提出一种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与电压型DPSM技术比较,电流型DPSM技术采用双环控制技术,检测电感电流以产生具有不同占空比... 提出一种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与电压型DPSM技术比较,电流型DPSM技术采用双环控制技术,检测电感电流以产生具有不同占空比的控制脉冲,克服电压型DPSM开关DC-DC变换器无法检测电感电流的问题,有效防止启动过程中电感电流过冲现象发生。以DCM Buck变换器为例说明电流型DPSM技术的原理和输出电压纹波与脉冲组合之间的关系。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电流型DPSM DCM Buck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得出高功率脉冲、低功率脉冲以及跨周期脉冲的组合规律。最后,给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着良好瞬态性能的电流型DPSM Buck变换器低输出电压纹波与较宽的负载可调范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PSM) 断续导电模式(dcm) 脉冲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C调制信号抗多径双环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刚 王屹伟 +1 位作者 陈睿 刘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1123,共6页
双环估计方法是为了解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调制信号模糊跟踪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码相位估计方法。为了提高双环估计方法的抗多径性能,将双环估计中本地产生的伪随机码转变为仅在码片边沿出现的... 双环估计方法是为了解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调制信号模糊跟踪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码相位估计方法。为了提高双环估计方法的抗多径性能,将双环估计中本地产生的伪随机码转变为仅在码片边沿出现的双极性归零码,从而使得二维相关函数具有更尖锐的二维相关峰值,进而使得双环估计具有较强的抗多径性能。理论上重点分析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带限条件下的抗多径性能,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方法,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同时实现对BOC调制信号的无模糊、抗多径、抗低载噪比的相位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双环估计方法 二进制偏移载波调制信号 抗多径 无模糊 抗低载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Q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侠 韦慕野 +7 位作者 邓东锋 何锋 欧阳竑 余志强 伍颖 李文甫 杨庆锐 李鹏伟 《光电技术应用》 2021年第1期47-54,共8页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原理,并据此分析,搭建了试验系统,分别产生了±1阶(即长波方向和短波方向)的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相位调制器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光强度调制器 IQ调制器(双平行调制器) 载波抑制单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倍频全双工RoF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智嘉 杨蓓 王现彬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7-924,共8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通过调整基站(BS)线偏振器(Pol)偏振角度即可恢复出下行数据和上行载波。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传输90 km后上行链路功率代价为0.86 dB,相同条件下下行链路功率代价仅为0.4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倍频 抑制载波光双边带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系统中双向直流变换器模式切换统一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灵芝 陈宇 +1 位作者 张昊 郭仲奇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共4页
针对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模式切换时存在的动态响应慢、母线电压过冲等问题,采用同相不等幅双载波调制方式实现非隔离全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调制和平滑模式切换,简化控制方式,改善动态性能,形成统一控制。分别在Matlab仿真平台搭建... 针对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模式切换时存在的动态响应慢、母线电压过冲等问题,采用同相不等幅双载波调制方式实现非隔离全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调制和平滑模式切换,简化控制方式,改善动态性能,形成统一控制。分别在Matlab仿真平台搭建的仿真模型和1 kW的原理样机进行相关实验,结果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工业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模式切换 双载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PMSM锯齿载波双随机SVPWM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文祥 李亮 +1 位作者 吉敬华 陶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12-3421,共10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等优点,适用于电动飞机、舰船推进等场合。然而,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会导致相电流在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处存在集中的高频谐波,并...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可靠性等优点,适用于电动飞机、舰船推进等场合。然而,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会导致相电流在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处存在集中的高频谐波,并因此带来振动噪声问题。此外,对双三相电机开关序列的中心化处理,也会增加谐波含量。为此,文中结合随机零矢量SVPWM与变延时SVPWM,提出基于锯齿载波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在不影响矢量控制运行性能的情况下,将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处的谐波分散到指定频域内,显著降低相电流的高频谐波幅值。与此同时,采用锯齿载波代替传统的三角载波,避免了开关序列的中心化处理,降低了谐波含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变延时 随机零矢量 锯齿载波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边比可调单边带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现彬 卢智嘉 +1 位作者 吕梦琦 米世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现光载边比ROCS的连续可调谐。讨论了射频信号相移、主调制器偏置电压、双平行MZM消光比RE和调制指数对ROCS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经20 km光纤传输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0 dB和10.33 dB载边比系统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5 dB和3.4 dB,在背靠背(BtB)传输中当载边比从10.33 dB降低至0 dB后,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2.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光单边带调制 光载边比 全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空间解耦的双定子感应电机改进型24扇区SVPWM调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堃 游小杰 王琛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10-3018,共9页
针对六相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双定子感应电机,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空间解耦变换的改进型24扇区SVPWM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不仅继承了传统方法易于数字化实现、提高逆变器开关频率、抑制定子谐波电流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每个采样周... 针对六相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双定子感应电机,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空间解耦变换的改进型24扇区SVPWM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不仅继承了传统方法易于数字化实现、提高逆变器开关频率、抑制定子谐波电流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每个采样周期内两相桥臂的开关管同时动作的问题。此外,改进型方法对应的连续型方法还可以通过等效的载波比较PWM方法进行等效实现,显著简化了算法的复杂程度,节省计算资源,更易于DSP等计算芯片的数字化实现。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型24扇区SVPWM方法和等效载波PWM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双定子感应电机 矢量空间解耦变换 载波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宽带系统MIMO双载波调制解调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润丰 李铭钊 骆春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276,共4页
超宽带(Ultra-Wide Band, UWB)系统目前可以实现600 Mb/s的高速率传输,但此速率传输模式的最大通信范围只能覆盖到3 m。为了提高超宽带系统传输性能,同时降低信道衰落效应,本文提出多输入多输出双载波调制解调技术,在保持原有带宽和天... 超宽带(Ultra-Wide Band, UWB)系统目前可以实现600 Mb/s的高速率传输,但此速率传输模式的最大通信范围只能覆盖到3 m。为了提高超宽带系统传输性能,同时降低信道衰落效应,本文提出多输入多输出双载波调制解调技术,在保持原有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条件下,提高系统数据传输速率,扩大通信覆盖范围。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证实此调制解调技术使超宽带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1.2 Gb/s和通信覆盖范围最远达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系统 双载波 调制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