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技术下医学院校“信息管理学基础”课实验平台研究
1
作者 刘洁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6期68-72,共5页
传统“信息管理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对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培养的需求,文章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下医学院校“信息管理学基础”课实验平台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实验平台建设目标、设计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关... 传统“信息管理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对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培养的需求,文章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下医学院校“信息管理学基础”课实验平台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实验平台建设目标、设计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关键技术实现。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平台应用,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验平台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实验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医学院校信息管理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医学院校 “信息管理学基础”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水化学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
作者 储意轩 薛向东 汪华 《科技风》 2025年第9期102-10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水化学基础”课程中有效利用在线资源和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整合这些技术工具,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水化学基础”课程中有效利用在线资源和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整合这些技术工具,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全球视野。通过嵌入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基础 信息技术 在线资源 虚拟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数据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微
3
作者 李一田 鞠维欣 《成才之路》 2025年第8期29-32,共4页
大数据已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应用基础”课程。而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数据应用基础”课程,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便成为诸多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教师应依托项目制教学,... 大数据已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应用基础”课程。而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数据应用基础”课程,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便成为诸多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教师应依托项目制教学,将思政内容通过“项目”这个载体融入“大数据应用基础”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以“创新”为导向,注重提升自身课程思政水平,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加强校企合作,做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教育并行,借助信息平台实现思政资源“互联互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基础 课程思政 信息化人才 项目制教学 创新 师资水平 考核标准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
4
作者 于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 “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有效融合思政元素,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转型发展。针对现阶段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融合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目标、元素挖掘、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策略,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思政元素 有效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农业院校公共课培育“三农”情怀的路径探析--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5
作者 成维莉 王思璇 吴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1-145,155,共6页
通过对学生“离农”现象的现实审视,从国家、学校和课程三个层面阐述高职农业院校在公共课中培育“三农”情怀的内在逻辑。基于“思政引领、三全育人”的实践思路,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以“三农”案例为载体,“课标、... 通过对学生“离农”现象的现实审视,从国家、学校和课程三个层面阐述高职农业院校在公共课中培育“三农”情怀的内在逻辑。基于“思政引领、三全育人”的实践思路,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以“三农”案例为载体,“课标、能力、思想”三线融合,重构课程内容;“育心、练技、立志、践行”四路并进,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评价,落实培养效果,探索高职农业院校公共课培育“三农”情怀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农业院校 公共课 “三农”情怀培育 信息技术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郑蕊 刘杰 +1 位作者 王欣 迟恩宇 《电脑与电信》 2024年第9期59-64,共6页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深入探讨网络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以“培根铸魂、德技并修”为目标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以“基础为本、应用为翼、素养为魂”的课程思政设计为核心,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课程体系、项目实战、课程...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深入探讨网络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以“培根铸魂、德技并修”为目标进行教学创新与实践。以“基础为本、应用为翼、素养为魂”的课程思政设计为核心,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课程体系、项目实战、课程思政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在文化自信、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及应用 课程思政 信息化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信息素养培养探究
7
作者 李真成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9期212-214,共3页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密不可分。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可以发现,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密不可分。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可以发现,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因此,学校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8
作者 闫珍珍 李幸刚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5期228-230,共3页
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促进数字化创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 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促进数字化创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职院校 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设计研究
9
作者 周晓冬 《移动信息》 2024年第7期148-149,153,共3页
“机械基础”是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类课程,其内容以机械零件制造及简单机械原理为主,属于多学科的基础课程。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依赖教师口述与PPT,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存在较高的发展空间。文中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对中职“机... “机械基础”是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类课程,其内容以机械零件制造及简单机械原理为主,属于多学科的基础课程。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依赖教师口述与PPT,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存在较高的发展空间。文中立足于信息化建设,对中职“机械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创新,融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创新的授课模式、授课内容及课程实践,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中职 “机械基础”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理实体转换生产及应用
10
作者 侯兴泽 刘小鹏 +3 位作者 张世亮 李梅娟 马远征 李少敏 《测绘标准化》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针对采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进行基础地理实体转换生产中存在数据源格式多样、转换工作量大、语义化困难、地理实体三维信息缺失的问题,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快速实体化转换及应用,本文设计了一套转换生产流程,应用ETL技术进行数... 针对采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进行基础地理实体转换生产中存在数据源格式多样、转换工作量大、语义化困难、地理实体三维信息缺失的问题,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快速实体化转换及应用,本文设计了一套转换生产流程,应用ETL技术进行数据转换,应用知识图谱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运算进行实体关系语义化,应用多源高程数据采集基础地理实体三维信息,最终实现快速转换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应用场景。本方案经生产验证,生产流程和技术可行,满足生产精度要求,且实体化速度快,可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实体 快速实体化转换 ETL技术 高程信息提取 实体关系语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TI和AATR的测地型GNSS接收机监测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准确性分析
11
作者 赵东升 张雪礼 +5 位作者 崔双雷 王潜心 李冠青 李龙江 李宸栋 张克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64,共14页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要前提,然而传统电离层闪烁监测接收机(ISMR)分布有限,无法满足闪烁全球监测需求;测地型接收机分布广泛,但从其低采样数据中提取的闪烁因子缺乏新太阳周期长时序监测数据验证,导致其闪烁监测可靠性存疑。为此,本文基于近3 a新太阳周期测地型接收机数据,以ISMR提供的闪烁因子为参考,从代表性空间天气事件闪烁响应、日闪烁发生率、闪烁持续时间概率分布、闪烁日发生规律及其随极昼、极夜、地磁指数的特征变化等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测地型接收机电离层闪烁因子(即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和沿弧段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AATR)监测北极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并给出了ROTI和AATR在高纬度区域判断闪烁发生的经验阈值。结果表明,ROTI和AATR均能较为准确探测到地磁扰动、太阳活动等因素驱动的区域电离层闪烁,并能有效表征电离层闪烁统计学上的日变化规律,但两种闪烁因子不能准确区分闪烁和电离层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导致在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剧烈期间存在较高虚警。该研究成果可为准确选择区域电离层闪烁监测因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电离层闪烁 相位闪烁因子 测地型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明辰 张静 +3 位作者 康红钰 熊均平 刘喜民 孙连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从网络平台的构建、应用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其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互、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等良好效果。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网络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5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集成技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如 王慧麟 冯学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以江苏省为例 ,详细讨论了 1∶5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集成的目的及技术特点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主要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 更新 集成 技术特点 3S技术 江苏 误差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基础化学实验(Ⅰ)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永红 文利柏 +3 位作者 胡先文 王运 梁建功 吴承春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12期31-34,共4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交融下的高等农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基础化学实验(I)的改革与构想为例,指出了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互联网背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交融下的高等农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基础化学实验(I)的改革与构想为例,指出了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教育观念转变、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和课程考核改革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技术 公共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及对德国线上搜索措施立法的影响——兼论我国网络远程勘验措施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11
15
作者 艾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3,177,共11页
2008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判决创设了一项新的基本权利——资讯科技基本权。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明确了线上搜索措施具有干预基本权利的性质,为该措施的法律强化控制提供了宪法依据,并对德国警察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法产生了重... 2008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判决创设了一项新的基本权利——资讯科技基本权。资讯科技基本权的创设明确了线上搜索措施具有干预基本权利的性质,为该措施的法律强化控制提供了宪法依据,并对德国警察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对网络远程勘验措施进行立法完善。具体建议包括:明确网络远程勘验措施具有干预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未来宪法修改时,将个人信息权益或隐私权明确为基本权利,为加强对网络远程勘验措施的法律规制提供宪法依据;增加客观的启动证明标准规定和最后手段原则规定;贯彻加重审批原则,对高强度的电话监听、网络远程勘验,应由设区的市一级公安局局长审批;严格规定数据销毁义务;增加违法使用网络远程勘验收集证据的程序性制裁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讯科技基本权 线上搜索 网络远程勘验 电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毓震 王伟娜 《计算机教育》 2009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变迁的基础上,得出其发展轨迹,论证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进而统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若干实施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养 CFC2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基础教育之我见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彬茹 王昊鹏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9-71,共3页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课程。在分析学生已有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该门课程本身的特点,本文分析、总结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难点和焦点,提出了解...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课程。在分析学生已有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该门课程本身的特点,本文分析、总结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难点和焦点,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 互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邦建 陆道明 《镇江高专学报》 2005年第4期99-101,共3页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在于培养和造就具有高智慧信息素养的人。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到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除教学内容和目标改变外,主要在于教育观点的改变。
关键词 计算机 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程向前 《计算机教育》 2011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在对比和分析内容和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列出现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上的问题,结合对大学新生的实际调查和考试结果,证实本文阐述的主要论点,并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可能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奇 王丽娜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针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分析总结了改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营销管理 基础管理 环境因素 服务思想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