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强和Fe^(3+)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毒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宜峰 康瑞娟 +1 位作者 丛威 马润宇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2-1196,共5页
在2.5L光生物反应器中考察了光强、通气量等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生长条件.在此条件下考察不同Fe3+浓度(0~500μmol/L)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叶绿素及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产毒素的影... 在2.5L光生物反应器中考察了光强、通气量等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生长条件.在此条件下考察不同Fe3+浓度(0~500μmol/L)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叶绿素及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产毒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铁(Fe3+<0.1μmol/L)、缺铁(Fe3+<0.01μmol/L)及高铁(Fe3+>100μmol/L)环境下,微囊藻生长、叶绿素及毒素合成均受到抑制.生物量和叶绿素在Fe3+浓度为100μmol/L时含量最高,毒素在Fe3+浓度为10μmol/L、光强为30μmol/(m2-s)时含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浓度 光反应器 铜绿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和Fe^(3+)浓度对硫酸铵溶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锐 张燕玲 +3 位作者 李颖 黄帮福 李露 李光强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探明pH和Fe^(3+)浓度对硫酸铵溶解度的影响,文中采用激光法测定了温度为293.15~353.15 K时硫酸铵分别在纯水、不同pH和不同Fe^(3+)浓度溶剂中的溶解度,引入经验方程计算出各条件下硫酸铵溶解度,对比了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并探究了pH和... 为探明pH和Fe^(3+)浓度对硫酸铵溶解度的影响,文中采用激光法测定了温度为293.15~353.15 K时硫酸铵分别在纯水、不同pH和不同Fe^(3+)浓度溶剂中的溶解度,引入经验方程计算出各条件下硫酸铵溶解度,对比了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并探究了pH和Fe^(3+)对硫酸铵溶解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法所测硫酸铵溶解度与文献值偏差较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经验方程可较准确预测出温度为293.15~353.15 K时,硫酸铵分别在纯水、不同pH和不同Fe^(3+)浓度条件下的溶解度。硫酸铵在酸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SO_(4)^(2-)会抑制硫酸铵在酸性溶剂中的溶解,导致硫酸铵在酸性溶液和Fe^(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另外,Fe^(3+)会水解促使H;生成,降低溶液的pH,从而降低硫酸铵溶解度。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硫酸铵结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Fe^(3+)浓度 硫酸铵 激光法 经验方程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和Fe^(3+)对低硫铀矿生物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世俊 周仲魁 +2 位作者 葛玉波 孙占学 王丝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针对铁、硫含量较低的铀矿,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及单质硫的方法强化铀矿生物浸出,研究外源Fe^(3+)、单质硫对浸出体系中pH、氧化还原电位值Eh、铁离子浓度、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初始浓度分别为0、1、2、3和4g/L时... 针对铁、硫含量较低的铀矿,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及单质硫的方法强化铀矿生物浸出,研究外源Fe^(3+)、单质硫对浸出体系中pH、氧化还原电位值Eh、铁离子浓度、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初始浓度分别为0、1、2、3和4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1.85%、92.61%、89.15%、86.28%和86.09%,Fe^(3+)浓度为1g/L时浸出铀浓度最大,不同初始浓度的Fe^(3+)对铀矿浸出具有显著影响。在2g/L Fe^(3+)体系中,添加2g/L单质硫与未添加单质硫相比,pH上升较慢,铀浸出率提高1.63个百分点;SEM-EDS分析表明,与原矿相比,铁体系中矿物表面粗糙且矿石结构疏散,矿石颗粒比表面积增加,浸出渣样中伴随黄钾铁矾等沉淀的产生,添加2g/L单质硫的体系中黄钾铁矾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铀矿 生物浸出 Fe^(3+)浓度 单质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作用下煤矸石中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和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韬 孟庆俊 +3 位作者 凤阳 胡振琪 崔雅红 冯启言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8,共8页
硫铁矿含量较高的煤矸石在水、氧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性矿山废水(AMD),而Fe^(3+)是该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强氧化剂。为了研究Fe^(3+)作用下各类型煤矸石的氧化特征,设置不同初始Fe^(3+)浓度的酸性条件,对来源于3种煤系、不同... 硫铁矿含量较高的煤矸石在水、氧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性矿山废水(AMD),而Fe^(3+)是该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强氧化剂。为了研究Fe^(3+)作用下各类型煤矸石的氧化特征,设置不同初始Fe^(3+)浓度的酸性条件,对来源于3种煤系、不同硫含量的煤矸石样品KL、DZ、SX及黄铁矿样品进行氧化产酸模拟试验,并通过产酸模拟试验中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来验证试验体系遵循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各试样的氧化速率随液相中初始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7 d为煤矸石及黄铁矿的快速氧化反应期,氧化产酸反应主要受化学反应的控制,试验条件下该阶段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可达5.23×10^(-5) mol/(L·h),而KL、DZ、SX的最大氧化速率分别为1.91×10^(-5) mol/(L·h)、1.1×10^(-7) mol/(L·h)和1.5×10^(-6) mol/(L·h)。煤矸石试样的氧化产酸过程与纯黄铁矿有显著区别:黄铁矿的氧化速率高于煤矸石,但煤矸石的铁溶出率却高于黄铁矿。不同煤矸石的氧化特征有较大差异:净产酸潜力最低的煤矸石DZ(22.89 kg/t,以H_(2)SO_(4)计,后同)氧化速率低于其他矸石样品;净产酸潜力值相当的KL(92.21 kg/t)和SX(90.58 kg/t)在Fe^(3+)的氧化反应过程中有较大差异,表现在[SO_(4)^(2−)]/[Fe^(2+)]化学计量比上。其中KL有着与黄铁矿相似的比值规律,遵循FeS_(2)在对应条件下的氧化机理,但SX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远高于理论值,DZ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总体最高,这可能由煤矸石的产碱矿物导致的。总体而言,煤矸石所含矿物情况和风化程度造成其产酸过程的差异,含硫量越高的煤矸石其产酸污染潜力随风化程度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程度及含硫量 Fe^(3+)初始浓度 氧化速率 净产酸量 化学计量比 酸性矿山废水(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Fe^(3+)浓度对盐生杜氏藻、三角褐指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5
作者 梁英 黄徐林 +2 位作者 刘春强 田传远 李泽邦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7,共9页
本实验在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2种培养方式下,研究不同Fe^(3+)浓度(0.98、1.95、3.9、7.8mg/L)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研究结果... 本实验在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2种培养方式下,研究不同Fe^(3+)浓度(0.98、1.95、3.9、7.8mg/L)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种培养条件下,盐生杜氏藻和三角褐指藻在Fe^(3+)浓度为1.95mg/L处理组中的最终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速率均大于其它3个处理组;米氏凯伦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速率在Fe^(3+)浓度为7.8mg/L处理组中最大。混合培养条件下,盐生杜氏藻在Fe^(3+)浓度为0.98mg/L处理组中的最终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速率均大于其它3个处理组,最终细胞密度占总细胞密度的54.2%;三角褐指藻在Fe^(3+)浓度为1.95mg/L、3.9mg/L和7.8mg/L处理组中的最终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速率均大于0.98mg/L处理组,最终细胞密度占总细胞密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3.6%、58.1%和58.2%;在4个Fe^(3+)浓度处理组中米氏凯伦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速率均显著小于其它2种微藻。研究表明,混合培养时,在Fe^(3+)浓度为0.98mg/L处理组中盐生杜氏藻具有竞争优势,在Fe^(3+)浓度为1.95mg/L、3.9mg/L和7.8mg/L处理组中三角褐指藻具有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 三角褐指藻 米氏凯伦藻 Fe^3+浓度 生长 种间竞争
原文传递
壳寡糖铁(Ⅲ)配位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进云 贾辉 +1 位作者 杨俊玲 齐东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了探究壳寡糖铁(Ⅲ)的配位结构和最佳合成条件,通过自制壳寡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 000)与FeCl_3溶液的反应,合成了壳寡糖铁(Ⅲ)配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Fe^(3+)浓度的变化,探究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 为了探究壳寡糖铁(Ⅲ)的配位结构和最佳合成条件,通过自制壳寡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 000)与FeCl_3溶液的反应,合成了壳寡糖铁(Ⅲ)配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Fe^(3+)浓度的变化,探究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Fe^(3+)与壳寡糖配位反应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差热与热重分析(TGA-DSC)、元素分析(EI)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参与反应的配位量随着pH增加而增大,当pH>3.5时Fe^(3+)形成沉淀导致配位反应无法进行;Fe^(3+)参与反应的配位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直至配位反应趋于平衡,考虑到实际生产周期和能源消耗,选择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最适宜反应温度为40℃;形成的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壳寡糖本身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配合物中壳寡糖与Fe^(3+)的摩尔配位比为3∶1,并由此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铁(Ⅲ)配合物 pH值影响 Fe^3+浓度 表征 配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壳缓蚀成分的提取及其缓蚀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梅其政 史妮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58-63,92,共7页
为获得环保、高效的热力设备酸洗缓蚀剂,以无水乙醇为萃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茶籽壳中的有效成分作为热力设备酸洗缓蚀剂主要成分。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优产率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作为酸洗缓蚀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吸附... 为获得环保、高效的热力设备酸洗缓蚀剂,以无水乙醇为萃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茶籽壳中的有效成分作为热力设备酸洗缓蚀剂主要成分。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优产率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作为酸洗缓蚀剂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吸附等温线分析结果表明:在20G钢表面的吸附模式为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利用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提取物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0.35%、温度为(90±1)℃、静态挂片24 h的混合酸(4%的羟基乙酸和1%的甲酸)酸洗介质中,茶籽壳提取物作为酸洗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对20G钢的静态腐蚀速率为1.49 g/(m^(2)·h),缓蚀率为91.38%。Fe^(3+)浓度对缓蚀效率影响大,酸洗液中Fe^(3+)浓度应控制在300 mg/L以下;提取物同时抑制了阴极和阳极反应,是以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壳 索氏提取法 酸洗缓蚀剂 缓蚀行为 Fe^(3+)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浓度对Carrousel氧化沟生物脱氮的影响
8
作者 高剑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06-109,共4页
以Carrousel氧化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进水条件(高、中、低碳源)下Fe^3+浓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水Fe^3+浓度持续增加,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从80%以上不断下降;当Fe^3+浓度超过阈值时,系统对NH4^+-N的去除... 以Carrousel氧化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进水条件(高、中、低碳源)下Fe^3+浓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水Fe^3+浓度持续增加,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从80%以上不断下降;当Fe^3+浓度超过阈值时,系统对NH4^+-N的去除率急剧下降(低于60%);进水COD浓度越高,达到阈值所需的Fe^3+浓度也越高。Fe^3+争夺电子使HCO3^-的数量下降是系统去除NH4^+-N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浓度 CARROUSEL氧化沟 脱氮 碳源
原文传递
不同供Fe^(3+)水平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龙文靖 万年鑫 +5 位作者 朱从桦 郭萍 査丽 谢梦琳 孔凡磊 袁继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3,91,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Fe3+-EDTA(0、10、50、100、250、500μmol/L)处理2叶1心去胚乳的正红505玉米幼苗,16 d后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根长、根体积、根鲜重、茎叶鲜重、叶绿素、活性铁含量等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利用DPSv7.05统计分析软件进... 采用不同浓度Fe3+-EDTA(0、10、50、100、250、500μmol/L)处理2叶1心去胚乳的正红505玉米幼苗,16 d后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根长、根体积、根鲜重、茎叶鲜重、叶绿素、活性铁含量等玉米生长发育指标,利用DPSv7.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供Fe3+抑制玉米地上部的生长,高浓度供Fe3+则明显抑制地下部的生长;正红505玉米苗期生长的最为适宜的供Fe3+浓度为100μmol/L。叶片活性铁和叶绿素含量均随供铁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供铁浓度符合逻辑斯蒂函数模型,并且与植株生长状态(株高、茎粗、叶面积、茎叶重量等)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活性铁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玉米早期潜在性缺铁诊断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正红505 Fe^3+浓度 苗期 生长
原文传递
铁基金刚石砂轮生物在线修整加工性能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林炜民 黄辉 马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生物在线修整(BID)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金属基砂轮修整技术。以清水为对照,采用不同Fe^3+质量浓度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磨削液,通过生物在线修整试验,比较及分析不同Fe^3+浓度对铁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单晶碳化硅工件时的磨削力、工件表... 生物在线修整(BID)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金属基砂轮修整技术。以清水为对照,采用不同Fe^3+质量浓度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磨削液,通过生物在线修整试验,比较及分析不同Fe^3+浓度对铁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单晶碳化硅工件时的磨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砂轮表面磨粒出露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组相比,生物修整可明显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随着生物修整液中Fe^3+浓度的提高,磨削力呈现下降趋势,磨削力比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至3.42。生物修整还可以有效降低加工粗糙度,修整液中Fe^3+浓度为3.0 g/L时,其表面粗糙度最低为259.67 nm。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生物修整有效地提高了磨削砂轮中磨粒的出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在线修整 铁基金刚石砂轮 Fe^3+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