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AC^(3D)-COMSOL耦合的采动覆岩渗流演化及展布仿真实验
1
作者 许玉军 马立强 +2 位作者 王磊 刘怀谦 李少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采空区CO_(2)矿化充填需完全实现对上覆含水体的渗流隔离。基于FLAC^(3D)-COMSOL有限差分-有限元耦合仿真实验方法,模拟了连采连充CO_(2)矿化充填条件下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展布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劣化率及渗流速度的覆岩分区阈值确... 采空区CO_(2)矿化充填需完全实现对上覆含水体的渗流隔离。基于FLAC^(3D)-COMSOL有限差分-有限元耦合仿真实验方法,模拟了连采连充CO_(2)矿化充填条件下覆岩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展布特征,提出基于渗透率劣化率及渗流速度的覆岩分区阈值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采动覆岩渗透率劣化率呈“蝶形”展布,且在开切眼与停采线呈“类马鞍形”分布。整个开采区域可分为恒定区、恢复区、过渡区、剧增区与紊乱区。基于采动覆岩渗流速度,整个区域可分为:无渗流通道、微渗流通道、弱渗流通道、强渗流通道和渗漏通道。以采-充宽度为30—10 m为例,开采块段回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分别为280、300、950、1150、1350、1550 m^(3)/d,均小于突水量等级划分标准中规定的最低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二次开发 FLAC^(3d)-comsol耦合 连采连充 CO_(2)矿化充填 覆岩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模拟的矿山巷道掘进煤岩变形破裂力电耦合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肖红飞 何学秋 +2 位作者 冯涛 王恩元 朱川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7,共6页
首先通过FLAC3D软件对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内部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取了各个单元的应力值;然后根据数值模拟应力值和煤岩受压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EME)强度与煤岩内部应力之间的力电耦合关系式研究了巷道掘... 首先通过FLAC3D软件对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内部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提取了各个单元的应力值;然后根据数值模拟应力值和煤岩受压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EME)强度与煤岩内部应力之间的力电耦合关系式研究了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应力值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围岩应力显现规律是一致的,从而说明该方法能正确模拟现场煤岩受采动影响时内部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将较大范围煤岩体单元当作电磁辐射源时的计算结果只比将应力集中区看作电磁辐射源的计算值大3%~8%,说明在现场监测到的EME强度反映的是应力集中区煤岩变形破裂的程度;EME强度在迎头沿着走向符合先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再逐渐降低的规律,呈现出与煤岩内部应力变化相同的规律;随着迭代时间的增加,EME强度在同一监测点的变化关系先是逐渐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缓,反映了煤岩体内部应力的变化规律;巷道开挖后内部应力变化的快慢表现在EME强度的变化上。现场钻孔内不同深度EME强度测定结果基本上也呈现出与模拟结果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证明了力电耦合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FLAC^3d 巷道掘进 煤岩变形破裂 力电耦合 电磁辐射(EME)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3D)在隧道初期支护与原岩条件的“耦合”问题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昌斌 张胜云 +3 位作者 徐江波 刘贵应 杨建成 刘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2,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施工过程联拱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 ,并优化施工工序 ,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技术水平调整施工步骤 ,对联拱隧道支护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用FLAC3D对双联拱隧道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设计 ...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施工过程联拱隧道围岩—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 ,并优化施工工序 ,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技术水平调整施工步骤 ,对联拱隧道支护设计进行了三维模型分析。用FLAC3D对双联拱隧道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设计 ,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分析模拟 ,分析了岩体支护前后围岩的变形及应力状态 ,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做出综合评判 ,得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结论 ,用以指导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的施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初期支护 网喷混凝土 联拱隧道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圣益 魏学勇 周晃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在介绍FLAC3D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万州安乐寺滑坡在水库不同蓄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参数,模拟得出滑坡体的塑性区分布特征和剪应变增量集中带的发展趋... 在介绍FLAC3D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万州安乐寺滑坡在水库不同蓄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参数,模拟得出滑坡体的塑性区分布特征和剪应变增量集中带的发展趋势。运用三维耦合分析,对水库不同蓄水水位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做出评价,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滑坡稳定性 流-固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3D)在土体固结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史宇 郭丰永 +1 位作者 毛毳 王雪松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介绍了FLAC3D如程序在土体固结模拟中的相关理论,对FLAC3D的使用技巧进行了研究.使用该程序对工程算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通过本算例得出该程序在土体固结模拟应用中的几点结论.
关键词 FLAC^3d 数值模拟 土体固结 耦合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3D)在深基坑降水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曲军彪 李涛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4期89-90,共2页
简要介绍了FLAC3D软件分析流固耦合问题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并以武汉地区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对其降水过程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计算,得出在深基坑降水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中,运用FLAC3D软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FLAC^3d 深基坑降水 流固耦合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边坡稳定性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崇敬 张龙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212-220,共9页
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边坡稳定性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难以通过单一因素作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为了探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条件下黄平县某浅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岩土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编写FISH语言实现降雨对... 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边坡稳定性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难以通过单一因素作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为了探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历时条件下黄平县某浅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岩土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编写FISH语言实现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动态耦合求解。通过岩土试验得出杂填土和黏土层的渗透系数,FLAC^(3d)数值模拟采用流固耦合理论能够综合考虑降雨条件和土体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入渗使土体强度降低,杂—黏界面是潜在不稳定最主要的薄弱结构面;最大孔隙水压力集中区域随降雨强度增大逐渐向边坡内部转移;边坡张裂缝可将暴雨(100 mm/d)形成的地表径流快速导入杂—黏界面使其加速活化,边坡更快进入欠稳定状态(F_(s)=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土质边坡 流固耦合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利枢纽厂房开挖三维可视化与数值模拟耦合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夏艳华 白世伟 倪才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8-972,共5页
对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三维可视化与FLAC3D数值模拟耦合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信息,采用多层DEM技术建立三维格网地层模型,然后,将各种工况几何形体映射到地层格网上。在此基础上,根据FLAC3D建模特点,用一系列横截面切割此三维... 对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三维可视化与FLAC3D数值模拟耦合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信息,采用多层DEM技术建立三维格网地层模型,然后,将各种工况几何形体映射到地层格网上。在此基础上,根据FLAC3D建模特点,用一系列横截面切割此三维地质模型,并保证相邻两剖面拓扑一致(或退化),再通过对相邻剖面网格调整、连接形成FLAC3D基本单元。运用此方法实现了该水利枢纽工程三维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枢纽 三维可视化 FLAC^3d 数值模拟 耦合 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巷道破坏固-流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樊永宁 解盘石 +1 位作者 来兴平 杨永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0,共5页
石嘴山一矿38区+600m轨道巷的稳定情况是影响矿井下组煤正常生产的潜在问题,本文基于岩石力学实验与现场工程调查的结果,对该巷道变形机理与破坏过程及规律进行固-流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注浆锚杆(索)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是可行的... 石嘴山一矿38区+600m轨道巷的稳定情况是影响矿井下组煤正常生产的潜在问题,本文基于岩石力学实验与现场工程调查的结果,对该巷道变形机理与破坏过程及规律进行固-流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注浆锚杆(索)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是可行的,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数值模拟 固-流耦合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潭隧道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永香 刘泉声 焦玉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为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采用FLAC3D程序对沪-蓉高速公路西线段龙潭特长深埋隧道进行计算模拟,从围岩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4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为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采用FLAC3D程序对沪-蓉高速公路西线段龙潭特长深埋隧道进行计算模拟,从围岩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4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具有裂隙发育、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目前的支护方式和强度基本满足工程安全运营的需要,但应做好防渗排水工作,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可以采取灌浆措施控制底板下一定范围内塑性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隧道 稳定性 FLAC^3d 数值分析 高地应力 流-固耦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土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少帅 洪勇 +3 位作者 李苍松 李亮 李子睿 王陆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前针对富水软土地层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以青岛地铁8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富水软土地层段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原理并采用FLAC 3D数值软件,对在地下水和地表水共同作用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进... 目前针对富水软土地层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以青岛地铁8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富水软土地层段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原理并采用FLAC 3D数值软件,对在地下水和地表水共同作用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横向沉降槽呈高斯分布;地表中心点随掌子面推进的纵向沉降曲线呈拉伸的“Z”形;地下水作用对地表沉降有较大影响,地表水影响相对较弱.所得结论将对富水软土地层中实际地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土 地表沉降 FLAC^3d 盾构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强震大型滑坡水力激发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幸幸 崔圣华 +2 位作者 裴向军 朱凌 杨晴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2008年汶川Ms8.0级强震触发了体积近12×10^(8)m^(3)的大光包滑坡。该滑坡发生于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滑带地质背景为斜坡内部深埋400 m、最大厚度达5 m的先期层间构造错动带。最新调查表明,该错动带是斜坡内部地下水通道,错动带岩... 2008年汶川Ms8.0级强震触发了体积近12×10^(8)m^(3)的大光包滑坡。该滑坡发生于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滑带地质背景为斜坡内部深埋400 m、最大厚度达5 m的先期层间构造错动带。最新调查表明,该错动带是斜坡内部地下水通道,错动带岩体处于饱和状态。为揭示强震过程与地下水相关的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提出了一种具有软弱层带的硬质碳酸盐岩边坡简化模型,将层间构造错动带概化为碳酸盐岩硬层内部软弱层带,采用FLAC^(3D)程序中的流固耦合算法模拟了模型的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强震过程中软弱层带上下碳酸盐岩硬层的变形响应时间、波型、大小出现明显差异,上硬层相对于下硬层产生了张离、压缩和剪切3种非协调变形模式,由此对软弱层带产生了振动冲压-张拉和振动剪切动力学行为,饱水软弱层带形成了具有瞬间放大和累积增涨特征的超孔隙水压力。这里将上下硬层差异性变形称为非协调变形,认为非协调变形是软弱层带应力放大成因,推测软弱层带应力瞬间放大以及放大应力长持时作用下的岩体致损是超孔隙水压力激发和累积的成因;强震过程软弱层带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其内有效应力快速降低,使得斜坡前部锁固段应力快速集中,而后被突然剪断,滑坡骤然启动,揭示了强震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是大光包滑坡启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光包滑坡 地下水 超孔隙水压力 流固耦合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临库竖井开挖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祥茜 何文社 王开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竖井式地下泵站是引水工程中获取优质水源的必要手段,临库竖井特殊的地质环境,成为制约其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针对临夏州引黄济临工程竖井式一级取水泵站,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竖井的开挖过程,对比分析了渗流-应力耦合及非耦... 竖井式地下泵站是引水工程中获取优质水源的必要手段,临库竖井特殊的地质环境,成为制约其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针对临夏州引黄济临工程竖井式一级取水泵站,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竖井的开挖过程,对比分析了渗流-应力耦合及非耦合作用下竖井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临界浸润面处,井壁变形值最大,且井口位移与井底中心回弹量均随着竖井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时,竖井井壁围岩受力变形均处于较为不利的状态,在竖井开挖完成时井底出现应力值突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竖井变形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工程 临库竖井开挖 渗流-应力耦合 FLAC^3d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力耦合作用下深部软岩隧洞大变形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富贵 蒋和洋 +1 位作者 倪晓燕 冯吉利 《工程建设》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高地温是深部隧洞的一个重要特点,温度场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深部隧洞的变形和应力状况,特别是考虑到深部隧洞的高地应力和大变形的特性,温度场的影响就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基于摩尔-库仑本构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深部软岩隧洞洞室围岩... 高地温是深部隧洞的一个重要特点,温度场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深部隧洞的变形和应力状况,特别是考虑到深部隧洞的高地应力和大变形的特性,温度场的影响就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基于摩尔-库仑本构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深部软岩隧洞洞室围岩的力学响应及其在不同温度场作用影响下的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等指标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及研究分析,得出了一定基本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热-应力耦合 深部软岩隧洞 三维数值模拟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单元接触的三维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洋 蔡金轩 +2 位作者 吴斌 毛宁宁 孟凡鑫 《四川建材》 2021年第1期77-78,共2页
通过FLAC^3D6.0软件建立耦合分析模型,分析地表的沉降过程观察微观颗粒结构内部力链的变化和耦合过程中力的传递方式,通过与连续模型变行的对比。说明耦合模型的能够有效的反应地表的变形。对比沉降曲线和受力变化说明耦合合理性。
关键词 离散-连续耦合 沉降变形 FLAC^3d6.0 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隧道开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天宇 《土工基础》 2013年第4期92-95,共4页
隧道工程中的渗流问题是富水地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岩土工程而言,研究其内部渗流场的分布规律,掌握渗流场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对红石沟隧道工程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渗流场作用下,围岩的应... 隧道工程中的渗流问题是富水地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岩土工程而言,研究其内部渗流场的分布规律,掌握渗流场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对红石沟隧道工程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渗流场作用下,围岩的应力和位移显著增加,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及支护时必须考虑渗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富水软岩边坡浅层破坏机理研究
17
作者 李刚 李元浩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了研究富水软岩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发生浅层破坏的变形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基于三维空间达西渗流理论,研究了在降雨过程中某露天矿边坡体表层变形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结果表明:在降雨初期边坡体表层饱和度的变化与坡体表面... 为了研究富水软岩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发生浅层破坏的变形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基于三维空间达西渗流理论,研究了在降雨过程中某露天矿边坡体表层变形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结果表明:在降雨初期边坡体表层饱和度的变化与坡体表面倾角有关,边坡体倾角越大,垂直于坡面的入渗量越小,表层土体达到饱和状态所需时间更长;边坡体发生的变形和塑性破坏主要集中在北帮边坡中部泥岩和砂岩,这是由于这2种岩体风化严重,导致其力学性质差,在水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顺倾边坡 软岩 流固耦合 FLA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子沟联拱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FLAC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邵春 杨昌斌 +2 位作者 陈建平 饶学治 刘贵应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梅子沟联拱隧道处于复杂的浅埋地层环境中,其穿越地层多数为强风化与全风化地层。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内容和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差分法(FLAC)对梅子沟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并分析了锚... 梅子沟联拱隧道处于复杂的浅埋地层环境中,其穿越地层多数为强风化与全风化地层。根据联拱隧道动态设计施工的实质内容和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元差分法(FLAC)对梅子沟隧道中导洞锚喷支护设计进行了力学响应动态模拟,并分析了锚喷支护机理以及围岩体应力场和位移交形状况,由此提出了联拱隧道合理的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联拱隧道 动态设计施工 锚喷支护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露天煤矿复合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荣伟 侯恩科 刘天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51,共5页
借助VC及fish语言编程,将AutoCAD、Surfer、ANSYS等软件耦合应用,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FLAC3D建模。在地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Hoek-Brown经验破坏准则确定了边坡岩体的综合强度指标。然后,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了不... 借助VC及fish语言编程,将AutoCAD、Surfer、ANSYS等软件耦合应用,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FLAC3D建模。在地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Hoek-Brown经验破坏准则确定了边坡岩体的综合强度指标。然后,采用FLAC3D,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地下水及三维流固耦合两种情况下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并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了三维边坡安全稳定系数。结果表明,由外排土场和采掘帮坡构成的复合边坡呈现复杂的潜在破坏模式,以及在地下水影响下存在潜在失稳。与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三维数值分析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三维数值分析 三维建模 FLAC^3d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温岭长屿硐天复杂钟形洞室群建模技术及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杨丹 胡卸文 李伟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7-194,共8页
三维建模技术是采用Flac^(3D)进行大型不规则洞室群稳定性数值分析的关键,文章基于多软件耦合技术,综合采用AutoCAD、Surpac、Surfer、Matlab自编程序,仅依靠地形图、洞室底部中心坐标、洞室高度、洞室跨度等洞室结构主要参数,实现了复... 三维建模技术是采用Flac^(3D)进行大型不规则洞室群稳定性数值分析的关键,文章基于多软件耦合技术,综合采用AutoCAD、Surpac、Surfer、Matlab自编程序,仅依靠地形图、洞室底部中心坐标、洞室高度、洞室跨度等洞室结构主要参数,实现了复杂不规则洞室群的快速建模。同时采用16 m、8 m、4 m、2 m四种网格尺寸,对长624 m、宽480 m、高336 m且内部分布6个不规则洞室的地层模型进行了建模,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2.5 h即完成了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洞室群处于稳定状态,但洞室底部围岩和中隔墙受力状态不利于稳定。为此,古人在开凿洞室过程中,采取了挖除洞室底部分围岩、在岩坑内蓄水、挖除中隔墙部分岩体等3项措施,以增强洞室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形洞室群 多软件耦合建模 FLAC^3d SUR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