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砂充填用高速搅拌机的研制与试验
1
作者 唐义林 吴佑俭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186-188,192,共4页
针对现有充填料浆搅拌设备制浆不均匀、拆装检修耗时长、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开发研制出GSJ-100型尾砂充填料高速搅拌机。搅拌机内腔布置双层8根搅拌杆,对充填料浆进行充分剪切与碰撞,制得的充填料浆浓度高、均匀性好;圆筒形机壳... 针对现有充填料浆搅拌设备制浆不均匀、拆装检修耗时长、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开发研制出GSJ-100型尾砂充填料高速搅拌机。搅拌机内腔布置双层8根搅拌杆,对充填料浆进行充分剪切与碰撞,制得的充填料浆浓度高、均匀性好;圆筒形机壳采用两侧端盖密封,实现了不拆机生产线上进行维护和检修,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对搅拌杆、转子部件等易磨损件进行耐磨设计,大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各零部件接触部位采用密封设计,保证了设备工作过程中不漏浆,密封效果好。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搅拌设备制得的充填料浆或试块的强度、流动性和均匀性均能较好地满足充填设计指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 GSJ-100高速搅拌机 充填料浆 浓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临界输送流速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甘德清 高锋 +2 位作者 陈超 卢宏建 张亚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6,共5页
以某地下矿山超大规模充填开采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矿山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充分考虑粒级组成、料浆黏度、料浆与载体密度、物料密度、管径、管壁粗糙度、管道安装质量、物料加权平均沉降速率等复杂因素,以管道输送阻力损失最小为原则... 以某地下矿山超大规模充填开采发展趋势为背景,结合矿山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充分考虑粒级组成、料浆黏度、料浆与载体密度、物料密度、管径、管壁粗糙度、管道安装质量、物料加权平均沉降速率等复杂因素,以管道输送阻力损失最小为原则研究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在不同直径管道内的临界流速,构建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临界输送流速模型,分析管径和浓度对临界输送流速的影响规律。经验证,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临界输送流速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模型计算得出的临界输送流速随管径、浓度等因素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管径的增大,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临界输送流速呈按幂函数增大的变化特征;随着浓度的增大,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临界输送流速呈按三次多项式减小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 临界流速 充填管道 管径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石尾砂混合料浆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环管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志强 王永前 +1 位作者 高谦 陈仲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2-1098,共7页
环管试验是充填料浆配比设计和充填系统优化的依据。文章针对废石、尾砂替代棒磨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开展了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和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研究。首先进行废石-尾砂料浆环管试验系统设计,包括试验场地选择、管路布设、... 环管试验是充填料浆配比设计和充填系统优化的依据。文章针对废石、尾砂替代棒磨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开展了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和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研究。首先进行废石-尾砂料浆环管试验系统设计,包括试验场地选择、管路布设、试验工艺与实施步骤以及检测仪表;然后设计5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集料,进行了不同料浆质量比与流量条件下的环管试验;最后分析环管试验的直管压力损失数据,揭示废石-尾砂混合料浆管道输送压力损失与废砂比和料浆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为废石尾砂在金川矿山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废石和全尾砂 高料浆质量比料浆 环管试验 直管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充填料浆自流输送浓度与管径匹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甘德清 高锋 +1 位作者 吴永强 陈超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59,共5页
以司家营铁矿区大规模充填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物理试验分析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结果得出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充填料浆具有初始剪切应力,流变模型为宾汉体,质量分数大于76%的料浆流动性差。基于静力平衡理论分析高浓度充填料... 以司家营铁矿区大规模充填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物理试验分析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结果得出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充填料浆具有初始剪切应力,流变模型为宾汉体,质量分数大于76%的料浆流动性差。基于静力平衡理论分析高浓度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基于自流输送机理分析了充填倍线与阻力损失的数值关系,进而构建高浓度充填料浆自流输送本构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得到不同管径条件下的最佳自流输送浓度,分析得出最佳输送浓度随管径呈对数增长的变化关系,通过数值拟合提出自流输送浓度与管径的匹配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全尾砂充填料浆 流变模型 自流输送浓度 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磊 赵明 赵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7,46,共5页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材料由煤矸石、粉煤灰、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为得到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采用旋转流变仪,通过试验得到充填料浆的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流变曲线图,经回归分析确定了料浆的屈服应力和粘度系数,确定了流变模型和流变方程。...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材料由煤矸石、粉煤灰、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为得到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采用旋转流变仪,通过试验得到充填料浆的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流变曲线图,经回归分析确定了料浆的屈服应力和粘度系数,确定了流变模型和流变方程。分析了流变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算式,单位长度的管道输送阻力损失是管道内径、料浆输送剪切速率和时间的函数,分析结果可以为充填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参数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胶结充填 充填料浆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充填料浆滚筒磨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双 孟宪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在分析管道磨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滚筒装置对料浆对管壁的磨损展开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料浆固相质量分数80%、滚筒转速1.5m/s时,尾矿比沙对筒壁的磨损相对严重;当固相质量的50%由沙更换为尾砂后,Ⅰ类磨损率将在原来的... 在分析管道磨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滚筒装置对料浆对管壁的磨损展开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料浆固相质量分数80%、滚筒转速1.5m/s时,尾矿比沙对筒壁的磨损相对严重;当固相质量的50%由沙更换为尾砂后,Ⅰ类磨损率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7%,Ⅱ类磨损率增加15.7%;全部采用尾矿制作的料浆,其对滚筒的Ⅰ类磨损率比全部使用沙制作的料浆增加11.1%,对筒壁的Ⅱ类磨损率比之会增加7%;使用自来水制作料浆,其对筒壁的Ⅰ类磨损率比使用矿用水时增大2.4%,对筒壁的Ⅱ类磨损率比之增大4.5%;这表明,由矿用水和自来水两者配成的充填料浆对管壁的磨损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充填料浆 管道磨损 滚筒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磊 王晓龙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54-56,59,共4页
为研究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材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阻力损失特性,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粉煤灰含量条件下充填料浆的环管试验,得到了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沿程阻力损失值和局部阻力损失值。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胶结充填料... 为研究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材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阻力损失特性,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粉煤灰含量条件下充填料浆的环管试验,得到了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沿程阻力损失值和局部阻力损失值。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值随料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粉煤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料浆浓度增加0.5%,沿程阻力损失会增加6.17%~21.08%,局部阻力损失增加7.48%~12.24%;粉煤灰含量增加2%,沿程阻力损失会增加6.5%~15.24%,局部阻力损失增加2.16%~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胶结充填 充填料浆 环管试验 管道输送阻力 浓度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参数计算及充填泵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中源 王兴峰 《甘肃冶金》 2019年第4期1-3,7,共4页
安徽中都铅锌金矿是一座新设计开采的矿山,由于地表为农田,不容许陷落,需采取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国内类似矿山充填料浆配比,最终选择充填材料配比为,1:8(水泥:尾砂),质量浓度为72.6%,通过计算,选择对充填管路输送参数计算,确定输送管... 安徽中都铅锌金矿是一座新设计开采的矿山,由于地表为农田,不容许陷落,需采取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国内类似矿山充填料浆配比,最终选择充填材料配比为,1:8(水泥:尾砂),质量浓度为72.6%,通过计算,选择对充填管路输送参数计算,确定输送管道的外径为121mm,壁后8.5mm,计算得出高浓度充填料浆的临界流速为0.76m/s,工作流速为1.58m/s,料浆水力坡度为0.04889mH2O/m,充填管道内最大输送阻力为0.83MPa,考虑充填泵启动压力为2MPa,充填工业泵的最小压力值为2.8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充填料浆 临界流速 充填系统 管网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成伟 黄玉诚 +2 位作者 王凯 王莹莹 谢光天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为了探究高浓度充填料浆中各组分对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以实验室测得15组配比实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塑性黏度、初始切应力与其主要影响因素质量浓度、胶凝剂用量、粉煤灰用量、煤矸石用量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各影响因素的权... 为了探究高浓度充填料浆中各组分对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以实验室测得15组配比实验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塑性黏度、初始切应力与其主要影响因素质量浓度、胶凝剂用量、粉煤灰用量、煤矸石用量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将料浆配比进行了优化,并以唐安矿的充填料浆配比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模型的最大预测相对误差为-3.209%;矸石含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最大,胶凝剂含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最小;料浆浓度对塑性黏度的影响较大,而粉煤灰对初始切应力的影响较大;当浓度一定时,粉煤灰和矸石的比例应该尽量大一些;按照料浆配比的优化方案,唐安矿料浆输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充填料浆 BP神经网络 塑性黏度 初始切应力 料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矿超细粒尾砂充填强度分析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佟磊 徐进军 +1 位作者 肖益盖 何伟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0期15-17,20,共4页
栖霞山铅锌矿充填站-20μm极细颗粒尾砂含量过高,尾砂最大沉降浓度由69%降至61. 98%,充填料浆制备输送浓度由72%降至64%左右,导致充填体强度大幅下降。为此,对充填系统进行优化,使得进入浓密过滤系统的全尾砂不产生溢流细泥而进入充填流... 栖霞山铅锌矿充填站-20μm极细颗粒尾砂含量过高,尾砂最大沉降浓度由69%降至61. 98%,充填料浆制备输送浓度由72%降至64%左右,导致充填体强度大幅下降。为此,对充填系统进行优化,使得进入浓密过滤系统的全尾砂不产生溢流细泥而进入充填流程,减少了浓密机溢流细颗粒的含量,提高了充填料浆的级配,将充填料浆浓度提高至74%;并根据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将充填料浆输送管网管径由89 mm增加至100 mm,保证高浓度充填料浆的输送。充填料浆浓度从70%提高到74%,各龄期的充填体强度均提高20%左右,实现了矿山超细粒全尾砂充填,确保了充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尾矿 全尾砂充填 高浓度料浆 管径 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充填墩台承载特性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世彬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2,共7页
高浓度浆液注入到采空区后形成充填墩台,墩台搭接尺寸将影响其上覆承载力。为掌握搭接尺寸对上覆承载力影响规律,选取水泥为胶结材料,标准砂为骨料,配制高浓度浆液,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模制作墩台试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单个... 高浓度浆液注入到采空区后形成充填墩台,墩台搭接尺寸将影响其上覆承载力。为掌握搭接尺寸对上覆承载力影响规律,选取水泥为胶结材料,标准砂为骨料,配制高浓度浆液,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模制作墩台试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墩台在顶面面积和高度一定时堆积角度越小极限承载力越大;堆积角30°和45°的搭接墩台试样的极限承载能力均在对应的单个墩台的2.0~3.5倍范围,试样硬化后,搭接墩台试样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搭接尺寸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墩台充填的方式进行采空区治理时,合理设置注浆孔间距,使所注浆液在采空区内部形成搭接墩台群,其承载效果优于均匀分布的单个墩台;堆积角30°搭接墩台的场地承载力整体优于堆积角45°的搭接墩台;采空区内取充填堆积角30°搭接墩台,且注浆孔间距为极限搭接尺寸的38.5%时,治理场地内整体承载力最大。研究成果将为高浓度浆液部分充填治理采空区的工程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洞采空区 高浓度浆液 充填墩台 搭接尺寸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辉远 黄天福 许毓海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6-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并分析了该充填工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充填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该充填工艺与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相比,克服了采场充填脱水、漏浆、充填接顶差等... 本文介绍了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并分析了该充填工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充填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该充填工艺与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相比,克服了采场充填脱水、漏浆、充填接顶差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充填成本,提高尾砂利用率,缩短了作业循环时间,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填充料 胶结充填 充填体强度 充填料配比 料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充填料浆在垂直三通管路中的流动阻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秀峰 白玉奇 王莹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根据全尾砂制备的高浓度充填料浆获取实验参数,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充填料浆在垂直三通管中的两种流动方式进行了模拟。根据充填料浆的速度与压力分布云图,分析了管道的局部与沿程阻力损失,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两种方式的下管道的... 根据全尾砂制备的高浓度充填料浆获取实验参数,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充填料浆在垂直三通管中的两种流动方式进行了模拟。根据充填料浆的速度与压力分布云图,分析了管道的局部与沿程阻力损失,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两种方式的下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该研究对矿山的充填管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充填料浆 垂直三通管路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充填料制备技术探讨
14
作者 马海玉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5年第5期4-6,11,共4页
从浓缩造浆系统和高浓度制备系统两方面的设计方向,对上述系统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快速沉降和大流量放砂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 全尾砂充填 浓缩造浆 高浓度制备 快速沉降 大流量放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角对采空区充填墩柱承载力影响试验研究
15
作者 朱世彬 王晓东 +1 位作者 许刚刚 苗贺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44,共7页
高浓度浆液具有环保、节能、减排、安全、高效等特点,正逐步被认可与应用,其注入到采空区后通常形成支撑圆台,不同堆积角度圆台对上覆岩层的支撑效果不同,掌握堆积角度对圆台承载力影响规律至关重要。为研究堆积角度对圆台承载力的影响... 高浓度浆液具有环保、节能、减排、安全、高效等特点,正逐步被认可与应用,其注入到采空区后通常形成支撑圆台,不同堆积角度圆台对上覆岩层的支撑效果不同,掌握堆积角度对圆台承载力影响规律至关重要。为研究堆积角度对圆台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模具制作。选取水泥为胶结材料,标准砂为骨料,胶结料和骨料质量比为1∶3,水和水泥质量比为0.56的高浓度浆液。将高浓度浆液浇筑到模具中,制作不同堆积角度圆台试样。高浓度浆液在模具中静置1 d后脱模,随后将试样放在水中进行养护,待龄期为7 d时,利用WAW-3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进行单轴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圆台直径和高度相同时,堆积角越小,极限承载能力越强。堆积角30°、45°和60°的受力-变形曲线上升阶段与经典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一致,破坏过程均可分为Ⅰ短暂弹性阶段、Ⅱ裂隙扩展阶段、Ⅲ维护结构失效阶段。不同堆积角圆台试样受压破坏过程相似,由于周围材料对受力核心区起到了提供围压的作用,使得堆积角越小,围压越大,圆台试样越不易被破坏。随着堆积角度的增大,试样单位体积承载力增大。不考虑墩柱的排布设计,只考虑其承载力算数和时,同一注浆量下,堆积角越大,承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洞采空区 高浓度浆液 充填墩柱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高流动性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16
作者 滕德强 《建井技术》 2023年第4期52-61,共10页
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高浓度高流动性往往不能很好的兼顾。为解决现有充填开采技术中充填材料要么用水量过高(浓度过低)导致井下脱水后影响作业环境,要么浓度过高,流动性和管输性能不好导致堵泵和堵管等问题。通过在胶结充填材料中掺加... 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高浓度高流动性往往不能很好的兼顾。为解决现有充填开采技术中充填材料要么用水量过高(浓度过低)导致井下脱水后影响作业环境,要么浓度过高,流动性和管输性能不好导致堵泵和堵管等问题。通过在胶结充填材料中掺加一定量的水泥、煤矸石粉料(≤0.075 mm)和高效减水剂,利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配比的充填材料的流动性和强度性能。综合利用扫描电镜SEM、EDS能谱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5种微观分析手段,对煤矸石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氧化物含量和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煤矸石的组成和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决定充填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减水剂是影响充填材料流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水泥次之,煤矸石的组成和微观结构决定了其对于料浆的流动性亦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充填材料凝结硬化后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水泥的用量和减水剂的用量,煤矸石粉料(≤0.075 mm)的用量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适合充填开采工况需求的高浓度高流动性(流动度达到305 mm)的充填材料配比,该配比的充填材料凝结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材料 煤矸石 成分分析 高浓度高流动性充填料浆 充填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输送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的阻力损失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甘德清 高锋 +2 位作者 陈超 张亚宾 卢宏建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地下矿山超大规模充填开采的发展趋势为背景,采用Fluent-3D工程流体力学软件,构建充填倍线为3,5,7的三维自流输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浓度为70%、72%、74%的全尾砂充填料浆在直径为10。~200mm管道中输送时的阻力损... 以地下矿山超大规模充填开采的发展趋势为背景,采用Fluent-3D工程流体力学软件,构建充填倍线为3,5,7的三维自流输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浓度为70%、72%、74%的全尾砂充填料浆在直径为10。~200mm管道中输送时的阻力损失规律。结果表明,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与管径呈指数函数减小的变化关系,当管道直径小于150mm时,阻力损失随管径的变化率较大,管道直径大于150mm时,阻力损失随管径的变化率明显减小;随着水平管道长度的增大,阻力损失线性增大,而充填倍线对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水力坡度的变化率几乎没有影响;阻力损失随料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料浆浓度越高,阻力损失随管径的变化率越大;增大管径可降低浓度对输送阻力损失的影响,大直径管道输送高浓度全尾砂料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料浆 管道输送 管径 充填倍线
原文传递
高浓度充填时合理浓度确定与简单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谦源 王海龙 任晓云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通过配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灰砂比下充填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充填料浆泌水率与流动性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合理的高浓度充填概念,提出了合理充填浓度的简易检测方法,指出提高浓度5个百分点可以减少胶凝材料用量35%~40%,15%~18%泌水率的料... 通过配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灰砂比下充填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充填料浆泌水率与流动性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合理的高浓度充填概念,提出了合理充填浓度的简易检测方法,指出提高浓度5个百分点可以减少胶凝材料用量35%~40%,15%~18%泌水率的料浆可满足4~5倍充填倍线的安全自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强度 料浆泌水率 高浓度充填 流动扩散度
原文传递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沿程阻力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跃 郑伟钰 +1 位作者 程坤 蒋斌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新阳煤矿充填开采项目为背景,通过流变试验研究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确定其流变参数,并结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损失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配比下料浆的沿程阻力,最后通过环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的... 以新阳煤矿充填开采项目为背景,通过流变试验研究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确定其流变参数,并结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损失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配比下料浆的沿程阻力,最后通过环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的屈服应力和黏度系数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流变模型可近似用宾汉模型表示;基于宾汉模型,提出了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沿程阻力损失的理论公式;运用该理论公式计算出料浆在水平直管中的阻力损失的理论值;利用环管试验进行验证,其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超过3%,无堵管现象,验证了理论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 流变特性 阻力损失 环管试验
原文传递
某金矿全尾砂-人工砂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工作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炜 张朋 +2 位作者 邱剑辉 胡亚飞 骆禧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某金矿拟采用全尾砂-人工砂高浓度胶结充填。为了研究充填料浆的工作特性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规律,采用配合比正交试验,以料浆浓度、水泥含量和人工砂/尾砂为变量,以单轴抗压强度、塌落度和扩散度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对充填料浆强度和流动性... 某金矿拟采用全尾砂-人工砂高浓度胶结充填。为了研究充填料浆的工作特性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规律,采用配合比正交试验,以料浆浓度、水泥含量和人工砂/尾砂为变量,以单轴抗压强度、塌落度和扩散度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对充填料浆强度和流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料浆浓度和人工砂/尾砂分别对充填料浆的强度和流动性影响最大。在实验范围内,料浆浓度和水泥含量与抗压强度成正相关,料浆浓度增加1%,强度可提高0.05 MPa,水泥含量增加1%,强度可提高0.06 MPa,人工砂/尾砂为4.2时,抗压强度可提高0.07MPa;料浆浓度与流动性成负相关,水泥含量与流动性成正相关,人工砂/尾砂比值为4.2时,塌落度可提高1.78cm,扩散度可提高10.47cm。试验得出的最佳配合比为:料浆浓度76%,水泥含量10%,人工砂/尾砂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胶结充填 充填体强度 充填料浆流动性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