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D-FE-SSA-SVR模型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胜研 王娟娟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为有效降低风速的非线性和无序性带来的风速预测难度,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熵(FE)、麻雀搜索算法(SSA)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组合预测模型来预测超短期风速。首先利用VMD技术将风速数据分解为若干模态分... 为有效降低风速的非线性和无序性带来的风速预测难度,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熵(FE)、麻雀搜索算法(SSA)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组合预测模型来预测超短期风速。首先利用VMD技术将风速数据分解为若干模态分量,再通过FE方法对各分量进行筛选,将FE值相近的分量进行叠加,形成若干个新序列,然后采用经SSA优化过的SVR模型对新序列进行训练与预测,最后将各新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形成最终预测结果。通过不同模型验证对比,VMD-FE-SSA-SVR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表明所提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可有效预测超短期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模糊熵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肋圆柱壳结构的FE-BE算法网格尺度划分原则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振卫 周其斗 +2 位作者 纪刚 孟庆昌 段嘉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50,186,共5页
研究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算法(FE-BE算法)中结构湿表面的网格尺度划分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有限长加肋圆柱壳为研究对象,采用波数谱分析方法分离出结构主振型分量(携带能量最多的振动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FE-BE算法中结... 研究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算法(FE-BE算法)中结构湿表面的网格尺度划分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有限长加肋圆柱壳为研究对象,采用波数谱分析方法分离出结构主振型分量(携带能量最多的振动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FE-BE算法中结构湿表面的网格尺度划分原则,并采用FE-BE算法验证了该原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圆柱壳 结构有限元耦合流体边界元 振动与声辐射 网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FE-SPH耦合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肖毅华 韩旭 胡德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106,共6页
应用有限元(FE)-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法模拟了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流体和结构分别采用SPH法和有限元法同时求解,两者在交界面处的相互作用通过接触算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隐式计算压力,通过引入人... 应用有限元(FE)-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耦合法模拟了具有自由表面的不可压流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流体和结构分别采用SPH法和有限元法同时求解,两者在交界面处的相互作用通过接触算法进行处理。为了避免隐式计算压力,通过引入人工压缩率,将不可压流体近似为人工可压缩流体。采用FE-SPH耦合法对弹性板在随时间变化的水压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倒塌水柱冲击弹性结构两个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以及其他已有数值结果符合良好,说明FE-SPH耦合法用于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模拟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 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 接触算法 人工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精细算法的EFG/FE-EFG方法求解热传导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岩 杨海天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307-317,共11页
将EFG/FE EFG方法和时域精细算法相结合 ,分别对线性及非线性瞬态传热问题进行了求解 ,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时域精细算法 EFG/fe-EFG方法 热传导 非线性瞬态传热问题 自适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DT算法的Fe-36Ni/304L搭接接头特征尺寸及性能预测
5
作者 申俊琦 王谦 +2 位作者 胡绳荪 陆建生 田玉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0-356,共7页
Fe-36Ni合金和304L奥氏体不锈钢是制备新一代液化天然气(LNG)船液舱围护系统的主要材料,由这两种材料焊接而成的复合结构是组成液舱围护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研究Fe-36Ni/304L异种合金的焊接工艺及接头特征尺寸和力学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 Fe-36Ni合金和304L奥氏体不锈钢是制备新一代液化天然气(LNG)船液舱围护系统的主要材料,由这两种材料焊接而成的复合结构是组成液舱围护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研究Fe-36Ni/304L异种合金的焊接工艺及接头特征尺寸和力学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Fe-36Ni/304L异种合金搭接脉冲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立焊工艺研究,探索了脉冲焊接参数对接头宏观成形与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Fe-36Ni和304L异种合金薄板搭接的脉冲GTAW试验结果,研究了焊接参数(峰值电流、基值电流、占空比、脉冲频率和焊接速度)与接头特征尺寸L(下板焊缝宽度)、P(下板焊缝熔深)、R(焊缝根部到焊缝表面的最短距离,即最小熔合半径)及拉伸最大承载力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的接头特征尺寸及性能预测模型,并研究了各焊接参数对特征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Fe-36Ni/304L异种合金搭接脉冲GTAW立焊接头特征尺寸L和P主要与峰值电流、占空比和焊接速度相关,随着峰值电流和占空比的增加,L和P也随之增加;随着焊接速度降低,L和P随之增加.特征尺寸R主要与占空比和脉冲频率相关,随着脉冲频率和占空比的增加,R也随之增加.特征尺寸R是影响搭接接头拉伸最大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搭接接头的拉伸最大承载力可达12.66 kN.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特征尺寸和最大承载力的预测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且泛化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 fe-36Ni/304L异种合金 脉冲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特征尺寸 拉伸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PH耦合算法的球体冲击问题研究
6
作者 李旦 赵廷渝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充分利用SPH方法处理大变形问题与FEM方法处理冲击问题时各自的优势,提出了新型的三维SPH-FEM耦合算法,该算法在大变形区域采用SPH粒子离散,从而克服FEM方法单元畸变存在的问题,其他模拟区域使用FEM单元离散,既可以避免SPH边界效应,... 为充分利用SPH方法处理大变形问题与FEM方法处理冲击问题时各自的优势,提出了新型的三维SPH-FEM耦合算法,该算法在大变形区域采用SPH粒子离散,从而克服FEM方法单元畸变存在的问题,其他模拟区域使用FEM单元离散,既可以避免SPH边界效应,也能保证耦合界面物理量具有连续性。使用该算法分别对球体冲击土壤与水域的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选取含损伤的Johnson-Cook模型和Mie-Gruneisen状态方程对土壤与水域进行参数计算,对比分析球体在土壤与水域中的速度、加速度以及有效应力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此次模拟结果与其他已有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采用FE-SPH耦合算法处理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为求解流固耦合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PH耦合算法 边界条件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Topology Multi For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4
7
作者 CHEN Dongning ZHANG Ruixing +1 位作者 YAO Chengyu ZHAO Zhey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bio-inspired algorithm but it has shortage of premature convergence. Researchers have made some improvements especially in force rules and population top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bio-inspired algorithm but it has shortage of premature convergence. Researchers have made some improvements especially in force rules and population topologies. However, the current algorithms only consider a single kind of force rules and lack consideration of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both multi force rules and population topologies. In this paper, a dynamic topology multi for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TMFPSO)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get better search performance. First of all, the principle of the presented multi for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FPSO) algorithm is that different force rules are used in different search stages, which can balance the ability of global and local search. Secondly, a fitness-driven edge-changing (FE) topology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selection mechanism of roulette method is designed to cut and add edges between the particles, and the DTMFPSO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FE topology with the MFPSO algorithm through concurrent evolution of both algorithm and struc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earch accuracy. Thirdly, Benchmark functions a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TMFPSO algorithm,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e well-known PSO algorithms, such as gPSO, MPSO, and EPSO algorithms. Final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for 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on SiC wafer,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SiC wafer is improved by 12.8% compared with the PSO algorithm in Ref. [25].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DTMFPSO algorithm with multi force rules and dynamic population topologies evolved simultaneously, and it has better search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ce rule MFPSO algorithm fe topology DTMFPSO algorithm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混合团簇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戈禄慧 鄂箫亮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6,共9页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对不同组分的Fe_nNi_m(N=n+m,N=13,38)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总原子数为13的混合团簇基态几何构型是基于单质团簇的基态二十面体结构,并且随着Fe原子数的增加表现出Fe...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对不同组分的Fe_nNi_m(N=n+m,N=13,38)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总原子数为13的混合团簇基态几何构型是基于单质团簇的基态二十面体结构,并且随着Fe原子数的增加表现出Fe原子首先占据中心位置的规律性;对总原子数为38的混合团簇,在轻混合(类掺杂)情形(n≤15,34≤n≤38)下基态几何构型为类似于纯单质团簇基态的截角八面体结构,而在重混合(n=16~33)时基态几何结构表现为不同于单质团簇的类截角二十面体构型;分析二级差分能表明Fe_1Ni_(12)、Fe_7Ni_(31)及Fe_(14)Ni_(24)具有相对高的稳定性,我们提出了基于有效键数的简化模型以解释此幻数结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团簇 基态几何结构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icit incremental-update algorithm for modeling crystal elasto-viscoplastic response i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伟 杨合 孙志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624-630,共7页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are the key problems for numerical modeling of crystal plasticity, which will limit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evidently. Since implicit it...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are the key problems for numerical modeling of crystal plasticity, which will limit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evidently. Since implicit iterative algorithms are inefficient and have difficulty to determine initial values, an explicit incremental-update algorithm for the elast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was developed in the intermediate frame by using the second Piola-Kirchoff (P-K) stress and Green stain. The increment of stress and slip resistance were solved by a calculation loop of linear equations sets. The reorientation of the crystal as well as the elastic strain can be obtained from a polar decomposition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gradient.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VUMAT was developed to combine crystal elast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ABAQUS/Explicit. Numeric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a cubic upset model with OFHC material (FCC crystal). The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by implicit iterative algorithm and those from experiment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xplicit algorithm is reliable. Furthermore, the effect rules of material anisotropy, rat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RSC) and loading speeds on the deformation were studied. The numer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explicit algorithm is suitable and efficient for large deformation analyses where anisotropy due to texture is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可塑性 粘弹性塑性响应 模型 有限元模拟 显式增量更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EIR与LSTM模型的传染病预测研究
10
作者 杨桂松 高炳涛 +1 位作者 何杏宇 瞿国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7-1894,共8页
针对现有的传染病预测模型未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的复杂度且预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SEIR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传染病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气候因素与传染病新增人数之间的相关性... 针对现有的传染病预测模型未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的复杂度且预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SEIR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传染病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气候因素与传染病新增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其次,通过FE(Fuzzy Entropy)算法提取序列的局部特征且保证序列的平稳性,降低时间序列的复杂度,提升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最后,根据传染病特点,构建SEIR模型分析不同人群传播情况,并结合LSTM模型实现大幅度提升传染病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模型算法,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型能保证预测的平稳性并实现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本文使用该混合模型在不同的干预策略下进行预测,表明了提早采取防控措施对遏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Pearson相关系数 fe算法 SEIR模型 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PE/FE-IGWO-SVR的混合多步分解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鑫 常喜强 李梦女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针对风电场季节性风速波动性和时间尺度差异引起的预测滞后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EEMDAN-PE/FE-IGWO-SVR的混合多步分解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以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法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一次分解,得到... 针对风电场季节性风速波动性和时间尺度差异引起的预测滞后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EEMDAN-PE/FE-IGWO-SVR的混合多步分解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以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法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一次分解,得到精确的本征模函数(IMF);再以排列熵(PE)和模糊熵(FE)联合判别方法对其进行二次混合分解,进一步削弱风速波动性;然后将分解后的数据代入支持向量机(SVR)进行预测。此外,为了找到更优的SVR参数,文中引入非线性动态更新因子和萤火虫算法的吸引机制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并基于改进的灰狼算法对SVR参数寻优,进而对某风电场进行夏季短期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短时突变型恶劣风况预测精度更高,对提高风电并网灵活性调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排列熵 模糊熵 风速预测 混合多步分解 支持向量机 萤火虫算法 改进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健康监测试验中传感器位置的优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峰 孟光 +1 位作者 彭海阔 丁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0,共4页
基于单节沉管隧道缩比模型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健康监测试验,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单节隧道缩比模型进行等代地震荷载下的平面应变分析和整体模态分析,得到传感器优化布置初选点。再利用遗传算法对初选点进行优化排序,得到传感器优... 基于单节沉管隧道缩比模型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健康监测试验,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单节隧道缩比模型进行等代地震荷载下的平面应变分析和整体模态分析,得到传感器优化布置初选点。再利用遗传算法对初选点进行优化排序,得到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最终方案。该方法与EFI法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对于大型结构的传感器优化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有限元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高温侧向屈曲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天奉 段梦兰 潘晓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以惠州25-3/1双层海底管道为例,提出高温荷载下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的侧向屈曲分析方法,并研究该类管道的侧向屈曲特性。将解析分析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在提出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屈曲分析方法的同时,发展了Hobbs公式的应用范围,使其... 以惠州25-3/1双层海底管道为例,提出高温荷载下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的侧向屈曲分析方法,并研究该类管道的侧向屈曲特性。将解析分析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在提出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屈曲分析方法的同时,发展了Hobbs公式的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屈曲分析有限元建模指导工具。以分析不稳定平衡问题的改进Riks方法被证明为高温海底管道屈曲分析的有效算法,得到的弧长—载荷比例因子曲线能够充分地描述双层管道的屈曲失稳过程。惠州管道的分析结果表明,刚性连接双层海底管道的整体热稳定性较高,在海床上一般不容易发生侧向屈曲,但热荷载作用下内管的后屈曲将有可能引发较高的应力集中,对此需要充分校核;另外环空间隙的减小有利于提高内管的临界屈曲载荷,从而提升管道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海底管道 侧向屈曲 Riks算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毅华 胡德安 韩旭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介绍一种新的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通过将SPH法中的粒子固连到单元边界上实现有限元计算与SPH计算的耦合,粒子可以连接到单元边界上的任意点,且一条单元边界可以与多个粒子连接,耦合界面处粒子分布与单元分布无相互限制.... 介绍一种新的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通过将SPH法中的粒子固连到单元边界上实现有限元计算与SPH计算的耦合,粒子可以连接到单元边界上的任意点,且一条单元边界可以与多个粒子连接,耦合界面处粒子分布与单元分布无相互限制.应用该算法模拟应力波传播和高速冲击问题.结果表明,算法在应力波传播计算中具有良好的精度,在高速冲击问题中计算精度与SPH法相近的,而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PH耦合算法 应力波 冲击 固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波导滤波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家齐 孙青 +1 位作者 孙勇 王强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66-468,共3页
文中针对MM/FE高效高精度和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性能特点,将遗传算法与MM/FE方法相结合,应用于高性能波导元器件的设计中。经实际比较发现,该方法比较原有限元法和最陡下降法的设计优化方法相比,具有精度好,效率高的特点,在波导元件... 文中针对MM/FE高效高精度和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性能特点,将遗传算法与MM/FE方法相结合,应用于高性能波导元器件的设计中。经实际比较发现,该方法比较原有限元法和最陡下降法的设计优化方法相比,具有精度好,效率高的特点,在波导元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有着显著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一个利用该方法进行高性能波导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例子,实际性能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fe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立拓 刘建国 +6 位作者 赵南京 鲁翠萍 陈东 石焕 王春龙 张玉钧 刘文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85-3288,共4页
根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展宽主要为非线性Lorentz函数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该理论模型中的待定参数进行优化估值,扣除了光谱信号中的连续背景,校正和还原了峰位和峰强,并对拟合数据点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以M... 根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展宽主要为非线性Lorentz函数模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该理论模型中的待定参数进行优化估值,扣除了光谱信号中的连续背景,校正和还原了峰位和峰强,并对拟合数据点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以MatrixVB与VB混合编程相结合,实现了基于L-M算法的LIBS光谱数据自动拟合与特征参数提取,与手动操作的常用数据分析软件Origin7.5的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特征提取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MOOCs与现实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系统科学与圣塔菲网络课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曙华 李洋 桑新民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5期17-23,共7页
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O2O)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O2O)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特意把圣塔菲研究所开设的两门MOOCs课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体验、不同背景学习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揭示了信息时代建立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之新型师生关系和跨学科师生团队的重要性。特别是复杂性研究中所使用的建模工具NetLogo,此类"新工具"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作用。Moocs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复杂性研究、尤其是自组织理论等新思维及其方法论在MOOCs研究乃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若以此指导MOOCs与现实课堂的双向互动、协同创新,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O2O 混合学习 圣塔菲研究所 NETLOGO 遗传算法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本构模型的有限元—神经网络耦合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洪词 包太 +1 位作者 张小彬 胡兴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95-99,共5页
根据土样结构试验,将土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入有限元法中,采用有限元—神经网络耦合算法,模拟土的本构关系,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 本构模型 有限元 神经网络 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在表层沉积物及其非残渣态组分吸附双酚A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琛 刘建林 +2 位作者 胡艳 高茜 李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0,共6页
应用沉积物吸附双酚A(BPA)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了松花江表层沉积物的不同泥水比、非残渣态组分(有机质、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和BPA初始浓度对BPA吸附量的影响。所建BP神经网络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665,校正集均方差(MSEc)、验证集均方差(... 应用沉积物吸附双酚A(BPA)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了松花江表层沉积物的不同泥水比、非残渣态组分(有机质、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和BPA初始浓度对BPA吸附量的影响。所建BP神经网络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665,校正集均方差(MSEc)、验证集均方差(MSEv)和预测集均方差(MSEp)分别为0.0068、0.0596和0.1285;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估算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沉积物吸附BPA的最大吸附量,优化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为0.96%~8.21%。此外,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沉积物非残渣态组分(有机质、铁氧化物、锰氧化物)质量百分比及摩尔含量变化与BPA吸附量的关系,经分析可知,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对沉积物吸附BPA起着促进作用,沉积物非残渣态组分吸附BPA的相对贡献(K)为KFe>KOMs>KMn,即沉积物中铁氧化物是BPA的主要吸附位,而Mn氧化物则对沉积物吸附BPA起着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沉积物 双酚A 铁氧化物 锰氧化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地磁测资料联合反演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双 张大莲 +2 位作者 刘天佑 杨坤彪 范志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2,共4页
井中磁测离深部场源近,能避开浅部干扰,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但其控制范围有限;地面磁测采集方便且控制范围大,但老矿区干扰因素多,深部矿体信号弱,不容易解释。文章充分利用地面和井中磁测资料的优点,以二度板状体模型为例,进行井地... 井中磁测离深部场源近,能避开浅部干扰,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但其控制范围有限;地面磁测采集方便且控制范围大,但老矿区干扰因素多,深部矿体信号弱,不容易解释。文章充分利用地面和井中磁测资料的优点,以二度板状体模型为例,进行井地磁测资料联合反演。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井地联合反演方法的优越性,同时还比较了马奎特法,广义逆法和遗传算法三种不同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将其应用于大冶铁矿实际资料的处理解释,为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三分量磁测 地面磁测 联合反演 马奎特法 广义逆法 遗传算法 大冶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