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粳稻Koshihikari及其衍生品种为亲本获得杂交F_1代植株的快速花药培养法
1
作者
卢礼斌
蒋家焕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4期49-51,共3页
通过使用DKN培养基作为三步花药培养法的基本培养基 ,提高了Koshihikari和与之相关的具有食味品质佳的品种如Hitomebore、Akitakomachi、Kinuhikari的花药培养效率 ,也提高了这些品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药培养效率。这种培养法的花药培...
通过使用DKN培养基作为三步花药培养法的基本培养基 ,提高了Koshihikari和与之相关的具有食味品质佳的品种如Hitomebore、Akitakomachi、Kinuhikari的花药培养效率 ,也提高了这些品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药培养效率。这种培养法的花药培养效率与供体植株Koshihikari的亲本系数呈正相关性。因此 ,这种方法是以和Koshihikari相关的品种间杂交获得的花药培养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 ,结果暗示具有一定遗传背景的F1代花药优先再生。为检测花药培养群体和F2 代群体的性状分离情况 ,两个群体均来自高秆中熟品种Koshi hikari与矮秆早熟品种Niigatawase的杂交F1代。通过观察这两个群体的抽穗期和秆长均无明显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Koshihikari
花药培养
育种
衍生品种
亲本
杂交
f1代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被引量:
28
2
作者
黎星辉
施兆鹏
+3 位作者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3F1)中共扩增出 77条谱带 ,均能在双亲中检出 ;结果说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P
亲子鉴定
人工杂交
f1代植株
云南大叶茶
汝城白毛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子F_(1:2)代植株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涛
任芹勇
+2 位作者
李强
杨文耀
郭世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13-3218,共6页
为了合理利用谷子杂种F_(1:2)代单株,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糯质杂交组合亲本及其F_(1: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鉴定F_(1:2)代植株的真实性。结果表明,2015(07)组合的母本为圆锥形紧穗,父本为猫爪形松穗;2015(07)-1至20...
为了合理利用谷子杂种F_(1:2)代单株,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糯质杂交组合亲本及其F_(1: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鉴定F_(1:2)代植株的真实性。结果表明,2015(07)组合的母本为圆锥形紧穗,父本为猫爪形松穗;2015(07)-1至2015(07)-4等4个F_(1:2)代单株仅2015(07)-4为猫爪形、紧穗,SSR标记呈现父母本的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其余3个单株株形、穗型上与母本相同,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2015(13)组合双亲均为圆锥形穗,茎、叶深绿,F_(1:2)代植株形态上不易识别;2015(13)组合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双亲间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7对,采用这17对引物对2015(13)-1至2015(13)-13等13个F_(1:2)代单株基因组DNA扩增检测表明,仅2015(13)-6和2015(13)-9的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其余11个单株均为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组合2015(07)和2015(13)杂种F_(1:2)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频率分别为25.0%和84.6%。本研究通过田间观测结合SSR分子标记,对谷子F_1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为F2:3代群体种植及其单株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SR
f
1:2
代
植株
真实性
鉴定
原文传递
题名
以粳稻Koshihikari及其衍生品种为亲本获得杂交F_1代植株的快速花药培养法
1
作者
卢礼斌
蒋家焕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4期49-51,共3页
文摘
通过使用DKN培养基作为三步花药培养法的基本培养基 ,提高了Koshihikari和与之相关的具有食味品质佳的品种如Hitomebore、Akitakomachi、Kinuhikari的花药培养效率 ,也提高了这些品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药培养效率。这种培养法的花药培养效率与供体植株Koshihikari的亲本系数呈正相关性。因此 ,这种方法是以和Koshihikari相关的品种间杂交获得的花药培养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 ,结果暗示具有一定遗传背景的F1代花药优先再生。为检测花药培养群体和F2 代群体的性状分离情况 ,两个群体均来自高秆中熟品种Koshi hikari与矮秆早熟品种Niigatawase的杂交F1代。通过观察这两个群体的抽穗期和秆长均无明显分离。
关键词
水稻
Koshihikari
花药培养
育种
衍生品种
亲本
杂交
f1代植株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被引量:
28
2
作者
黎星辉
施兆鹏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容之一
文摘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3F1)中共扩增出 77条谱带 ,均能在双亲中检出 ;结果说明这
关键词
RADP
亲子鉴定
人工杂交
f1代植株
云南大叶茶
汝城白毛茶
Keywords
Rucheng Baimao Cha' (Camellia ptilophylla)
RADP
Parentage identi
f
icat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子F_(1:2)代植株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涛
任芹勇
李强
杨文耀
郭世华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13-3218,共6页
基金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种子繁育与质量控制(CARS-06-13.5-A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394)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合理利用谷子杂种F_(1:2)代单株,以低直链淀粉含量×糯质杂交组合亲本及其F_(1:2)代植株为材料,利用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鉴定F_(1:2)代植株的真实性。结果表明,2015(07)组合的母本为圆锥形紧穗,父本为猫爪形松穗;2015(07)-1至2015(07)-4等4个F_(1:2)代单株仅2015(07)-4为猫爪形、紧穗,SSR标记呈现父母本的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其余3个单株株形、穗型上与母本相同,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2015(13)组合双亲均为圆锥形穗,茎、叶深绿,F_(1:2)代植株形态上不易识别;2015(13)组合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双亲间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7对,采用这17对引物对2015(13)-1至2015(13)-13等13个F_(1:2)代单株基因组DNA扩增检测表明,仅2015(13)-6和2015(13)-9的SSR带型与母本相同为假杂种,其余11个单株均为互补型条带,为真杂种。组合2015(07)和2015(13)杂种F_(1:2)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频率分别为25.0%和84.6%。本研究通过田间观测结合SSR分子标记,对谷子F_1代当选单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为F2:3代群体种植及其单株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谷子
SSR
f
1:2
代
植株
真实性
鉴定
Keywords
f
oxtail millet
SSR
f
1
:2 plants
Truth
Identi
f
ication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粳稻Koshihikari及其衍生品种为亲本获得杂交F_1代植株的快速花药培养法
卢礼斌
蒋家焕
《福建稻麦科技》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黎星辉
施兆鹏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谷子F_(1:2)代植株真实性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李涛
任芹勇
李强
杨文耀
郭世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