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US-Markov耦合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情景预测
1
作者 张晓瑞 王萌 +1 位作者 闫旭 王振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制,可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了基于FLUS-Markov耦合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的方法框架,以此分析未来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以安徽省来安县为研究区,以2005...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制,可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了基于FLUS-Markov耦合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的方法框架,以此分析未来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以安徽省来安县为研究区,以2005—2020年的30 m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来安县土地利用变化的FLUS-Markov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和优选,从而预测得到来安县2025年和2035年基于惯性发展、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等3种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研究可为县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markov耦合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模拟 情景预测 来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射频与热风联合干燥条件下枣片质热传递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
作者 王强 曹帅涛 +4 位作者 杨陈妍 臧永镇 姚雪东 董万城 黄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需参数的数学表征;然后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HA和HA+RF条件下枣片的质热传递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仿真与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6.90℃,最小为0.01℃;表面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1.77℃,最小相差0.30℃;HA和HA+RF枣片含水率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6、0.991,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枣片干燥均匀性的研究及射频施加机制优选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片 质热传递 耦合模型 射频热处理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3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与TMD振动控制研究
4
作者 孔凡 陈玲霜 +2 位作者 郑达成 李书进 董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统,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16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利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叶片气动荷载,利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荷载,采用准静态法计算系泊张力。此外,为减小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结构振动,在考虑发电机转矩控制和叶片集体变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机舱中,并引入限位装置控制振子行程。随后,通过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计算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动力响应;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 非线性耦合模型 双向TMD 风浪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
5
作者 杨忠平 侯善萌 +2 位作者 张益铭 高宇豪 刘新荣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下灰岩能量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根据能率-位移曲线,将岩石破坏过程划分为易损区压密、微裂隙闭合、弹性变形、微裂隙扩展及峰后破坏5个阶段;随着劣化应力的增加,部分耗散能提前释放,耗散能与弹性能相等时的应变逐渐减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破坏时总能量对应力的敏感性增强;揭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机理;提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考虑压密阶段劣化灰岩的损伤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库区灾害预测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WE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映射的非等距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
6
作者 杨军 薛又中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31,共16页
针对现有非等距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准确率较低且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文中提出耦合映射的非等距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首先,使用DiffusionNet直接从三维模型中提取初始特征,获取具有鉴别能力的特征描述符.然后,使用描述符分别... 针对现有非等距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准确率较低且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文中提出耦合映射的非等距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计算方法.首先,使用DiffusionNet直接从三维模型中提取初始特征,获取具有鉴别能力的特征描述符.然后,使用描述符分别计算函数映射矩阵与逐点映射矩阵,并对两种矩阵分别施加结构正则化约束与执行Softmax归一化,得到最优耦合映射矩阵.最后,基于虚拟模板的模型簇匹配模块以模型初始特征作为输入,结合耦合映射构建的点分类器,直接预测模型与虚拟模型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Gumbel-Sinkhorn归一化,得到最终的非等距模型簇对应关系.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处理非等距模型簇中的伪影噪声,对应关系计算的测地误差较小,结果较准确,泛化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非等距三维模型 深度学习 耦合映射 Gumbel-Sinkhorn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沼气发电与新型热力循环的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低碳调度模型
7
作者 唐爱红 王庆铭 +2 位作者 周淼 王文浩 刘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9,I0020,共1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在所建立的系统中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建立考虑虚拟储能的热网动态模型,实现热能的跨时段转移;然后,基于沼气从产生到发电的全过程,提出一种“沼气-热-电”联储联供单元,实现系统中化学能、热能和电能的有效整合,最大化全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该模型以51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不仅能够弥补风光出力不确定的弊端,还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展示了其在现代农村能源结构中的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电 调度模型 “化学-热-电”耦合系统 热力循环系统 联储联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8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综述
9
作者 韩国庆 舒晋 +2 位作者 董亚 岳震铎 梁星原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针对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原理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为了系统地总结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开展了文献调研、原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产能预测模型包括解析模型、... 针对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原理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为了系统地总结产能预测半解析模型及其流动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开展了文献调研、原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产能预测模型包括解析模型、数值模拟模型以及半解析模型。其中,半解析模型综合了解析模型的严格数学推导和数值模拟模型的复杂情形处理能力,展现出高精度与快速计算的优势。2)解析方法虽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求解偏微分方程,但处理油藏及井筒复杂性有限;而数值方法虽可描述复杂油藏情况,其计算精度和速度却受到离散化程度的限制。3)多场耦合是半解析模型的核心优势,不同耦合问题需建立合适的模型来求解耦合方程组。这些耦合模型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设计和应用需求。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油田现场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产能预测模型并有效地处理复杂的耦合问题,对未来油藏管理和优化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产能预测 半解析模型 建模与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建成环境耦合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敏 《人民公交》 2025年第4期85-87,共3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建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成为了交通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波动的影响因素。结合建成环境的构成...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建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成为了交通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轨道交通客流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其波动的影响因素。结合建成环境的构成与分类,研究了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路径及耦合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耦合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基于建成环境与轨道交通客流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耦合模型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 耦合模型 客流预测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能源绿色转型与能源安全协同发展研究
11
作者 范秋芳 张会娟 刘浩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能源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协同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要之举。基于2005—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使用AHP-EWM-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深入分析能源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协同发展状况。研究发现: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创新研发能力... 能源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协同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要之举。基于2005—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使用AHP-EWM-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深入分析能源绿色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协同发展状况。研究发现: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创新研发能力和绿色GDP是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化石能源储量、能源效率和科研投入对能源安全水平影响显著;能源绿色转型与能源安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沿海地区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领先,而黄河中游与东部沿海地区在能源安全上优势明显;耦合协调水平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东南部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度处于高位且持续增长,而东北与大西北地区相对滞后。据此,提出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化石能源清洁化、提升能源新质生产力以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绿色转型 能源安全 组合赋权法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公共英语耦合教学模型建构研究
12
作者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新文科背景下,美术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亟待改革与创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艺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对“新文科”的内涵特征、艺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 新文科背景下,美术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亟待改革与创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艺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对“新文科”的内涵特征、艺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整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评价体系的重构和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教学实例,对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模式的优化和前景。实践证明,这种耦合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美术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院校 大学公共英语 耦合教学模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优化
13
作者 刘山东 李军 +2 位作者 江兴元 杨义 赵荣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7-1839,共13页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相耦合,引入网格搜索方法来获取SVM模型、RF模型及其耦合模型最优参数组合并用于模型训练,最终构建SVM、RF、FR-SVM及FR-RF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并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相比,耦合机器学习有更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有更高的准确率。单一模型中,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耦合模型中,FR-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且FR模型和FR-RF模型中没有滑坡灾害样本落在极低易发区,表明无论是单一模型还是耦合模型,RF模型的性能优于SVM模型。4种模型的ROC预测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16、0.8439、0.8644、0.9104,说明FR模型与RF模型结合的耦合模型有更高的准确率,该模型更适用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频率比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ROC曲线 思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连续-离散耦合模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受力分析
14
作者 沈书拯 江巍 +3 位作者 欧阳晔 谭亿虹 吴剑 陈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加法获取给定安全系数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变形,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排距、桩距和桩径对内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离散耦合模型可有效获取桩后土体潜在滑移趋势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前后排桩弯矩分布呈现“S”型曲线特征,且前排桩承受更大弯矩。前后排桩侧向位移总体上均由桩底向上逐步增大,前排桩略大于后排桩,但由于连梁约束作用前排桩侧向位移在近桩顶处减小。给定安全系数增大会导致前后排桩弯矩增大和侧向位移非线性增长。排距增大后,前排桩桩顶负弯矩增大,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减小、负弯矩增大。桩距增大对桩顶弯矩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桩径增大后,后排桩桩顶正弯矩增大,前排桩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后排桩正弯矩增大而负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 连续-离散耦合模型 重力增加法 弯矩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
15
作者 王雨洁 李致家 +1 位作者 姚成 牛颢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114,共9页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型,在主要城区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全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2015-2020年间的5场洪水,模拟结果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达0.932,验证了模型的高精度与可靠性。以20200713号洪水为例模拟了下游南京市城区的淹没情况,发现秦淮河下游城区多处区域(如郑淮路、凤凰东街、武定门闸区域等)存在显著淹没风险,最大淹没水深均超过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洪水淹没模拟 网格新安江模型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DEM耦合模型喷丸铝合金薄壁件尺寸稳定性仿真研究
16
作者 汪帆星 汪舟 +6 位作者 曾思明 孙文革 段芳芳 葛久志 陈艳华 日孜完古丽 甘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1,共11页
目的探究喷丸对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和应力释放后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释放模型,并对模型预测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FEM-... 目的探究喷丸对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和应力释放后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释放模型,并对模型预测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FEM-DEM耦合薄壁件喷丸+残余应力释放一体化模型,探究喷丸速度、喷丸直径、喷丸质量流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沿层深分布的残余应力试验值和仿真值最大误差在±16%以内,平均误差为6%,证实了模型良好的残余应力预测准确性。随弹丸速度增大,铝合金薄壁件表面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变形增大,速度为100m/s时最大残余压应力约为‒323 MPa。随弹丸直径增大,表面残余应力缓慢增大,残余压应力层深增加,弹丸直径为0.8 mm时残余压应力层深约为0.42 mm。随弹丸质量流增大,表面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形变也会小幅增加。增大弹丸质量流对增大最大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变形的增大效率小于增大弹丸速度和弹丸直径。根据仿真结果建立了喷丸效能评估参数和喷丸工艺参数相联系的预测模型。结论研究验证了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应力释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场和约束释放后变形的能力,为铝合金薄壁件喷丸强化工艺和成形工艺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研究思路和实际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薄壁件喷丸 FEM-DEM耦合模型 喷丸成形 残余应力分布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17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的船舶载运汽车火灾风险耦合分析
18
作者 王意如 王彦富 +1 位作者 乔健 李逊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7,共9页
风险之间由于传播效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险因素耦合,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分析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风险的耦合性,提出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BN)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探讨船舶... 风险之间由于传播效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险因素耦合,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了分析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风险的耦合性,提出N-K模型和贝叶斯网络(BN)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探讨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的原因,明确人员、机械、电气和环境因素的风险耦合类型;其次,构建N-K模型研究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风险耦合机制;最后,根据上述结果构建BN模型并验证。此外,我们还将开展敏感性分析和反向推理分析等深入研究,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船舶载运汽车发生火灾概率最高的耦合类型是“人员-机械”耦合,发生概率为14.795%;发生火灾概率最低的是“人员-机械-电气-环境”耦合,发生率为1.354%,但其风险耦合值最大,约为0.43。我们应当特别关注与人员操作和机械故障相关的风险因素,以预防这些因素的共存或多重叠加,进而有效降低船舶载运汽车火灾事故的发生,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对提升船舶载运汽车的防火规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风险评估和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载运汽车火灾 风险耦合分析 BN模型 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垂直风廓线的机器学习风速订正模型
19
作者 张流杰 王强 +5 位作者 明轩萱 杨树林 叶时彤 王凯 罗坤 樊建人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 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约束下训练得到机器学习风速订正的方法(耦合模型)以提高模型泛化性能。试验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CNN_LSTM模型,风速垂直分布规律指一段时间各高度的时均风速满足指数分布规律,通过物理与数据结合的方法提升订正效果。研究表明,以测风数据为基准,耦合模型订正结果更接近测风数据,较WRF模拟风速在试验中均方根误差最高可降低1.74m/s,较CNN_LSTM订正模型均方根误差最高可再降低0.46m/s,两种不同的订正方法可将相关系数由0.65左右提升到0.9左右,其中耦合模型相关系数能够提升到0.92左右。本研究提出的通过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中耦合风速垂直分布规律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订正模型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订正 机器学习 垂直风廓线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性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异分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逯思思 刘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异性。面对当前形势,需要通过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国际贸易 耦合协调度模型 时空异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