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对患儿T淋巴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丹丹 魏芳 裴新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和EBV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5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4例EBV感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疗效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和EBV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5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4例EBV感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退热、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同时予以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辅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E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后EBV-DNA转阴率高于常规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8^(+)百分比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儿CD19^(+)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EBV感染有利于促进EBV-DNA的转阴,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eb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 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张伟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免疫球蛋白(Ig)M抗体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诊的1261例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IgM抗体滴度,结合患者性... 目的分析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免疫球蛋白(Ig)M抗体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诊的1261例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IgM抗体滴度,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及季节信息比较常见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结果。结果1261例患者中,IgM检测阳性的患者共311例,其中20例患者为合并感染,总阳性率为24.66%。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结果显示,A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13.16%,B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4.36%,其中A、B型流感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呼吸道病毒(P<0.05)。657例男性患者样本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77例(26.94%);604例女性患者样本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34例(22.19%)。不同性别患者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2例60~<70岁年龄段患者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06例(21.54%);416例70~<80岁年龄段患者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01例(24.28%);353例≥80岁年龄段患者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04例(29.46%)。≥70岁年龄段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60~<70岁年龄段(P<0.05)。≥80岁年龄段患者A型流感病毒IgM阳性率显著高于60~<80岁年龄段。530例春夏季患者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32例(24.91%);731例秋冬季患者中,呼吸道病毒IgM阳性179例(24.49%)。不同季节患者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A型流感IgM阳性率显著高于春夏季节(P<0.05)。结论老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IgM抗体的阳性检测结果受患者年龄、季节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群需警惕秋冬季节A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减少患病风险,保障身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免疫球蛋白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蛋白对免疫球蛋白产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衍国 张海龙 +3 位作者 刘玉峰 高天文 潘蕾 王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4-526,529,共4页
目的 :检验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蛋白对培养的人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的影响。方法 :用UV灭活和热处理的EBV刺激培养的人脐带血B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UV灭活EBV组细胞CD5、CD3、CD4和CD8的表达 ,ELISA法... 目的 :检验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蛋白对培养的人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的影响。方法 :用UV灭活和热处理的EBV刺激培养的人脐带血B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UV灭活EBV组细胞CD5、CD3、CD4和CD8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gG和IgM ,同时与EBV转化B细胞产生的IgG和IgM作对比。结果 :第 14天未检测到T细胞 ,CD5 + B细胞占 4 3% ;2 8天时CD5 + B细胞占 4 7%。UV灭活EBV组 :第 10、18、2 2和 2 6天IgGA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第 10天以后各时间点IgMA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EBV转化培养B细胞 4 0天 ,IgG和IgMA值与同期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EBV蛋白有诱导Ig产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蛋白 免疫球蛋白 调节作用 B细胞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中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毛群颖 郝春生 +5 位作者 张霞 高强 何鹏 梁争论 李凤祥 王军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经典微量细胞病变法,应用近两年分离自中国手足口病(HFMD)高发区的3株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株,对中国不同血液制品厂家生产的35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进行抗-EV71中和效价检测。结果显示,3株不同EV71病毒株间的抗-EV71中和效价... 采用经典微量细胞病变法,应用近两年分离自中国手足口病(HFMD)高发区的3株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株,对中国不同血液制品厂家生产的35批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进行抗-EV71中和效价检测。结果显示,3株不同EV71病毒株间的抗-EV71中和效价差异均在4倍以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2.323,P〉0.05)。根据这3株毒株检测结果判定,35批人免疫球蛋白的抗-EV71均为阳性,肌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肌丙)的抗-EV71-GMTs(525.9)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简称静丙)的GMTs(252.3,F=66.518,P〈0.01)。30批静丙的抗-EV71-GMTs中和效价分布在128.0-384.0之间。应开展原料血浆中抗-EV71中和效价的筛选,研制高效价的EV7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品,用于HFMD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HFMD) 人肠道病毒71型(EV71)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体外诱导CD5^+B细胞产生IL-6及免疫球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 夏汝山 +2 位作者 刘玉峰 魏立强 张衍国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观察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及其膜表面糖蛋白 35 0 (gp35 0 )对分离的脐带血CD5 + B细胞产生IL 6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无菌采集新生儿脐带血 ,RosetteSepTM法分离总B细胞 ,免疫磁珠分离CD5 + B细胞 ,用EBV及纯化的... 目的 观察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EBV)及其膜表面糖蛋白 35 0 (gp35 0 )对分离的脐带血CD5 + B细胞产生IL 6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无菌采集新生儿脐带血 ,RosetteSepTM法分离总B细胞 ,免疫磁珠分离CD5 + B细胞 ,用EBV及纯化的gp35 0刺激细胞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IL 6和免疫球蛋白IgG、IgM ,对照为未加刺激的培养细胞上清液。结果 CD5 + B细胞于刺激的第 2 4h开始分泌IL 6 ,OD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EBV刺激的CD5 + B细胞 13d以后的培养上清液中能检测到免疫球蛋白IgM和抗角蛋白自身抗体 (AKautoAb)IgM ;gp35 0刺激的CD5 + B细胞存活 15d ,其第 13、15天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能检测到免疫球蛋白IgM ;未刺激的细胞存活 7d ,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IL 6和免疫球蛋白。结论 EBV可能通过其膜表面糖蛋白gp35 0刺激培养的CD5 + B细胞产生IL 6和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膜表面糖蛋白350 免疫球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检测EB病毒NA1-IgA抗体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哲 符俊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抗体检测中的各项性能。方法20例临床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例非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取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EB-NA1-IgA抗体...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抗体检测中的各项性能。方法20例临床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例非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取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EB-NA1-IgA抗体进行检测,以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鼻咽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鼻咽癌组两种方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对照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对鼻咽癌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eb病毒 NA1-Iga抗体 鼻咽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晶 翟海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对脐带血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8
作者 王琳 王映梅 +2 位作者 刘玉峰 魏立强 张衍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3,17,共4页
探讨EB病毒是否使培养的脐带血B细胞、CD5+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及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无菌采集新生儿脐带血,RosetteSepTM法分离全B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5+B细胞,将分离得到的全B,CD5+B,CD5-B三组细胞分别用EB病毒、紫外... 探讨EB病毒是否使培养的脐带血B细胞、CD5+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及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无菌采集新生儿脐带血,RosetteSepTM法分离全B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5+B细胞,将分离得到的全B,CD5+B,CD5-B三组细胞分别用EB病毒、紫外线照射灭活的EB病毒(UVEBV)、TPA刺激,于培养的第10~30d,每间隔4d分别留取上清,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gG,IgM及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utoAb)IgG,IgM,阳性对照为健康成人血清,阴性对照为未加刺激的培养细胞上清。EB病毒感染的3组细胞于培养的第7d发生转化,14d以后的培养上清中IgM,AKautoAbIgMOD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VEBV刺激细胞存活15d,其第14d的CD5+B细胞培养上清中IgMOD值高于对照组(p<0.05);TPA及未刺激的细胞存活7d,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到免疫球蛋白。可见,EB病毒能使培养的脐带血B细胞、CD5+B细胞产生可能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GP350 免疫球蛋白 天然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抗戊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G抗体随访分析
9
作者 何达秋 何有成 +3 位作者 崇雨田 李学俊 陈青 姚集鲁 《新医学》 1998年第S1期37-38,共2页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后抗-HEVIgG存在的持续时间,以准确、客观评估抗-HEVIgG在戊型肝炎(戊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前瞻性与回顾性研究方法相结合,随访观察72例散发性戊肝抗-HEVIgG发病后... 目的:了解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后抗-HEVIgG存在的持续时间,以准确、客观评估抗-HEVIgG在戊型肝炎(戊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前瞻性与回顾性研究方法相结合,随访观察72例散发性戊肝抗-HEVIgG发病后4年的变化。结果:戊肝发病后2年有63%患者抗-HEVIgG阳性,病后第3年有45%阳性,发病后第4年仍有30%患者抗-HEVIgG阳性。结论:抗-HEVIgG阳性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戊型肝炎 抗戊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G抗体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早期蛋白P54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10
作者 齐建国 周为民 谷淑燕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5期364-368,共5页
PCR法获得编码EB病毒早期蛋白P54的基因BMRF1,序列分析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表达质粒pET30a-BMRF1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了P54抗原,SDS-PAGE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1000;采用镍离子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 PCR法获得编码EB病毒早期蛋白P54的基因BMRF1,序列分析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表达质粒pET30a-BMRF1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了P54抗原,SDS-PAGE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1000;采用镍离子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产生了P54特异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表明免疫血清可以识别激活的Raji细胞中表达的P54蛋白。以上结果表明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BMRF1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成功表达EB病毒早期蛋白P54,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早期蛋白P54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水平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单士超 郭春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267-2269,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VCA-IgA)水平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最终经鼻咽部病理活检确诊的...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VCA-IgA)水平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最终经鼻咽部病理活检确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76),鼻咽部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8)。术前均实施MSCT增强扫描及血清VCA-IgA检查。比较两组血清VCA-IgA阳性率及MSCT增强扫描阳性率、病理分化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观察组MSCT增强扫描阳性率、血清VCA-Ig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血清VCA-IgA阳性检出率高于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MSCT增强扫描、两者联合阳性检出率与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血清VCA-IgA、MSCT增强扫描单一检测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CA-IgA、MSCT增强扫描联合诊断特异度与两者单一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VCA-IgA水平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敏感度,可为鼻咽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层螺旋CT 免疫球蛋白A eb病毒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永梅 董宝侠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考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EB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研究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比较... 目的考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EB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研究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的病毒转阴率和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结果研究组病毒转阴率为82.0%,对照组为50.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2.3±9.4)和(10.9±7.0)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分别为(3.9±3.3)和(6.1±4.8)分,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感染 免疫球蛋白 阿糖腺苷 甲强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健 李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分析EB病毒感染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补体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使用散... 目的分析EB病毒感染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补体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使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对比C4、C3、IgE、IgA、IgM、IgG、CD56^+、CD19^+、CD4^+、CD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4、C3、IgE、IgM、Ig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56^+、CD19^+、CD3^+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和儿童免疫球蛋白具有密切相关性,与CD4^+减少具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倩雯 陈海雷 +1 位作者 黄燕 刘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 研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儿童不同临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的变化特点,为EBV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10例EBV感染儿童为观察组,排除EBV等疱疹病毒感染儿童78例为对照组。按不同感染形式[既往EBV感染、... 目的 研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儿童不同临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功能的变化特点,为EBV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10例EBV感染儿童为观察组,排除EBV等疱疹病毒感染儿童78例为对照组。按不同感染形式[既往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及不同年龄(<3岁、≥3岁)分别给观察组分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既往EBV感染时,IgA升高,C4下降。IM组的Ig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既往EBV感染组,IgM显著高于既往EBV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既往EBV感染组和IM组的C3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3岁组,IgA、C3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IgG、IgM下降,其中Ig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岁组。C4与对照组和≥3岁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岁组Ig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岁组,IgA显著高于对照组。<3岁组与≥3岁组比较,<3岁组的各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改变更为明显。3.随访IM组中3例病例,临床症状好转后IgA、IgG下降,C4上升。结论 年龄小、IM儿童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改变较年龄大、既往EBV感染的患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儿童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胡玲珑 温正旺 +5 位作者 俞佳珂 陈洁 石海矾 陈均亚 余金生 陈益平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497-250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SIGIRR)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入院时EB-IgM和EB-DNA检测均阳性)为A组,门诊体检EB-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IgM... 目的探讨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SIGIRR)在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损伤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入院时EB-IgM和EB-DNA检测均阳性)为A组,门诊体检EB-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IgM阴性的40例儿童为B组,门诊体检EB-IgG和EB-IgM均阴性的40例儿童为C组。检测并比较A组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及AST、ALT水平,比较3组对象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同时分析A组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与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周后,原发性感染患儿血清SIGIR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L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时血清SIGIRR表达水平与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B、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感染患儿入院时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与血清SIGIRR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06,P<0.05),治疗1周后两者未见相关性(r=0.106,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后患儿血清SIGIR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ALT水平相关,是肝损伤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蒙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究EB病毒感染行人免疫球蛋白和阿糖腺苷与甲强龙联合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方法 90例EB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阿糖腺苷与甲强龙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究EB病毒感染行人免疫球蛋白和阿糖腺苷与甲强龙联合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方法 90例EB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阿糖腺苷与甲强龙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降低,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患者行人免疫球蛋白和阿糖腺苷与甲强龙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eb病毒感染 阿糖腺苷 甲强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疗效及对Ficolin-3、SH2D1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昆泽 李雅莉 牟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1930-193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儿免疫相关分子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SH2结构域蛋白1A(SH2D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30例EBV感... 目的探讨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儿免疫相关分子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SH2结构域蛋白1A(SH2D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30例EBV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咽痛、扁桃体肿大和肝脾肿大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治疗前后两组EBV-DNA、EBV-CA-IgM及EBV-NA-Ig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icolin-3、SH2D1A水平,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咽痛、扁桃体肿大和肝脾肿大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或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EBV-DNA、EBV-CA-IgM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icolin-3、SH2D1A、IL-6、IL-8、TNF-α、CD8^(+)明显降低,CD3^(+)、CD4^(+)及CD4^(+)/CD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icolin-3、SH2D1A表达与IL-6、IL-8、TNF-α及CD8^(+)呈正相关(r=0.478、0.454、0.503,0.462、0.443、0.511,均P<0.001),与CD3^(+)、CD4^(+)及CD4^(+)/CD8^(+)呈负相关(r=-0.567、-0.402、-0.423,-0.477、-0.416、-0.409,均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9,P=0.003),并发症总发生率[9.23%(6/65)]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3,P=0.002)。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能降低EBV感染患儿Ficolin-3、SH2D1A水平,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免疫球蛋白 eb病毒 纤维胶凝蛋白3 SH2结构域蛋白1A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伴EB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聪 蒋菊华 朱丹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伴人类疱疹病毒(EB)感染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肺炎支原体伴EB病毒感染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42例)...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伴人类疱疹病毒(EB)感染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肺炎支原体伴EB病毒感染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较对照组(78.57%)高(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升高,CD8^(+)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对照组高,CD8+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RR)降低,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EF/TE)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RR比对照组低,VPEF/VE、TPEF/TE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伴EB病毒感染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伴eb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云 庹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对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3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铁蛋白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对照组,但是低于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86±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84%和83%,特异度分别为75%和54%。观察组1与对照组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77±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75%和84%,特异度分别为84%和98%。结论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可作为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 转铁蛋白受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血清免疫球蛋白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一帆 唐冰花 +3 位作者 宋新貌 汤荔 王朱健 曹文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评估EB病毒抗体Z反式激活因子(Zta)/免疫球蛋白A(IgA)、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抗体结果模式分析对鼻咽癌(NPC)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共入组NPC患者662例、健康对照731例,临床筛查患者157例,采用酶联... 目的评估EB病毒抗体Z反式激活因子(Zta)/免疫球蛋白A(IgA)、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抗体结果模式分析对鼻咽癌(NPC)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共入组NPC患者662例、健康对照731例,临床筛查患者1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EB病毒3种IgA抗体水平,分析不同结果模式在3组人群中的表现。结果NPC患者组出现单独1种抗体阳性结果模式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种或3种抗体阳性的结果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种抗体全阳的结果模式在NPC组中出现的概率最高,占74.77%,阳性预测值为98.82%。结论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结果模式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估疾病风险,并对NPC作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