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3 位作者 董淑福 庄茂录 夏贵进 李云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608,共3页
通过采用长度为 2m、入纤功率为 1W的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所进行的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实验 ,得到了波长为 15 6 3.5 96nm、功率为 2 4
关键词 ey-805Er^3+/Yb^3+双包光纤 ER^3+/YB^3+光纤激光器 激光功率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2 位作者 董淑福 方绍强 张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实现了对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信号和泵浦功率下单信道的瞬态功率、脉冲序列输出功率与增益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多信道异步转移模式下输出功率和增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实现了对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动态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信号和泵浦功率下单信道的瞬态功率、脉冲序列输出功率与增益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多信道异步转移模式下输出功率和增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单个脉冲,在相同的泵浦功率下,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取决于输入脉冲的峰值功率;在不同的泵浦功率下,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取决于泵浦功率。对于脉冲序列,在达到稳定的输出前,将经历一个输出功率和增益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对于异步转移模式的多信道脉冲,脉冲重叠时的功率和增益变化要快于非重叠时功率和增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单信道 多信道 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算法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3 位作者 董淑福 马志强 方绍强 张虎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3,共4页
采用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上的能级粒子数、激光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振荡达到稳态前上能级粒子数随... 采用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上的能级粒子数、激光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增益介质在不同位置振荡达到稳态前上能级粒子数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并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特点;不同位置处振荡开始时的最大峰值功率与达到稳态时的功率也不同;不同位置开始振荡的时间相同,达到稳态的时间也基本相同。对这一算法的稳态结果同简化速率方程的稳态分析值进行了对比,显示了泵浦功率较大且光纤长度较长时两者所具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激光器 动态特性 上能级粒子数
原文传递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动态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3 位作者 董淑福 庄茂录 夏贵进 李云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分析了弛豫振荡前上能级Er3+、Yb3+粒子数的变化和弛豫振荡时Er3+上能级粒子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弛豫振荡时激光功率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双包Er^3+/Yb^3+光纤 动态特性 光纤激光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的高功率L-band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贾秀杰 郭占城 +5 位作者 付圣贵 范万德 刘艳格 袁树忠 宁鼎 董孝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采用端面泵浦的方式,用尾纤输出波长为976 nm的高亮度多模半导体激光器,包层泵浦的铒镱共掺双包层大模面积光纤,非球面镜组耦合系统,进行了共掺双包层光纤的高功率L-band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泵浦耦合效率达到了62%以上,并在F-P激光振荡腔... 采用端面泵浦的方式,用尾纤输出波长为976 nm的高亮度多模半导体激光器,包层泵浦的铒镱共掺双包层大模面积光纤,非球面镜组耦合系统,进行了共掺双包层光纤的高功率L-band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泵浦耦合效率达到了62%以上,并在F-P激光振荡腔中实现了高效的连续激光输出。在光纤长度为30 m、入纤功率为13.41 W时,首次报道输出连续功率达到了4.3 W。激光器的斜率效率为44%,激光输出中心波长1 60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光纤 双包光纤 泵浦 光纤激光器 F-P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占生宝 朱蕊频 +2 位作者 马志强 石磊 赵尚弘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连续和脉冲泵浦下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ASE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光泵浦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达到稳态的时间和输出功率的...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对连续和脉冲泵浦下的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ASE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光泵浦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ASE达到稳态的时间和输出功率的大小依赖于泵浦功率,ASE输出功率的增加与Er3+上能级粒子数的减少相对应;脉冲光泵浦下,光纤长度对正向ASE输出功率的饱和存在显著的影响,但不影响反向ASE输出功率的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泵浦 自发辐射 反转粒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
7
作者 王华 李乙钢 +4 位作者 陈胜平 朱剑平 张炜 刘胜利 吕可诚 《光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234-238,共5页
详细描述了双包层E r3+/Y 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介绍了此类光纤放大器在提高输出功率、提高增益、降低噪声及增益平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报道了最新的实验结果:采用双包层E r3+/Y b3+共掺光纤放大器,实现了中心波长... 详细描述了双包层E r3+/Y 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介绍了此类光纤放大器在提高输出功率、提高增益、降低噪声及增益平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报道了最新的实验结果:采用双包层E r3+/Y b3+共掺光纤放大器,实现了中心波长位于1 561 nm、3 dB带宽为8 nm、输出功率达1.16W超荧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可达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光纤 双包 高功率 低噪声系数 增益平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参数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凤 赵尚弘 夏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1-434,共4页
为了研究掺杂浓度、包层尺寸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根据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产生激光的机理,基于速率方程,采用改变Er3+,Yb3+掺杂浓度、内包层尺寸等光纤参数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随... 为了研究掺杂浓度、包层尺寸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根据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产生激光的机理,基于速率方程,采用改变Er3+,Yb3+掺杂浓度、内包层尺寸等光纤参数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随光纤参数变化的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在Er3+掺杂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Yb3+的掺杂浓度,可有效地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在Yb3+掺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Er3+掺杂浓度,也可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但提高的幅度不明显;减小内包层尺寸,激光器的最佳光纤长度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双包光纤激光器 ER^3+/YB^3+ 杂浓度 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粒子数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清华 马志强 占生宝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针对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内包层和纤芯中光强的不同分布,基于速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泵浦方式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上能级粒子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泵浦方式,沿光纤的径向,越接近于纤芯中心处,上能级粒子数越低;... 针对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内包层和纤芯中光强的不同分布,基于速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泵浦方式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上能级粒子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泵浦方式,沿光纤的径向,越接近于纤芯中心处,上能级粒子数越低;越接近于纤芯边缘,上能级粒子数越高。沿光纤轴向,激光输出端归一化的上能级粒子数总是少于非输出端归一化的上能级粒子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激光器 上能级粒子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层泵浦的L波段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书敏 王健 +3 位作者 董法杰 吕福云 王宏杰 董孝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658,共3页
报道了一种工作波长在L波段的包层泵浦Er3+ /Yb3+共掺光纤环形激光器 环形腔内的激光工作介质为一段9m长的Er3+ /Yb3+共掺高掺杂光纤 利用6个976nmLD同时抽运前段Er3+ /Yb3+共掺双包层光纤产生的放大自发辐射谱作二次抽运源,使腔内增义... 报道了一种工作波长在L波段的包层泵浦Er3+ /Yb3+共掺光纤环形激光器 环形腔内的激光工作介质为一段9m长的Er3+ /Yb3+共掺高掺杂光纤 利用6个976nmLD同时抽运前段Er3+ /Yb3+共掺双包层光纤产生的放大自发辐射谱作二次抽运源,使腔内增义谱由C波段移到L波段,实现了L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输出;采用包层泵浦技术,在抽运功率为3594. 5mW时,测得泵浦入纤功率为2731. 8mW,实现了输出连续功率最大518. 4mW,斜率效率达到19% 的激光输出;所形成激光的工作波长为1613. 94nm,激光光谱的3dB带宽为1. 5nm,边模抑制比接近于5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双包光纤 泵浦 L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功率漂移及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伟 占生宝 +1 位作者 陈校平 王文辉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6,51,共4页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增益动态的特性。研究了功率漂移与撤除信道数的关系及不同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信道撤除数量越多,放大器达到稳态的时间越长,功率漂移越大;泵浦控制方式下,泵浦功率... 基于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增益动态的特性。研究了功率漂移与撤除信道数的关系及不同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信道撤除数量越多,放大器达到稳态的时间越长,功率漂移越大;泵浦控制方式下,泵浦功率的调整随撤除信道数的增加而增大,且抑制功率漂移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反馈控制方式下,功率漂移首先呈现振荡结构,抑制功率漂移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功率漂移 增益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在L波段的多波长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
12
作者 董法杰 张书敏 +1 位作者 吕福云 王宏杰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采用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EYDF)作为增益介质,利用一段标准的多模光纤作为空间梳状滤波器,于室温下实现了5个波长的稳定输出。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可以实现对波长振荡个数和波长间隔的控制。腔中不加任何的稳定装置,在激光输... 采用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EYDF)作为增益介质,利用一段标准的多模光纤作为空间梳状滤波器,于室温下实现了5个波长的稳定输出。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可以实现对波长振荡个数和波长间隔的控制。腔中不加任何的稳定装置,在激光输出功率高于207mW时,仍能够得到多波长的稳定振荡,单一波长的线宽窄于0.15nm,边模抑制比大于32dB。通过优化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熔接,选择更加合适的多模光纤,可实现更多波长个数的稳定的多波长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光纤激光器 多波长输出 L波段 多模光纤 边模抑制比 波长间隔 双包光纤 个数 激光输出功率 振荡
原文传递
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放大特性
13
作者 周万银 赵尚弘 吴卓亮 《通信技术》 2009年第11期1-3,共3页
基于速率方程,文中研究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放大时的放大特性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对波长为1550nm的小信号具有良好的放大特性,反向泵浦,当泵浦功率超过2W时,放大增益可超过60dB;同时... 基于速率方程,文中研究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放大时的放大特性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对波长为1550nm的小信号具有良好的放大特性,反向泵浦,当泵浦功率超过2W时,放大增益可超过60dB;同时,该放大器对C波段的小信号亦具有良好的放大特性,其3dB增益带宽达到54nm。该研究进一步表明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在C波段具有良好的噪声特性,小信号放大时,噪声系数接近于EDFA的噪声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正向泵浦 反向泵浦 放大特性 噪声特性
原文传递
前馈控制的双包层EYDFA链路增益钳制研究
14
作者 王强 李云霞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基于前馈控制结构,采用速率方程的"离散"算法,分析了双包层Er3+/Yb3+光纤放大器级联链路的功率漂移及钳制效果。
关键词 ER^3+ 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级联EYDFA链路 增益钳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时放大的自发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2 位作者 董淑福 马志强 石磊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0-934,951,共6页
基于速率方程,针对不同的泵浦方式,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放大时放大的自发辐射(ASE)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泵浦时,ASE+输出功率大于ASE-输出功率,各波长分量对ASE+输出功率的贡献大于该波长分量对ASE... 基于速率方程,针对不同的泵浦方式,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小信号放大时放大的自发辐射(ASE)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泵浦时,ASE+输出功率大于ASE-输出功率,各波长分量对ASE+输出功率的贡献大于该波长分量对ASE-输出功率的贡献;增加纤芯数值孔径,无论正向泵浦还是反向泵浦,ASE输出功率都单调减小;当包层对芯径面积之比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对于反向泵浦,ASE+输出功率大于ASE-输出功率。这些特点显示了小信号放大时ASE与大信号放大时ASE所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 双包光纤放大器 正向泵浦 反向泵浦 放大的自发辐射(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