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健齐 魏鲁青 +1 位作者 张健平 曾昭勇 《广州医药》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的3年中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并均得到满意随访的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7~42 a,平均(23.5±8.22)...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的3年中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并均得到满意随访的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7~42 a,平均(23.5±8.22)a。左膝25例,右膝21例,损伤类型:红区损伤33例,红白区损伤13例,其中8例伴交叉韧带损伤。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愈合情况,并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分别评估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术前Lysholm评分为:(35.73±11.28)分,IKDC评分为:(37.26±13.17)分,Tegner评分为(3.3±1.7)。结果随访时间36~59个月,平均随访46.3个月,随访3年显示42例患者半月板愈合良好,手术成功率91.3%。术后4例患者出现疼痛,其中2例出现绞索,二次手术证实缝合失败并行半月板成形术。术后3年Lysholm评分为:(86.31±11.89)分,IKDC评分为:(82.9±13.44)分,Tegner评分为(5.9±1.9)。术前与术后3年随访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3年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fast-fix缝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8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朗新 李宝丰 +4 位作者 沈洪园 王庆 陈帅 区永亮 黄华扬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交锁。76例患者半月板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临床愈合率95%(76/80);4例修复失败患者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十),其中2例合并关节积液及McMurray征(+)。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士1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士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00);80例患者中优60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为90%(72/80)。结论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优点,尤其对于难以缝合的半月板后角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膝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fast-fix缝合 关节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比较研究
3
作者 程琛 秦海龙 孙学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6-722,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Ramp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Ramp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28例(A组),关节镜下Fast-Fix全内缝合28例(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损伤侧别、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egner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定期随访,参照Barrett临床愈合标准以及MRI评价标准评估Ramp区域临床及影像愈合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VAS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与术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9个月。两组Mc Murray试验均为阴性。A、B组术后6个月临床愈合率分别为71.4%(20/28)、64.3%(18/28),12个月时分别为92.9%(26/28)、82.1%(23/2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567;χ^(2)=0.469,P=0.22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Lysholm评分、VAS评分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改善,12个月时较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MRI复查示A组Ramp区域达完全愈合、部分愈合、未愈合分别有26例(92.9%)、2例(7.1%)、0例(0),B组为25例(89.3%)、1例(3.6%)、2例(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0,P=0.596)。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与Fast-Fix全内缝合治疗Ramp损伤均安全可靠,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p损伤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缝合 fast-fix全内缝合
原文传递
经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技术联合微骨折修复术对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范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65-0068,共4页
探析经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技术+微骨折修复术对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等指标造成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2022.2-2023.9选出符合条件的半月板损伤患者70例,均接受骨科关节镜手术治疗,单双号分组,一组例数35,方法 具有差异,对照... 探析经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技术+微骨折修复术对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等指标造成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2022.2-2023.9选出符合条件的半月板损伤患者70例,均接受骨科关节镜手术治疗,单双号分组,一组例数35,方法 具有差异,对照组:关节镜+全内缝合,实验组:关节镜下全内缝合+微骨折修复,比较疼痛、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等项目,评价2种修复方法实际效果。结果 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手术时间略长(P>0.05)、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P<0.05;2组使用WOMAC量表集中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实验组术后骨关节炎指数小于对照组,P<0.01;术前、术后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实验组IKDC、Lysholm两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关节镜配合微骨折修复术创伤小,术后VAS评分低,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撕裂治疗采用全内缝合+微骨折修复效果更佳,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治疗 全内缝合 微骨折修复 半月板水平状撕裂 术后疼痛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的短期疗效
5
作者 黄镇 孟涛 +3 位作者 张寿涛 张聿达 黄涛 刘会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 研究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tears, MMPRT)的短期疗效及功能评价。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应用全内缝合技术治疗25例MMPRT患者,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月Lysholm、IKDC评分,术后3月复查... 目的 研究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tears, MMPRT)的短期疗效及功能评价。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应用全内缝合技术治疗25例MMPRT患者,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月Lysholm、IKDC评分,术后3月复查MR,评估内侧半月板后根(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MMPR)愈合情况,术后6月复查McMurray试验、ADT试验、膝关节活动度等,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月及6月V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半月板缝合针数。结果 术中探查所有患者MMPRT诊断明确。除Ⅲ型及Ⅳ型其余患者缝合数为2针。术后3月及6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6月IKDC、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术后6月1例McMurrary试验阳性,术后6月ADT试验均为阴性。术后3月3例MR提示MMPR缝合处2级信号,其余均为1级信号;术后6月1例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患膝ROM 0~100°。结论 应用全内缝合技术修复MMPRT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半月板后根断裂 全内技术 半月板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国栋 王然 郑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00例半月板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采用外内缝合... 目的:探究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在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00例半月板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采用外内缝合法,试验组(50例)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关节镜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缝合方法在中长期随访中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全内缝合法在手术用时方面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外内缝合 全内缝合 关节镜手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宋子民 张艺潇 +1 位作者 芦舒 刘晨晖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86例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 目的:观察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86例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骨折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愈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Lysholm、Tegner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修复术联合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可提高愈合率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N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水平状撕裂 关节镜 全内缝合 微骨折修复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对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黄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在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31例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在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31例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双缝合组(65例,关节镜下内外双针缝合)和内缝合组(66例,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双缝合组比,内缝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更高;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Lysholm评分、AKS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内缝合组均高于双缝合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BGP、IGF-Ⅰ、MMP-1水平均降低,且内缝合组均低于双缝合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关节镜下内外双针缝合手术相比,在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中应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减轻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全内缝合 内外双针缝合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廖主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06-0009,共4页
评估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患者,病例取自2022年1月-2023年6月,病例源自兴国县第二医院。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关节镜全内缝合法,对照组(30例)行关节镜下... 评估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患者,病例取自2022年1月-2023年6月,病例源自兴国县第二医院。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关节镜全内缝合法,对照组(30例)行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对比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VAS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Lysholm评分(90.62±5.84)分、Tegner评分(5.75±1.24)分、KSS评分(90.39±4.07)分及关节活动度(127.42±6.15)°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81±0.42)分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标准化实施关节镜全内缝合法可稳定改善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提高其关节活动度,疼痛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全内缝合 外侧半月板 腘肌腱裂孔处撕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角Fast-Fix缝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锋 蔡俊丰 +5 位作者 马敏 罗树林 周炜 武强 陈凯 尹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采用Fast-Fix缝合装置治疗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26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56.3±4.6)分,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26例均为差。根据关节镜下所见...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采用Fast-Fix缝合装置治疗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26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56.3±4.6)分,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26例均为差。根据关节镜下所见损伤的情况,采用Fast-Fix缝合装置缝合损伤的外侧半月板后角,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提至(89.2±3.4)分(t=-29.423,P=0.000)。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优2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2.3%(24/26)。随访满24个月16例,Lysholm评分(90.6±2.4)分,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8%(15/16)。结论关节镜下采用Fast-Fix缝合损伤的外侧半月板后角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关节镜 fast-fix缝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华 洪雷 +1 位作者 耿向苏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关节镜下全内修补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治疗的患者89例.对其中85例患者应用全内缝合方法手术,经两个后内入路配合髁间窝入路... 目的:探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关节镜下全内修补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治疗的患者89例.对其中85例患者应用全内缝合方法手术,经两个后内入路配合髁间窝入路,利用缝合钩修补损伤半月板;同时选择腘绳肌腱、自体或异体骨-腱-骨移植物重建受损前交叉韧带.结果:可随访者75例(84.3%),随访5~41个月,平均20.2个月.随访采用主观症状检查、临床查体、2次关节镜手术复查(25例)及MRI复查(21例)等.随访到的75例患者的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结果均正常,其中25例患者经2次关节镜手术复查结果均为全部愈合;经MRI复查的21例患者中,18例完全愈合,3例部分愈合.结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方法是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理想方法,术后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修补 前交叉韧带 全内缝合 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内缝合技术治疗膝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寅权 李国东 +3 位作者 张平 叶添生 胡海清 孙洪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运用FasT-Fix经半月板内缝合损伤半月板的方法和常见问题。方法关节镜下对77例确诊为半月板体部或后角损伤的膝关节实施半月板缝合,FasT-Fix数目1~3个,缝合长度15~17 mm。结果术中1例出现植入体2(T2)"卡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运用FasT-Fix经半月板内缝合损伤半月板的方法和常见问题。方法关节镜下对77例确诊为半月板体部或后角损伤的膝关节实施半月板缝合,FasT-Fix数目1~3个,缝合长度15~17 mm。结果术中1例出现植入体2(T2)"卡壳",3例植入T2后回抽锚枪过程中T2从种植部脱落。术后按Lysholm评分标准:优69例,良8例,中0例。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具有微创、显露清楚等优点,FasT-Fix缝合半月板快速高效,经修整后的纤维软骨比较牢固,术后愈合率高。FasT-Fix缝合适应证相对严格,以内侧半月板体部、后角纤维损伤类型为佳,亦可适度调整穿刺方向对外侧半月板体部和体部-后角交界部损伤实施缝合。操作时需做到"稳、轻、准"和"动静结合",避免植入体"卡壳"、"绕结"和"脱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fast-fix半月板内缝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瑞新 刘敏 +3 位作者 张力成 杨国敬 蔡春元 李琪 《中医正骨》 2010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采用关节镜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组的45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外-内"缝合法进行修复,...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采用关节镜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组的45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外-内"缝合法进行修复,Ⅱ组的32例患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手术时间比Ⅰ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0,P=0.001);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1)。结论:"外-内"缝合法与FasT-Fix缝合系统修复半月板损伤,二者的短期临床疗效相近,但后者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半月板 胫骨 治疗结果 “外-内”缝合 fast-f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缝合半月板纵裂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宇 陈崇民 +3 位作者 焦军 马韬 武文帅 陈露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修复半月板纵裂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46例半月板纵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修复术。根据大腿周径、单腿跳远测试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临床客观评估,并采用疼痛视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修复半月板纵裂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46例半月板纵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修复术。根据大腿周径、单腿跳远测试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临床客观评估,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主观评分进行膝关节主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0-36个月,平均(32.95±2.48)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前健侧与末次随访患侧大腿周径、单腿跳远测试及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末次随访患侧VAS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IKDC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修复半月板纵裂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半月板功能,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纵裂 关节镜 修复 全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缝合与内外缝合修补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 王敏 +2 位作者 秦胜男 梁绍华 陈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17-20,F0004,共5页
目的比较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6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缝合修补方案分为全内缝合组(35例)和内外缝合... 目的比较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6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缝合修补方案分为全内缝合组(35例)和内外缝合组(27例)。全内缝合组采取全内缝合修补治疗,内外缝合组采取内外缝合修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愈合率、磁共振成像(MRI)愈合率、术中操作时间、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内缝合组的术中操作时间短于内外缝合组,临床愈合率、MRI愈合率高于内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IKDC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内缝合组的VAS评分低于内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与内外缝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感染、关节僵硬病例出现。结论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治疗中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相比,愈合更好、术中操作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为轻微,可作为优选修补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后角撕裂 全内缝合修补 内外缝合修补 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治疗半月板关节囊分离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昌马 钱春生 +1 位作者 刘家能 杨祖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治疗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半月板关节囊分离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内缝合术。术后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同时测量膝关节屈曲度,评价疗效。结果患...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治疗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半月板关节囊分离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内缝合术。术后8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同时测量膝关节屈曲度,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完成关节镜下手术,手术时间0. 5~1 h,术中出血量10~20 ml,住院时间4~19 d。未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8个月随访。术后8个月,Lysholm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治疗半月板关节囊分离是安全、微创、操作便利、固定稳定的方法,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关节囊分离 关节镜检查 全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修补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怀波 江涛 +1 位作者 高飞 胡中雨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患者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修补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广济医院骨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住院治疗的10例外侧BHT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修补治...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 handle tear,BHT)患者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修补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广济医院骨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住院治疗的10例外侧BHT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修补治疗(即对于关节镜下证实无复合撕裂且可复位的半月板红区、红白区损伤,均采用关节镜下全内半月板修补术缝合半月板),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并统计其治疗优良率。结果:10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2~10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0例患者的Lysholm评分:术前(47.6±15.8)分,术后(85.6±11.2)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0%。结论:对于发生在红-红区或红-白区、累及半月板后角至前体部的大型外侧BHT,采用关节镜下全关节内缝合术对撕裂的半月板全长区域进行缝合,能够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 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 Lyshol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疗效评估
18
作者 陈仲 李卫平 +4 位作者 杨睿 朱梦迪 宋斌 侯景义 谭伟权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评价内缝合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利用关节镜下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半月板损伤83例。术后跟踪随访,通过MRI检查评估愈合情况,术前-... 目的评价内缝合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利用关节镜下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半月板损伤83例。术后跟踪随访,通过MRI检查评估愈合情况,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探讨手术方式有效性。结果 83例均获得随访并进行MRI复查,最长26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复查MRI提示59例完全愈合,16例部分愈合,8例未愈合。所有患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46.3±20.8提高到93.5±4.6分(t=19.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FasT-fix技术联合外-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fast-fix 外-内缝合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处撕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银珍 邢基斯 +2 位作者 黄素珍 陈小舒 廖荣宗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8期8-13,共6页
目的评估在半月板缝合器辅助下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腘肌腱裂孔处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确诊为腘肌腱处半月板撕裂并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的患者32例。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33.75±8.21)... 目的评估在半月板缝合器辅助下关节镜全内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腘肌腱裂孔处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确诊为腘肌腱处半月板撕裂并行关节镜下全内缝合的患者32例。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33.75±8.21)岁;男21例,女11例;左膝损伤14例,右膝损伤18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均得到6个月的随访,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6.80±10.34)分提高至(89.56±5.71)分,Tegner评分由(2.47±0.78)分提高至(5.63±1.21)分,KSS由(42.28±4.75)分提高至(89.28±3.95)分,VAS由(5.03±1.77)分降至(1.85±0.54)分,关节活动度由(51.34±16.19)°扩大至(126.38±6.03)°,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腘肌腱裂孔处半月板较松弛,采用缝合器辅助下关节镜全内缝合法,在缝合过程中将腘肌腱与半月板同时缝合,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提高稳定性,加大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肌腱裂孔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镜 全内缝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在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谢荣辉 龚时国 +1 位作者 汪建样 刘牧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36-240,共5页
观察分析在运用“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联合关节镜在临床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l来我院治疗的半月板损伤的病人60例,将60例病人按照治疗意愿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最终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 观察分析在运用“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联合关节镜在临床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l来我院治疗的半月板损伤的病人60例,将60例病人按照治疗意愿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最终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区别在于仅缝合技术不同,其中对研究组中的病人采用“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组病人采用采取传统的缝合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束后,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分,评分指标包括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结果 研究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均表现为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观察中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的“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一针一线”全内缝合技术 半月板损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